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核心素养落地的大单元阅读主题教学实践研究

作者: 黎海莲

摘 要:核心素养下的初中语文单元教学,需要从多个方面逐步提升实践效果。教师要重视单元教学目标,确立语文核心素养目标;整理清晰单元教学内容,将语文核心素养进行内化;巧妙结合单元教学方式,从而更好地实现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本文首先阐明了初中语文单元主题阅读教学的作用,并分析了单元阅读的教学特点,围绕着提炼语文阅读主题、整合单元阅读内容、延伸单元阅读内容、注重语文情感教学,着重探讨了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语文单元主题阅读教学的方法,以此为教师提供参考。

关键词:核心素养 初中语文 阅读教学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3.19.008

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大单元设计是落实立德树人、发展素质教育、深化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学科核心素养落地的关键路径。它对于改变当前部分“高分低能、有分无德、唯分是图”的育人效果,改变以“知识点、习题项、活动控”为标志的课堂教学,以及导致师生“忙得要死却碌碌无为”的现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指导意义。

一、核心素养下初中语文单元主题阅读教学模式的作用

1.提高学生的语文知识积累

在单元主题阅读教学中,通过教师的科学引导,学生的具体教学内容不再局限于教材中仅有的几篇文章。在这样的情况下,借助教师提供的与教学主题一致,但种类更加丰富的阅读材料,往往可以更好地满足不同学生的实际阅读需求。从而使学生在自身阅读兴趣的推动下,增加对阅读材料中的语文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实现其对语文知识的积累。

2.培养学生的写作技巧

学生的写作能力作为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综合体现,在运用单元主题阅读教学的策略后,教师通过对各单元中主题相同但写作手法各不相同的阅读材料进行分析与对比,可以帮助学生更加准确地分析出各个作者写作技巧中存在的不同与优势,并对掌握一些优秀的写作技巧与方法,从而有效提高学生自身的写作能力与技巧。

3.帮助学生构建完善的语文知识体系

在运用单元主题阅读教学策略时,根据教材中给出的各单元的整体教学目标,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在对各篇文章进行阅读时,准确分析各篇文章的不同结构,并对课文中的知识点进行整理与总结,构建起更加完善的知识结构。这样可以通过建立知识结构,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程度,同时还可以有效锻炼学生自主对语文知识进行整理总结的能力。

二、初中语文单元阅读教学特点

1.内容较为广泛

单元主题阅读内容较为灵活,通过课堂中的单元主题阅读,学生可以了解到更多的语文知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单元主题阅读的内容安排区别于传统课文,往往会涉及更多的课外知识,有利于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积累和语文整体水平的提高。通过单元主题文章的整体阅读,学生可以更好地把握文章主旨。在了解了已经学习的文章的基础上,学生可以通过学习更多类似的文章,拓宽自己的阅读范围,提高自己的阅读水平。单元主题阅读较为灵活的排版以及涉及的知识范围,对于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也有着重要帮助。

2.增强师生互动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促进教与学的统一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因素,在课堂上,师生的良好互动有利于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所学知识,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单元主题阅读增加了师生在课堂中的交流频率,改变了传统的“你说我听”的教学模式,互动教学营造了课堂中的讨论氛围,教师与学生共同学习,相互听取对方对于课文的理解,教师可以在此基础上,为学生解答学习中所遇到的困惑,利用单元主题阅读教学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学生才能更好地把握文章的主体。

三、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语文单元主题阅读教学方法

1.提炼语文阅读主题

在我国当前的教育界,对教师的教学要求逐渐提高。教师的教学方式需符合我国当下的发展,能够对学生起到良好的指导作用。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有关规定,不断改善自身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对阅读的内容进行有效掌握。现阶段的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单元主题的阅读教学方式,提高学生整体的综合能力,以单元为主体,在阅读教学中,不断引导学生了解文章的主体结构,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帮助学生全面看待问题。教师根据单元的整体内容进行讲解,使学生建立良好的知识系统,继而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例如,以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为例,在该单元中包含课文《春》《济南的冬天》《雨的四季》等,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可要求学生对整个单元进行快读,对整体进行充分了解。并可以根据单元的整体内容,制定明确的目标,教师要对学生不断进行引导,使学生提炼出单元主题,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同时,教师可以先向学生讲解《春》的内容,使学生了解阅读学习的流程,学生可以在之后的文章中可进行自学,提高学生独立自主学习的能力,增强学生的语文素养。在阅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可帮助学生了解文章的主体内容以及作者的情感,促进学生发展。

2.提高学生在单元整体阅读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自主性,往往是提高其核心素养培养效果的基础与前提。对此,在核心素养理念下,想要提高初中语文单元主题阅读教学策略的运用效果,教师首先需要做的就是提高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积极组织自主探究的阅读活动,要求学生结合教师给定的阅读目标,自主对单元中各篇文章的内容进行阅读与分析,从而使其在任务与问题的驱动下,提高对各篇文章进行阅读与分析的自主性。

以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中第五单元的单元主题阅读教学为例,教师就可要求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分析各篇文章在文章内容与写作手法等方面存在的相同与不同。初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知识积累,因此,在完成阅读后往往可以较为轻松地得出结论,这篇文章的内容均是对不同事物的特点与特征进行描写,不同之处不仅在于描写的对象类型,所采取的描述手法也存在一定的差异。随后得出该单元的教学主题在于帮助学生学习描写手法。通过这样的教学策略,学生会对教师提出的问题产生较强的探究欲望,同时还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发展。

3.构建科学的学习目标

由于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更看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有效锻炼,为了减少课堂中无关问题的发生概率,在班级教学之前,教师需要按照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构建科学的学习目标,指引学生朝着正确的方向不断努力。教师还需要实现课内外资源的有效延伸,为学生扩展丰富的学习资源,按照单元教学的要求,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

例如,在为学生讲解七年级上册第2单元的内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以人物传记为主来学习单元内容,这一教学目标主要是为了让学生能够了解描写人物的方法以及人物身上的良好品质。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班级生中的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让小组中的成员分别负责某一课文内容。在此过程中,学生需要在网络中搜索有关人物事件的相关内容,之后对文章的描写方法和描写重点进行深入研究,使学生能够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教师要让学生充当教师的角色,在课堂中和其他同学一起对文章内容进行深入分析,以人物主题为主要基础,逐渐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在此过程中,教师也可以允许学生选择一些视频对自身所讲解的内容进行有效补充,构建生动的课堂教学模式,使每个学生学习能力和信息分析能力得到锻炼,满足核心素养的教育要求。在完成这一教学活动之后,教师要对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和学习表现进行评价,让学生能够更加客观地认识到学习时所遇到的问题以及自身的学习能力,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

4.整合单元阅读内容

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可采用以单元为主题的方式展开教学,在单元教学中,教师可有效整合单元中的阅读内容,帮助学生进行深度学习。同时,教师需发挥主导作用,带领学生对整个单元的内容展开分析,抓住单元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例如,在“亲情”这一主题下,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包括《秋天的怀念》《散步》《世说新语二则》《散文诗二首》,教师可要求学生对该单元的整体内容进行初步把握,明确该单元的整体主题。同时,教师还要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在《秋天的怀念》中了解其表达出的情感以及中心思想,并掌握作者写作时的背景。在《散步》中,教师可让学生感受日常生活中的亲情,以及家庭中的温馨场景,明确文章的主旨。在《荷叶母亲》中,让学生体会冰心对母亲的描述,使学生能够在亲情中感受美好。在《世说新语二则》中,描述了谢太傅与儿女的交谈,呈现出家庭中日常的温馨生活。通过对整个单元的教学,学生在“亲情”主题下,能够更好地感受家人的温暖,在核心素养下,使学生更好地完善自己,提升自身的能力。

5.延伸单元主题阅读

在核心素养视域下,教师需要求学生对阅读的知识内容进行积累,有效提高学生的整体学习思路,突破学生在阅读学习中的瓶颈,教师要不断打破传统的教学方式。同时,在教学中需增加对学生的重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与学生进行互动沟通,活跃课堂的气氛,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提高自身的专注力。为此,教师需要不断丰富单元主题,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丰富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掌握大量的阅读内容。

以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为例,在“少年自我成长”的主题下,教师需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可以向学生提出有关问题,使学生带着问题进行阅读,了解不同作者少年时代的经历以及生活,在文章中体会成长的无奈与苦涩。同时,针对少年成长的话题,教师需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加深对人生的理解,使其形成自我意识,促进学生更好成长。在该主题下,教师可根据文章的内容进行拓展,向学生介绍鲁迅、莫泊桑、曹文轩等文学家,不断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使其对作者以及文章的写作背景进行充分了解。此外,教师还可向学生讲述其他作品,例如,鲁迅的《朝花夕拾》《狂人日记》等,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6.将阅读与实践相融合

教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需根据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以及学生的具体学习表现,明确教学内容,制定教学方案,丰富学生的知识,完善整体教学内容。采取单元主题的方式,加强阅读教学,能够不断激发学生的潜能,使学生了解单元的整体内容,不断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在课堂的实际教学中,教师可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了解学生真实的水平以及自身的想法,掌握学生在阅读方面的学习程度,以此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有利于学生掌握阅读技巧,并将其应用在阅读中,独立进行阅读学习。

以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为例,该单元整体讲述了社会以及人生的道理,通过对该单元的学习,学生可深化对社会以及人生的认识,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在学习该单元中的四篇文章后,教师可以社会以及人生为主题,组织学生开展讨论会,让学生们自由发言,表达自己的看法。教师可以将学习与实际生活相联系,提高自己对社会的认识,谈论有关教养的问题。在讨论中,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补充,对其进行引导。在学生探讨完成后,教师进行总结,点评学生讨论的结果,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通过对整体单元主题的学习,能够不断激发学生的潜能,提高其学习效率,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以此为学生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7.教材知识的整合

大单元教学属于全新的教学模式,是素质教育的必然产物,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对教材知识进行整合,并且进行知识内容的有效串联,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同时,教师还需要对教材编排进行调整,一切要以学生的学习特点为基础,使学生能够在课堂学习中有所收获。教师需要转变以往单一式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能够在大单元学习中有所收获,在教师的引导和指导下,学生能够掌握更加丰富的知识内容。

例如,为学生讲解七年级上册第6单元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掌握这一单元文章结构方法的基础上,合理安排对应的故事来进行写作。这样一来不仅可以让学生反复阅读这一单元中的文章,还有助于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单元教学的效果。

总而言之,核心素养视城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采用单元主题的教学方式,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掌握阅读知识。同时,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需根据学生对阅读的学习情况,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不断完善阅读教学内容,丰富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对单元资源的利用,有助于教师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张文学《核心素养下的初中语文单元主题阅读教学策略》,《学周刊》2021年第25期。

[2] 阮雪剑《核心素养视野下的初中语文单元主题阅读教学探讨》,《学园》2021年第20期。

[3] 李军林《核心素养视野下的初中语文单元主题阅读教学探讨》,《新课程》2020年第27期。

[4] 王光宗《指向核心素养的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甘肃教育研究》2021年第5期。

[5] 曹刚《学科核心素养视野下的初中语文单元教学设计》,《中学语文教学》2021年第6期。

[6] 张永建《核心素养下初中语文单元整体教学探究》,《名师在线》2021年第30期。

[7] 张蓓《语文主题单元整合的阅读教学浅析》,《文学教育》2020年第4期。

[8] 柯茂莲《利用新教材,搭建读写高架桥一初中语文部编版教材读写结合教学例谈》,《教育观察》2020年第7期。

(本文为莆田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基地校专项课题研究成果,立项编号:PTJYKT22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