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谈小学语文阅读策略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影响
作者: 尚俊萍摘 要:阅读策略是指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采用的一系列技巧和方法,包括预测和推测、概括和总结等。合理的阅读策略对学生的阅读能力有着积极的影响。本文指出,预测和推测策略可以帮助学生提前预测故事情节和推测词义,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概括和总结策略有助于学生归纳总结文章的主旨和要点,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此外,拓展阅读和多媒体阅读也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课外阅读和多媒体资源,学生可以获得更广泛的阅读体验和知识积累。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策略 阅读能力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4.09.006
阅读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学生综合语言能力的基础。然而,近年来,学生的阅读能力普遍存在不足,出现了理解能力差、阅读速度慢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阅读策略被引入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策略是指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主动运用的一系列技巧和方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效果和理解能力。然而,目前教育界对于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策略的应用情况和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影响还存在一定的研究空白。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策略的应用情况以及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影响。
一、小学语文阅读策略的概念和分类
小学语文阅读策略是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和学生采用的一系列方法和技巧,旨在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阅读效果。阅读策略可以帮助学生主动、有目的地进行阅读,提高阅读理解、记忆和思考能力。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小学语文阅读策略可以分为多种类型。以下是常见的几种分类方式:
1.元认知策略
这类策略侧重于学生对阅读过程的自我监控和调控。包括预测、概括、推理、问题生成和解答等策略,能够帮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有意识地思考、总结和评估。
2.意义理解策略
这类策略注重学生对文本意义的理解和解释。包括词汇理解、句子理解、篇章理解等,能够帮助学生理解词义、句意和篇章结构,从而更好地把握文章的主旨和细节。
3.预测推测策略
这类策略着眼于学生对文本信息的预测和推测。包括根据标题、插图、前后文等进行预测和推测,帮助学生在阅读前、中、后进行信息的预测和推断。
4.修辞意识策略
这类策略关注学生对诗歌、修辞手法等文学元素的理解和欣赏。包括对比、拟人、夸张、比喻等修辞手法的识别和理解,帮助学生领悟文学作品的艺术魅力。
5.反思评价策略
这类策略强调学生对阅读过程和阅读效果的反思和评价。包括对阅读过程的反思、对阅读理解的评价以及对阅读策略的调整和改进等,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调控能力。
需要注意的是,阅读策略的分类方式还有很多,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的研究或教学需要进行划分。同时,这些策略也并非相互独立,往往会相互交织和综合运用。
二、阅读策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情况
1.教师引导学生使用预测和推测策略
教师会在阅读前引导学生观察文章的标题、插图等,并鼓励他们提前预测故事情节或文章主题。在阅读过程中,教师会鼓励学生根据上下文推测词义等。
2.教师进行提问和回答活动
教师会在阅读过程中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回答。这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文章内容,并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概括和总结
在阅读结束后,教师会引导学生总结文章的主要内容或故事的要点。通过这样的练习,学生可以提高归纳总结能力和整体把握能力。
4.教师注重上下文理解
教师会教导学生通过上下文推断词义、理解隐含信息。他们会提供一些有挑战性的文章或故事,让学生在阅读中锻炼上下文理解能力。
5.教师鼓励学生进行扩展阅读
教师会鼓励学生进行额外的阅读,包括课外书籍、报纸、杂志等。这有助于拓宽学生的阅读领域,提高他们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6.教师组织合作阅读活动
教师会组织学生进行合作阅读活动,例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这有助于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7.教师利用多媒体资源进行阅读教学
教师会利用多媒体资源,如音频书籍、电子书、在线故事等,让学生通过听、看等方式进行阅读。这有助于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阅读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些阅读策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能够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培养他们的理解力、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同时,教师会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要进行个性化的教学和辅导。
三、阅读策略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影响
通过预测故事情节或文章主题,学生可以提前建立起对文本的期待,从而更好地理解文本。同时,通过推测词义和事件发展,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逻辑推理能力。通过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的方式,学生可以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思考。提问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回答问题可以帮助学生检验自己对文本的理解程度。通过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或故事的要点,学生可以提高对文本的整体把握能力。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学生通过上下文推断词义和理解隐含信息,可以提高阅读的流畅性和准确性。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词汇掌握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提高。通过进行额外的阅读,学生可以拓宽阅读领域,增加阅读量和阅读经验。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词汇量和阅读理解能力。通过合作阅读活动,学生可以相互交流和讨论,共同解决阅读中的问题。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表达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综上所述,教师应用合适的阅读策略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包括阅读速度、词汇掌握、阅读理解、思维能力等方面。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运用这些策略,以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四、阅读策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建议
1.预测和推测
学生在阅读前可以根据标题、插图、前言等内容预测故事情节或文章主题。在阅读过程中,教师要鼓励他们根据上下文推测词义、事件发展的过程。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预测能力和理解力。
例如,《邓小平爷爷植树》是一篇关于邓小平爷爷植树事迹的文章。在阅读这篇文章之前,学生可以通过标题和插图来预测文章的内容。预测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对文章内容产生好奇心。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可以根据上下文推测词义。比如,当学生遇到一个他们不熟悉的词语时,他们可以根据上下文的线索推测出词义。通过这样的推测,学生可以扩展词汇量,并能够更好地理解整个故事的发展。通过预测和推测的训练,学生可以提高他们的预测能力和理解力。他们可以更好地预测故事情节的发展,理解作者的意图,并且更好地理解文章中的细节。这些能力对于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思维能力的发展非常重要。
2.提问和回答
教师要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提出问题,并在阅读后回答这些问题。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同时加强他们对文章的理解和记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提出问题是一种积极参与学习的方式。通过提问,学生可以主动思考文章的内容,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这些问题涉及文章的主题、情节、人物、观点等方面。学生可以将问题写下来,或者口头表达出来,以便更好地理解文章并为回答问题做准备。
例如,在学习《汤姆索亚历险记》时,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提问和回答时可以起到指导作用。他们可以提供一些示范问题,帮助学生理解问题的类型和思考的方向。同时,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如何寻找答案,例如通过再次阅读相关段落、查找关键词、推理推断等。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之间进行讨论,让他们相互交流和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答案。
3.概括和总结
学生要在阅读后总结文章的主要内容或故事的要点。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和整体把握能力。
例如,《亡羊补牢》是一则寓言故事,讲述了一个农夫因为疏忽大意而导致羊逃跑,最终通过补救措施找回了丢失的羊的故事。在阅读完《亡羊补牢》之后,学生可以进行概括和总结,归纳出故事的要点。他们可以总结出农夫疏忽大意导致羊逃跑的原因,以及农夫通过修补围栏和改进管理方法找回羊的过程。这样的概括和总结训练有助于学生提高他们的归纳总结能力和整体把握能力。通过概括和总结,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故事的主题和要点,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这样的训练也有助于学生在阅读其他文章时更好地把握整体内容。
4.结合上下文理解
教师要教导学生通过上下文推断词义、理解隐含的信息。教师可以通过提供一些有挑战性的文章或故事,让学生在阅读中锻炼理解能力。
例如,《田忌赛马》是一则古代寓言故事,讲述了田忌和齐国的国君赛马的故事。在比赛前,田忌面临着齐国马队实力强大的困境。他经过深思熟虑,决定采取一种巧妙的策略。他将自己的马分为三个等级:上等马、中等马和下等马。在比赛中,田忌的下等马和齐国的上等马进行了比赛,结果田忌的马输了。接下来,田忌的上等马和齐国的中等马进行了比赛,这次田忌的马赢了。最后,田忌的中等马和齐国的下等马进行了比赛,这一次田忌的马赢了。通过这种巧妙的安排,田忌在整个比赛中利用了马匹的优势和劣势。尽管他的马在单独比赛时可能输掉了,但通过合理的安排,田忌最终赢得了整个比赛。这个故事帮助我们理解田忌的策略和他如何利用马匹的不同等级来取得胜利。这样的阅读理解训练可以帮助学生提高他们的上下文推断能力,从而更好地理解文章中的隐含信息。
5.扩展阅读
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额外的阅读,包括课外书籍、报纸、杂志等。这有助于拓宽学生的阅读领域,提高他们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额外的阅读材料包括课外书籍、报纸、杂志等,能够帮助学生接触到更多不同类型的文字和内容。与课本相比,额外的阅读材料更加多样化,涵盖了更广泛的主题和领域。通过阅读不同类型的材料,学生可以了解到世界各地的文化、历史、科学等知识,拓宽自己的视野。
例如,学习《猴王出世》这篇课文的时候,学生可以通过阅读科普类书籍了解科学知识,通过阅读历史故事了解古代文化。这些额外的阅读材料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
6.合作阅读
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合作阅读活动,例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这有助于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例如,《鲁滨逊漂流记》是一部经典的冒险小说,讲述了主人公鲁滨逊在一次航海中遭遇风暴后漂流到荒岛上,他在岛上进行了长达数年的生存和冒险的故事。这个故事可以通过合作阅读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合作阅读活动中,学生可以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负责阅读故事的一部分,并在阅读后进行讨论。他们可以共同探讨鲁滨逊在荒岛上的生存策略、面对孤独和困难时的心理变化,以及他解决各种问题和挑战的方法。此外,学生还可以进行角色扮演活动,扮演故事中的不同角色,通过模拟情境来理解故事中的情节和人物。他们可以尝试让自己成为鲁滨逊,思考如何在荒岛上生存,并与其他角色进行交流和合作。通过合作阅读活动,学生可以互相借鉴和启发,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同时,这样的活动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7.多媒体阅读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资源,如音频书籍、电子书、在线故事等,让学生通过听、看等方式进行阅读。这有助于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阅读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媒体阅读在当今数字化时代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教师利用多媒体资源,如音频书籍、电子书、在线故事等,可以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阅读体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阅读能力。
例如,音频书籍是一种非常有趣和便捷的多媒体阅读资源。学生可以通过听《西游记》故事的方式进行阅读,这样可以帮助他们提高理解能力和语音表达能力。他们可以在家里、在校园里或者在公共交通工具上随时随地听课文的朗读音频,享受阅读的乐趣。音频书籍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语言的节奏和语调,提高朗读的准确性和流利度。其次,电子书是另一种常见的多媒体阅读资源。相比传统纸质书籍,电子书具有便携性和互动性的优势。学生可以通过电子设备(如平板电脑、电子阅读器)阅读电子书,同时还可以使用电子书的功能,如搜索、标注、笔记等。电子书还可以提供丰富的视觉效果,如动画、图表、图片等,增强学生的阅读体验和理解能力。
通过对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策略的研究,我们发现阅读策略的应用对学生的阅读能力有着积极的影响。预测和推测策略可以帮助学生提前预测故事情节和推测词义,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概括和总结策略有助于学生归纳总结文章的主旨和要点,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此外,拓展阅读和多媒体阅读也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课外阅读和多媒体资源,学生可以获得更广泛的阅读体验和知识积累。
参考文献:
[1] 林艳《学习任务群视角下小学语文思辨性阅读的教学视角与策略》,《语文课内外》2022年第21期。
[2] 赵天生《小学语文教学中增强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策略》,《当代家庭教育》2022年第19期。
[3] 帅瑞高《探究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策略》,《语文课内外》2022年第25期。
(尚俊萍,女,汉族,中级教师,大学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