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教育·小学教师2022年第8期

云南教育·小学教师

云南教育·小学教师2022年第8期

月刊 教育教学

简介

《云南教育》编辑部成立于1958年,《云南教育》1958年4月1日创刊,月刊。1959年5月停刊。999年12月,云南教育成为《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和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

目录

卷首 | 工作心

迁徙世间,已逼近花甲。回头看尽踪影路,没有干成什么个人事业,只做了些私务、家务、公务工作,有所拔凉,又无所凄心。人言“话丑理正”,既说有些话听着丑,理很正 也说从有些丑话,能见正理。例如“无事生非”“

专题研究 | 数学课程理念的继承与发展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标(2022年版)》)已于2022年4月正式颁布。《课标(2022年版)》从课程性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学业质量和课程实施等方面进行了

专题研究 | 数学课程实施的继承与创新

教育部近期正式颁布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标(2022年版)》),分别从课程性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学业质量和课程实施等六方面进行了修订,特别在“前言”中提

专题研究 | 理解课程目标内涵 促进核心素养发展

2022年版的数学课程标准确立了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课程目标,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教师开展教学,学生进行学习,以及开展学业评价,都要围绕着课程目标来进行,课程目标既是学生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学习应该

李惠萍名师工作室专题 | 在感悟计数单位中认识数

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34页例10。教学重点:通过直观操作,积累活动经验,认识计数单位“百”、数序、数的组成,渗透“十进制”和“位置值”的思想。教学难点:通过认识计数单位“百”、10

李惠萍名师工作室专题 | “认识小数”教学片段及评析

片段一:师:同学们,想知道老师的身高吗?我们现在就量一量,请一位同学协助一下老师。(老师拿出一把米尺递给学生量一量)师:你发现了什么?生:一把米尺不够量。师追问:说明老师的身高比一米?生:老师的身高比

教学纵横 | 探索“四元五环” 提高教学质量

为了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激活学校的校本研究,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我们提出了“四元五环”教学的研究。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本课题研究,并指定了几个实验基地学校与一些实验班率先开展本课题研讨活动。围绕着省级

教学纵横 | 改进新教师培养模式“三步”探

课堂教学技能是教师必备的基本技能,包括导入、提问、沟通、讲解、媒体、观察、组织、结束等。然而在实践中发现,相关课堂教学技能的理论知识对刚入职的新教师来讲比较薄弱,且严重缺乏技能训练。这样的教学能力是导

教学纵横 | 把数学课堂还给学生,让知识主动扎根

一堂能超预期完成教学目标的数学课,必定是师生共同努力的结果,气氛活跃、节奏得当、互动有效,既是表现,也是结果。这就要求从“知识课堂”转向“智慧课堂”“对话课堂”,归根到底,转向“学生课堂”,真正把课堂

教学纵横 | “融合式教学”探析

融合式教学是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而对教学的目的、主体、内容、方式和评价进行多维系统融合的一种教学理念,具体包括五点核心教育主张。第一,主张教育目的融合,认为学生学习应该同时满足其个性养成与社会发展需要

教学纵横 | 新课标理念下如何落实“育人”目标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理念”部分明确指出“立足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充分发挥语文课程育人功能”。那么,在新课标理念下,如何落实语文课程“育人”的目标呢

教学纵横 | 口语交际:阅读教学的亮丽风景

一、假设采访:让人物智慧在交际中彰显“急中生智”的意思是在紧急中想出好的应付办法,是说情境对处事智慧的催生,人物对情境反映的敏捷。在语文教材中,有描写“急中生智”的故事,巧妙运用,则既能提高学生的言语

教学纵横 | 认真观察 合理想象 提高能力

在小学习作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合理想象,结合要求习作,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一、抓住特点,合理想象统编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习作是《猜猜他是谁》:“我们先来做一个‘猜猜他是谁’的游戏

教学纵横 | “双减”路上,让学生领略七“彩”风景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引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双减”意见)明确指出:落实“双减”,目的在于通过减轻学生在校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来

教学纵横 | 巧用“阅读链接”,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统编语文教材在很多课文后面编排了“阅读链接”,编者在三年级到六年级的语文教材中一共编排了32处的“阅读链接”,其目的是让学生提高阅读兴趣,拓展阅读视野。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后“阅读链接”潜在的教学价

教学纵横 | 在想象表述中感受文本蕴含的美

《月光曲》(统编语文六年级上册)具体叙述了贝多芬因同情穷兄妹俩而为他们弹琴,盲姑娘对音乐的痴迷激发了贝多芬即兴创作《月光曲》的传奇故事。生动的描述,真情的表达,让酷爱音乐、善解人意的盲姑娘和真诚善良、

教学纵横 | 感悟人物形象 感受神奇想象

《盘古开天地》(统编语文四年级上册)是一个中国创世神话,讲述了巨人盘古用神力开辟天地,以身躯化作万物的故事,展示了神话故事神奇的想象,赞扬了盘古伟大的开创精神和彻底的牺牲精神。一、文本特点1.题目点明

教学纵横 | 探寻小数的本质 培养学生的思维

“小数的意义”是学生在三年级学习“小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教学的。经过几次教学,总觉得学生对小数的意义理解不够透。所以,我一直在思考:小数的本质是什么?它与整数、分数之间的联系是什么?如何引导学生去理

教学纵横 | “双减”背景下,设计有效的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是学生对知识的巩固、技能的形成、思维的发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还是保证课堂教学效果和效率的重要手段之一。有效的课堂练习是课堂教学的催化剂和兴奋剂,是成为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教学纵横 | 抛砖引玉,实现学法的有效迁移

教材简介:《走月亮》(统编语文四年级上册)是云南作家吴然笔下的一篇散文。本文以优美的语言、欢快幸福的笔调描写了“我”和阿妈在云南洱海边的月光下散步时的所见和所想,课文以“走”为线索向读者展现出一幅幅乡

教学纵横 | 《月迹》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月迹》(统编语文五年级上册)是一篇略读课文,课文通过记叙一场有情趣的寻月活动,展现了月亮的神秘与美好,赞扬了孩子们美丽纯洁的心灵,表达了孩子们追求美好事物的纯真愿望。教师在教学时一是让学生

教学纵横 | 《不懂就要问》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不懂就要问》(统编语文三年级上册)主要讲了孙中山小时候在私塾读书,为了弄懂书本里的意思,不怕先生责罚,大胆向先生提出问题的故事。本文是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也是小学阶段的第一篇

教学纵横 | 《女娲补天》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女娲补天》(统编语文四年级上册)是一篇略读课文,课文结构完整,条理清晰,按照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讲述了女娲补天的故事。课文主要通过女娲的具体行动来表现她美好的品质,女娲下决心要把天和地修

教学纵横 | 品修辞之韵,促素养提升

修辞教学和小学语文教学有着密切的关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罗菊红老师上的这堂修辞复习课,引领着学生进入修辞的世界,沐浴着修辞的雨露,他们所吐

教学纵横 | 放手让学生自选条件计算圆柱的表面积

圆柱的展开图是一个组合图形,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实际就是计算这个组合图形的面积,组合图形的面积学生会计算,因此,教学时可以放手让学生自选条件计算圆柱的表面积 课本上第22页的例4可以让学生自学理解 练习题

教学纵横 | 让学生在班级生活中每天都有好收成

作为一种组织形式,班级可以把学生个体聚拢在一起,但作为生活方式的班级生活,能否把学生的精神融为一个牢靠而积极向上的整体,直接影响学校的软实力和硬实力。从建校至今,罗平县振兴小学一直把班级建设置于学校各

教师写诗 | 三月,去山里

段永祥,红河州弥勒市新哨镇夸竹明德小学教师。一只生于82年的妖怪,出没在弥勒一个叫“羊街”的村子里。有时变成一株植物,在风中摇曳 有时化身成老师,在学校里给孩子们上课。写诗,也写童话,梦想找一个院子栽

教师写诗 | 河流

阿格博基,原名毕增富(彝族),大理州巍山县庙街镇润泽小学教师。云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有诗文在《诗刊》《边疆文学》《中国教育报》《人民教育》《边防文学》《云南教育》等报刊发表。出版专著《山土彝韵》《南诏故

教师写诗 | 我们安睡的时候鸟已经飞走

河畔草,本名马丙丽,昆明市寻甸县仁德一小教师,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云南省作家协会会员。2013年起,在教书之余开始文学创作,有诗篇在《十月》《边疆文学》《滇池》《天津文学》《昆明作家》《昆明文艺》等文学

教师写诗 | 地名录

杨蕊,笔名清灵梦,昆明市晋宁区晋城第七小学教师。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云南省作协会员,晋宁区作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作品发表于《星星》《滇池》《边疆文学》《大家》等刊物,有作品入选《青年诗歌年鉴》《不屈的

教师写诗 | 黑狗白狗

白笑杰,玉溪市新平县漠沙镇峨德小学教师,云南省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散见于《中国文艺家》《中国艺术报》《边疆文学》《诗歌月刊》《云南日报》等报刊。诗集《花腰傣村庄》获玉溪市政府奖,《金色的山寨》获中国作家

教师写诗 | 一个叫牛小西的学生

肖正康,文山州丘北县锦屏镇中心小学教师,云南省作家协会会员。先后在《小说林》《文艺报》《陕西文学》《云南日报》等报刊发表短篇小说、散文、诗歌百余篇(首)。家访的时候,牛小西父母说他不喜欢语文,也不喜欢

教师写诗 | 阅读记

魏定会,昭通市昭阳区第五小学教师,云南省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散见于《十月》《边疆文学》《滇池》《诗选刊》《诗潮》《散文诗》等刊物。许许多多的书没有文字,你来可以取出盐如果掰开它,断开的筋脉会告诉你生活是

教师写诗 | 阳光的基因

普文海,文山州马关县大栗树乡大腻科小学教师,云南省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散见于《中国校园文学》《边疆文学》《云南教育》《滇池》《西部》《椰城》《散文诗世界》《教师文学》《牡丹》等刊物。见到几匹马驮着柴火,

教师写诗 | 梯田

张小卫,澄江市阳宗镇新街小学教师,云南省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散见于《边疆文学》《滇池》。揽山赶月,种上五谷和心事把旧历的时光层层叠叠围住一池清晖,蘸着山川烟岚晕开日子的华彩与精致秋该从鹰的疾行里捕捉那抹

教师写诗 | 豆沙关

齐云,昭通市威信县旧城镇旧城小学教师。作品散见于《散文诗世界》《昭通作家》《昭通日报》《赤水源》《滇中文学》等刊物。下了火车我便开始在此间逗留和群山商量永恒的话题爬山的过程中顿悟:山不向我走来我不向它

教师写诗 | 山里的老师

柯思江,笔名可可易希,临沧市永德县永康镇忙况完小教师。90后乡村女教师,以笔为梦,用文字传递真情,用自己微弱的光去照耀前行的路。2014年毕业于玉溪师范学院,喜欢阅读、写作,作品散见于《云南教育》《临

教师写诗 | 回乡偶书

曾颢,笔名晴皓,小学高级教师,现供职于鲁甸县教体局教师发展中心。在《云南教育》《云南教工》《云南日报》《滇池》《作文报》《昭通日报》《昭通文学》《今日作家》《文艺生活》《精品小小说》《诗词》等报刊发表

教师写诗 | 母亲的菜园

肖华辉,昭通市镇雄县雨河镇新田小学教师。热爱文学创作,作品散见于《中国校园文学》《星星诗刊》《延河》《散文诗》《语文报》《昭通日报》《昭通文学》《大关文学》等报刊。再描写一下母亲的菜园吧!好让她想我们

教师写诗 | 风和石头

李兴德,昭通市实验小学教师。发表过作品,办过民间小报,曾是多所学校校报主编、公众号运营者。曾连续多年获得《学生新报》《昭通日报》优秀通讯员。这个世界只有风曾经来过在我的周围拉起厚厚的网一层一层如同茧子

教师写诗 | 敬畏生命

游成李,昆明市五华区云铜小学校长。昆明市五华区游成李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昆明市教学名师、昆明市学科带头人,在各级各类报刊发表文章数十篇。生命,一切生命,在轻悄中,在静谧里,在无意间,默默地开始,默默地成

教师写诗 | 等待

张芝华,楚雄开发区实验小学教师。以前经常会等一个电话一条信息一张照片一趟列车一个时间也会等愿望实现后来等久别重逢等再不分离经过了漫长的等待结果愈发显得弥足珍贵越来越相信一切都刚刚好但免不了的有的等待是

教师写诗 | 归童

何晓蕊,昆明市五华区文林小学教师,昆明市五华区游成李名师工作室学员。渐落的夕阳仍不忘一一用金色泼染西山晚霞轻泛炊烟袅袅母亲用呼唤穿透暮色加快山间孩童归来的脚步潺潺的小溪水摇摆的桑树叶晃悠的小发辫欢快的

教师写诗 | 风眼

陈凤,文山州麻栗坡县马街乡马店小学教师。有作品在《中国诗歌报》《麻栗坡教育》等报刊发表。如果风也有眼睛那会躲在云层里下雨的时候眼泪就流下来那会躲在棒棒糖里小孩子见到会从嘴角流下来那会躲在母亲的头发里调

教师写诗 | 森罗万象

段琪,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腊县勐捧回勐小学教师。呼吸弥漫晨雾中的水汽氤氲润泽、草木蔚然草叶的碎影落在眉间晨光熹微将朝露蒸发一切都在诉说着:立夏热带湿润气候令人舒适雨林的善变天气使人畅游于天地之中仿佛餐

封面人物 | 做好平凡事 一生不平凡

今年10月,田庭阳将光荣退休。从教40年来他一直住在学校,只在周末赶到家和家人团聚。常年驻守乡村学校,他不能天天陪伴家人,但一双儿女在他认真做事的身教下,如今都事业有成,足以让他欣慰。令他欣慰的,还有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