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小数”教学片段及评析
作者: 何莉片段一:
师:同学们,想知道老师的身高吗?我们现在就量一量,请一位同学协助一下老师。(老师拿出一把米尺递给学生量一量)
师:你发现了什么?
生:一把米尺不够量。
师追问:说明老师的身高比一米?
生:老师的身高比1米高。
师:怎么办?(再拿一把米尺递给学生,学生将2把米尺上下拼接进行测量)
师:老师的身高比2米?
生:老师的身高比2米矮。
师:老师的身高既比1米高又比2米矮,你猜一猜老师身高是多少?
(学生纷纷猜测:1米78、1米62、1米58……)
师:那老师身高究竟是多少呢?(出示课件:老师身高1.5米)
师:像这样的数你们还在哪里见过?(学生踊跃回答)
学生1:买火车票的时候,超过1.4米就要买全票了。
学生2:在试卷上,比如99.25分。
学生3:在买东西的秤上看到。
……
师:老师也在生活中找到了一些小数。(课件出示:水果摊、加油站、超市、视力表)
在出示视力表时候出示一份资料:近视眼被列为世界三大疾病之一,我国近视眼人数竟已近4亿,其中青少年约为2.7亿。
师:看到这份资料你想说什么?
生1:有2.7亿的青少年是近视眼。
生2:我想说我们要少看电视玩手机,要多出去运动运动。
……
师:我们要学会爱护自己的眼睛。
师:这样的数在生活中随处可见,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它。(出示课题:认识小数)
生齐读课题。
评析:“好的开始就是成功的一半”,好的导课在一堂课中尤为重要。导课中老师创设了量老师身高这一生活中常见的情境,拉近了老师与学生,数学与生活的距离,让学生参与到测量这一实践操作过程中,老师提供了学生十分熟悉的米尺作为测量工具。学生在测量时很快发现老师的身高比一米多又不足两米,这个时候用米做单位,没有办法精确表达了怎么办?这一问题的提出为学生后面学习小数进行了铺垫,巧妙地埋下伏笔。
片段二:
师:同学们都知道老师的身高是1.5米,1米这么高(老师用米尺比一比)我们一起来找找0.5米在哪里?这样吧我们先找找0.1米?
(师出示一把没有标明刻度的米尺在黑板上)
师:把你认为的0.1米在图中标出来,完成学习单第二题。
(老师请了3位学生分别标出了0.1米的位置)
师:究竟谁才是我们要找的0.1米呢?我们一起来验证一下吧?
课件出示:华罗庚在《大哉数学之为用》中提道:“数(shù)起源于数(shǔ)。”
师:我们一起用数的方式验证一下:0.1米、0.2米、0.3米……0.9米后面应该是?(1米)
(课件辅助)在数的过程中学生会发现只有以1分米为一份,数到10份才是1米。
师:原来它就是我们要找的0.1米,同学们0.1米我们以前就认识,你们看看它是谁?
生:它像我们认识的1分米。
师:它是1分米吗?
生:是的。
师:它还是我们认识的?
生1:10厘米;
生2:100毫米……
师:同学们看,我们1米平均分成10份,一份就是我们认识的1分米,也是0.1米,它还是?
生:1米的。
师:就是?
生:米。
师:原来0.1米就是我们以前认识的1分米,还是我们认识的米。
师:那老师身高中的0.5米,在哪里?谁来指一指?
学生在课件上指出0.5米的位置。
师:大家同意吗?
生:同意!
师:我们找出了0.1米,还找到了0.5米,你们太棒了!
评析:在学习小数的计数单位0.1的时候,老师为学生准备了一把没有标明刻度的米尺,给学生的学习活动增添了探索的意味。猜一猜0.1米藏在米尺的哪里?试着让学生在米尺上标一标,让学生能参与到这个学习探索实践的活动中,让学生在大胆猜测的过程中培养了“数感”,用数一数的方法,将猜测的计数单位0.1,不断叠加,当叠加到10个0.1的时候,是否产生计数单位1,从而验证我们猜测的计数单位0.1是否正确,这就是探究中的猜测、验证的过程。当确定了0.1米,老师告诉学生这0.1米我们以前就认识,看看它是谁?再次激起了学生探究的欲望,学生发现今天认识的0.1米,就是我们以前认识的1分米,也是米,新旧知识自然而然地得到了衔接,体现了数的一致性。为了让学生感受计数单位的不断叠加产生新的小数,老师设计了寻找0.5米这一环节,学生会发现5个0.1米就是0.5米。这一教学环节的设计也为学生今后学习小数计数单位0.01提供了探究的方法,进一步让学生感受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在不断等分的过程中产生的。
片段三:
1.师:我们在米尺中找到了0.1,人民币中也藏着0.1,我们一起找一找,完成学习单第三题。
(出示人民币图)你能找到0.1元吗?把它圈出来。(实物投影展示学生作业)
任意圈几个1角,并用小数表示出来。(实物投影展示学生作业)
2.师:老师要考考你们!
课件出示图:一个完整的正方形和一个涂了0.3的正方形;人民币:3个1元和2个1角。
让学生用小数表示出来。
3.师:数轴上也有小数,我们一起来试试!
课件出示数轴,让学生用小数表示箭头所指的数。
4.师:你们太厉害了!你能用不同的方式表示0.8吗?
5.课件出示:小小展示台。
师:用你喜欢的方式表示出心中的0.4。(实物投影展示学生作业)
评析:“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是“双减”政策的一个重要内容。如何设计有效的课堂作业和家庭作业成了我们要思考和研究的内容。老师的课堂练习设计对教学中没有涉及的内容进行了有效的补充和拓展。在人民币中找0.1,让学生明白1元的元就是0.1元,也是1角,将米制系统学习小数,迁移到人民币中。看图写小数的练习设计主要是让学生明白小数不仅是零点几,也是几点几,避免学生思维固化。表示出数轴上的小数练习设计是将小数从具体直观的米尺、人民币、图形中抽象出来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让学生体会整数和小数的关系,帮助学生感受“区间”,为后续学习做铺垫。小小展示台、用喜欢的方式表示出心中的0.4,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自由发挥,展示自己创造力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