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式教学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探究
作者: 李含笑项目式教学是一种基于实践和合作的教学方法。传统的教学往往只是停留在理论的层面,学生很难将所学的知识与实际应用相衔接。而项目式教学则可以通过探究性学习和项目实践等方式,为学生提供更具体、更生动的学习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提高学习技能和综合能力,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初中化学项目式学习活动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旨在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发展。在这种学习模式中,学生将自己的知识和技能应用于解决真实世界的问题,并通过实践和探索获得知识和经验。在指导学生发展初中化学项目式学习活动中,教师需要将学生视为主体,关注他们的兴趣和需求,鼓励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共同完成项目的各个阶段,促进组间相互协作和交流,为学生更好地学习化学知识提供有力保障。
一、专注方案,探索规划
实施项目式教学是初中化学教学的关键内容,明确项目教学目标是实施项目式教学的前提和基础。要制定明确的、完整的、可执行的计划和目标,教师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的发展,有效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成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协作者,引导学生去参与项目,引导学生去探索更多的可能性,以此有效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逻辑思维。教师更要成为学生在项目学习中的合作伙伴,引导他们去发现不同的化学真理。所以,在教育活动中,教师不能只做一个循规蹈矩的说教者,应该注重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积极性。在教育过程中,学生是真实的主体,教师在制定目标的时候,应该考虑学生的基础和能力。
例如,在教学“常见的酸和碱”一课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生自己设计教学目标与研究方向,仔细阅读教材内容并自主查阅资料,在设计出现问题的时候进行充分的交流讨论,接着根据交流讨论的结果进行总结,不管是对是错,最后都要得出设计的教学目标,再向教师报告。在各项目课程目标所对应的课程体系中,要将其共同整合为一个整体的教学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教师要发挥好自己的调控作用,合理分配人员和相关的项目任务,让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的同时也能积极参与项目。
教师可以通过对学生的测试表现进行评估,由于该教学方法还处在测试阶段,因此学校应首先重视过程,把结果放到第二位。学生可以设计出2~3个教学目标,而且各目标之间的关系是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层层递进的,从生活常识或者是学生已知的知识或生活经验出发,保证设计的项目目标是切实可行的、科学有效的,教师必须对学生有足够的认可,还要激励其进行自主学习,充分提高其自我学习的能力。然而,对项目结果目标设计有问题,或者是无法完成的学生,教师先要留意学生的完成过程,找出学生在设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结合有问题的地方再次给学生进行讲解。通过这种方法,学生会对这一节的内容有很深的印象,对教学结果也会有更深、更透彻的了解。
二、优化教学,引领成长
科学精神是指人们对科学的一种认识,也是一种态度。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让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的同时,认识到科学精神的重要性。在化学项目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具体的实验、化学现象等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例如,在教学“水的净化”“爱护水资源”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开展“净化水”的项目实验。首先,教师可以将净化水所用到的仪器展示出来,然后让学生自己选择哪些仪器可以用来净化水,学生根据自己选择的仪器完成实验。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操作实验的过程,了解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及时指导解决方法。随后,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提问,让学生介绍自己在实验中遇到的问题。最后,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总结,让学生认识到实验中的问题,并掌握有效解决的方法。由此,教师通过生动、形象的讲解以及具体的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不断提升初中化学学科教学质量。
另外,教师还要培养学生的环保理念与安全意识。
例如,在教学“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一课时,教师可以将实验室石油化学蒸馏实验与德育教学相结合,向学生灌输环保与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又如,在教学“实验室制氧气”一课时,教师要让学生了解实验室制氧气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步骤。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让学生知道实验过程中会出现一些不安全因素,让学生认识到实验室制取氧气是有安全措施的,学校不允许学生独自进入实验室制取氧气。教师要让学生了解安全操作规程,同时要让学生明白在实验室制取氧气时一定要认真操作。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还要向学生介绍一些实验失败的原因以及如何避免实验失败等知识,让学生了解一些常见的化学实验事故及其危害,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同时,教师还要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引导学生保护环境,珍惜资源。
三、推进合作,完善互动
在新课程改革中,新课标提倡协作,但是其需要教师指导学生开展,并建立起相互交流、启发和共同进步的良好学习氛围。在初中化学课上,教师可以按照学生目前的学习团体和具体的教学流程,或是由学生自主地组织起一支队伍,让他们在集体活动环境下,积极开展互动探究活动,并积极和学生进行互动和沟通,更好地推进集体学习。
例如,在教学“制取氧气”一课时,教师会安排学生进行协作式的实验,由学生根据各自的任务,分别负责药品的取用、加热、连接仪器、检查设备的气密性、收集气体等工作,然后由教师设计演示,让学生将协作的成果进行展现;接着,将烧红的炭块插到装有氧气的容器中,让学生观察其特性,并在思维碰撞中进行总结,从而增强了互动课堂的学习效率。
又如,在教学“溶解现象”一课时,教师先给学生播放了溶解现象的实验视频,让学生观看完毕之后,根据教师分配的学习小组,让他们按照自己的方式设计并完成实验。然后,教师要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工作,如有的学生自己动手,有的学生做笔记,有的学生记录实验情况,有的学生分析实验规律,这样才能保证所有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参与整个实验过程。最后,教师对每个实验小组的结论进行评估、总结和要点重申。由此可见,在实验视角下开展的合作探究学习模式,既可以使学生掌握更多理论知识,加强知识记忆,又可以帮助学生进行实验设计、数据分析,加强学生的操作记忆,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学习模式。
总之,项目式学习活动将学生置于真实情境中,使得他们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团队合作、问题解决等核心素养,并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