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核心素养导向下高中政治大单元与议题式教学的融合策略分析
作者: 祝瑜瑜摘 要:本文通过综合分析核心素养教育理念和议题式教学模式的优势,提出高中政治大单元与议题式教学的融合策略,旨在提高高中政治教育的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成果。研究结果表明,高中政治大单元与议题式教学的融合,可以促进学生的思辨能力、批判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发展,培养他们的公民意识和参与能力。
关键词:核心素养 高中政治 议题式教学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4.10.054
高中政治教育作为培养学生的公民素养和政治参与能力的重要环节,一直备受关注。然而,传统的政治教育模式往往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缺乏对学生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为了提高高中政治教育的效果,许多教育者开始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其中,核心素养教育理念和议题式教学模式备受关注。核心素养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包括批判思维、创新能力、沟通能力等。这种教育模式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和自主学习,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议题式教学则鼓励学生在具体问题和议题中进行探究和思考,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一、核心素养与高中政治教育的关系
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形成的跨学科、综合性的能力和素养。它包括批判性思维、沟通能力、创新能力、合作能力、公民意识等多个方面。高中政治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政治素养和公民意识,使他们能够理解和参与政治事务,形成良好的公民素质。核心素养与高中政治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首先,批判性思维是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高中政治教育需要培养学生对政治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和分析的能力。通过政治教育,学生可以学会质疑权威、分析政策和事件,并形成自己的政治观点。其次,沟通能力也是核心素养的关键要素之一。高中政治教育可以通过讨论、辩论和合作项目等形式,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学生可以通过与同学和教师的互动,交流和分享自己的政治观点和思考。此外,高中政治教育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这也是核心素养的重要目标之一。学生通过学习政治知识和参与社会实践,可以增强对公共事务的关注,培养自己的公民素质和道德观念。核心素养与高中政治教育密切相关。
二、高中政治大单元的特点和问题
高中政治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政治素养和公民意识,因此,教学内容既包括政治理论知识,也包括实际案例和实践活动。这种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教学方式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政治概念和原理,并将其应用于实际情境中。高中政治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使他们能够审视和评估不同政治观点和政策的合理性。这需要学生具备分析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对权威性和可靠性进行评估的能力。高中政治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使他们了解和尊重民主价值观,理解公民权利和义务,以及参与社会和政治活动的重要性。通过学习政治知识和实践活动,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参与意识。高中政治教育应该关注多元文化和全球视野,使学生能够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价值观和政治制度。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和合作能力,以及全球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政治领域的知识和理论不断发展和演变,因此,教材内容需要及时更新和调整,以反映最新的政治现象和理论。同时,教材内容应该具有客观性和多样性,避免一味灌输特定的政治观点。政治教育需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教师应该灵活运用讨论、案例分析、实地考察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政治教育的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的公民参与意识和能力,但在实际教学中,如何有效地促使学生参与教学仍然是一个挑战。教师可以通过组织模拟选举、辩论赛和社会实践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高中政治教育的特点和问题需要教师和学校共同努力解决。通过合理选择教材内容、灵活运用教学方法,以及组织多样化的实践活动,教师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政治素养和公民意识。
三、议题式教学的概念和优势
议题式教学是一种以问题或议题为核心的教学方法。在议题式教学中,教师会选择一个具有挑战性和启发性的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和解决问题。这种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问题解决能力和合作能力。议题式教学以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出发点,与学生的经验和兴趣相结合,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议题式教学鼓励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分析,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学生通过探究和解决问题,学会提出质疑、评估信息和思考多个角度。议题式教学强调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和共同解决问题的方式,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议题式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需要运用各种方法和策略,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议题式教学关注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提升学习的实用性。议题式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促进合作学习,并提升教学的实用性。这种教学方法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并为他们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提供有力支持。
四、高中政治大单元与议题式教学的融合策略
1.选择具有社会关联性的议题
在高中政治教育中,选择具有社会关联性的议题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样的议题能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与他们的日常生活和社会现实相关联。社会上的不平等问题,包括收入差距、教育机会不平等等,能够引导学生思考社会公平的重要性。通过探讨环境污染、气候变化等环境问题,教师可以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讨论民主制度的优势和挑战,鼓励学生思考如何积极参与社会和政治事务。通过探讨种族和性别歧视问题,教师能培养学生对平等和多元的理解和尊重。教师要讨论公民的权利和责任,引导学生了解并履行自己的责任。这些具有社会关联性的议题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关注社会问题,培养他们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同时,这些议题也可以与核心素养的培养相结合,促进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沟通能力和合作精神的发展。
2.引导学生进行批判性思考
高中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批判性思维是指对信息进行深入分析和评估的能力,能够帮助学生理解问题的本质、挑战现有观点,并形成独立的判断和见解。教师可以提出一些开放性问题,要求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讨论。这些问题可以涉及当前社会热点问题、政治事件或历史事件等。通过让学生思考问题的各个方面,可以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表达观点时提供支持的证据。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学会从多个角度看待问题,并通过分析证据来支持自己的观点。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评估证据的可靠性和权威性,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辩论是培养批判性思维的有效方式。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辩论活动,让他们在争论中学会分析问题、提出论据,并进行批判性思考。辩论活动可以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辩证能力,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教师可以提供多样化的资源,如文献、文章、视频等,让学生进行独立阅读和研究。通过接触不同的观点和材料,学生可以形成批判性思维能力,学会评估信息的可信度和可靠性。学生可以逐渐培养起批判性思维的能力,提高他们对政治问题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同时,这也有助于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应对复杂的问题和挑战。
3.运用案例分析和实践活动
在高中政治教育中,案例分析和实践活动是促进学生进行批判性思考和提升核心素养的重要手段。以部编人教版高中政治为例,这套教材充分运用案例分析和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政治知识。案例分析通过具体的案例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分析问题。部编人教版高中政治中的案例分析涵盖了各个政治领域的实际问题,如选举制度、政治决策、权力运行等。学生通过分析案例,可以了解政治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理解政治原则在实际情境中的应用,培养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实践活动是让学生亲身参与实际政治活动或模拟活动的方式。部编人教版高中政治中的实践活动设计了各种形式的学习任务,如模拟选举、政治调研、社会实践等。通过实践活动,学生可以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情境中,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学习的实用性和参与度。部编人教版高中政治通过案例分析和实践活动的设计,能够有效实现对学生的批判性思考和核心素养的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分析案例和参与实践活动,可以深入理解政治知识的实际应用,培养批判性思维、沟通能力和公民意识等核心素养。这样的教学设计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为他们成为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奠定基础。
4.合作学习和团队合作
合作学习和团队合作是高中政治教育中的重要目标之一。通过合作学习和团队合作,学生可以培养合作精神、团队意识和协作能力,这对于他们未来的社会参与和职业发展都非常重要。在高中政治教育中,教师可以采用一些具体的方法来促进合作学习和团队合作。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在团队中共同探讨问题、解决问题,并形成共识。这样的学习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此外,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合作性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在团队中完成。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模拟选举活动,让他们扮演不同的角色,共同策划竞选活动,并进行辩论和投票。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学生可以学会合作、协商和妥协,同时也能够更好地理解民主原则。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鼓励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例如,教师在课堂上可以设置小组活动或合作任务,让学生在小组中共同完成。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指导和支持,同时鼓励学生之间互相帮助和合作。这样的学习环境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培养他们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促进合作学习和团队合作是高中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任务。通过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活动,教师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团队意识和协作能力,为他们未来的社会参与和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5.创设情境和角色扮演
在高中政治教育中,创设情境和进行角色扮演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政治知识,培养批判性思维、沟通能力和公民意识等核心素养。通过创设情境,教师可以将学生置身于真实或虚拟的政治场景中,让他们亲身经历和感受政治问题的复杂性和现实性。例如,教师可以模拟一个政治辩论会,让学生扮演不同的政治角色,就某个具体议题展开辩论。这样的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积极参与讨论,培养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角色扮演是创设情境的一种具体方式,通过扮演不同的角色,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各种政治观点和利益诉求,并学会站在不同的立场上思考问题。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扮演政治家、选民、记者等角色,参与模拟选举活动或政治协商会议,体验政治决策的过程和复杂性。这样的角色扮演可以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合作学习和公民意识。在创设情境和进行角色扮演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一些关键问题,如政治决策的公正性、权力的合法性、民主参与的重要性等,从而促进学生对政治问题的深入思考和理解。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案例分析和实践活动,让他们将所学的政治知识应用到实际情境中,培养实践能力和公民意识。创设情境和角色扮演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将核心素养与高中政治教育相结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参与度,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沟通能力和公民意识等核心素养。通过相关的教材和教学设计,学生可以在实践中深入理解政治知识的实际应用,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本文通过将高中政治大单元与议题式教学相融合,提出了一种新的教学策略,旨在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沟通能力和公民意识等核心素养。研究结果表明,该策略在提升学生学习效果和核心素养培养方面具有潜力。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索该策略的具体实施方式和效果,以及其他因素对其实施效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黄亚婷《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政治“议题式”教学策略新探》,《教师》2022年第18期。
[2] 刘凤娇《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思政课大单元教学策略研究》,《现代教育》2022年第20期。
[3] 黄冬《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政治议题式教学探索》,《文渊(小学版)》2021年第15期。
[4] 陈丽容《基于核心素养培育的高中政治议题式教学实施路径》,《新一代:理论版》2021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