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基础教育经费投入达3.2万亿元(等六篇)
我国基础教育经费投入达3.2万亿元
记者从教育部获悉:2022年,我国基础教育财政性教育经费达3.2万亿元,比2015年增加1.3万亿元,年均增长7.7%。“十三五”以来,基础教育各学段财政总投入和生均支出逐年只增不减,为推动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扩投入,经费规模稳定增长。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通高中生均一般公共预算教育经费比2015年分别增长91%、33%、53%,生均投入水平大幅提高。
促公平,教育差距不断缩小。在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上,中央财政教育转移支付资金80%以上用于中西部省份;在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上,统一城乡义务教育公用经费基准定额;在保障困难群体共同发展上,建立健全覆盖各级各类教育的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实施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
调结构,经费结构更加优化。将更多资金用于教师队伍和学校内涵建设,逐步实现教育投入重点由“物”到“人”的转变。中央财政支持实施特岗计划,每年为中西部农村地区补充超过5万名教师。(来源:《人民日报》)
中央财政累计安排855亿元引导教师扎根农村、服务基层
记者从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为支持农村教师队伍结构不断优化,2018年到2023年,中央财政累计安排855亿元,持续支持实施相关计划和政策,引导教师扎根农村、服务基层。
财政部科教和文化司副司长马宏兵介绍,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财政部配合教育部近年来持续实施了相关计划和政策,引导教师到欠发达地区、到农村学校任教、支教,扎根服务基层。
支持实施特岗计划。2018年到2023年,中央财政累计安排了533亿元,对特岗教师给予工资性补助,支持高校毕业生到中西部农村学校任教,为欠发达地区补充了大量的优秀师资。
支持实施“三区”人才计划教师专项和银龄讲学计划。2018年到2023年,中央财政累计安排21亿元,鼓励义务教育优秀教师和退休教师到脱贫地区、民族地区、革命老区、边疆地区支教讲学。从2020年起,还安排了近1亿元,支持教育部组织实施高校银龄教师支援西部计划,遴选一批高校优秀退休教师支教支研,提高西部高等教育发展水平。
支持实施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2018年到2023年,累计安排了300亿元,引导中西部地区通过差异化补助政策,吸引更多优秀教师到乡村学校任教,每年惠及130万名教师。
“下一步,我们将会同教育部适时优化完善政策措施,加大投入力度,优化支出结构,支持和引导地方持续强化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育质量,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加快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马宏兵说。(来源:《人民日报》)
云南省教育厅要求:保障中小学生课间休息和充足睡眠
近日,云南省教育厅印发通知,要求各地各校全面落细落实“双减”政策和“五项管理”有关规定,充分保障学生课间、睡眠、节假日等休息时间,全力呵护中小学生健康成长。
保障学生充足课间休息时间。课间休息一般为10分钟,引导学生走出教室,通过适度活动或远眺等方式放松,教师不得采取“拖堂”或其他方式挤占学生课间休息时间,不得对学生课间活动设置不必要的约束;每天统一安排不少于30分钟大课间体育活动,组织学生做好广播体操、开展集体体育活动;学校应保障学生必要的午休时间,鼓励学校不断完善午休条件。
保障学生充足睡眠时间。严格落实中小学上学、放学时间,小学上午上课时间一般不早于8:20,中学一般不早于8:00,学校不得要求学生提前到校参加统一的教育教学活动;防止学业过重挤占睡眠时间,小学生在校内基本完成书面作业、中学生在校内完成大部分书面作业,避免学生回家后作业时间过长挤占正常睡眠时间;合理确定学生晚上就寝时间,小学生就寝时间一般不晚于21:20,初中生一般不晚于22:00,高中生一般不晚于23:00,确保小学、初中、高中学生每天睡眠时间分别不少于10小时、9小时、8小时。
保障学生节假日休息时间。严格执行《2023—2024学年普通中小学校教学日历》和国家课程安排,开齐课程、开足课时,规范安排收放假时间;不得占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组织学生集体补课;不得以集体补课等形式侵占学生节假日休息时间。
通知要求,各地各校要按照“双减”、“五项管理”、义务教育学校考试管理等有关规定,逐项逐条开展自查自纠,凡不一致的立即纠偏整改。对工作不力、责任落实不到位,或在自查自纠之后仍然存在突出问题的单位或个人,省教育厅将进行通报,并视情况按照有关规定予以追责问责。(来源:云南省教育厅微信公众号)
云南省严把教师队伍入口关 教职工入职前须通过准入查询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净化校园环境,加强教职员工管理,2023年,云南省教育厅按照《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教育部关于落实从业禁止制度的意见》及《教育部关于推开教职员工准入查询工作的通知》要求,结合我省实际,制定印发《云南省关于推开教职员工准入查询工作实施办法(试行)》,明确中小学校、高等学校拟招聘教职员工在入职前,须通过准入查询。
查询对象面向中小学校(含幼儿园、中小学、特殊教育学校、中等职业学校、专门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等)拟聘用教职员工,包括教师、教育教学辅助人员、行政人员、勤杂人员、安保人员等在校园内工作的人员;高等学校(含普通本科学校、高等职业学校、成人高等学校、其他普通高等教育机构、从事研究生教育的科学研究机构等)拟聘用教师,高等学校拟聘用其他教职员工参照执行。
查询内容方面,中小学校、高等学校应查询拟聘用教师《关于建立教职员工准入查询性侵违法犯罪信息制度的意见》《关于落实从业禁止制度的意见》规定的性侵违法犯罪信息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教师资格条例》规定的已纳入教师资格限制库的丧失、撤销教师资格信息;应查询拟聘用其他教职员工《关于建立教职员工准入查询性侵违法犯罪信息制度的意见》《关于落实从业禁止制度的意见》规定的性侵违法犯罪信息。
拟聘用教职员工经查询发现有《关于建立教职员工准入查询性侵违法犯罪信息制度的意见》《关于落实从业禁止制度的意见》规定情形的,不得录用,并由拟聘用单位书面告知查询对象不录用理由和申请复查权利;拟聘用教师经查询发现有丧失教师资格信息和在撤销教师资格期限内的,不得聘用为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并由拟聘用单位书面告知查询对象不聘用理由和申请复查权利。
同时要求各地各校在公安机关、检察院协助下,定期开展教职工犯罪信息筛查,通过查询发现教职工有上述行为的,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及时予以解聘。严格规范教师聘用,将教师思想政治表现和师德表现纳入教师聘用合同约束性条款,构建预防、惩治有损学生身心健康行为的制度机制,强化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切实维护教师的良好形象。(来源:云南省教育厅微信公众号)
云南加强中小学校服规范管理
近日,云南省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全省中小学校服规范管理工作的通知》,提出在校服选购工作中,学校选用和更换校服要开展深入论证,与广大家长充分沟通并征得三分之二以上家长同意方可选用或更换校服;允许学生自愿购买学校选定的校服,不得以任何方式强制学生购买校服。
云南要求,州(市)、县(市、区)教育体育局负责对属地学校校服管理的监督指导,按照国家和省的相关规定制定本地区中小学生校服管理办法,督查“双送检”制度落实,建立校服评议、采购信息公开、“黑名单”及合同备案等制度,切实抓好工作落实。农村学校原则上不要求统一着装、购买校服。每生小学阶段校服采购不得超过3套,初中和高中各阶段不得超过2套。不得一次性将中学、小学阶段校服全部采购下发。不得在校服之外采购年级服和班服。毕业年级不得组织采购校服。
云南提出,校服款式一经确定,应保持一定的稳定性和延续性,原则上每款校服小学6年,初中、高中3年以内每届学生不得更换。因转入、遗失、破损、尺码变动等原因且自愿购买的学生补购校服不在此列。鼓励爱心企业和其他社会力量为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家庭学生、革命烈士子女、孤儿学生、其他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特殊群体学生无偿捐资捐助校服,捐助过程中不得附加其他条件。
云南强调,各地要加强对学校校服选用采购工作流程的监督和检查,对不按规范流程进行校服选购的学校要提出处理意见,并责令整改。(来源:《中国教育报》)
教育部部署做好2024年普通高校部分特殊类型招生工作
日前,教育部印发通知,对做好2024年普通高校部分特殊类型招生工作作出部署。
通知强调,2024年高校特殊类型考试招生工作要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服务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认真落实高校艺术类专业、高水平运动队考试招生改革工作部署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做好考试招生各项工作,确保严格规范、公平公正和平稳有序。
通知要求,各地和有关高校要加强特殊类型考试招生工作的组织领导,认真落实主体责任和监管责任,优化招考办法,推动艺术类专业和高水平运动队考试招生更加科学规范。进一步加强艺术类专业省级统考能力建设,完善省级统考科目和内容,考试科类基本实现全覆盖;少数组织校考的高校要加强校考与省级统考衔接,合理确定校考形式及内容,科学制定招生录取办法。明晰高水平运动队人才选拔培养定位,完善评价办法和招生录取机制,文化考试成绩全部使用全国统一高考成绩,专业测试全部纳入全国统考,由体育总局牵头组织实施,不断提高人才选拔培养质量。
通知强调,各地和有关高校要严格特殊类型招生政策,加强招考规范管理,加强过程监督,切实维护公平公正。严格考生资格审核,严格考评人员遴选标准,加强考评人员业务培训,认真落实考评人员回避制度和“黑名单”制度。严把考试入口关,严格进入考点(考场)安全检查;严把考试组织关,严格落实考生、评委、考场随机编排的“三随机”工作机制,严防考试舞弊;严把考试评分关,严格评分标准,确保评分质量。严格录取标准,稳步提高选拔质量。深入开展诚信考试教育,加强政策宣传解读,及时回应考生关切。健全监督制约机制,认真执行高校招生信息公开制度,严格遵守高校招生“十严禁”“30个不得”“八项基本要求”等纪律要求。对于违规违纪行为,依法依规严肃查处,并追究有关人员责任。(来源:中国新闻网)
◇责任编辑 矣 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