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班级活动在班级管理中的有效应用
作者: 马明刚当前,在班级管理中开展系统有效的班级活动已经逐渐成为培养健全良好班集体的重要方式。这就要求班主任要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系统的班级活动,激发学生和家长参与班级建设的兴趣,整合教育力量,形成教育合力。
一、组织开展系统的班级活动的意义
首先,在系统的班级活动中,班主任可以走下讲台,走近学生群体,充分了解学生的性格、学习习惯、兴趣爱好、身心健康状况等特质,以便更精准地发现学生身上所出现的问题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更好地引导、关爱学生,制定有针对性的学生培养计划,因材施教、因时施教。
其次,系统的班级活动可以激发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兴趣,深度挖掘学生特长,引导学生在班级管理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实现自我价值的肯定与个人能力的提升。
在系统的班级活动下,学生以小手牵动大手,可以激发家长参与班级建设的兴趣,形成家校合作的教育合力,从而使师生与家长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这对形成具有凝聚力的良好班集体具有重要意义。
二、系统的班级活动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策略
(一)结合班级实情,召开主题班队会
在班级管理中,结合班级实情开展主题班会活动是系统性组织开展班级活动的基础。班会要贴近学生身心,切合班级实情,才能真正有效。这就需要班主任平常留意观察,或以影像等方式记录学生的表现,反馈到班会上,结合班级具体情况有的放矢地开展主题班会。
例如,在进行“学习雷锋精神”主题班会时,班主任可以拿出学生平时认真服务班级的照片进行交流,认同并表扬这种精神,还可以把学生家长志愿服务的照片展示到班会课件中,引导学生亲身感悟自己父母身上的奉献精神。召开“预防校园欺凌”主题班会时,班主任可以将班级日常发生的学生矛盾作为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展开交流,让学生学会自我保护,真正起到预防校园欺凌的效果。
结合班级实情开展主题班会活动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热情,也能使学生对班会主题入脑、入心,身体力行融入班集体建设。
(二)贯穿班级日常进行奖励活动
在班级管理中,“数生十过,不如赞生一长”。学生都喜欢被表扬。每个学生身上都有许多优点,需要班主任发现、挖掘,及时给予学生认可,使学生明白努力的方向,进而转化为积极进取的动力。这就需要班主任组织贯穿班级日常的奖励活动。例如,中小学一级教师李辉提出的“持续性目标奖励”,学生通过持续激励获得成长、发展、提升,真正实现自主管理。
班主任可以准备适当的奖品作为激励,组织贯穿班级日常的表扬活动。奖励机会覆盖每一位学生,人人都可参与,奖励涵盖班级各种日常。每周班会班主任进行总结,晨读洪亮、积极发言、路队步伐阳光、乐于助人等表现优秀的学生都会获得奖励,表现不太好的学生则会扣除奖励,学期末评优树先与奖励活动挂钩。奖励颁发时合影留念发给家长,给学生满满的仪式感。学生以优秀表现争取奖励的同时,不知不觉地把精力和热情放在该做的事情上,从而凝聚班级信念,培养积极向上的班风。
(三)组织传统文化活动,凝聚师生之情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蕴含丰富。班主任有目的地组织班级开展传统文化活动,可以以此为纽带凝聚师生情。
例如,班主任可以在中秋节组织班级“中秋品诗赏月”活动,师生共同诵读关于月亮的诗歌,讲述中秋习俗故事,分享同家人赏月的场景,全班一起品尝月饼并绘制手抄报,送上给家长的祝福分享给家长看。中秋节恰好在秋季开学后的第一个月,合理组织活动能迅速收获满满的师生情,使学生和班主任、学生之间的情感快速凝聚,班主任也能尽快收获家长的认可。
总而言之,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结合班级实情,系统地组织班级活动,持之以恒,必能有效提升班级管理水平,培养出班风正、学风浓、健康向上的班集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