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去山里
作者: 段永祥
段永祥,红河州弥勒市新哨镇夸竹明德小学教师。一只生于82年的妖怪,出没在弥勒一个叫“羊街”的村子里。有时变成一株植物,在风中摇曳;有时化身成老师,在学校里给孩子们上课。写诗,也写童话,梦想找一个院子栽花种草植树,带一群孩子畅游书海。在《文学少年》等刊物上发表过百余篇童话,有作品入选《2009年值得小学生珍藏的100篇童话》等书。著有短篇童话集《小兔的萝卜粥》,曾获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童话类佳作奖。
三月,风有股泉水的清甜
我们到山里去
目光一一问候
新生的绿叶和花朵
我们围坐在花树下
聊天,读心仪的诗
阳光明媚,春风醉人
距离雨水来临还有些时日
我早已被花香打湿
在三月里走走
让茂盛的鸟鸣没过身体
把自己融为
春天的一个芽点
四月一日 雨
四月的第一天
村庄被细密的雨珠包裹
父亲披着雨衣,下田
其实,下不下雨无所谓
就像那些排在日历中的节日
父亲从不在意
——包括他的生日
把嶙峋的腿插进泥地
把饱满的谷种撒进田里
用骨头做的分针和秒针转动着四季
香喷喷的炊烟就升腾起来了
时节来了
庄稼在长
庄稼不会说谎
庄稼像父亲一样坦荡
我是2008年开始写童话的,缘由是我让学生写文章投稿。学生问:“老师,你怎么不写呢?”我只好硬着头皮开始写童话故事。我煞有介事地随身带着个小本子,记录自己的灵感,为写童话准备着。在列车上,在会场(开会前),在图书馆……有时是一句,有时是几句。翻开回味,那些花朵般的句子给我一种诗的感觉。后来在报刊中读到童诗,觉得我也可以写,于是自娱自乐,有一首没一首地涂抹着。试着写,试着投稿。刊发了几首后,兴趣大增,我买了诗集来读,又看了几本关于儿童诗赏析与写作的书,才发现以前写的那些所谓的“诗”,稚嫩拙劣。
特别幸运的是,机缘巧合下,我认识了一群写童话、写诗的挚友,天南海北的我们依靠网络集聚,一起读,一起写,一起进步。慢慢地,在与他们的交流中,我对诗的审美有了提高,在他们的肯定、鼓励下,我写的诗比以前进步很多。
我写纯美清丽的儿童,也写问题叠加的生活,但我记录、表达最多的是身边人和事的美和暖。我的父母,我的朋友,甚至遇到的陌生人,包括路过我生命的花鸟虫鱼,他们丰盈着我的内心世界,让我变得柔软,变得纯粹,变得坦荡与真实。
诗像春天的阳光,读和写的那些时刻,感觉就是明亮握着明亮,花朵抱着花朵。
——段永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