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学习任务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

作者: 董茗

摘 要:学习任务群是一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常见的教学方法,具有多样性、合作性和个性化的特点。本文旨在探讨学习任务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价值。文章首先介绍了学习任务群的定义和特点,阐述了学习任务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优势;然后提供了学习任务群的设计原则和步骤;接着介绍了学习任务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际应用方式,包括阅读理解任务群、写作任务群、诗词赏析任务群的设计和实施;随后探讨了实践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并提供了相应的策略。

关键词:“学习任务群” 小学语文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3.20.024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习任务群作为一种创新的教学方法,逐渐引起了教育界的关注。学习任务群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多样化的任务活动,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以及个体学习的个性化发展,为小学语文教学带来了新的可能性。但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其比较新颖,因此经常会出现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任务群任务类型单一等情况,严重影响了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基于此,本文针对“学习任务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展开探究,确保“学习任务群”教学活动的良好开展。

一、学习任务群的定义和特点

1.学习任务群的概念和定义

学习任务群是一种教学方法,通过将学生组织成小组或群体,共同完成多样化的学习任务。学习任务群强调学生在任务中的合作与互动,以及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2.学习任务群的特点

相较于传统教学方法,“学习任务群”具有多样性特点。在进行“学习任务群”的设计时,教师需要设计多样化的任务类型和形式,比如阅读、写作、讨论、实践等,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同时,学习任务群鼓励学生在小组或群体中进行共同讨论、合作解决问题,通过交流和合作互助提高学习效果。在具体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和指导。根据每个学生的能力和兴趣选择适合的任务,并结合自己的学习进度和方式进行学习。

二、学习任务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优势

学习任务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具有多种优势。在具体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学习任务群通过提供多样化、有趣且具挑战性的任务,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同时,学习任务群鼓励学生之间进行合作与互动。另外,学习任务群通过设计具有挑战性和探究性的任务,能够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发现知识。学生在任务中进行实际操作和实践,通过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最后,学习任务群充分考虑了学生的个体差异,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和指导。在学习任务群中,每个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能力和兴趣选择适合的任务,然后结合自己的学习进度和方式进行学习。这种差异化的学习方式能够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从而促进他们的发展和成长。

三、学习任务群的设计原则和步骤

1.确定学习目标和内容

确定学习目标和内容是设计学习任务群的重要步骤。在确定学习目标和内容时,教师应仔细研读相关的学科标准和课程要求,了解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应该具备的核心技能。同时,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学习需求,将个体学生的需求纳入学习目标的制定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兴趣、能力水平和学习风格,教师可以为不同的学生制定适当的目标和内容。

为了更好地进行学习目标和内容确定,教师需要对语文学习中的核心概念和技能进行确定,如阅读理解、写作表达、口语交流、诗词赏析等。教师将这些核心概念和技能作为学习目标的基础,能够确保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接着,教师需要根据学习目标和内容,确定适合的任务类型和形式。具体的任务可以包括阅读文章并回答问题、写作文并互相评阅、小组讨论和演示、语言游戏和角色扮演等。最后,教师要做好跨学科融合和实际应用。教师应将语文学习与其他学科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

2.设计多样化的任务类型和形式

设计多样化的任务类型和形式是学习任务群的关键要素,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具体设计过程中,教师可以设计多样化的阅读任务,通过选择不同的阅读题材和文本类型,满足学生的不同阅读需求和兴趣。同时,教师应设计具有创造性和表达性的写作任务,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并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另外,教师也可以设计一些讨论任务来活跃教学气氛,针对某个主题或问题展开互动交流,鼓励学生发表观点、提出问题、回应他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口头表达能力。最后,为了加深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教师还应设计一些实践任务,例如,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实验、调查或文化体验活动,与语文学习内容相结合。

3.分配适当的角色和责任

在学习任务群中,为学生分配适当的角色和责任是确保任务群教学顺利完成的重要步骤。常见的角色有组织者/组长、记录员、时间管理员、研究员、发言人和合作协调者,其中,组长负责协调小组成员的活动,分配任务和时间,确保任务顺利进行。记录员是负责记录小组讨论的要点、提出的问题和解决方案,以及任务的进展情况。时间管理者负责监控任务的时间进度和提醒小组成员合理分配时间。研究员主要负责收集相关的资料、阅读文献和整理信息,为小组提供必要的背景知识。发言人负责向全班或其他小组呈现本小组的工作成果和总结。最后,合作协调者负责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和协调工作。

4.提供资源和支持

在学习任务群中,教师需要为学生提供适当的资源和支持,确保学习任务有效完成。一般情况下,教师需要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材料,包括教科书、练习册、阅读材料、参考书籍等,以满足学生在任务中所需的知识和信息。同时,教师利用技术工具和资源,如计算机、互联网、多媒体设备等,提供在线学习平台、电子资源和交互式学习工具,以帮助学生获取和处理信息,开展在线研究和学习活动。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还可以提供一些范例和参考模型,帮助学生理解任务的要求和期望,为他们提供学习的方向和参考,比如优秀作品的样本、模板、范文等。另外,教师需要为学生提供指导和反馈,帮助他们理解任务要求,解决问题,提供解决方案和改进建议。

5.设计评估和反馈机制

在评估和反馈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及时性、准确性,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任务要求,选择合适的评估方法和反馈方式。同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参与评估和反馈过程,并通过反馈不断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

常见的评估方式有:形成性评估、同伴评估、自我评估、教师反馈等。其中,形成性评估是通过形成性评估方法,如日常观察、小组讨论记录、作业和项目评价等,及时了解学生在任务中的表现;同伴评估是让学生相互交流和评价彼此的工作成果;自我评估是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反思和评价;最后,教师反馈是教师及时提供具体、准确的反馈,包括赞赏学生的努力和成绩,指出他们的进步和值得改进之处。

四、学习任务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际应用

1.阅读理解任务群的设计和实施

阅读理解任务群的设计和实施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并培养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以《刷子李》为例,在进行阅读理解任务群设计时,教师需要明确学习目标,即理解《刷子李》这个传统民间故事的情节和主题,掌握关键词汇和句子结构,分析人物形象和情感描写,然后提供《刷子李》的故事文本,包括背景介绍和主要情节,指导学生阅读并讨论文本中的关键词汇、句子结构、人物形象和情感描写等。在进行任务设计时,教师应要求学生在阅读故事前,查找相关背景知识,了解传统民间故事的特点,并提出几个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此外,学生阅读故事后,可以分组讨论故事中的关键细节和情节发展,并回答一系列与故事相关的问题。接着教师要求学生分析故事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包括刷子李和其他角色,通过人物特征、行为和情感描写,探讨人物对故事情节的影响。最后,教师要求学生讨论故事的主题和寓意,探究故事背后的价值观和智慧,并分享自身的阅读策略和技巧,如预测、推断、概括等。

在具体教学中,教师需要为学生介绍《刷子李》的故事背景和主题,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然后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预读,收集相关背景知识并提出问题。待学生阅读故事并完成细节理解任务后,教师应让学生进行小组内合作讨论并回答问题,探讨故事的主题和寓意,并提供支持性证据。最后,教师要组织阅读策略分享,让学生分享并讨论自己的阅读策略和技巧。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评估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并提供进一步的支持和指导。

2.写作任务群的设计和实施

写作任务群的设计旨在培养小学生的写作能力,促进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发展。

以《神奇的探险之旅》为例,任务群的目标是帮助学生通过写作,描绘一个神奇的探险故事,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在进行任务设计时,教师应与学生一同讨论,选择适合的写作话题,即《神奇的探险之旅》,然后开展素材收集活动,编制写作计划,让学生明确文章的结构和内容安排,并进行初稿撰写。待学生完成初稿后,教师应让学生对初稿进行修改,以提升作品的质量。

在实施任务的过程中,教师应引入《神奇的探险之旅》这个话题,并向学生介绍该话题的背景,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通过故事片段、图片或其他多媒体形式来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同时,教师要让学生进行素材收集的活动,利用图书馆、互联网等资源查找相关的探险故事,并记录有趣的情节、场景和人物等。在完成相关素材收集后,学生需要制定写作计划,利用思维导图或提纲的方式,规划故事的结构和内容。在写作计划中,学生要明确故事的起始点、关键情节和结尾,并考虑如何构建悬念和吸引读者的注意。然后根据写作计划,撰写故事的初稿。在初稿撰写完成后,教师应要求学生对初稿进行修改,以提升作品的质量,比如检查和纠正语法错误、拼写错误和标点符号的使用问题等,完成最终的作品。

3.诗词赏析任务群的设计和实施

诗词赏析任务群的设计作为“学习任务群”设计中的重要内容,有利于培养小学生对于诗词的欣赏能力,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

以杜甫的《绝句》为例,其任务群的目标就是帮助学生理解古诗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培养他们的诗歌欣赏能力和文学表达能力。在具体任务设计时,教师可以选取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作为任务文本。这首绝句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美丽的自然景象,适合小学生进行赏析和理解。在古诗赏析之前,教师可以通过讲解、讨论或阅读材料的形式,向学生传授必要的背景知识,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古诗的意义和内涵。在进行古诗赏析时,教师应让学生仔细阅读这首绝句的文本,理解诗句的字面意思,并思考诗人想要表达的深层含义和情感。最后,通过诗词赏析,进行情感体验和表达。

在开展具体学习任务时,教师应通过音乐、图片、视频等多媒体形式来呈现古诗的主题和意象,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提供相关材料或进行讲解,引导学生了解杜甫的生平和诗作的创作背景,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古诗的文化背景和情感内涵。在诗词赏析时,教师应引导学生逐句解读,分析诗句的意象描绘、对比手法和韵律等。然后让学生写下对《绝句》的个人感受和体会,或者创作相关的短文、诗歌、绘画,表达对古诗的理解和情感共鸣。最后,教师要对学生的诗词赏析和表达进行评价和反馈,指出其中的亮点和改进建议。

五、教学实践中的挑战和应对策略

1.学生角色转变和适应困难

在学习任务群中,学生可能会遇到角色的转变和适应困难的问题,特别是在初始阶段,学生可能会感到陌生和不习惯。对于这种情况,教师需要做好引导和支持,通过提供指导和反馈,帮助学生逐渐适应角色转变。同时,教师要给予一定的肯定,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另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之间进行合作,促进学生的共同成长和发展。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能够逐渐转变角色,适应学习任务群的要求,提升他们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养。

2.任务群组织和协调的挑战

在学习任务群活动的开展中,可能还会遇到任务组织和协调不畅的问题,比如学生之间合作意愿不强、人际关系复杂等。对于这种情况,教师在分组时应充分了解学生的特点和相互关系,尽可能均衡地安排学生的分组。同时,教师可以通过定期变换小组成员,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增强团队凝聚力。另外,在任务群中也有可能遇到任务数量过多、时间紧迫,导致任务难以完成或质量不高的问题。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任务的长度和难度,合理分配时间,确保教学任务顺利完成。

综上所述,学习任务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设计和实施任务群教学,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他们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任务群的设计包括确定学习目标和内容、设计多样化的任务类型和形式、分配适当的角色和责任、提供资源和支持,以及设计评估和反馈机制。在实施过程中,教师需要克服学生角色转变和适应困难、任务群组织和协调的挑战等问题,并采取相应的应对策略,确保“学习任务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能够得到良好实施。

参考文献:

[1] 韦柳涛《小学语文教学“学习任务群”实践路径分析》,《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23年第6期。

[2] 李偲文《有效教学背景下的小学语文学习任务群探究》,《学苑教育》2023年第11期。

[3] 施玉春《基于学习任务群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策略》,《天津教育》2023年第9期。

[4] 林丽平《新课标背景下学习任务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当代家庭教育》2023年第6期。

(董茗,一级教师,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