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德育的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策略探究
作者: 赵举贤摘 要:德育是义务教育的重点内容,也是班级管理中不可忽视的因素。以往班级管理中的班主任工作往往忽略了德育内容,管理方式也比较简单,学生的参与度相对较低,班级管理并未达到预期水平。基于德育的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要立足当前问题,拓展班级管理思路、丰富班级管理内容、拓宽班级管理活动路径,将德育与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充分融合起来,从而达到提高班主任工作效果、促进班级管理质量提升的目标。
关键词:德育 小学班主任 班级管理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5.01.054
班主任是小学班级管理的重要角色,负责学生日常生活、学习等多方面的管理工作,然而以往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内容往往侧重于知识、技能的传授,忽略了学生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等的培养。因此,班级管理效果并未达到理想的水平。教育新形势下的德育成为班级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德育视角下如何组织多样化的班级活动,如何为学生搭建健康、多元的生活、学习平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成为当前班主任班级管理的重要任务。
一、在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中渗透德育的重要性
首先,德育融入班主任工作,有利于拓展班主任班级管理的路径和方法;依托德育,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能够形成更加宽泛的思路,改变原本单一的以班主任为主的管理思路和方法,将学生放置在班级管理的主体地位上,落实以班主任管理为引导、学生自主管理为主等管理策略和方法,有利于提高班主任工作效率和质量。不仅如此,将德育融入班主任班级管理中,也有利于拓宽班级集体活动的方法和思路,为学生搭建更加多样化的活动场景,实现提高班级管理质量的关键目标。
其次,德育融合班级管理工作,有利于丰富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内容,将德育内容融入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中不仅能对学生开展思想品德教育,而且能够拓展学生眼界,使学生在班级学习、生活中接触更多的积极内容,从而达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目标。不仅如此,通过丰富的德育内容渗透,也能拓宽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的维度,将班级管理与学生生活密切结合起来,提高班级管理效果。
二、基于德育的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现状分析
首先,班级管理思路相对单一。一则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面较窄,往往只关注了自己教授的学科,或是只关注班级管理环节,忽略了其他环节对班级管理的重要性。二则以往班主任教师班级管理工作开展过于“集中”,忽略了家庭教育在班主任工作中的重要性,因此,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往往处于“孤军奋战”状态,不仅不利于班级管理质量的提升,而且影响了家校合作关系的建立。三则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主要角色但并不是唯一角色,在以往的班级管理中,班主任教师占据了绝对的主体地位,忽略了学生在班级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影响了学生“主人翁”意识的形成。
其次,班级管理活动组织方式较少,班级管理活动贯穿在日常教学、生活等活动之中,然而,以往的活动组织路径、方式都比较单一,并没有结合小学阶段的学生特征进行不同类型活动的组织,部分班主任教师并没有将日常教学活动与班级管理融合起来,班级管理往往只局限在每周一次的班会课上,而且习惯于采用说教的形式,导致学生对于班主任教师的“教育”产生免疫,不仅没有起到良好的教育引导作用,反而导致学生对说教产生了厌烦和抵触心理,这对于学生也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
第三,班级管理中德育渗透内容相对局限,德育内容非常丰富但是在以往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往往会忽略德育内容的多样化特征,如部分教师将德育等同于爱国主义教育等,使得德育范围缩小,影响了班级管理质量,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也会产生消极影响。
基于上述几方面问题,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中要立足现状,将德育巧妙渗透到班级工作中,逐渐改变传统的班级管理方式,形成教师、家长、学生三位一体的班级管理模式,依托德育的丰富内容促进班主任工作综合质量的提升。
三、基于德育的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策略分析
(一)拓宽管理思路,多元渗透德育
1.班级管理与学科教学融合
班主任班级管理要摆脱传统的管理思路,将管理内容细化分解,班主任教师要善于与各学科教师沟通、交流,将班级管理内容分散到各学科教学活动中,借助各学科教学渗透德育内容,从而促进班级管理质量的提升。
首先,班主任在自己负责的学科教学中要关注德育的渗透,如充分借助语文学科中的爱国主义、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相关文本,组织课堂探究学习活动,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氛围中加深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在无形中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
其次,班主任要与其他学科教师进行系统的沟通和交流,从小学生需要养成的良好学习品行、生活品行入手,充分借助不同学科学习内容,建立系统的德育与学科教学融合育人体系,如英语学科教学中要关注中外文化之间的差异,在学习圣诞节等节日时可与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节日习俗等进行对比阅读学习,还可以组织用英语讲中国故事等活动,在多样化的文化接触中,从小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道德与法治等学科本身就涉及很多生活化的内容,如规则纪律意识、民主法制教育等等,以此为基础开展多样化的学科教学活动,不仅能提高学科教学质量,而且可以在无形中辅助班主任开展班级管理,在渗透德育内容的同时,提高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质量,最终达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目标。
2.班级管理与家庭教育融合
基于德育的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还要充分关注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双减”政策落实以来,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越发凸显出来,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也要充分关注家庭教育的辅助作用,将家庭教育作为推动班级管理质量提升的重要路径之一。
一则班主任要与家长定期、定时沟通,如学期开始时可以召开家长会,将班级学期管理目标以及学生要达到的成长目标与家长形成共识,从而在育人观念上达成一致。
二则在日常班级管理中可以定期邀请家长参与线上、线下班级活动,如低年级可组织亲子家庭派对,借助班级集体活动拉近学生与家长之间的亲子关系,缓解日常学习、生活中家长与孩子之间的矛盾,帮助学生营造温馨、和谐的家庭环境,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品行,通过提高家庭教育质量辅助班级管理工作的顺利推进。
3.班级管理与学生自主管理相结合
基于德育的班级管理还要关注学生的自主管理,要在班级管理中充分挖掘学生的自主管理意识,提高学生自主管理能力,从而实现德育渗透以及提高班主任班级管理质量的双重目标。
首先,班干部培养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班级管理并不是班主任一个人的责任,而是学生与班主任教师共同的责任,班干部作为班级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既是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得力助手,又是班主任教师了解全班同学的有效纽带,因此,班干部培养是提高班主任班级管理质量的有效举措。在学期之初制定班干部轮流制度以及轮值班长、组长的选举要求等,如选举要求包括学习态度、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卫生习惯、人际关系等等,选举还需要撰写自荐书,说一说自己有哪些符合轮值班长、组长要求的地方,如果当选之后,自己会为班级做哪些事情等等,然后通过班级投票的方式选出新一任的班干部,在内部职能分工方面要以学生的特长为依据,充分发挥每个学生在班级管理中的优势,协助班主任开展班级管理工作。
其次,基于德育的班主任班级管理中还要注重学生的个体发展,主张在各项活动中挖掘学生的潜力,使班级中的每个学生都发挥出自己的潜力,并得到进一步发展。一则可以结合班级学生的特长,为学生定制管理职位,如图书角管理员、卫生管理员、投影仪管理员等等,将班级管理细化到每个同学的身上,让每个同学都能意识到自己身上的责任;不仅如此,当学生在各自职位上行使管理职责时,也能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使班上的每个同学都能在自我管理的前提下帮助其他同学养成良好习惯。二则可以充分挖掘班级学生的特长,在班级中开展各种评比活动,如小书法家、小发明家、小作家、数学小博士和小画家等,在各种活动中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充分展现自身的优势、特长,让每个孩子都有展现自我的勇气,在班级活动中充分得到锻炼,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二)创新管理方式,搭建多样化场景
基于德育的班主任班级管理不仅要拓宽思路,还需要创新管理方式,充分挖掘学生在班级管理中的“主角”意识,形成师生合作的班级管理模式,从而实现高效班级管理目标。
1.立德树人,召开主题班会
主题班会是班主任班级管理的主要场所,以往主题班会的内容相对简单、随意,班主任教师并未意识到主题班会的重要性,部分教师还会占用主题班会的时间开展其他活动,如补课,影响班级管理工作的实施。立德树人理念下,多元班级主题班会首先要选择适当的主题,一方面可根据学期德育工作目标选择适当的主题内容,如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加强学生自主管理等;还可以结合班级的学期奋斗目标,如建立和谐班集体等等;以班级发展目标、学生发展目标为基础,形成主题班会主题选择思路。在主题班会设计中,教师要充分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主选择主题、自主设计活动思路、自主进行班会内容的设计。如十一国庆节来临,在主题班会设计中,教师可以给出不同的主题供学生自主选择,如“与国同庆,亲润童心”“祖国我的母亲”等主题。学生可以自主设计主题班会的计划,如通过多媒体工具查找新中国历史,搜集整理革命先烈的奋斗故事等,并以小组为单位制定班会计划,在拓展学生眼界的同时,也能在无形中使学生接受革命文化的洗礼,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2.德育主题墙,凸显班级特色
德育主题墙的设计能凸显班级特色,同时又能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德育主题墙的设计是班级文化的呈现,也是进一步深化班级德育管理内涵,促进班主任管理工作顺利实施的关键举措。
德育主题墙的设计思路要坚持多元化思路,一则结合特殊节日设计主题墙,如围绕教师节感恩教师、国庆爱党爱国教育、传统文化自信等方面,鼓励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主题设计德育主题板报,在设计板报格局,搜集整理板报内容的过程中,使学生在无形中接受更多优秀文化的熏陶。二则主题墙的设计还可以围绕学生生活中出现的热点问题,如溺水问题、消防安全问题、青少年犯罪问题等等,学生从热点问题中选择讨论话题,然后搜集整理相应的资料,呈现自己对于上述问题的认识,以及如何更好地预防、解决上述问题等等。
通过德育主题墙的设计,不仅能拓展学生眼界,让学生接触更多先进文化,而且能将学生的学习与生活衔接起来,鼓励学生将生活中常见的问题与自身的思想品德衔接起来,认识到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建立的重要性。
3.小志愿者,德育衔接生活
在基于德育的班主任班级管理活动组织中,要充分关注以班级或小组为单位的社会实践活动,作为班主任可充分利用学生周末、特殊节日或者寒暑假等节假日活动,组织学生感兴趣的志愿者活动。如敬老爱老志愿活动、只有一个地球志愿活动等等,在志愿者活动参与中,学生可以以班级或者小组为单位,自主设计宣传活动。如“敬老爱老志愿活动”可以以小组为单位到社区养老院中进行慰问活动,在慰问活动中,学生分别准备自己拿手的好节目,帮助老人打扫卫生或者整理床铺等等,将日常课堂所学的尊老爱老敬老付诸实践。
通过多样化场景创设,拓宽班主任班级管理渠道,同时将德育巧妙渗透到日常班级活动中,达到提高班主任班级管理质量的目标。
(三)丰富管理内容,多维渗透德育
基于德育的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要充分挖掘小学阶段德育内容的丰富性,结合小学阶段不同学段学生的思想品德培养目标以及班级管理目标充分拓展班级活动内容,从而达到提升班主任工作质量的目标。在低年级班主任班级管理中,可以充分利用晨会、午会时间学习《一日常规》《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规章制度,让学生明白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使学生从小懂得怎样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中高年级班级管理中教师还可以在班级活动中增加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如网络安全、信息安全等等,可组织学生在班级言论中自由发言,说一说自己对于网络的认知,可以组成正反双方进行辩论,在辩论中表达自己的见解、提出自己的问题,形成共识;在讨论与分析过程中,不仅能使学生从小形成科学的网络安全意识,而且有利于学生在后续学习和生活中正确看待、利用网络。
随着学生年级段的提升,在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中可以赋予学生更多的“权利”,可以让学生选择主题班会、德育内容,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入手,丰富班级德育内容,提升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质量,同时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标。
总而言之,基于德育的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的组织与实施,要立足当前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遇到的问题,将德育巧妙渗透到班主任工作中,拓宽班级管理思路,从多角度渗透德育;创新班级管理方式,搭建多样化班级活动场景,充分关注学生在班级管理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丰富班级管理内容,从多维度渗透德育。多角度思考德育与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的融合,完善班级管理体系,促进小学班主任工作质量的提升,同时也为小学生学习、生活营造良好氛围,促进小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 康靖《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高效开展的策略分析》,《教师博览》2024年第21期。
[2] 尕扎苏奴《浅谈小学班主任在德育管理中渗透传统文化的策略》,《中华活页文选(传统文化教学与研究)》2024年第6期。
[3] 刘筱晴《小学班主任学生德育工作探究》,《吉林教育》2024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