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任资本

作者: 龙德芳

2024年9月7日,深圳龙岗区宏扬学校学生在露天操场上吃饭,家长称,该校学生如果不在学校食堂订餐,就不能进入教室吃饭。校长也承认,允许家长给学生送饭,校外订餐就不准进入教室用餐。

9月21日,在主题为“家校同心,共建共享”的家长会上,华南师范大学附属普宁学校校长杨某代表校方与家长谈学校发展、孩子培养时,竟然有些情绪激动地“训诫”家长:“我们家长敢在摄像头前乱说话,那他是自掘坟墓,你的房子也不要了?孩子也不要了?我们一定要坚决抵制!”杨校长讲话的PPT页面显示,爱校教育要从家庭做起、从父母做起,“谁敢说学校的坏话,就要群起而攻之。内部问题内部解决,绝不允许别人说三道四”。23日下午,广东省揭阳普宁市教育局工作人员向记者证实以上情况属实,已责成校长向教育局做出深刻书面检讨,并向家长道歉。23日晚8点许,该校校长杨楚龙在学校公众号上公开发文致歉。

2024年1月19日,中国医师协会医学人文专业委员会副主席袁钟教授在“健康中国2030品牌计划——鹊鸣”的演讲中提问:中国医疗行业的信任资本到哪儿去了?那以上学校或者类似的学校,信任资本还在吗?为何如此不爱惜自己的羽毛?一个校长、一所学校居然有如此荒唐之举?袁钟教授说,其实一个人、一个群体、一个单位、一个国家,最重要的是公共信任资本,这是最受尊敬的。让员工成为最受尊敬的人,让医院成为最受尊敬的医院,那就是好的品牌。医院如此,学校呢?

信任资本怎么获得?非常难,要通过很长时间的积累,摧毁它却十分容易。如果一切以赚钱为中心,违背起码的教育、医疗伦理,信任资本的大厦就会轰然坍塌,这些利他行业就会陷入尴尬,甚至自毁前程。

亚当·斯密早就在《道德情操论》中说明了精神文明的基础重要性,让情感受到适当的引导和治理,合宜有度,成为《国富论》中的理性经济人,从而增进整体的繁荣。而作为给予学校重要精神力量的公众信任资本,如前所述,它的积累具有脆弱性,容错率很低。本来嘛,是资本就可能损失,建立起来就需要高成本,但又具备高价值。因此,信任是资本,不要贱卖它,不要滥用它,不要挥霍它,更不要透支它。

什么人最容易遭到非议?与人民群众切身权益密切相关却又无法驾驭的人最容易遭到非议,而医疗、教育行业的从业人员理所当然身在其中——病人的性命在医生的刀尖上颤抖,孩子的前途在老师的教鞭上跳动。而且,随着自媒体平台的大量涌现,太多的尖锐批评与极端言论很容易形成舆论风潮,对行业群体形象的破坏立竿见影,势成难回。长此以往,相关行业的公共信任资本大量流失,社会总体评价逐步降低,行业群体形象被破坏殆尽。

江苏盐城一位从业三十多年的中学教师感叹,教育行业公共信任资本的流失越来越严重,教师的社会评价不高,行业群体形象日渐沦丧,遭人诟病已非一日,在我们的非常普遍的教育生态中,人格理想、社会责任、公共意识日益淡化,个人主义、本位主义、享乐主义滋生蔓延,拜金主义、拜权主义、分数挂帅、文凭至上、投机取巧、自私自利、师德败坏、学术造假、骄横暴戾,乃至违法犯罪等有违教育根本宗旨的反常行为愈演愈热,师生冲突频发,家校矛盾激化,平静和谐的教育氛围遭到了极大的破坏,各种各样教育活动的短期行为与功利操弄,严重破坏了学校的可持续进步与教育事业的高质量发展。

2016年12月22日,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政务诚信建设的指导意见》指出,政务诚信本质上是政府获得社会公众信任的资本,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政府人员的基本综合素质即诚信度、在社会管理中的自身信用水平即合规度、在经济活动中承诺践约的能力与结果即践约度。其中不难看出,信任资本的具体建设举措,最重要的因素还是人,学校同样不会例外。学校信任资本的大厦,凝结着一代又一代师生长年累月的心血和汗水,其中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一言一行,无不传递着他们的气息和文脉。

我们都应该认同,对每个人而言,信任是能力,是本事,也是通往卓越领域的通行证,信任是事业成功的基础,信任是人际关系的核心。信任如山,一旦毁掉,难以再建;信任如水,一旦浑浊,就有杂质;信任如镜,一旦破碎,无法重圆。信任毁了,人心就会没了,人心一旦失去,再多的努力都是徒劳无功。

其实,教育也是一种修行,渡人亦渡己。师生有缘相识,在信任中同心同向前行,为学校的信任资本添砖加瓦,锦上添花,从而遇见更好的自己。而作为学校灵魂人物的校长,恐怕更需要时时处处敬畏规则,谨言慎行,如履薄冰。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