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主题意义引领的 单元整体教学模式研究

作者: 曹雪

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主题意义引领的单元整体教学模式,通过将教学内容与学生日常生活和实际经验联系起来,以主题为纽带,促进学生的积极参与和深入理解,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学习效果。本文以外研版新标准英语(三起点)五年级上册Module 2 “Smart shopping”为例,探讨主题意义引领的单元整体教学模式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和意义。

一、提炼单元主题意义,把握核心育人价值

第一课时由Part 1导入活动,Part 2主课文,也是本课时的核心板块,Part 3核心句型以及Part 4练习活动四个板块组成。

[What]课文主要内容是讲述Smart一家要去野餐,Amy和Mr Smart负责去超市采购,但是由于Mr Smart弄丢了购物清单,两人回家清点物品时发现忘了买香蕉,却多买了一打鸡蛋。

[Why]语篇写作意图是通过介绍Amy和爸爸购物过程中遗失清单的小故事,旨在培养学生清单意识,培养学生做事认真细心的品质。

[How]该对话是学生日常生活对话,通过三个场景展开:场景一是文本背景介绍,Smart一家讨论野餐要准备的食材并列出了购物清单;场景二是在超市Mr Smart丢了购物单,Mr Smart和Amy凭记忆购物;场景三再次回到家中,Ms Smart清点所购物品。该对话情节简单,易于理解,具有现实意义和文化意义。

第二课时是由Part 1导入活动,Part 2主课文,Part 3核心句型,以及Part 3练习活动等7个板块组成。

[What]本课时包括两个场景,场景一是Lingling,Sam和Amy一起为野餐做准备。Lingling询问Amy买了多少果汁、奶酪以及巧克力,而且Sam还提议他们现在能吃一些巧克力;衔接到场景二,Amy肚子疼,因为她吃了所有的巧克力并且喝了所有的果汁。

[Why]两个场景以对话的形式展开,主要谈论购买哪些物品,分别买了多少?通过该语篇的学习,学生进一步深化主题意义,进而树立盘点意识。

[How]该对话也是小学生日常生活对话。本课中Lingling,Sam和Amy用一般过去时态询问和介绍购买的物品。

基于对前两个课时的教材分析,笔者提炼出本模块的话题是Shopping.属于人与自我、人与社会范畴,涉及生活与个人感受。课时一旨在培养学生的清单意识,课时二旨在培养学生的盘点意识,通过对两个课时的学习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购物习惯。第三课时,从树立意识到落实行动,笔者设计了“Happy shopping”主题实践活动,课堂回归学生生活,弥补学生在本模块学习中对生活经验体验的缺失。整个设计以活动为载体,让学生深入的亲身体验,真正从树立意识到落实行动,学会做事。最后,从做事到做人,增加了与本模块话题相关、认知相吻、基础相符且语言相融的绘本阅读《Sara’s Medicine》

[What]故事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故事起因,妈妈交代Connor去购物;第二部分是故事的经过,讲述了Connor和James购物的过程;第三部分是故事的高潮,呈现了当妈妈发现没有Sara的药后,Connor和James又马不停蹄地去找药,结果还是没找到;第四部分故事的结局,药店的Dunn先生送回了Sara的药,故事有了圆满的结局。

[Why]在故事情节上,作者按照一个非常清晰的发展顺序进行描述,即故事的起因——发展——高潮——结局。

[How]本文使用一般过去时,按照情节的发展顺序进行描述。Can I help you?How much is…?及一些与购物相关的词和短语medicine,shopping list,shop,chemist,supermarket与现实生活相关联,为学生理解、迁移语言提供了很好的范例。通过绘本故事,教育学生如何成为一个做事有条理、有策略、分清主次的人。因此,笔者,最终确定了本模块单元主题意义是Shopping smartly,从而形成了本模块的单元主题内容框架图。

二、梳理单元发展路径,设计单元整体目标

首先,学生能够结合实际生活,灵活询问和陈述购物的情况,能正确地理解、掌握课文内容,并能朗读、初步表演。其次,能够掌握一定的阅读策略;乐于通过阅读了解更多关于shopping的信息,拓展阅读视野。能围绕shopping这一话题与人交流,表达自己的情感、态度和观点。最后,感知、理解故事大意,尝试运用Story Map梳理和概括Connor 的购物经历。

三、依托单元主题语境,整体设计课时方案

课时一主要任务是建构结构化知识,使学生树立清单意识。笔者通过问题链的设计,帮助学生建构结构化知识:场景一At home, Smart family need food for their picnic and Mr Smart made a shopping list. What do they need ?学生列出相应的购物单。场景二At the supermarket, 采用逆向教学设计,使用倒叙,直接略过此场景。场景三,他们购物后回到家中,What did they buy? 引导学生观察图片,再次列出清单并进一步询问:How many apples did they buy?为下节课的语言点和育人点奠定基础。通过对比两份清单,发现 They didn’t buy any bananas. Why? 然后随着故事情境回到超市。What happened? Oh, they lost the shopping list.从而形成本节课结构化知识:故事的开始、经过、结果。最后,笔者拓展了视频资源,引发学生对“How to use a shopping list”深度思考,从而深化学生购物前清单意识。

第二课时主要任务是突出语用、应用拓展。基于第一课时建构的结构化知识,上课伊始教师请学生尝试复述课文然后聚焦故事结尾:What did they buy?继而呈现本节课主情景图并设疑:What else did they buy?学生通过观看动画找出答案。接下来,教师布置任务,两人一组,运用:How much cheese did you buy?进行对话练习,并通过听说玩演唱复现目标语句,对所购物品的数量进行盘点。最后,拓展视频探究为什么要进行购物后的盘点,进一步帮助学生树立购物后的盘点意识。

第三课时回归学生生活,开展主题实践活动。第四课时让学生通过阅读,丰富第一课时的故事结构,形成故事山。

基于以上四个课时的学习,使学生逐步形成对Shopping Smartly 的认知、态度和行为方式。

(作者单位:平原县王庙镇中心小学)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