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谈如何实现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的有效整合
作者: 石蕾摘 要:阅读和写作是小学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将这两个方面有机结合起来,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本文通过对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课文的研究,探讨了如何实现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的有效整合,主要包括课前预习、总结中心思想和写作延伸的策略。实践表明,采用这些策略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和写作能力。教师将预习、阅读和写作整合起来,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主题,掌握写作技巧,从而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笔者希望本文能够为小学语文教师提供一定的参考,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与写作 有效整合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3.20.031
阅读是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的重要手段,写作是学生表达思想和情感的重要途径。虽然小学语文教育需要将阅读和写作有效整合起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文综合能力,但实现这种整合并不容易。学生之间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存在差异,有些学生可能擅长阅读但不擅长写作,有些学生可能擅长写作但不擅长阅读。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思维能力还不够成熟,需要教师和家长的指导和帮助,并制定相应的策略来实现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的有效整合。
一、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的意义和关系
1.阅读的意义
小学语文阅读的意义体现在多个方面,首先,可以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小学语文阅读能够帮助学生掌握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提高语文素养,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阅读不同类型的书籍、文章,小学生能够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了解更多的事物和文化,加深对世界的认识和理解。阅读能够使小学生了解到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学习中的优点和不足,从而更好地认识自己,增强自信心和自我意识。通过阅读感兴趣的书籍、文章,能够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和动力。
2.写作的意义
小学语文写作的重要意义在于,能够增强学生的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表达个人思想和情感。小学语文写作能够帮助学生掌握语言表达能力、思考能力,进而提高语文素养,提高综合素质。小学语文写作能够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判断能力,从而使学生更好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提高学习效果。小学语文写作能够培养学生创造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意识,从而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够更好地应对各种情境。
3.阅读与写作的关系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小学语文阅读是小学生掌握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的基础,而写作则需要丰富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通过阅读,学生可以学习到不同类型的文章和写作技巧,从而在写作时进行运用。写作是阅读的延伸,小学语文写作能够帮助学生将阅读中所获得的知识和信息进行巩固和延伸,同时也能够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阅读内容。小学语文的阅读和写作是相辅相成的。阅读能够为写作提供丰富的素材,而写作则可以通过反思和总结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通过阅读和写作的实践,学生可以不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提高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
二、有效整合阅读与写作的策略
1.课前预习课文,预测故事情节
通过课前预习,学生可以了解课文的主题和结构,预先了解课文的内容和情节,为阅读和写作奠定基础。在预习课文时,学生可以通过课文的标题、插图和文字等方面来更好地理解课文的内容和情节。课文的标题可以帮助学生初步了解课文的主题和情节,通过关键词和表达方式来推测出课文的大致内容。课文的插图可以帮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课文的情节和内容,通过观察人物、场景和动作等细节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而课文的字词则可以帮助学生掌握课文中的重要词语,通过标注生词和短语并查阅相关资料来理解其含义和用法,从而在阅读时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课文内容。学生可以通过观察课文标题和插图,推测故事情节。这是预测故事情节的两个重要来源。通过分析前几段文字,学生可以了解故事情节和背景,从而更好地预测故事情节。
此外,学生还需要注意词语和句式的运用,因为一些关键词语和特殊句式往往会提示故事情节。在阅读和预测故事情节时,学生还需要关注人物和事件的变化,因为人物的性格和行为、事件的起伏和发展,往往会影响故事情节的走向。为了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和背景,提高阅读和写作的效果,学生可以查阅相关知识。首先,通过查阅相关知识,学生可以消除一些不熟悉的知识点,消除知识障碍,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和背景,有利于提升阅读和写作的效果。查阅相关知识能够帮助学生深入了解课文内容和背景,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文的中心思想,提高学生阅读和写作的水平。此外,查阅相关知识可以让学生了解更多的知识和信息,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总结中心思想,留意文章结构
中心思想是指课文的主要思想或观点,是阅读理解的核心,也是写作的重要素材。在阅读时,学生需要注意把握中心思想,理解课文的主旨要义。课文的结构对于阐述中心思想至关重要。通过组织课文中的各部分内容,作者可以将思路和逻辑关系连接起来,形成完整的表达。因此,学生在阅读课文时应该关注文章的结构,理解作者的论述方式和逻辑关系,以更好地把握中心思想的表达方式和思路。为了熟悉文章的结构,学生可以做笔记,以便回顾和总结。
此外,课文中的每一段都有一个明确的中心思想,因此,学生需要关注文章的分段,理解每一段的中心思想,以更好地理解课文的内容。同时,关联词语也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结构和思路。这些词语包括转折词、因果关系词、并列连词等,它们可以使文章的逻辑关系更加明确,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课文标题是文章整体的概括和表达,学生在进行阅读时必须关注文章的标题与中心思想,理解标题所表达的中心思想和主题。掌握课文的结构,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文内容,提高语文阅读和写作能力。
3.寻找关键词语,了解背景知识
在小学语文学习中,课文中的一些关键词语往往与中心思想有关。这些关键词语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主题,加强对文章的理解和掌握。因此,学生在阅读课文时应该留意这些关键词语,加强对中心思想的理解和掌握。学生通过关键词语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心思想和主题。例如,在描述一个历史人物的文章中,其成就、品德、思想等方面的关键词语都是表达中心思想的关键。
关键词语也可以支撑中心思想,通过关键词语可以深入探究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主题。例如,在一篇描写动物的文章中,关键词语包括动物种类、生态环境等,这些词语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文章中的生态问题和中心思想。
为了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主题,学生应该留意关键词语,在阅读时,学生可以标记一些关键词语,例如重复出现的词语、中心词语等,加强对中心思想的理解和掌握。在阅读完文章后,学生可以总结一些关键词语,加深对中心思想的理解和掌握。可以使用图表等方式,将关键词语归类总结,从而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主题。学生可以通过多读经典文学作品、阅读理解练习等方式,加强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对中心思想的理解和掌握能力。
有时候学生需要了解一些背景知识才能理解课文中的中心思想,比如某个历史事件、某个文化习俗等。在阅读时,学生可以通过查阅相关知识来加深对中心思想的理解和掌握。学生可以通过查阅资料等渠道了解相关的历史事件、文化习俗等背景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中的内容和中心思想。学生可以通过阅读相关书籍。如历史、文化、地理等方面的书籍,了解更多的背景知识。通过阅读相关书籍,学生可以深入了解相关的历史事件和文化背景,更好地理解课文的内容和中心思想。如果遇到无法理解的词语和内容,学生可以向教师和家长请教,进而了解相关的背景知识。教师和家长都拥有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可以为学生提供相关的帮助和指导。
4.运用课文中的写作技巧
在小学语文课文中常常会出现各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学生可以通过阅读课文,了解这些修辞手法的运用方式,并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提高文章的表现力和文学感染力。
例如,在一篇描写大海的文章中,作者使用了“大海如一张巨大的蓝色绸带”这样的比喻,形象地表现出大海的广阔和美丽。学生可以通过学习这种比喻的方式,将其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丰富文章的表现力和语言魅力。
在小学语文学习中,课文中的语言表达也是学生可以借鉴的重要方面。课文中的语言表达可能涉及语言的准确性、简洁性、优美性等,这些都是学生可以借鉴和学习的。例如,在一篇描写秋天的文章中,作者使用了“金秋”“落叶”“丰收”等词语,形象地表现出秋天的美丽和丰收的场景。学生可以通过学习这些语言表达的方式,将其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提高文章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感染力。
在小学语文学习中,课文中的句式结构也是学生可以借鉴和学习的重要方面。课文中的句式结构可能涉及简单句、复合句、并列句、倒装句等,这些都是学生可以借鉴和学习的。例如,在一篇描写夏天的文章中,作者使用了并列句和复合句,表现出夏天的热烈和多彩。学生可以通过学习这些句式结构,将其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提高自己文章的感染力。
5.延伸写作主题,交流分享写作成果
写作延伸是指通过阅读课文,拓展和延伸写作思路,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在小学语文学习中,阅读和写作密不可分,学生可以通过阅读课文拓展写作主题。通过阅读课文,学生可以拓宽视野,提高语文素养,从而为写作提供更多的灵感和素材。
学生在阅读课文时,可以从中获取到丰富的内容和信息,这些内容和信息可以成为学生写作的素材和灵感。例如,在一篇描写动物的文章中,学生可以学到各种动物的生活习性、行为习惯等方面的知识,并将这些知识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写出一篇精彩的文章。
在阅读课文的基础上,学生可以延伸和拓展写作主题,将自己的思考和认识融入写作中。在阅读一篇描写大自然的文章后,学生可以从自己的视角出发,写一篇文章,表达自己对大自然的感受和认识。
阅读课文可以帮助学生拓展写作思路和表达方式。在阅读一篇富有想象力的童话故事后,学生可以受到启发,写出一篇童话故事。学生可以将自己的写作成果和感受分享给同学和教师,通过交流和反馈,提高写作水平及能力。
学生之间通过分享互相学习和借鉴,可以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分享自己的写作成果和感受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拓宽思路和视野,同时也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写作技巧。通过分享,学生可以互相借鉴和学习,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分享的过程中,学生通过朗读个人的作品、展示个人的写作思路和技巧等,向同学和教师展示个人的成果。同时,学生通过分享了解和学习写作思路和技巧,相互借鉴,不断提高自身的写作能力。对于学生的作品,教师可以和学生进行交流和分析。通过交流和分享,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写作技巧,同时也能够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教师可以对学生的写作成果进行评价,并给予建议。这些评价和建议能够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和问题,并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6.阅读与写作的有效整合实践
笔者以小学语文课文《董存瑞舍身炸暗堡》为例,详细阐述课前预习、总结中心思想、写作延伸策略的整合实践。
首先,在预习《董存瑞舍身炸暗堡》这篇文章时,学生可以通过查阅相关历史资料,了解董存瑞这位民族英雄的生平事迹和作为烈士的义举,加深对文章中人物形象的理解和认识,为后续的阅读和写作提供有力支撑。
其次,在阅读《董存瑞舍身炸暗堡》时,学生可以注重文章的结构和关键词语,把握作者的论述方式和文章的逻辑关系,理解中心思想的表达方式和思路。通过深入理解文章中的故事情节,学生可以从中获取写作的素材和灵感,延伸出自己对董存瑞的思考和认识,并通过写作将自己的感受和认识表达出来。也可以将自己对董存瑞的认识和理解表达出来,运用课上学习的写作技巧,如修辞、比喻等,提高写作水平和能力。
在分享和交流的过程中,同学们互相学习和借鉴,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同时,教师也可以进行点评和指导,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和问题,并进行改进和提高。通过整合实践,学生不但提高了自身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还增强了阅读兴趣。
总之,本文通过对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课文的研究,总结出了课前预习、总结中心思想和写作延伸等策略,来实现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的有效整合。这些策略能够帮助学生在阅读中理解和掌握知识,在写作中表达思想和情感,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教师也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采用这些策略,为学生提供更好的语文学习环境。
参考文献:
[1] 程烨《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有效整合的途径探究》,《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22年第11期。
[2] 张正艳《读写结合,提高作文水平——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的有效整合策略》,《作文成功之路》2022年第23期。
[3] 陆树芳《如何实现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的有效整合》,《好作文》2021年第17期。
[4] 魏瑞霞《浅谈如何实现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的有效整合》,《文理导航》2021年第3期。
[5] 营毛丽《试论如何实现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的有效整合》,《科普童话》2020年第10期。
[6] 唐明雪《关于如何实现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有效整合的思考》,《智力》2020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