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落地 静待花开
作者: 刘慧“双减”政策实施以来,莒县第三实验小学在稳步发展中积极探索、不断推陈出新,力求将学校“五项管理”落细、见效,将课堂教学改革和课后服务两项工作列为实施“双减”常态管理和发展创新的突破口,在春日的时光里播下种子,静待花开……
一、多措并举,提升课堂质量
学校多维度、多举措同步打造精准课堂,让更好的课堂教学走进有深度的“双减”。
“三备”设计教学方案。实施教研组单元集体备课活动,整理精备,自主补备,以新课标为统领,聚焦核心素养,以问题为主导构建学生主动思考的课堂,大力实施“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多课”提升教师素能。学校每学期组织骨干教师上示范课,学科带头人上展示课,“青蓝工程”师徒上汇报课,为精准课堂蓄力。
“动向调整”助成长。在组内开展每日研讨,动态研讨教学,结合班情、学情实时调整教学。
二、发挥作业效能,减轻作业负担
拧紧制度“开关”控总量。严格控制作业总量,实施年级组家庭作业审批制度,建立作业总量调控和质量定期评价制度,层层调研。
“分层作业”精确成长。合理设计层次性、多样性的作业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特色作业”趣味多。压减作业总量,提高作业质量,为学生设计了科学合理、贴近生活的特色作业。学唱一首与节日有关的歌曲,手绘一张全家福……
三、“花样社团”提升课后服务质量
全面开展课后延时服务,供学生自愿参加,采用作业辅导加社团活动相结合的方式,满足不同爱好的学生。
学校将罗汉地功拳纳入非遗文化进校园项目,推出舞龙舞狮进校园活动,集体育与美育于一身,让学生在舞动中展现青春的风采,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四、“玩中学”“玩中测”趣味测试
为学生创造充满童趣和挑战的无纸笔测试活动,在“玩中学”“玩中测”,改变了“一张试卷定高低”的局面。
语文设计“拼音闯关”“识字乐园”“小小朗诵家”“表达小能手”“书写小明星”五个关卡,通过闯关检验学生语言基础知识运用能力、与人合作能力、大胆自信的表达能力。
数学以“我是数学小能手”“神机妙算”“闯关大比拼”“送图形宝宝回家”“时间小达人”“小鬼当家”“故事大王争霸赛”为主题进行检测,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为他们留下趣味性、学习性、体验性相结合的美好体验。
五、跟着课本去“旅行”
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学生了解家乡,增长见识,先后组织开展“走进文化之旅”“亲近自然之旅”“红色研学之旅”等系列研学旅行活动,全面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思想感情。
“双减”让教学轻松起来,让学生快乐起来,让校园活跃起来。学生心中有了乐趣,眼里有了光芒,教育才更有希望!
(作者单位:莒县第三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