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思政课师资队伍 育人能力提升途径

作者: 刘健

在当今多元化、信息化高速发展的社会背景下,思政课作为培养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阵地,其育人功能的发挥愈发凸显重要性。思政课师资队伍作为这一使命的直接承担者,其育人能力的提升直接关系到教育目标的实现与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探讨并实践思政课师资队伍育人能力的提升途径,对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具有重要意义。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浅谈提升其策略的看法。

一、明确育人目标,强化师德师风建设

教师应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的教育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通过课程教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追求。

高尚的师德是育人能力的基石。应定期组织思政课教师进行师德师风专题培训,强化教师的职业道德意识,提升教师的职业荣誉感和社会责任感。同时,建立健全师德考核机制,确保教师队伍的纯洁性和先进性。

二、深化理论学习与素养提升

教师应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头脑,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紧跟时代步伐,确保教学内容的政治性、时代性和科学性。

鼓励教师跨学科学习,特别是与思想政治教育紧密相关的历史学、心理学等学科,以丰富的知识底蕴增强课程的吸引力和说服力。

教师需以身作则,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师德师风,成为学生品德修养的镜子和标杆。

三、创新教学方法与手段

充分利用多媒体、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互动性和实效性,如采用微课、翻转课堂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选取贴近学生生活、反映时代特征的典型案例,通过分析讨论,引导学生在实践中理解和运用理论知识,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组织参观考察、志愿服务、社会调研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化对理论的认识,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结合学生实际和课程特点,灵活运用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情景模拟等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如多媒体教学、在线课程等,丰富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率。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积极开展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红色教育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悟理论,在体验中深化认识。通过实践教学,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提升其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四、加强团队建设与协作

鼓励思政课教师组建教学科研团队,围绕教学难点、热点问题进行集体备课、联合科研,促进教学相长、科研与教学深度融合。

发挥老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通过师徒结对、经验分享等方式,帮助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形成梯队合理的师资队伍。

积极参与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借鉴先进的教学理念和经验,拓宽视野,提升整体教学水平。

五、完善评价与激励机制

构建以学生评价、同行评价、专家评价等多维度相结合的教学评价体系,全面反映教师的教学效果和育人能力。

对在思政课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方面表现突出的教师给予表彰奖励,并在职称评审、岗位晋升等方面给予倾斜,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

建立健全教师职业发展规划和心理健康支持系统,关注教师的职业成长和心理健康,为教师提供持续发展的动力。

总之,提升思政课师资队伍的育人能力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学校、社会及教师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通过不断深化理论学习、创新教学方法、加强团队建设和完善评价与激励机制等措施,可以有效提升思政课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作者单位:东平县彭集街道中心小学)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