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双减”背景下如何提高小学语文单元主题教学的有效性

作者: 岳燕

摘 要:新课改背景下,减负已经成为当前小学语文教学当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具体的小学教学进程当中,如何减少学生的学习负担和精神负担是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在如今的小学语文教学当中,单元主题教学模式是教师需要花费精力来重点对待的教学方式。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普遍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课堂的教学效率,真正实现国家新课改之下的教学目标。因为单元主题教学不但能够帮助学生提升语文的综合学习能力,还能够最大程度上克服单篇教学极限。

关键词:“双减” 小学语文 单元主题教学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3.04.022

新课改背景下,单元主题教学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单元主题教学策略有不同的特点。为能够迅速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快速了解该知识的教学方法,并快速探索相应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帮助学生克服一些语文学习的疑难问题,从根本上提升小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在具体教学当中,小学语文教师也应该充分重视对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培养,真正将单元主题教学融入具体的教学课堂当中。

一、单元主题教学的意义

如果想充分理解小学语文单元主题教学,我们就必须从各个角度来分析小学语文单元主题教学意义。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大多依赖单篇教学方式,其实这正是高压低效的教学表现,不但会给予学生学习压力,而且不能有效拓展学生的语文视野并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大部分教师都能够预见到传统教学模式的缺点,因此要努力寻找方法突破。新型教学理念的出现为解决这一教学困境提供了新的土壤,小学语文单元主题的教学模式就成为打破这一教学困境的新鲜血液,其改变了传统的常规语文教学方法,能够以一种新型的方式将单一的教学内容转换为统一的主题。这种教学方式实质上就是对于新型教学理念的应用,不但能够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还能够高效提升整体教学容量,为小学语文课堂带来更加多彩的教学体验。小学语文教师在利用单元主题教学模式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能够帮助学生整合过去所学的语文知识点,帮助学生巩固语文学习基础,并且将语文教学质量提高到新的层次。在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中,利用单元主题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整合教学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对于小学生来说,整体知识的有机学习能够帮助学生拓展语文视野,同时也能够帮助学生真正进行技巧和方法的应用实践,帮助学生充分精读所学课文。教师在利用单元主题教学模式进行小学语文授课时,也可以通过学生的表现来制定相关教学规划,以便能够实现语文教学课堂的突破。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单篇教学的局限非常显而易见。即使如此,还是有很多教师愿意去固守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缺少敢于变革的勇气和信心。小学是进行语文学习的重要阶段,能够帮助学生建立一生的语文学习基础。如果学生在小学阶段能够拥有较为宽广的语文视野和人文情怀,则会对小学生一生的学习能力有很大帮助。作为教师,必须怀抱一颗敢于变革教学方式的心。在将单元主题教学模式融入语文教学课堂的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必然会遇到很多困难,但是小学语文教师绝对不能让这些困难蒙住自己的双眼,而是应当通过不断与学生考虑和交流来改善自己的教学方式,真正发挥出单元主题教学的效果,让学生真正爱上语文课堂。

二、体察小学语文单元主题教学的深刻性

阅读是小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重头戏,也同样在语文考试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教师在将单元主题教学运用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当中的时候,必须要善用适当的教学方式来引导学生,以求能够通过单元主题阅读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以便最大限度挖掘单元主题阅读教学的各类教育价值,始终将学生的健康成长放在最高层次之上。小学语文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单元主题阅读学习的过程当中应当始终遵循《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真正做到能够依据学生的学习水平来进行语文课程规划,帮助学生有效拓展自身视野,并且能够将自身的阅读思维提到更高水平。在进行具体教学的过程中,为充分发挥小学语文单元主题教学模式的作用,教师必须做到有教无类。除此之外,教师也应该进行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各方面资质来安排阅读任务,帮助学生在既有水平之上逐次递升。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更加重视学生接受语文知识的能力和水平,帮助学生有效学习语文知识。单元主题阅读对学生自主阅读的要求非常高,希望能够通过此种形式的教学模式将学生的被迫阅读习惯转换成自主阅读习惯。教师在应用语文单元主题阅读方式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学生的阅读兴趣会被大大调动出来,从而会帮助学生有效进行语文阅读技巧的学习和理解,进而提高其主题阅读能力。小学生的好奇心和好胜心都比较强,因此教师应该最大限度地利用学生的心理特点,针对学生的个人性格,进行人文情怀培养。之所以利用单元主题教学的模式,是因为教师希望能够在进行语文授课的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因此,在语文教学环节实施单元主题教学可以将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到更高的层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对此种教学模式进行活学活用,要不断根据自身的教学方式和当前的教学特点进行改善,以便促使这种教学模式真正融入语文教学课堂当中。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教学之前必须要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规划,应该根据现实状况对不同的环节进行处理,以便帮助学生从发现问题到思考问题,再到解决问题三个环节都能够按照既定的教学规划完成。如果能够按照计划进行教学,学生最主要的能力将会得到非常明显的提高,进而促进学生整体语文成绩提升。在进行单元主题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学生的语文素养会不断得到提高。单元主题阅读还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能够将语文阅读知识进行不同层次的划分,这样不但能够帮助学生接受各类语文知识,还能帮助学生不断提升自身的阅读视野,将学生的阅读能力推到更高的层次之上。

三、具体实施策略

1.掌握文本整体线索

在利用该模式进行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必须要求学生提前阅读整篇文本。要求学生阅读整篇文本其实就是要求学生通读课文,可以帮助学生对整体文本产生大概了解,并且帮助学生对课文本身形成自身的独特感知,收集学生的初步印象和灵感。单元主题教学模式主要是以某一类课文为线索来进行整体课文阅读和研究,这就要求学生必须提前对于不同单元的主题有一个非常明晰的印象。教师在实施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对于不同单元的单元主题进行阅读,并且给予学生一定的提示,从而保证学生在进行课外理解的过程中不会出现偏差。通过单元主题教学,学生会逐渐在心中形成相应课文的类型模式和印象。例如在杨淑会教师所教授的中国古典名著之旅单元导读课当中,通过教师的有效引导,学生在单元整合的阅读方法之下就开展了对于整体文章的阅读和理解。显然,这样的教学方式对于学生整体印象的形成非常有帮助,让学生更为深刻地认识和深化古典名著的内涵,促进学生的语文学习热情,帮助学生建立书籍欣赏的相关意识,这实际上就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和语文学习的第一步。这样的教学方式,我们同样在巩向玲教师的主题拓展课上观察到了。在名称为“感恩”的主题拓展课上,巩教师五步教学法的使用向我们非常生动地展示了教学方法的重要性,这是由于“感恩”关键词的引领帮助学生对整体的文章分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并且帮助学生对文本中的人物有了深入了解,从而将善良和奉献的良好品质内化在自己心中,这样就能帮助学生对整体的主题产生深刻了解,让学生的思路开阔起来,并且能够最大程度上将学生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提高到新的层次。对于这些优秀的教学案例,教师们应该及时汲取优点。通过学习优秀的教学方法,教师能够不断打开自身的教学思路,做到创新小学语文单元主题教学策略,将单元主题教学模式融入自己的整体教学当中,促进学生的语文水平提升,为学生之后的语文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2.体悟作者的目的

教师利用单元主题教学模式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启发学生的学习思路,帮助学生站在更高的层次上观察相同类型的文本,帮助学生有效提高语文学习技巧。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整体文本进行细读,只有这样才能够帮助学生真正对单元整体文本产生详尽了解。在拥有整体印象之后,学生在开展单篇阅读的过程中才能够更加深入和深刻。以人教版五年级语文教材为例,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就可以将红色基因作为教学主题,教师可以考虑现实教学要求,将课文题材分为不同的主题模块。相关文章如《开国大典》《青山处处埋忠骨》《长征》等都有共同之处,因此,教师可以将这几篇文本归为一个组合,以“伟大领袖毛主席”的主题进行整体教学。在实施具体教学之前,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对文本总体进行整体阅读,然后再带领学生进行单篇阅读,主要目的是深化前期整体阅读的初步印象,以求学生对文章内容能够深入了解。首先,学生在通过整体阅读之后会对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的印象更为深刻,会对主席伟大的品格与伟大胸襟产生了解。当学生对于此主题有了一个深层次的了解之后,学生就有了进行深入学习的基础和条件,如此,教师在带领学生进行下一步学习的时候才能够更加得心应手,帮助学生理解各类学习技巧和语文知识重点。同时教师还应该要求学生加深对于文本当中人物的了解,帮助学生不断深耕相关知识点。在学习知识点的过程中,教师也应该对学生提出更严格的要求,因为如果对于毛泽东主席一知半解,不利于学生从各种角度深刻认识到伟人的光辉形象。因此,学生需要从文本和作者两个角度出发进行探索,才能够真正学习到知识,深刻理解人民领袖毛主席身上所具有的革命色彩和伟人情怀。当学生对于整体的文本有了深刻了解之后,教师就可以带领学生对文本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带领学生从各个角度进行深入学习,将人物特点进行深层次明确。

3.深耕文本内涵

如果想要获得对于文本的真正了解,就必须对相关文章开展精读。精读永远是深入学习不可或缺的学习方式,也是单元主题教学当中重要的学习内容。与传统学习方式不同的是,单元主题教学模式需要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于一整个单元进行学习。教师在引导学生对于整体单元进行学习的过程中需要强化学生对于各类文本的初步印象,然后带领学生逐篇把握知识点,以便学生能够通过不同训练题目将整体的学习过程联系起来,从而使整体的学习过程成为一个体系,使其有效运转起来。教师在带领学生进行文本精读之前一定要为学生布置相关问题,问题对于学生是一种引导,学生能够根据问题角度对文本进行深耕,从而保持学生对文本的熟悉度,并促进学生思考。教师在具体教学过程中一定要非常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样才能够最大化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从而从根本上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之事,只有教师充分带领学生对文本进行深耕,学生才能够真正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学生在拥有自主学习的能力之后,就会不断增加对于知识生成过程探究的兴趣,逐渐将学习当成自己真正的任务,从而促使学生不断参与各种学习的讨论,真正吸收相关知识。教师在进行单元主题教学过程当中可以利用多媒体和思维导图的方式对整体教学计划进行展示。这样的教学方法能够加强学生对于整体主题分类的兴趣,帮助学生有效参照相关问题对文本进行思考。从而促进学生积极研究相关问题。

4.坚持与学生进行沟通

单元主题教学模式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教师在用这种新型教学模式替换传统的教学模式之前,一定要对于学生的接收能力和学习水平进行调研,以便采取适合的方式有效进行融合。教师在具体进行教学的过程当中一定要及时与学生进行沟通,只有时刻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教师才能够在具体教学过程当中占得先机,以便采用恰当的方法进行学习引导,帮助学生深刻了解整体的学习主题。传统教学模式当中,教师更多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技巧。新课改要求教师更加注重学生的心灵变动,要求教师在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同时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人文情怀,帮助学生在重要的成长阶段能够健康成长。因此,为能够更好实施单元主题教学方式,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了解。教师可以通过与不同学生的交流来把握学生的心理,学会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各类问题。如果教师能够充分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就能够充分了解学生的心态,并利用学生的心理特点实施相关教学,以便从整体上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

总之,单元主题教学方式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教师应当排除畏难情绪,勇于变革目前的教学方式,努力实现小学语文的高效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需要不断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小学生的各项语文学习技能,真正为小学生日后的语文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赖菊香《统编语文教科书中“小练笔”的教学提要》,《教学与管理》2019年第35期。

[2] 姜凌佳《小学高段“单元主题性阅读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教学与管理》2019年第2期。

[3] 李秀芳《浅谈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学现状与对策》,《新丝路》2020年第5期。

[4] 韦再远《新课改背景下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现状分析及对策探究》,《新作文(教研)》2020年第2期。

(岳燕,1985年生,女,汉族,甘肃民乐人,大学本科,小学高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