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推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作者: 马爱芹

党的十八大以来,明确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德行的好坏影响着个人的全方位发展,因此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学校应把德育课程置于基础性地位,渗透于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以德育带动智、体、美、劳的发展,真正培养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少年。

一、立德树人的必要性

要想培育一个全面的人,首先必须从德育入手。中小学阶段的学生身心发展尚不成熟,在当前信息来源多样且复杂的背景下,面对种种诱惑和干扰,学生往往难辨是非。因此,在日常教育工作中要把德育教育放在首要地位,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条件,先将其培养成人,再培养成才。

二、坚持立德树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古有“德才兼备”一词,先有“德”,其次才是“才”,有才无德,不堪大用。

(一)注重教师的引领作用

子曰:“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与学生如影随形,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将有意无意地影响着学生,这种示范性将以排山倒海般的内化力影响着学生的内心深处。基础教育中,小学阶段学生的模仿性和可塑性极强。这样一来,作为教师就要做到以身作则,具备良好的师德,做学生的引路人,引导学生做人做事。

(二)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

课堂是教育的主阵地,学校的德育即是道德教育、思想教育、心理教育等方面的总称,而非片面地指代道德与法治课程所讲的内容。学校应做到课课有德育、科科有德育。如在音乐课上,学习一首革命歌曲前,教师可以先讲一讲歌曲的创作背景或播放革命故事的视频,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此外,学校还可以通过举办活动的方式延伸课堂教学,如寻访红色革命足迹、学习红色历史、感受红色基因;参观历史文化古迹,让学生体会红色基因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作用,增强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

教育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国家明确提出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作为教育工作者,要努力推进德育在教育过程中的作用,真正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

(作者单位:东阿县实验小学)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