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程作业:实践育人的新样本

作者: 金立义

【编者按】 “双减”政策的核心是减少学生作业量和课外培训时间,推进素质教育,回归教育本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江苏省南京市晓庄小学秉承学校创始人陶行知先生倡导的“生活教育”理念,研发长程作业,各学科多角度设计作业,引导学生长程参与作业,做喜欢的作业,做解放的人、自主的人、自信的人,对该政策作出回应。本期《专题研究》栏目,介绍该校长程作业的研发实践。

摘 要:长程作业的核心理念是让作业走向学习,走向实践,让学生理解生活、热爱生活、创造生活,为学生的幸福成长赋能,涵盖实践操作、知识理解、思维发展、情感熏陶、团结协作等要素,有助于促进生命觉醒、提升实践能力、培育创新能力。长程作业主要分为实操体验类、科学探索类和创意建构类,在不同学科中落实,从把握基本步骤、关注多维融合、跟进即时评价等层面实施。

关键词:长程作业;“双减”;实践育人;素养本位

一、“长程作业”内涵界说

(一)概念及核心理念

《辞海》对“作业”的解释为:为完成生产、学习等方面的既定任务而进行的活动。这突出了作业的两大特点:一是具有规划而既定的任务;二是实际展开的活动。如此看来,作业是为了完成预定的任务而开展的活动。但在实际教学中,作业不仅是指完成纸上书写的作业,还包括学生在复杂的环境中完成实践、探索和创造的活动。长程作业是指完成周期长、思考时间长、学习历程长,短则一周,长则一年,甚至贯穿整个小学阶段的作业。像读书、运动、劳动这些类型的作业,都要伴随学生的学习生涯。

长程作业以任务为目标,以问题为驱动,整合学科知识,让学生投入沉浸式学习,经历思考、理解和探索的过程,做中学,学中用,促进知识的贯通、思维的提升、能力的迁移、德行的养成,实现实践育人、综合育人。[1]

长程作业的核心理念是让作业走向学习,走向实践,让学生理解生活、热爱生活、创造生活,为学生的幸福成长赋能;让学生走向生活,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加深对生活的感悟,升华知识,生长能力,历练德行,培养创造精神,为持续成长、终身发展蓄能、奠基。

(二)要素分解

长程作业大致涵盖实践操作、知识理解、思维发展、情感熏陶、团结协作几个要素。实践操作是指长程作业要具备实践性,要能让学生在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提升自我效能感。知识理解是指学生在完成长程作业的过程中,要能综合运用开放、动态、融合、深度的知识解决问题,能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实现知识升华。思维发展是指学生在解决问题时,需要综合考虑多个相关因素,多角度分析、比较、归纳、判断和决策。情感熏陶是指能够激发学生兴趣和个性需求,促使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动机强劲、求知欲强烈、兴趣浓厚、自信心满满、情趣高雅,能够形成正确价值观。团结协作是指完成长程作业是“一趟集体的旅程”,有时需要和同伴合作探究,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学会交往,学会沟通,学会分享,学会与他人同心同行、互助共进、共同成长。

二、“长程作业”价值分析

首先,长程作业利于促进生命觉醒。长程作业遵循“控量提质增效”的原则,重新定位作业功能,重构作业体系,回归育人初心,从巩固知识走向全面育人,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最终实现立德树人。长程作业顺应学生需求和兴趣,不拘泥于单纯的书面作业,让学生在兴趣激发、信心提振、生命呵护、人格引领、情感养润、意志磨炼的经历中,被唤醒,去觉醒。

其次,长程作业利于提升实践能力。实践出真知,活动促发展。长程作业关注学生从学会做题走向学会做事,重情境、重综合、重实践、重体验、重探究。如此,学生学习的时空被打开、边界被打破,学习方式被扭转。学生通过“动手做”,在真实的情境中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他们会深入理解知识,迁移运用,学思结合,知行合一,创造实践学习的新样本。

再次,长程作业利于培育创新能力。培养创新人才是国家的战略计划,是教育的重大使命。小学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播种阶段。长程作业加强了作业的系统性和关联性,促使学生从课内走向课外,从课本走向生活,从学校走向自然、社会,从单学科走向多学科,从简单理解到综合应用,实现知识的跨越、整合与融通。面对较为复杂的问题,学生需综合运用知识设想、实验、想象、验证、反思……逐渐形成创新意识、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

三、“长程作业”内容架构

我校研发的长程作业覆盖必修与选修课程,课内与课外结合。[2]大体分为三类:

(一)实操体验类

这类作业以学生实际操作为主,强调在做中学,强化体验,主要指向学生习惯的养成、意志的磨炼、动手能力的提升、德行的修炼等。这类作业周期长,每日做、定期做,直至小学毕业。其中,“管理先生”“悦读行动”“坚志运动”“亲生活劳动”,学生天天都要做;“走近大家”“寻访场馆”,学生定期做。

落实到具体的学科中,“管理先生”主要依托综合性学习、劳动学科落实,“悦读行动”“走近大家”主要依托语文学科落实,“坚志运动”主要依托体育学科落实,“亲生活劳动”主要依托劳动学科落实。

1.“管理先生”

学生不能仅仅被管理、被规训,更要被了解、被信任、被“委以重任”。我们研发的“管理先生”长程作业,是让各个班级给每位学生都设立一个管理岗位,让学生个个成为班级的“管理先生”,每周轮流承担一项管理作业。有的学生专门负责班级电灯的管理,做到人走灯关;有的学生专门负责班级绿植的管理,浇水、施肥、修剪;有的学生专门负责午餐的管理,从发餐盒、打汤到最后的餐具整理,做得井井有条。“管理先生”个个坚守岗位,履行职责,培养了主人翁意识和责任心,涵养了“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公众精神。

2.“走近大家”

小学生正处于人格和价值观形成的萌发期,他们不仅需要童话的浸润,更需要英雄、名人志士、大师大儒的引领。由此,我们研发“走近大家”长程作业,让学生走近英雄、大国功勋、大国工匠……开讲英雄故事,聆听功勋故事,制作工匠名片,感受英雄的坚定信仰和英勇无畏,感受大国功勋的爱国之情和责任担当,感受大国工匠的艰苦奋斗和坚忍不拔,明确理想信念,筑牢精神底座。

3.“寻访场馆”

学校研发“寻访场馆”长程作业,组织学生走进梅园新村纪念馆,感受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光辉形象;走进渡江胜利纪念馆,感受百万雄师过大江的雄风与豪情;走进南京城墙博物馆,探寻城墙的秘密,感受厚重的文化与岁月的变迁;走进栖霞区融媒体中心,了解“新闻背后的故事”,并现场培训、采编,学做小记者;寻访南京小吃,绘制小吃地图,推荐小吃,品尝小吃。在寻访中,学生追忆历史,了解家乡,增长见识,荡涤心灵,厚植文化。

4.“悦读行动”

学校研发“120+300”的“悦读行动”长程作业,即要求学生小学六年至少读120本书,会背300首古诗词,倡导学生与书结伴,与书同行,徜徉书海,快乐成长。300首古诗词全部悬挂在教学楼长廊上、楼梯的墙壁上,学生课间可以随时诵读。学校建有七百平方米的图书馆,馆内藏书丰富,全天开放,智能化借书还书。

学生每天都有半小时的读书作业,并在群里打卡,相互督促,相互鼓励。学校编制了各个年级的《阅读手册》,对必读书目进行检测,评出“读书小达人”。

学生阅读整本书之后,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分享阅读收获,如写感言、画思维导图、创作诗歌等。这些作业全部悬挂在学校长廊上供师生评价。

5.“坚志运动”

运动除了能强体健身,还能提振学生的精气神。学校研发“坚志运动”长程作业,要求学生每天完成:低年级,每日跳绳打卡;中高年级,除了跳绳,还有仰卧起坐、武术操等项目。学校会定期评选出“体育小达人”。学生通过每天坚持不懈的锻炼,身体素质不断提高,体质健康数据优秀率在全区名列前茅。更可喜的是,全体学生的精神面貌积极向上,充满朝气。

6.“亲生活劳动”

我们十分重视劳动教育,提出了让学生亲近生活、亲历劳动、热爱劳动、创造生活,服务自我、服务家庭、服务学校、服务社会。学校研发“亲生活劳动”长程作业,按照年级制定家务劳动清单,让每个年级的每个学生每周完成十项任务。

为了让劳动任务落实到位,学校还设计了劳动作业本,对应十项劳动任务,学生自评,家长督促评价。此外,学校每学期还定期开展劳动技能竞赛,如系鞋带、叠衣服、扫地、整理书包等,评选“劳动小达人”,全校表彰。

(二)科学探索类

小学生喜欢看,喜欢想,喜欢问,充满奇思妙想。学校研发科学探索类长程作业,鼓励学生“童眼看世界”,以主题为情境,以问题为驱动,在质疑、设计、观察、探究中发现、探究并解决问题,把学习从课内引向课外,从课本引向生活,从浅层引向深度。

科学探索类长程作业主要依托科学学科、数学学科、语文学科、综合性学习落实,往往需要几周到几个月的时间。学生经历观察、选题、探究、撰写小论文等历程,在体验、探究和实践中成长。

1.“小调查”

这类作业主要是让学生围绕一个小问题开展调查研究,分析探究数据,并把自己的所获写成调查研究小报告。如有个学生去盒马超市买东西,售货员告诉他办理一张258元的会员卡,买商品可以享受优惠。这个学生就有了疑惑:办会员卡真的划算吗?由此,我们研发“盒马超市办卡调研”长程作业,让感兴趣的学生自由组队,展开一个月的调查,先看看哪些人办了会员卡;之后上网查看盒马超市会员享受折扣的规则;最后针对不同会员的消费情况做分析,生成有价值的调查结果。从这位学生的调查小论文《办盒马超市会员卡消费划算吗?》可以看出:收入较高的群体,逛超市次数频繁且每次购买金额较大的人都愿意办会员卡,他们的年消费总金额都超过了2150元,再购物会享受88折优惠,办卡很划算;(2)如果逛盒马超市次数较少,年消费金额达不到2150元,看起来每次购物都有打折的机会,但最终折扣下来的合计金额还没有办理会员卡的钱多,反而亏本了;(3)办不办超市会员卡,需要根据自己实际消费情况而定,不要被超市忽悠,也不要有从众心理。

2.“小探秘”

这类作业主要是让学生围绕一个主题展开系列研究,探索大自然的秘密,感受大自然的神奇。我们研发的“小探秘”作业主要有三项内容,基本上要用一年的时间才能完成。一是“缤纷四季”,聚焦“春之醉”“夏之乐”“秋之美”“冬之韵”四个主题,让学生走出教室,亲近自然,感受四季更迭变化的节律;画出四季的景色,吟诵描写四季的诗句,了解与四季相关节日的习俗、美食;走进小农场,春种秋收,烹饪美食,体验劳动之乐。二是“魅力节日”,让学生亲近佳节,探秘节日的来历及风俗,参与节日的各项活动,如元宵节从寒假开始就让学生在家里做灯笼;开学后在校园里挂灯笼,贴灯谜,开展竞猜活动;走进食堂,揉面团,搓元宵,品元宵;双休日请家长带孩子到夫子庙看花灯,感受中华传统节日的独特魅力。三是“多彩节气”,让每个班级承担一个节气主题作业,讲述节气故事、介绍节气常识、画出节气景色、烹饪节气美食、吟诵节气诗歌、制作节气小报、开展节气劳动等,让学生走进自然,亲近自然,聆听节气的声音。

3.“小实验”

这类作业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小实验进行观察与思考,动手与探索,创造与表达。如让学生制作麦芽糖,需要2—3个月时间:先选择颗粒饱满的麦粒,浸泡一个晚上,然后沥干放进漏盆,每天喷水两次;当麦芽长到四五厘米时,连根拔起,洗净搅碎备用,再把糯米泡五十分钟后煮熟,晾到四十五度;把搅碎的麦芽和糯米饭拌均匀,发酵六七个小时后用纱布过滤取汁;把过滤出来的麦芽汁放锅里用大火熬,等水分蒸发后,改为小火熬,熬到浓稠的状态;最后冷却装进模具中,做成各种形状的麦芽糖。这样的长程作业,“味道”甜美,一直甜到学生心里。

(三)创意建构类

创意建构类长程作业相对来说周期短一些,一般一个月的时间学生就能完成。这类作业着力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挑战性强;重在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手脑“联盟”,知行合一。主要依托数学学科、美术学科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