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年级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作者: 杨新全 阮文霞

摘 要:众所周知,小学高年级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在小学语文课程教学环节引入个性化阅读教学模式,能够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以及小学语文课程教学改革需求,对于促进学生成长与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需要得到小学语文教师的高度重视与广泛关注。结合目前形势,个性化阅读教学模式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环节中的应用存在不可忽视的问题。基于此,本文分析在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环节引入个性化阅读教学模式的重要性与现存问题,并且提出与之相应的优化策略,供广大教育界同仁参考。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语文 个性化阅读 实践策略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3.21.003

小学高年级学生通过以往的学习,已经具备基础的认知能力,求知欲望与表现欲望强烈。为此,在针对小学高年级学生开展阅读教学期间,教师需要秉承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结合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鼓励学生开展个性化阅读、自主性阅读,为学生带来良好的阅读体验,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以及正确的阅读观念,助力学生实现个性化发展。为实现这一目的,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以及阅读教学特点,引入个性化阅读教学模式,确保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活动满足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不同性格特点的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

一、阅读与个性化阅读概念分析

众所周知,阅读教学活动可以看作是学生主体与教育人员、教学材料在思想层面的碰撞。通过阅读活动,学生可以从文本当中获取关键信息,了解文章的中心主旨以及关键段落,积累阅读经验与写作素材,并且在教师的科学引导之下,顺利完成知识内化与知识迁移,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以及创新创造意识。

在传统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期间,教师受到应试教育观念影响,长期占据课堂主导地位,与学生之间缺乏必要的互动与交流,采用理论灌输的方式开展知识点讲解,并且向学生提出硬性要求,布置机械式阅读任务。这导致学生的个性化阅读需求无法得到有效满足,逐渐对阅读活动产生抗拒情绪与畏难心理。在阅读教学环节引入个性化阅读教学模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以及创新能力。但需要注意的是,在个性化阅读教学环节,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阅读需求,不对学生的阅读活动进行过多的干预,学生可以结合自主意愿以及兴趣特点自由选择读物开展针对性阅读。教师要发挥课堂教学活动的指导功能,选择恰当方式与恰当时机,对学生开展科学指导,为学生的个性化阅读活动指明发展方向。

二、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中引入个性化阅读教学模式的重要性

小学高年级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念形成、思维能力发展的黄金时期。个性化阅读教学模式对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促进作用。

首先,教师引入个性化阅读教学模式,针对学生开展个性化阅读指导,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入与学生兴趣特点相契合的阅读教学活动,可以确保学生通过阅读活动收获成就感与喜悦感。

其次,个性化阅读教学活动有助于学生思维方面与情感方面的发展,教师要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知识储备,助力学生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促进学生语言组织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

再次,个性化阅读教学活动可以为学生带来良好的阅读体验,使学生体会到阅读的趣味性,助力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最后,教师引入个性化的教学模式后,学生可以结合自主意愿选择书籍开展阅读,针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自主学习意识展开有效培养。

除此之外,个性化阅读注重结合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能够满足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学生的成长需求以及阅读需求,从而有效提高阅读教学成效,助力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发展。

综上所述,个性化阅读教学模式,对于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成长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意义与作用。为此,无论是小学语文教师还是学生家长,都需要注重借助个性化阅读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与阅读热情,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为学生信息获取能力的提高奠定坚实基础。

三、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中引入个性化阅读教学模式的现存问题

1.阅读内容过于单一

在小学高年级学生个性化阅读教学中,若是学生阅读内容过于单一,会导致个性化阅读教学模式的优势与作用无法得到充分体现。结合目前形势,无论是学生家长,还是小学语文教师,都对学生的受教育过程保持密切关注,但学生普遍会遇到缺乏课外书籍这一问题。首先,结合书籍来源展开分析,鲜有学生前往图书馆获取自身发展所需的阅读素材;结合阅读时间展开分析,小学高年级学生普遍缺乏固定的阅读时间,学生通常会结合自主意愿开展兴趣阅读,而部分缺乏阅读兴趣的学生,则不会在完成课后作业任务后,开展课外阅读。

其次,在进行个性化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没有按照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为其提供具有多元化特点和个性化特点的阅读学习内容,导致学生所阅读的内容单一,难以有效培养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能力,不利于教育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和创新性发展。

2.阅读方法缺乏创新

阅读活动需要针对作者的个人情感以及巧妙构思开展深度分析,学生在教师的科学引导之下,能够掌握文章的中心主旨、写作脉络以及作者所表现出的创作情感,取得良好的阅读教学成效。反之,若是缺乏科学合理的阅读方法,就会引发各式各样的问题,从而导致阅读活动的作用与价值无法得到充分体现。

据相关调查表明,多数小学高年级学生在收到阅读材料后,在遇到不理解的词汇或者不认识的字时,不会借助工具进行查询,这也就意味着阅读效果大打折扣,始终无法进入理想状态。与此同时,还有部分学生尝试针对喜欢的段落进行摘抄,与同伴进行分享。但在通常情况下,学生只会复述文章的内容,并未在表达环节融入个人思考与个人情感。另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科学引导学生创新阅读方法,导致学生由于阅读方式方法不正确,难以提升阅读的效率和效果,不利于学生个性化阅读活动的有序开展。

3.学生个性化阅读需求无法得到有效满足

学生是独立存在的个体,随着学生的年龄不断增长,对世界万物的理解也出现些许差异。但就语文阅读活动而言,学生在阅读活动之间的差异极为明显。通常而言,男生更加青睐于悬疑类阅读素材以及冒险类的阅读素材;而女生则更加倾向于文学类书籍。换言之,由于学生的性格不同、性别不同,所选择的阅读内容也不尽相同。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书籍。除此之外,由于班级当中的学生数量众多,教师无法完全顾及每位学生,为确保满足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学生的个性化阅读需求,教师需要对学生开展适当分层,这也对阅读教学活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四、小学高年级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活动优化策略

1.为学生提供个性化阅读教学素材

个性化阅读素材乃是小学高年级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成效的重要保障,关乎学生阅读兴趣的生成以及阅读能力的培养。为此,小学语文教师不仅需要结合教材内容科学设定个性化阅读教学目标,同时还需要结合学生的反馈信息,掌握学生的真实发展需求。

例如,在《牛郎织女》的阅读教学环节,教师需要针对教材当中的内容展开深度分析与综合性考量,并且借助互联网搜索引擎,获取与本课教学主题相关的阅读素材,如“后羿射日”“女娲补天”等。与此同时,为有效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教师可以在互联网当中收集与文本内容相关的影视文化作品或者动画视频,将抽象性的课本内容以形象直观的方式呈现给学生,确保课内外阅读材料可以实现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在课堂教学环节中精准展示出来。

首先,教师需要充分意识到,课外阅读乃是课内阅读活动的重要延伸与重要补充,而且课外阅读素材不仅可以作为课后的作业任务,同时也可以作为拓展性教学内容出现,教师要鼓励学生结合自主意愿以及个性化发展需求,进行自由选择与个性化学习。除此之外,教师通过与学生的互动与交流,要能够掌握学生的发展需求,并且选择差异化指导方式,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更加丰富的阅读内容,确保个性化阅读教学活动顺利开展。同时,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教师还需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制定较为完善的教育方案,科学合理地进行个性化阅读内容的选择,为学生提供较为良好的个性化阅读材料,使学生有充足的素材进行阅读分析,在培养学生素质和素养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2.帮助学生掌握个性化阅读的技巧

对于小学语文教师而言,需要秉承与时俱进的精神,针对上一阶段的阅读教学活动做出针对性优化与科学调整,确保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活动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为实现这一目的,小学语文教师需要结合新《课标》当中所提出的教育理念展开深度分析与综合性考量,在阅读教学活动当中落实素质教育理念,将其作为阅读教学活动改革的指导思想。在针对学生的阅读活动开展指导之前,教师需要不断加强理论学习,为开展阅读教学活动积累丰富的教学经验。小学高年级语文教材当中包含大量的文学作品,需要学生仔细品味,方可解读与了解作者的创作情感以及所思所想。教师需要指导学生针对文章创作思路科学梳理文章内容,引导学生借助已掌握的知识与技能,进行问题发现与问题解决。

比如,在个性化阅读教学环节,教师可以选择速读法,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顺利完成文章段落浏览任务,并且尝试将文章当中的重点语句摘抄出来。需要注意的是,个性化阅读方法并不固定,学生可以结合自身的个性化发展需求,选择更加灵活多变、与自身个性发展需求相契合的阅读方法,这是学生科学开展个性化阅读的前提条件与技术保障,也是个性化阅读教学活动顺利开展的重要途径。为实现这一目的,教师可以选择角色扮演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角色扮演或者有感情朗读、分角色朗读。同时,为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能力,教师可以为学生提出问题“你认为适合你自己的阅读方式是什么?你能通过对文本材料的阅读,掌握更多的阅读方法吗?你知道什么样的阅读是精读、速读、略读吗?”提出问题后,教师要求学生进行分析和思考,学生在研究和分析的过程中,可以按照自身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选择个性化阅读的方法和策略,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还能增强个性化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提升整体的教学指导工作水平,满足当前的教学创新需求。

3.科学设定个性化阅读教学目标

在传统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期间,教师针对班级内全体学生设定统一的阅读目标与教学评价标准,这导致学生的个性化阅读需求始终无法得到有效满足,主体地位也无法得到有效凸显。为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小学语文教师需要秉承以生为本的现代化教学理念以及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结合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以及发展方向,为学生设置具备针对性特征与差异化特征的阅读教学目标。

比如,在个性化阅读目标设定环节,教师需要确保学生可以顺利实现自我约束、自我监督、自我优化。对于学生而言,每完成一次个性化阅读任务,就意味着离目标更近一步,会获得成就感与满足感。与此同时,学生在自我激励与自我约束下,能够以热情饱满的态度参与到阅读活动当中,迎接后续更深层次阅读教学活动的挑战。需要注意的是,教师也需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功能,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以及阅读成效开展科学评价,确保学生可以针对自身的阅读环节的优势之处与不足之处开展反思,不断优化学生的阅读状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优势,为个性化阅读教学活动顺利开展提供保障。

总而言之,个性化阅读教学模式与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高度契合,会对小学生的成长与发展起到深远的影响以及不可忽视的促进作用。为此,小学语文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阅读水平以及兴趣特点,为学生科学设定个性化阅读教学目标,对学生开展科学的阅读指导,为学生提供优质的个性化阅读内容,从而满足学生个性化阅读需求,助力学生德智体美劳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在此基础上,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活动当中,教师要不断总结工作经验,针对上一阶段的个性化阅读教学活动做出针对性优化与调整,确保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活动可以结合学生的发展需求做出优化与创新。

参考文献:

[1] 史倩倩《经历阅读过程夯实批注教学——以部编语文教材四年级上册〈一只窝囊的大老虎〉一文的教学为例》,《小学教学参考》2022年第22期。

[2] 黄蔚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文本解读的指向分析——以〈好的故事〉教学设计为例》,《甘肃教育》2021年第12期。

[3] 袁莉《紧扣单元导语要义,引导学生深度学习——以部编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学为例》,《语文教学通讯·C刊》2021年第3期。

[4] 彭璇《基于任务驱动的“整本书阅读”个性化解读阅读活动设计与思考——以〈水浒传〉为例》,《人文之友》2020年第3期。

[5] 吴再柱《师生双重视角下的“整本书阅读”个性化攻略例谈——以部编本七年级名著导读为例》,《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19年第39期。

[6] 黄咏瑜《基于个性化智慧课堂的小学语文阅读生成性教学实践——以〈梦想的力量〉一课为例》,《教育信息技术》2019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