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历史作业的设计及应用效果探究
作者: 齐丽君摘 要: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历史教育正经历着深刻的变革,新课程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能力,不再仅仅侧重知识传授,而更注重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力和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在这一背景下,初中历史作业的设计和应用变得至关重要,它不仅是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有效途径。本文探讨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历史作业设计的重要性、设计原则以及设计策略,并分析应用的效果,以期为初中历史教育的改革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初中历史 作业设计 效果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4.15.053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初中历史教育在教学目标、方法和评价体系等方面发生了重大变革,这一变革背景之下,初中历史作业的设计和应用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传统的作业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新课程对学生综合素养和能力培养的要求,因此有必要探讨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设计和应用初中历史作业,以提高学习效果和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历史作业设计的重要性
1.促进综合素养的培养
新课程改革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包括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等多个方面,初中历史作业可以作为一个重要的教育工具,通过多样化的设计,使学生在历史学习中不仅仅获取历史知识,还能够提升他们的分析能力、判断能力、解决问题能力。通过这些综合素养的培养,学生将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要求,具备更强的综合竞争力,同时,在初中历史作业的设计过程中,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对历史事件和材料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思考,从而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学生将学会提出问题、质疑传统观点、寻找证据支持自己的观点,并最终形成独立的历史见解,这种思维方式不仅有助于历史学科的学习,还有助于学生在其他领域中更好地解决问题。
2.激发兴趣和深度学习
激发兴趣和深度学习是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历史作业设计的重要目标之一,历史学科本身具有丰富多彩的内容和精彩的故事,但学生在学习历史时往往会面临兴趣不足的问题。因此,好的历史作业设计应该致力于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从而引导他们进行深度学习。作业设计过程中可以通过选择引人入胜的历史事件、人物或主题来吸引学生的兴趣。历史中充满了许多有趣的故事和具有重要影响的事件,教师可以巧妙地将这些元素融入作业中,让学生感到历史学习充满了乐趣。例如,设计一个以历史名人的生平为主题的作业,让学生通过研究他们的生平来了解历史时代的背景和社会变革。此外,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和学习方式也可以增强学生的兴趣。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图书馆、互联网资源、文献资料等多种信息来源开展教学,让他们从不同角度和途径了解历史事件。
3.提高历史思维能力
在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历史作业设计的重要性之一是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历史思维能力是指学生在历史学习中所具备的一种思考和分析能力,它包括了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两个重要方面。批判性思维是指学生对历史事件、人物和现象进行深入分析和评价的能力。通过合理的初中历史作业设计,可以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收集证据、进行推理和判断,使他们能够更加客观和深刻地理解历史事件的背后原因和影响。例如,可以要求学生对某一历史事件的多个解释进行比较,从中挑选出最合理的解释并提供支持性的证据,使他们成为更有思考深度的历史学习者。
二、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历史作业的设计原则
1.关联课程目标
在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历史作业的设计原则之一是关联课程目标,这一原则强调了作业设计应当与课程的教育目标和学习要求相一致,确保作业内容紧密关联课程内容,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实现学习目标。作业设计应该与课程的核心内容和学习要求相契合,确保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能够巩固和应用所学的历史知识和技能。作业不应脱离课程框架,而应是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有助于深化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同时,作业设计应与课程的教育目标一致,例如,如果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那么作业应该有助于学生培养的这些能力,而不仅仅是传授历史知识。作业可以设计为引导学生分析历史事件、提出问题、进行讨论和思考,以实现教育目标,而且作业设计也应考虑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不同学生在历史学习中可能有不同的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因此,可以灵活设计作业,以满足不同水平和兴趣的学生。
2.多元化评价
初中历史作业的评价方式可以包括书面作业、口头报告、小组讨论、展示、项目报告等多种形式,这样的多样性能够更好地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风格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在适合自己的评价方式下发挥优势。多元化评价可以更好地反映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有些学生可能在书面表达上更为出色,而另一些学生则在口头表达和演示方面更具潜力,通过个性化评价,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每个学生的优势和发展领域,有针对性地提供支持和指导。多元化评价也可以促进综合素养的培养,通过不同形式的评价,学生将不仅仅获得知识,还能够提升批判性思维、沟通能力、团队合作等综合素养。这可以帮助学生更全面地发展,适应未来多样化的社会需求。同时,不同形式的评价可以鼓励学生进行深度学习,口头报告和小组讨论可以促使学生更深入地思考和探讨历史问题,而展示和项目报告则需要学生深入研究和分析历史事件,这不仅有助于学生记忆历史知识,更有助于学生理解和运用历史知识。
3.启发性和探究性
启发性意味着作业应当具有足够的吸引力,能够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可以通过选择富有历史价值和争议性的话题或问题来实现,例如,一个启发性的历史作业可以提出一个富有挑战性的历史问题,如:“为什么某个历史事件在不同历史学家的解释中存在不同观点?”这样的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欲望,使他们愿意深入研究历史事件,了解不同的观点和解释。而探究性是指作业应当鼓励学生主动探究历史材料和文献,培养他们的独立学习能力,这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寻找和分析历史文献、资料,进行独立研究和调查来实现。例如,一个探究性的历史作业可以要求学生选择一个历史事件或人物,收集相关文献和资料,然后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解释,这种类型的作业可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研究能力,帮助他们积累历史素材和知识。启发性和探究性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他们进行自主学习和独立探究,培养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通过遵循这些原则,历史教育可以更好地适应新课程的要求,为学生提供更丰富和有意义的学习体验。
4.个性化和差异化
在新课程背景下,个性化和差异化的作业设计也是初中历史作业设计的重要原则,这一原则强调了作业设计应当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以满足不同水平学生的需求,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个性化作业设计意味着作业不应一刀切,而是要根据学生的不同能力水平和学习需求进行调整,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水平差异,为每个学生设计相应难度的作业内容。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提供更具挑战性的作业,鼓励他们深入思考和独立探究历史问题,而对于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可以设计更为基础和支持性的作业,帮助他们学习历史基础知识。这种差异化的作业设计有助于每个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水平的情况下取得进步,不至于让一部分学生感到过于困难,另一部分学生感到过于简单,从而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和效果。同时,差异化作业设计也可以考虑学生的学习风格和兴趣。不同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和学习方式可能存在差异,教师可以根据这些差异来设计作业内容和形式。
三、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历史作业的设计策略
1.情境化的作业设计策略
情境化的作业设计可以使初中历史学习更加生动有趣,增强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通过将历史知识融入学生的生活情境中,可以使历史学习更具深度和实用性,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
例如,在学习《秦统一中国》时,教师可以模拟秦始皇统一六国的过程,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每个小组代表一个不同的国家,学生可以扮演国君、宰相、军事将领等角色。每个小组需要研究自己国家的历史背景、政治制度、文化特点以及与其他国家的关系。然后可以组织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制定战略,进行外交交涉,模拟秦统一六国的历史事件,他们需要考虑如何应对秦国的崛起,如何维护自己国家的利益,以及如何与其他国家合作或对抗,学生可以使用历史资料、课本内容以及独立查阅的资料来支持他们的决策和行动。最后,每个小组需要准备一份报告,呈现他们国家的历史情况、制定的策略以及最终的结局。此外,学生还可以通过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的方式,展示他们对秦统一六国历史事件的深刻理解和对历史角色的情感共鸣。通过这样的情境化作业设计,学生不仅能够学习到关于秦统一六国的历史知识,还能够深入思考历史事件的复杂性,了解不同国家的政治和文化背景,培养实际应用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以及深度思考的能力。
2.以具有挑战性的问题为导向
高质量的提问可以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这种方法可以融合到作业设计之中,这不仅激发了学生对历史的兴趣,还培养了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使他们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例如,在学习《三国鼎立》时,教师可以提出这些问题来引发学生的思考。比如你认为导致三国鼎立的主要因素是什么?为什么三个国家都有资格竞争领导权?这个问题要求学生深入研究三国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的因素,分析导致三国鼎立的原因,展示他们对历史事件的深刻理解。或者让学生比较三国时期的三个国家的政治结构和文化特点,探讨它们之间的相似性和差异性,这可以分析三国的政治结构和文化特点,以便学生更全面地理解三国时期的多样性和复杂性。通过这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学生将被鼓励深度思考三国鼎立时期的历史事件,不仅仅是记住事件的发生,还要理解其背后的原因、策略和影响。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自主学习能力。同时,学生还能够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从而更全面地掌握历史知识。
3.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
通过合作学习,学生不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历史知识,还可以培养团队合作、沟通和批判性思维等关键技能,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和未来的职业生涯做好准备。这种策略有助于创造积极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作业的质量和学习效果。
例如,在学习《北宋的政治》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个合作性作业让学生在课后准备资料,以促进学生的深入学习、团队合作和批判性思维,教师可以把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代表北宋时期的一个重要政治团体,如宰相、官员、士族等。每个小组的任务是模拟北宋时期的政治局势,通过角色扮演和合作讨论,解决一个具体的政治问题。首先,为每个小组分配不同的政治团体角色,确保每个小组都有不同的利益和观点,然后教师可以提出一个复杂的历史政治问题,涉及北宋时期的权力分配、政策决策或社会问题,要求学生以他们所扮演的政治团体的角度来思考和回答。之后可以让小组成员在分组内展开研究和讨论,收集相关信息,了解他们所代表的政治团体在历史上的立场和观点。小组成员在课堂上模拟政治辩论和协商过程,每个小组代表政治团体的代表发表观点,并与其他小组进行争论和协商,以找到共识或解决方案。通过这种合作性作业,学生将深入了解北宋时期的政治复杂性,同时培养了团队合作、沟通和批判性思维等关键技能,同时还他们需要分析历史文献、模拟政治决策过程、辩论和协商,从而更好地理解历史。
4.为学生提供及时的反馈
通过为学生提供及时的反馈可以更好地支持学生的学习过程,帮助他们不断改进和进步,提高历史学习的效果和质量。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使他们成为更加独立和有自信的学习者。
例如,在学习《宋代经济的发展》时,教师可以在学生完成相关作业后组织一场作业反馈会议,在会议上,教师可以逐一讨论学生的作业,指出其中的优点和不足,提供具体的建议和改进意见。这种面对面的反馈会话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师的期望和评价标准,并提供机会进行互动讨论,同时鼓励学生相互之间进行作业互评。在同学互评过程中,学生可以对彼此的作业提出建议和反馈,从不同角度来审视问题,同时,教师还可以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分,并提供具体的评价和反馈意见。例如,可以指出学生是否正确概括了宋代经济的主要特点,是否能够清晰地解释经济发展的原因,并是否提供了充分的支持性证据。通过这种作业设计,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具体和有针对性的反馈,帮助他们在历史学习中不断改进和进步,这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效果和质量,还可以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历史作业设计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既是教育目标的实现工具,也是学生素养培养的有效途径。通过充分考虑设计原则和策略,我们可以更好地满足新课程对学生的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核心素养。希望本文的讨论能够为初中历史教育的改进提供有益的思考,推动教育实践朝着更加综合、启发性和个性化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 朱舞霞《“双减”政策下初中历史多元化作业设计例谈》,《河南教育(教师教育)》2023年第10期。
[2] 宋月《培养全球意识促进跨学科教育——大历史观下的初中历史单元作业设计》,《读写算》2023年第27期。
[3] 李娜《初中历史跨学科主题作业设计路径探析》,《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23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