学习任务群:让学生在“做事”中成长

作者: 曹志平

学习任务群:让学生在“做事”中成长0

摘 要:语文学习任务群以“做成事”为目标导向,课程内容和学习方式都有体现;以“学做事”为实施策略,创设“学做事”的学习情境,设计“学做事”的学习任务,开展“学做事”的实践活动;以“‘慧’做事”为价值追求,不仅强调做事的能力,更注重做事的智慧,主张将学生培养成为积极的思考者、生活的体验者和文化的传承者。

关键词:小学语文;学习任务群;做成事;学做事;“慧”做事

以学习任务群来呈现语文课程内容,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的一大亮点,引领了教学实践探索的新趋势。学习任务群强调学习情境的真实性与生活性,主张以“学”为中心,“教”为辅助,让学生在“做事”的过程中不断成长,是全面培养语文核心素养的有效路径。

一、以“做成事”为目标导向

学习任务群以“做成事”为目标导向,让学生用语文的方式来做成一件事,引导他们借鉴前人的经验,建构自己的认知。这在课程内容和学习方式的表述中都有体现。

(一)课程内容上

学习任务群以发展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为宗旨,指向课程目标的达成。细细解读,六大学习任务群都强调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实现知识、技能、思想情感和文化修养等多方面、多层次的发展,培养“做成事”的综合能力。

例如,“会表达”是日常生活中人际交往的重要能力,是成功做事的基础,三个发展型

学习任务群中对此都有相关表述。“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中明确学生要“清楚得体表达”,“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中要求“表达独特的体验与思考”,“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中要求“负责任、有中心、有条理、重证据地表达”,清晰地体现出表达能力发展的多个层级。而不同层级的表达能力指向学生未来生活中的不同问题情境的表达需求。因此,“会表达”可以说是“做成事”所需的基本能力。

(二)学习方式上

学习任务群以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为主要方式,突出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自主学习强调学生主体,要求学生以目标为导向,唤起自我内驱力;合作学习强调团队协作,成员各司其职;探究学习注重培养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学习方式都明确指向“做成事”。

例如,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七的“日积月累”,内容为“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等四个八字成语。教师在本单元“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学习任务群视域下,开展以“玩转成语”为主题的小组合作学习,共设计4个活动:活动1为“‘慧’集成语”,活动2为“‘慧’说成语”,活动3为“‘慧’玩成语”,活动4为“‘慧’用成语”。经过小组合作,学生首先学会了分类整理;再结合《中国古代寓言故事》整本书阅读,体悟了成语蕴含的生活智慧;通过生活调查,他们还探究发现了成语在生活中的智慧运用;最后,每位学生用带有生肖的成语录制拜年视频,向亲朋好友送祝福。在“玩转成语”这一目标的引导下,学生由学到用,学以致用。可见,学习任务群有助于培养学生具有未来生活所需的语文综合能力。

二、以“学做事”为实施策略

学习任务群教学需要教师从“教人做题”转变为“教人做事”,循着“做事”的方法,设计出“学”的方法。

(一)创设“学做事”的学习情境

创设“学做事”的学习情境,能让学习与生活产生关联,

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能够在真实的任务情境中学习语文,综合运用语文知识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例如,识字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如果只是让学生机械识记,容易导致记得慢、忘得快。研读二年级下册识字4《中国美食》和语文园地三相关内容,我们可以创设“‘我是小小美食家’,做美食代言人”这一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在“识美食→辨食材→说做法→品味道→荐美食”的任务序列中,分类整理汉字,利用形声字、象形字的构字规律进行识记。由教材延伸到介绍自己家乡的美食,这一“学做事”的策略,能够提升学生在生活中识字的能力,使之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中国饮食文化的魅力。

又如,革命文化教学是新课标课程内容的三大主题之一。在教学三年级上册《一个粗瓷大碗》时,我们可以创设“走进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做红色故事小讲解员”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在“分类学词,了解艰苦的革命环境”“整理信息,梳理故事的情节脉络”“品味感动,讲述红色的英雄故事”这三个含有逻辑关系的任务中,讲述革命年代这个“粗瓷大碗”的感人故事,体会赵一曼关心战友、与大家同甘共苦的品质。学生在“学做事”的情境中,形成鲜明的认识,迸发真挚的情感。革命文化的种子在学生内心深处悄然成长。

(二)设计“学做事”的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群教学引导学生用语文的方式“学做事”,用核心任务来统整,“提领而顿”,

通过素养导向下的语文学习任务,将语文学习从“技术主义”等教学误区中解放出来。

例如,我们整合中、高年级语文教材中与革命文化相关的教学内容,创设了“创意读写绘,谱写英雄的赞歌”任务群,设计了“忆英雄”“赞英雄”“绘英雄”“荐英雄”四个学习任务(如图1所示),让学生在学习策划礼赞英雄的系列活动中,了解革命英雄故事,深刻领会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怀和高尚品质,生发向英雄人物学习的意愿。

一系列富有创意的任务,将学生的“学”从过去的听、说、读、写进阶为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等具体的“事情”。在统整的“学做事”的学习任务中,语文“学用疏离”的问题也得以解决。

(三)开展“学做事”的实践活动

学习任务群教学关注情境的贯通以及任务之间的内在逻辑,重视设计以“学做事”为主线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产生“经历感”和“探索感”,在活动中推动学生认知、思维与实践能力的深入发展。

仍以三年级下册“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任务群设计的“玩转成语”学习活动为例(如图2所示)。

这些学习活动在“玩转成语,竞选‘成语达人’”的情境中展开。学生经历用思维导图

对成语进行分类整理、开展《中国古代寓言故

事》整本书阅读、参加班级成语大会、制作成

语纸牌、和家人一起玩纸牌游戏、制作“巧用

成语送祝福”的小视频等实践活动,发现成语在生活中的智慧运用,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独特魅力,最终完成争做“成语达人”这件事。在丰富的、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中,学生学成语、学做事,享受自主建构、主动发展的乐趣。

三、以“‘慧’做事”为价值追求

语文课程有着独特的育人功能。学习任务群智慧地把语言实践活动和学生做事能力的培养结合起来,以“‘慧’做事”为价值追求。所谓“‘慧’做事”,不仅强调做事的能力,更关注做事的智慧,主张将学生培养成积极的思考者、生活的体验者、文化的传承者。

(一)做积极的思考者

学习任务群教学需要学生面对各种问题和挑战,通过系统性思考和战略性规划来寻求解决方案。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意在将学生培养成“积极的思考者”。

例如,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是阅读策略单元,语文要素

是“阅读时能提出不懂的问题,并试着解决”。这一要素是在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阅读时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提出自己的问题”基础上的进阶。我们可以设计“问不倒的小博士”这一情境,安排“和我一起探秘自然”“走进日新月异的新科技”“让思想飞起来”

三个任务。

“和我一起探秘自然”任务中,学生通过阅读关于自然的文章或书籍,主动提出关于自然现象、生物习性等方面的问题。这种探索性的学习方式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促使他们主动寻找答案,从而培养其独立思考的能力。“走进日新月异的新科技”任务则引导学生关注科技发展的前沿动态。通过阅读相关材料,学生可以了解到许多新奇的科技产品和现象,进而尝试理解科技背后的原理,甚至提出自己对未来科技的设想和疑问。“让思想飞起来”任务鼓励学生就一些抽象的或有争议的话题进行思考。学生可以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尝试用证据来支持自己的观点。这种辩论式的思考方式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二)做生活的体验者

学习任务群强调学习与生活的紧密联系,让学习发生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以生活为中心,学生亲自到真实的问题情境中去实践,才能体验生活、感悟生活,获得“‘慧’做事”的真知。因此,学习任务群的又一价值追求是将学生培养成“生活的体验者”。

例如,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与爱国主义教育相关,我们把这一单元的教学前置,与学校的国庆活动结合起来,引导学生以本单元学习内容为基础,开展“我爱我的祖国”学习任务群:

任务一为“颂扬悠远的家国情怀”,学生在三首古诗的诵读中体悟铭刻在中国人血液中的爱国情怀;任务二为“宣讲伟大的民族英雄”,学生通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和《梅兰芳蓄须》两篇课文的学习,在学校党建活动“我是红色故事讲解员”中讲述英雄的故事,在讲述和聆听的体验中,激发对英雄的敬仰和对祖国的热爱;任务三为“点赞可爱的祖国”,我们将其分解成“歌颂祖国”和“给祖国母亲的一封信”两个活动,组织学生为祖国母亲献礼,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体验到作为中国人的自豪和幸福。这样,学生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围绕真实的任务,体验到了“我是中国人”的强烈认同感和自豪感。

(三)做文化的传承者

语言文字既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语言文字的过程也是学生

学习与发扬文化的过程,是智慧生成的过程。引导学生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文化的传承者,是学习任务群的题中要义。

例如,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以“点赞灿烂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大任务情境,打通儿童、语文和生活的关系,设计五个小任务:

第一个任务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穿越古今,用诵读、讲述、书写等方式“过节”,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代代传承的力量;第二个任务把语文园地中的相关内容与课文《纸的发明》相结合,引导学生发现这一张薄薄的纸承载了祖先的智慧,影响了世界千年的历史,

油然而生对中华文化的自豪感;第三个任务聚焦单元语文要素和“一座古桥的骄傲”,通过问题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再次感受先人的智慧;第四个任务“说说古画中的中华文化”,引导学生捕捉细节,发现这幅画的精彩之处;第五个任务“我是文化的传承人”,引导学生在自主分享交流的过程中深入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五个任务环环相扣,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肩负起中华文化传承者的责任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