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效能提升策略
作者: 涂永峰摘 要 班级是高中生日常学习与生活的主要场所。班主任是高中生在校的主要陪伴者,承担着管理班级、引导学生成长与发展的重任。高中班主任应在班级管理方面多下功夫,让班级成为学生成长的乐园。因此,班主任要以身作则,做学生言行的要求者和示范者;加强人文关怀,做自身责任的承担者和收获者;以爱换爱,做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陪伴者和引导者;采取积极措施,做班级和谐氛围的创建者和稳定者;积极沟通,做家校、师生之间的沟通者和维系者,提升班级管理效能的同时引领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关键词 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管理效能
中图分类号 G6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5995(2024)04-0088-03
高中生年龄一般在15到18岁之间。该年龄段的学生正处于身体和心理迅速成长和变化的阶段。由于高中生的自我感知及认知能力在逐渐成熟、自我意识逐渐成长,因此高中阶段也是叛逆高发阶段。为此,高中班主任必须对高中生多一些关心、关注与关爱,在开展班级管理时,采取适合的方式和措施,陪伴和引导高中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一、班主任要以身作则,做学生言行的要求者和示范者
班主任威信是师生和谐关系的重要纽带[1],是让大多数学生认可班主任、信服班主任管理的基础。而班主任的威信源于自身的以身作则。班主任只有在平时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给学生做好示范引领,才能真正树立班主任威信。
具体来说,班主任以身作则就是要在日常的学习和管理中,用自身的榜样力量去影响学生、感染学生、带动学生。班主任每次新接班时,可以给学生承诺:保证自己每天早上按时到(除特殊原因请假外除外),绝不迟到,接受大家的监督。与此同时,班主任就可以要求学生努力做到不迟到。又如在班级卫生管理中,班主任可以经常拿扫把在教室扫地,手把手教学生怎样去做卫生,并划定每位同学的责任范围。经过一段时间后,学生就养成了保持卫生的良好习惯。同时,班主任还应该做到:无论遇到什么事情,保证只要进教室就一定面带笑容;无论大家犯什么错,保证不发脾气;在平时和学生交流指出问题时,不仅要讲究方式方法,更要注意自己的语气,尽量避免说“又”“总是”等词。一段时间后,学生发现班主任是一个言出必行、值得信赖的人,自然也会心甘情愿地按班主任的要求做。虽然这些都是一些小事,但对学生行为习惯养成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也可以帮助班主任用人格魅力树立起班主任威信。这样班级管理的效能就得到了保证。
二、班主任应加强人文关怀,做自身责任的承担者和收获者
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核心,是班级中的领导者和负责人,承担着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塑造良好人格的重任。这就需要具有人文关怀和责任心的教师主动挺膺担当班主任重任。
首先,班主任要有工作冲劲与热情。一位班主任担任班主任之初,面对的是学校出了名的“难管班”。这个班级的纪律差,学生良好习惯未养成,学生成绩在年级垫底,科任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也受到了影响。经过深思熟虑,该班班主任最终决定认真做好班主任工作,凭借自己的一份冲劲和热情,努力纠正学生的不良习惯,引导学生认真学习。正是这种拼与闯的精神,让该班班主任在繁重的班主任工作中坚持不懈。经过一年的努力,班级情况得到翻转。这也坚定了该班班主任坚守岗位的信念。
其次,班主任要以教育代替批评,引导学生及时改正错误。担任班主任过程中,总会遇到学生犯错,但不能一味地严厉批评,要用关心和耐心,引导学生,才能收获好的教育效果。该班李同学和潘同学平时关系非常要好,经常一起玩笑、打闹。某次晚自习下后,二人在打闹中,潘同学的头不小心撞到门框挂锁的地方,导致眼睛受伤并且出血较多。而李同学由于害怕,躲了起来,根本找不到人。直到第二天通过同学转告他“潘同学已经没事了”,他才敢回家。事后,该班班主任并没有批评这两位学生,而是以此为例向学生耐心讲解安全的重要性。学生听得非常认真,而且接受了班主任的观点。经过此事,学生认识到班主任是真正地关心他们,而不是在批评他们、针对他们。此后,学生对该班班主任的管理更加配合,班级的纪律有了很大的转变。
最后,班主任要从工作中获得满足和幸福。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的认真负责与耐心教导,不仅对于促进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而且班主任自身也可以收获幸福感与满足感。教师幸福感可以分为四个层次:个人层面的满足感、专业层面的成就感、团队层面的归属感和社会层面的价值感。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可以从这四个层次都有收获。许多高中生在毕业后也经常联系班主任,叮嘱班主任注意身体。班主任工作纷繁复杂,付出多的同时也会收获极大的幸福感。所以,班主任应当善于从工作中发现快乐,并转化为源源不竭的动力源泉,把工作做得更细、更好。班主任工作更需要一份责任感,只有真正感受到身上的责任重大,才能力求细致、精益求精,才能真正成为受学生爱戴、家长信任、同事认可的好班主任。
三、班主任要以爱换爱,做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陪伴者和引导者
“最好的教育就是陪伴”[2]。班主任要想把学生管好,就要在平时工作中做一个暖心的陪伴者、做正确方向的引导者,要给学生以希望,让每个学生都感受到班主任的爱。
班主任要扮演好陪伴者的角色,在工作就要具备“三心”,即:爱心、细心、耐心。班主任应用自己的爱心、细心与耐心来呵护学生的成长,导引学生走上正确的道路,引领全班学生的健康成长。例如,在处理高中生早恋问题时,班主任更需要将“三心”落实在具体行动中,而不是用压迫、强制的手段,否则很容易激起学生的逆反心理,影响班级管理。高中生正处身体和心理逐渐成熟的阶段,对异性有好感也很正常。某一年的六月初,临近高考,两名女生气冲冲地到办公室找班主任,并递过来两张纸条。原来是另外一个班的两名男生给这两名女生写了信,表达了对她们的仰慕。对于这种棘手的问题,班主任没有大张旗鼓地去找那两名男生“算账”,也没有将此事告知学生的家长,而是先与两个男生的班主任沟通了事情的经过,再分别与两名男生谈心,引导他们认识到他们当前面临的压力以及当前行为可能给他人带来的影响。经过细心与耐心地沟通,两名男生认识到自己的问题,为自己的行为道歉,两名女生也表示理解。经过班主任的细心处理,一场风波悄无声息地平息了。正是由于平时的交心、谈心,工作中的细心、耐心,学生都很信任班主任。班主任只有用自己的爱心、细心与耐心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学生才会无条件地信任班主任,只有这样才能营造和谐的班级氛围,班集体才会朝更好的方向发展。
班主任要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在工作中就要做到“三多”,即:多转、多看、多管。这“三多”要求班主任要勤下班、多观察,从细微处了解学生的情况,再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推动班集体的健康发展。同样是针对早恋问题,班主任如果做不到多转、多看,便很难发现问题,更难做到后面正面引导。又一年十月的一天,学生在上体育课。班主任偶然发现班上一名女生和另一名男生单独在篮球架下坐着,可能有早恋的苗头。接下来,该班班主任有意识地到商店附近、食堂等地方观察,经常发现他们两人单独相处的踪影。于是,该班班主任分别找两位同学谈心,他们也都承认了对对方的好感。发现问题之后,班主任坚持用爱心、细心和耐心对早恋情况进行处理,多引导、多督促,而不是单纯地打压、封堵。经过一段时间的疏导,二人做到将同学之间的好感维持在正常的同学关系中,做到变好感为相互帮助、相互促进学习、共同进步的动力,最终在高考中也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四、班主任要采取积极措施,做班级和谐氛围的创建者和稳定者
高中班级管理效果的优化,除了依靠班主任自身的以身作则、责任心与耐心之外,还需要一定的技术性举措,为班级营造和谐的氛围,推动班级的良性发展。具体来看,高中班主任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第一,组织多样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做好班级常规管理,班主任可利用好班会课,积极开展主题班会等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接受教育。而且,班主任开展主题活动还应该结合学校已有活动资源,借助社会热点,这样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用好学校的青少年活动中心的户外活动等,可以培养学生目标意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抓好班级晨跑,精心组织好学生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运动会,锻炼好学生身体素质;经常跟心理健康老师取得联系,时刻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组织学生适时地观看如《长津湖》《长空之王》等充满正能量的电影,并要求学生写好观后感,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营造和谐稳定、团结协作、积极向上、充满正能量的班集体氛围。
第二,组建坚强有力的班干部队伍,带动班级健康成长。班主任要想提升班级管理效能,选择好班干部尤为重要。班主任可采取学生自荐和投票选举相结合的方式来确定班干部。班干部队伍确定后,班主任要对班干部引导和培训,培养他们的服务意识,让他们理解班主任的管理理念与方式,积极配合班主任开展班级管理。同时,在班级管理过程中,班主任还要注意对班干部的考察,留用具有一定的自我约束能力、有较强的班级荣誉感、能团结同学、敢于管理、乐于为同学们服务的班干部,而对于一些能力不足、服务意识不坚定的班干部要及时进行调换,尽可能做到选拔出愿意为同学服务、踏实肯干、品行端正、组织力强的班干部队伍,辅助班主任及科任老师管理班级和督促同学们学习。
五、班主任要积极沟通,做家校、师生之间的沟通者和维系者
在教育高中生的过程中,家庭和学校同样重要。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那么,学校的教学和教育的过程就会像纸做的房子一样倒塌下来。”[3]家庭环境和父母的行为作为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会对高中生的思想言行产生潜移默化的重要影响。只有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统一,才能教育好高中生,班主任也才能管好班级。因此,班主任就需要扮演好“纽带”的角色,充当家庭与学校的桥梁。具体来看,高中班主任要组建好班级的家校联系群,推选好班级家委会代表,对学校的各种通知和管理措施做好宣传和解释、沟通工作,争取得到所有家长的理解和鼎力支持。每学期开好家长会,并及时做好与家长的交流沟通。班主任要借助家委会和家长会,给家长提供一些家庭教育的好方法,如对孩子的多观察、多交流,多听一听孩子的想法和建议;注意避免将自己的孩子与别人的孩子进行比较;在平时交流中不发脾气,尽可能投入细心和耐心;和孩子交流时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多给孩子一些正能量,营造和睦的家庭环境,多从正面鼓励、引导孩子,等等。
除了与家长多沟通,班主任还要多科任教师多交流。一个班级能否有较强的凝聚力,各科任课教师的配合尤为关键。班主任要为各科教师做好方方面面的服务,积极引导学生善于发现教师的优点,聚焦教师的个人魅力,逐渐提高自己对各学科的学习兴趣。当科任教师与学生发生矛盾时,班主任要进行及时疏导和沟通,引导科任教师与学生的相互理解与支持。
高中阶段是学生成长的关键阶段。高中班主任作为学生成长的第一责任人,要充分发挥好自己的作用,勇于承担自身责任,协调好家庭与学校、科任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通过以身作则和关爱树立起班主任的威信,在陪伴学生、关心学生、教育学生、引导学生的过程中,不断提升班级管理的效能,推动学生全面发展,为高中教育的高质量发展贡献自身的力量。
(涂永峰,潜江市园林高级中学,湖北 潜江 433100)
参考文献:
[1] 吴婧,汪丽梅.试析教师教育性威信的发挥[J].教师教育论坛,2018(10):32-35.
[2] 汪伟国.我的学生我的班[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20:162.
[3]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修订本)[M].杜殿坤,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539-540.
责任编辑:夏豪杰
读者热线:027-67863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