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具备优秀音乐素质的学生提高教学的尝试
作者: 王怀强音乐教学对提升学生的音乐素质至关重要,具有现实意义。利用具备优秀音乐素质学生的音乐技能,加强互动能力及班内学生掌握知识的速度,可以使音乐教学在过程中形式更加多样化、多元化发展。
一、优秀音乐素质学生现状分析
在小学教育阶段,音乐课程的设立对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音乐特长至关重要。音乐课程最重要的三种教学形式便是听、唱和演奏。这三种教学方式,对学生获知音乐以及提高音乐的理解能力具有重大的作用。通过不断实践、走访调查发现,利用每班具备优秀音乐素质的学生为牵引,能够有效带动其他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不同的课程标准之下,需要统筹兼顾,关注每名学生的发展,这既能提高音乐教学的有效性,同时也增强了课堂教学的多样化,切实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如何发掘具备优秀音乐素质的学生
教师需要了解每名学生所具备的特长和能力,不断了解学生各方面所掌握的知识。一是可以通过学生的自我介绍,了解其所具备的自身特长。二是组织学生开展课外活动,使得学生能拥有更多的发展和展示自我的空间。三是可以建立音乐素质较为优秀学生的资料库。
这是一个长期观察以及在平时日积月累的生活中积累和收集的过程,教师不仅要在课内、外充分了解学生,同时也要在教学过程中,让每名学生表达自己的长处,发掘具备优秀音乐素质的学生。
(二)优秀音乐素质学生资源分析
音乐课堂教育的模式非常多样,最经典的就是通过教师教学的方式进行,但最有效的学习模式是通过结合优秀音乐素质学生的资源,让他们担任兴趣小组组长,通过引导其余基础能力稍弱的学生,共同提高全体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素质的培养,充分调动所有学生在音乐学习能力方面的兴趣和积极参与度。
教师可以通过让优秀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展示表演和舞蹈,充分利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学生之间的互动能够更好地促进教学目的和效果。不但可以提升学生对音乐的学习能力和掌握知识的程度,同时也可以提高他们的沟通能力和合作能力。
二、优秀音乐素质学生合理利用的途径
(一)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能力
教师在教导学生音乐知识的时候,要以平等、合作的方式与学生学习、交流,认真倾听学生的表演,欣赏学生的展示,同时也可以充分结合其他科目,使得音乐在学生成长环境中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开拓视野,让音乐教学更加丰富和多样化。教师要全面了解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和长处,通过各种渠道接近、接触、了解学生。通过开发学生音乐潜能,让每名学生积极参与其中。
(二)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课外发展和展示的空间
学校为学生开展各种课外发展和展示的空间时,需要兼顾各类不同学生的能力和情况。要从学生本体出发,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及学生理解能力和对音乐的了解程度,尽可能地发挥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另外,教师也应该为不同学生提供展现自我的空间。对具有音乐特长的学生,可以开展各种文艺表现舞台,如组织音乐剧、课间的音乐游戏、节日联欢的小表演等;对没有音乐特长的学生,可以通过报名音乐班以及课外学习收集音乐材料的形式了解音乐方面的知识。
(三)建立优秀音乐素质学生资料库和培养团队合作能力
在收集具备优秀音乐素质学生的资料库时,需要分门别类地把不同音乐特长的学生资料收集在一起。教师要细心观察每名学生在音乐课堂教学时的表现,开设不同的音乐活动,激发学生的表演力,培育更多具有优秀音乐素质的学生。
通过对音乐的教学活动过程,可以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主要表现在三方面。
一是在音乐欣赏过程中能够提升学生的合作能力,可以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教学,学生根据音乐的不同特色、特点以及歌唱表演的不同形式参与到音乐的表演中,从而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通过分析和聆听不同的音乐,让学生发挥自己对音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既锻炼了学生表演的才能,也增强了合作意识。
二是在创编活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对音乐的创造以及编排活动最能促进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同时能够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能力。
三是在音乐和文化之间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学生根据音乐的内涵,分析音乐所表达的内心情感和文化知识,涉及音乐和社会的各个层面以及创造者所身处的环境和情感等。
综上所述,在课堂教学中,合理利用优秀音乐素质学生资源,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音乐知识和技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在课堂上激发学生的情感是最重要的。用好优秀学生的特长,充分调动其余学生的兴趣能力,促进他们对音乐知识的求知欲,让教学内容更加多样化和丰富多彩,提高每节课的学习效率。小学生的音乐素养必将跃上一个新的台阶,有利于加快推进素质教育。
(作者单位:平原县第三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