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种愿望

作者: 张晓华

课间铃刚响时,小季便在教室的四周巡视,发现有哪位同学的座位下有废纸、橡皮屑、各种细小的杂物便及时用扫帚清理干净,一丝不苟。小金同学的任务是倒垃圾桶,只见他迅速地把桶里的垃圾袋打成一个包,然后送出教室外,再回到教室,拿出一个新的垃圾袋套在垃圾桶上。做完这活,才回到座位上,赶写自己没有完成的作业。涛涛呢,他的任务是擦黑板,同样也是无比熟练,擦干净黑板后,还不忘把黑板擦拿到水池旁清理干净。三个孩子,每天都这么认真、负责,开学以来,从来没有忘记自己的职责,难能可贵。而每天的课前三分钟,则是两位语文课代表带领全班同学进行经典诵读,一般刚好读完诵读本上的三篇诗文,正式上课的铃声就响起,她们俩迅速回到座位上,等待着上课。中午的午餐时间,都是由餐厅的师傅将保温箱送到教室外,而负责分餐的两位学生会准时在教室外,将一盒盒午餐分放到排好队的学生手中。之所以忽然想起这些每天发生的小细节,是因为我发觉其实每个孩子都会有属于自己发挥的角色。如果跳开把每一次考试的成绩作为对每个孩子评定的唯一标准,孩子会有无数种可爱的表现等待我们来发现。难道不是吗?

那个曾经一次次为班级惹上不大不小麻烦的男生,班主任也一次又一次地找他谈话,差点要时时把他带在自己身边才放心。在这次校运动会上他却为班级夺得两个第一名,成为班级里的小明星,同学们为他加油,把嗓子都快要喊哑了,谁还能再说他一无是处?坐在教室最前面,一直默不作声,似乎很多时候在班级中并不存在的女孩,在其他孩子都在教室内外玩闹的时候,却悄悄地为教室生物角的花花草草浇起了水,用小小的水壶,一遍又一遍地来回接水,不厌其烦——没有谁布置她要完成这个任务。在班级的爱心捐赠活动中,平时大大咧咧偶尔还有些丢三落四的泽浩,一下子带了五本书捐献,问他为什么要带这么多,他不说话,只是低头一笑,便匆匆回到自己的位置上去了,爱心付出,有时候需要什么理由呢?体育课上的跳远检测,平时文文静静的女生小慧,因为不小心摔倒,造成韧带拉伤,接下来的两个多月,每天都自己拄着拐杖到校上课,从来没有一丝抱怨或伤心,仍然是与谁交流,都微笑着,甜甜的,怎能不令人佩服?

如果我们把视线再拉长,把时间再放大,就会有更多令人感动的孩子的故事。那些普通的、平凡的孩子,那些出色的、优秀的孩子,那些安静的、内向的孩子,那些活泼的、外向的孩子,在告别小学,眨眼好多年没有音讯之后,突然又出现在我们的面前。他们或者已经成为我们的同行,在另外一座城市的学校里,每天也在为学生的进步操着心,付出时间和心血;或者在一个企业里,成为一名熟练的技术人员,已经带了几名徒弟,成为重要的业务骨干;或者在省城的一家研究院里,成了一名研究员,在为着科研项目、为着课题兢兢业业,攻克着一个又一个难题;或者在一个商业街上,开了属于自己的一家门店,经营着各种各样的电器,另外还成了“半”个电器维修员……所有的这些,是我们今天在面对学生时,可以想象得到的吗?每个孩子,都会有属于自己能够展示的才能,拥有属于自己的位置,发挥自己最大的作用,这不就是我们在每天的教室中看见,以及多年之后的事实告诉我们的吗?

想起读过的一个问题:一只曲别针有多少种用途?一位思维发散专家认为有3000多种,但是,这只是用钩、挂、别、联这4种属性概括曲别针的用途。如果再从铁质、重量、长度、截面、弹性、韧性、硬度、银白色等有关曲别针的10个要素加以整合,最终得出的用途达到了惊人的3万种。一个曲别针尚且如此,而一个学生能够有多少种适合他的可能呢?别为学生设限,每一个学生都有无限的可能,无论是在当下,还是在未来。作为一名老师,我们对学生有多少种愿望,就应该相信学生会有多少种可能。关键,只在我们对学生有一颗永远包容和满怀期待的心。

不妨认真地问一问自己,当今天的你,走进班级,看着那么多的笑脸,你的内心对他们会有多少种愿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