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作文景物描写的技巧

作者: 刘兴丽

摘 要: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语文教育提倡素质教育,致力于解放学生的学习负担,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引导学生不断突破自我、发展自我。同时,作文教学对于小学生的语文学习至关重要,它结合了观察与写作两种学习方法,能够显著提高学生的创作水平以及想象力,从而提高语文教育的综合质量。因此,小学语文作文景物描写,应遵循一定的写作技巧,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从而引导学生将内心深处真实情感充分地表达出来。本文分析了小学语文作文景物描写的重要性,并提出相应的写作策略,从细心观察生活中的美入手,让学生能够认真发现自然景物的美,从而充分展示学生心中的美,并且教师要做到客观点评,能够认可学生的文字美,以推动小学语文教育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 作文教学 景物描写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3.14.013

小学生的作文教学成果,是检验语文学科综合素养的重要内容,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能够真实反映学生的语文学习情况,同时语文作文也是学生真实想法的写照,代表着学生的心声。因此,景物作文在创作的过程中,一定要从生活实际出发,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同时,景物作文是比较常见的写作形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审美力以及创造力,还能够加深学生对生活的感悟,从而促进学生的身心共同发展。此外,景物作文描写要想提高写作质量,能够吸引读者的眼球,就需要学生留心观察身边的景物,细心解读一切景色,才能够写出别具一格的文章,也更能够引起读者情感的共鸣,这就要求学生能够做到学习致用,将丰富多彩的生活搬到作文中,让生活的美好透过笔尖跳动在作文本上,从而赋予语文作文生命力。

一、小学语文作文景物描写的重要性

大千世界中每个人都是独立的生命个体,身边的一切都是不同的景物代表,由于春夏秋冬寒来暑往,每个季节均有属于自己独特的景物魅力,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雕刻了别具一格的天然景物,而社会环境同样是必不可少的生活景色。同时,生活中的景物也需要细心发现,并能够认真地去解读,才能够发现形式各异的美。因此,任何一项文学作品均离不开景物的衬托,同样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景物描写对于学生的发展意义重大。

1.充分展现人物性格

景物描写能够充分展现出人物性格,由于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景物中,均有人们生活、学习留下的足迹,学生通过对景物的细致描写,能够烘托出不同的生活气氛,也能够折射出多样的审美情趣,从而反映出人们的文化修养。因此,景物描写也是学生性格、心灵的表现形式,教师通过解读学生的景物作文,能够分析出学生的不同个性,从而满足其潜在的需求。同时,教师也能透过学生的作文,看到文章内容中所表达的景物特点,让学生的作文真正实现“一切景语皆是情语”的目标。此外,景物作文从选材到润色,无不表达了学生的深厚情感,能够将情景交融体现得淋漓尽致。

2.融情于景,借景抒情

小学语文作文注重景物描写,能够让学生融情于景,从而借景抒情,改变以往直白的写作手法,让作文更加立体,更加耐人寻味,也更容易打动读者。比如宋代诗人张舜民的《村居》就是通过借景抒情的方式,描绘了田园景色的美丽,从而表达出自己追求自由、安逸生活的情感,倘若诗人只是描述自己喜爱无拘无束的生活,直接抒发自己的情感,很难让后人感受到当时作者的心境,无法想象村居生活的美好与惬意,会让作品的美感大打折扣。因此,小学语文作文也要将景物描写与个人情感交融在一起,这样才更能够将学生的心情充分展现出来,让作文变得更加灵动。

3.可以烘托写作心情

每个人都是大自然的产物,是自然环境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此人与自然是有机的整体,能够同频共振,也能够互相成就。同时,美好的景物能够让人振奋精神、如沐春风,而昏暗的景物会让人沉默、郁郁寡欢,可见景物描写的重要性。因此,小学语文作文景物描写,也能够让学生从根本上提高写作水平,比如:写早晨就可以写温暖的阳光,写傍晚可以写美丽的晚霞,写学校可以写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等等。景物描写不仅仅能够体现出学生的心情,也能够让学生借助文字抒发内心情感,并且能够帮助学生释放学习的压力。

4.能够渲染写作氛围

生活是千变万化的过程,借助景物描写能够有针对性地对环境进行过滤或者是美化,从而突出此处景物的特点,也能够传递学生的某种情意,从而渲染出写作氛围,让作文变得生机勃勃。比如:小学课文中的“小鸟在唱歌,风儿在散步,可是妈妈全听不到了,她乏了累了”。作者选取了小鸟、风儿等多种景物特点,让景物的“动”体现出妈妈的“静”,并且“她安静地睡着了”,也进一步说明妈妈的辛苦,也能够体现出小作者对妈妈的爱,烘托出温暖的氛围,将作者的心疼与爱意充分地展现出来,从而推动故事情节的进一步发展。

二、小学语文作文景物描写的策略

1.细心观察生活美

小学语文作文景物描写中,最关键的内容就是要引导学生细心观察生活,将生活中的美尽收眼底,并且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找到相关的写作素材,从而让作文呈现出立体美,能够让生活中的常见景物,变成学生笔下独特的写作内容,从而让更多的人意识到,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课堂搬运到实际生活中,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创作机会。同时,能够培养学生的生活感悟能力,引导学生抓住景物的特征,从多角度、多方面去用心观察,从而刺激学生的写作思绪,改变以往生硬死板的写作风格,让作文质量显著提升。

例如,小学作文《生活万花筒》的教学,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会选择一些优秀的例文,在班级中进行展示,以方便学生仿写,甚至有些教师会要求学生将好词、好句背诵下来,为日后的写作奠定基础,此种教学方式太过枯燥、乏味,不利于学生写作水平的提升,也会让学生的写作热情缺失。因此,教师可以转变教学观念,引导学生细心观察生活中的美,并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到实际生活中去观察不同景物特有的魅力。比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到学校的操场,去观察各种各样的花草树木,也可以到公园去欣赏绚丽多彩的美景,或者是让学生在放学后观察路上的景物,等等,然后引导学生抓住生活中景物的特点,选择自己喜爱的素材进行写作,并要做到情景交融,学生们通过观察,能够展开想象力,将所见、所感充分展现在作文中,有些学生会写车水马龙的林荫街道,也有学生会写热闹非凡的夜晚美景,还有的学生会写朝气蓬勃的校园景色等等。此种教学方式,改变了以往教师为主的教学方式,能够带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其能够在观察生活中景物的同时,更好地享受生活的美好,也能够通过对不同景物的观察与写作,体验生活的艰辛,认识到生活的百态,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2.认真发现自然美

小学语文作文景物写作技巧的培养,与大自然的景物息息相关,生活源于自然,写作的灵感来源于生活,可见大自然中包罗万千,只要认真发现,均能够感悟到不同的美感,从而激发学生的写作灵感,同时也能够引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因此,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应致力于引导学生认真发现不同层面的自然美,从而帮助学生改变空洞的写作方式,使其产生强烈的表达欲望,能够在面对大自然美景的时候,忍不住想要赞美一翻,从而跃跃欲试,想要尽快将心中的感受付诸笔尖,让心中的情感得到宣释,也让大自然的美好洗涤着学生的幼小心灵,使其能够以饱满的热情回赠大自然的给予,真正实现小学语文的人文性教育。

例如,在小学作文《这儿真美》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带领学生到大自然中去寻找写作素材,可以到公园去发现绚丽多彩的景物美,也可以到大山中去发现清新自然的景色美,等等。当学生置身于大自然中,能够聆听到山涧小溪的动听声音,也能够看到风吹拂柳的惬意,还能够感受到校园花草的勃勃生机,可见绘声绘色的教学方式,能够指导学生将泉水的叮咚、鸟儿的鸣叫、花朵的芳香等,在作文中以各种修辞方法展现出来。比如:有些学生会写“叽叽喳喳的声音,好像是一场热闹的演唱会”,也有学生会写“叮叮咚咚的响声,就像一首优美的旋律”,还有的学生会写“扑面而来的芳香,恰似妈妈的怀抱一样温馨”,等等。此种教学方式能够让作文教学变得生动形象,能够改变以往学生写作难、下笔难、思路难的教学现状,让学生能够从内心深处激发写作灵感,不费吹灰之力将心中所想表达出来,此时教师还可以进一步指导学生润色文章的方法,借助比喻句或者是排比句等修辞手法,让文章内容变得更加丰富,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3.充分展示个性美

传统的小学语文作文景物描写,一般情况下教师会要求学生按照特定的写作规律写作,比如写风景就要从上到下、从远到近逐一描写,写一天的景物就要从早到晚,此种教学方式太过死板,教条化的模式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也会让学生产生厌倦心理,甚至导致学生的作文千篇一律,缺乏应有的特点。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在景物描写的时候,要尽情地展现自己的个性美,能够发现其他学生所不能看到的角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本心出发,以自己的诉求为基础,运用大胆夸张的写作手法,将当代小学生的思维模式尽情地展现在公众面前,同时要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想象着自己与所描写的景物融为一体,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然后再进行写作,会取得事半功的效果。

例如,在小学作文《春天来了》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去找春天,切实感受到春天的气息,比如: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去春游,同时教师要以问题为导向,提出相应的问题:春天在哪里,春天是什么样子的,春天与冬天有什么不同,春天从哪里来呢,等等,学生带着问题,怀揣着激动的心情到野外去找春天,就能够做到人景合一,真正实现物我相融,让春天走进作文里。学生们有的会写“春天是一位姑娘,温柔而大方”,也有的学生会写“春天在小河里,在树梢上,在微风里”,还有的学生会写“春天从花朵里来,从柳芽中来,从草地上来”,等等。此种教学方式能够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满足学生的多种心理需求,相比于机械式的知识灌输,学生更容易掌握写作的要领,也能够在活动中对春天做出深入的描写,真正实现情感交融,改变以往生搬硬套的写作方式,也杜绝抄袭、模仿的作文出现,带着情感的文章更容易打动人的心灵,从而产生情感的共鸣。因此,活动结束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将所写的文章进行深入分享交流,让学生们在欣赏他人优秀作文的同时,能够查漏补缺,发现自己的不足,从而不断完善写作手法,以便让景物描写衬托出写作水平,让文章立意更加清晰,语句更加优美,作文层次更加鲜明,从而有效提高写作质量。

4.客观点评认可美

小学语文作文景物写作过程中,学生需要得到教师的认可,从而有效激励学生的写作动力,由于小学生年龄尚小,需要被鼓励才能够找到自信心,从而在以后的写作中再接再厉。因此,教师应采取客观的点评方式,对学生的作文认真地查阅,并做好批语标注,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从而带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当学生在收到教师的用心点评时,不管是哪种评语,都将化成学生学习的动力,推动学生的进步。此外,教师还可以制定一些符号,将学生的精彩语句做出勾勒,并在一旁加上评语,说明此处语句的亮点在哪里,让学生能够在下次写作中循序渐进,最终找到适合自己的写作方法。

例如,在小学作文《某某即景》的教学中,教师也可以让学生自由选择写作方向,从而引导学生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景物,有些学生会写冬日即景,也有的学生会写清晨即景,还有的学生会写校园即景,等等。当学生写作完成后,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写作内容,做出客观的评价,及时反馈学生的写作情况,并且对于需要修改的地方,教师要进行耐心指导,而不是采用强硬的方式,要求学生必须改正,这会打压学生的积极性,也会磨灭学生的写作热情。教师给予正确的引导,学生才能够认识到科学的写作方式,从而在教师的帮助下不断进步。比如:学生描写冬日的景物,却写了花朵的鲜艳,教师就要批注立意新颖,能够看到梅花的美丽,还有些学生写路上景物,没有写一草一木,却写了环卫工人,教师也要表扬学生能够发现生活中的不同景物,可以做到景中有人,说明学生的作文赋有情感。学生得到教师的表扬,会养成健全的人格。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景物描写对于学生来说具有挑战性,教师要正确认识景物作文的教育价值,并尊重学生的性格特点以及思维能力,致力于创建高效的作文课堂教学环境,从而培养学生的写作水平。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观察生活以及自然中的景物,为以后更高难度的作文打好牢固的基础,让学生的文字表达更具感情色彩,更贴合生活实际。此外,景物描写也能让学生对优美语句进行整合,从而让学生善用修辞手法,并提高自己的想象力,让写景作文精彩万分,从而推动小学语文教育走向新的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 庞玉红《浅谈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技巧》,《引文版(教育科学)》2022年第2期。

[2] 申利华《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写景作文教学思考研究》,《新作文(教研)》2022年第18期。

[3] 严雪萍《小学语文作文写作技巧教学实践探析》,《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教育》2022年第2期。

[4] 吴冬梅《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文方法指导》,《当代教育》2022年第2期。

[5] 姚秀萍《定焦  按序  融情——中年段小学生写景作文教学策略》,《语文教学通讯》2022年第43期。

[6] 张文举《一景一物总关情——记叙文中景物描写方法指导》,《小学生必读(高年级版)》2022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