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评价即时反馈探析

作者: 黄美钦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评价即时反馈探析0

摘 要: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和改革,教学评价已经成为教育改革中的重要环节。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即时反馈是评价学生学习成效和促进其成长的关键,即时反馈也能够促进教师及时反思和改进教学方式,提高教学实效。本文先提出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评价存在的问题,进而就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评价即时反馈的价值和对策展开详细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 课堂教学评价 即时反馈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3.21.053

《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将教学评价作为课程实施的关键和重点。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即时反馈的评价方式尤为重要,它有利于教师调整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教师应重视评价的即时反馈,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机会,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和成长。

一、课堂教学评价概述

课堂教学评价是指对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进行评估和判断的过程。它是教学质量监控的重要环节,能够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效果,同时也为教师提供了改进教学方式的思路。

课堂教学评价的目的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检查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二是评价教师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效果,确保教学质量。三是为教师提供改进教学的参考,促进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的提高。

课堂教学评价的内容涵盖多个方面。一是对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进行评价,包括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作业成绩等。二是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进行评价,如学生的思考逻辑、问题解决能力等。三是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评价,包括学生的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四是对教师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进行评价,如教师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效果等。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评价中存在的问题

(一)注重分数

注重分数已经成为当前教育系统的普遍问题,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作为中考学科也不例外。师生们为了追求高分,常常只关注考试内容,而忽略了课程知识体系的构建,学生学科思维的养成,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这种注重分数的倾向使得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变得肤浅,无法真正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

(二)依赖试题检测

目前的评价体系过于依赖试题检测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然而,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培养的是学生的综合能力,单纯的试题不足以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更无法评价学生核心素养的综合发展状况。

三、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评价即时反馈的价值

(一)即时反馈能够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水平

在课堂上,教师通过即时反馈的评价方式可以及时了解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情况,是否能够准确理解课程中的概念和内容。通过及时反馈,教师能够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学习困难,进而调整教学策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二)即时反馈可以帮助学生及时纠正错误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很可能会产生一系列错误的学习观念。这是很正常的现象,因为学生还在成长中,对于一些概念和价值观存在一定的理解偏差是难免的。当学生在道德与法治的学习中出现错误观念或认知偏差时,教师或者家长应该及时指出并给予合适的批评。教师要明确解释学生的错误,并提供正确的观念和认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正确的道德与法治价值观。这样,学生就会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在将来的学习中避免犯同样的错误。

(三)即时反馈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评价环节中,学生通过及时反馈能够了解到自己在学习中的表现和水平,可以知道自己的努力是否得到了认可和肯定。这种及时反馈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积极的激励和奖励,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及时反馈还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心,增强学生对教师的信任和对课堂教学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

(四)即时反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通过及时反馈,教师可以了解到自己的教学效果,了解自己的教学方法是否可以有效传达给学生,从而及时调整和改进教学内容和方法。同时,及时反馈还能够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个性特点,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教学的针对性。

四、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评价即时反馈的策略——以“中国担当”为例

(一)引导鼓励——即时反馈激发学生的成长潜力

为了激发学生的成长潜力,即时反馈应该采取引导和鼓励的方式。

1.建立差异化的评价观

每个学生的成长和发展都是不同的,评价应该根据学生个体的特点和需求来进行,激发他们的潜力。在《中国担当》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差异和特点,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和评价方法开展教学。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兴趣和潜能,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内容和活动。有些学生可能对历史、文学感兴趣,而有些学生可能对科学、数学更感兴趣。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调整课堂教学内容,让学生参与其中,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2.建立完善的课堂反馈机制

完善的课堂反馈机制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道德素养的有效抓手。教师在《中国担当》一课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给学生提供即时的反馈和指导。

例如,为了讲好中国故事,让世界了解真正的中国,学生根据课前准备(每个小组以录音、视频、PPT、图片等方式,展示一个中国的国际行动,叙述其主要内容)自由组成小组,小组派代表在课上进行展示。这样的教学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在课堂中,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活动、角色扮演、讨论研究等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程学习中。在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应时刻关注学生的表现,及时给予肯定和指导。通过实时的反馈,学生可以及时纠正错误,改进不足,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水平和综合素质。

同时,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还可以采用问答互动的方式,向学生提问并及时评价。通过提问和评价,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和思考能力,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指导。这样的及时反馈可以使学生更加主动地思考和学习,促进他们的思维能力提升。

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技术手段进行教学评价的即时反馈。通过使用教学平台、在线测试等工具,教师可以及时获取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表现。这种方式不仅便于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还可以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加专注和认真。

(二)及时恰当——即时反馈在动态变化

即时反馈需要在变化、生成的课堂中进行,而且教师要及时、恰当地给予学生反馈。例如,在《中国担当》这节课的教学中,教师以世界杯为大背景,组织名为“球迷夜话”的教学活动,进行即时反馈和讨论。在活动中,教师分别请四位球迷代表A、B、C和D,让他们展示关于中国援助他国的观点以及“中国方案”的建议。

首先,球迷A提出了一个重要的全球议题,即贫穷国家人口增长的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中国对贫穷国家的援助措施,并引导他们讨论中国可以通过促进经济发展、减贫和教育援助等方式来为贫穷国家提供帮助。

接着,球迷B的问题关注中国是否继续援助他国。学生可以表达他们对中国援助的看法和理解,并通过对中国的援助历史和政策进行分析和讨论,来回答这个问题。

然后,球迷C的问题则探讨了中国对外援助的方式和原因。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中国援助的动机和目的,并帮助他们理解中国援助的原则和价值观。

最后,球迷D的问题聚焦在中国如何提高援助能力上。学生可以畅谈中国的发展过程,并通过对中国的外交政策、国际合作和发展模式的分析来回答这个问题。

在活动结束时,教师可以评选出最佳的中国方案,并分发奖品以鼓励学生。这样的教学活动不仅能够实现即时反馈,还能够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激发他们对国际事务和全球治理的兴趣。此外,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也能更好地理解中国在国际舞台上扮演的角色和中国的发展模式,形成正确的政治认同。

(三)情境创设——关注即时反馈体验情感

教师在进行即时反馈时,应注意情境的创设,使学生在接受反馈时能够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例如,在《中国担当》这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创设探究中国发展成就的教学情景。为学生展示中国在脱贫攻坚战中的全面胜利,中国的经济总量在世界经济中的占比达18.5%,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平均贡献率超过七国集团总和达到38.6%这三张数据图表,同时向学生提问:

从以下三张图中你看到了哪些中国发展的重要数字?

这些数据说明中国发展对世界发展有什么作用?

然后,教师引导学生从图表中获取信息并发表自己的观点。图表往往能够清晰地展示数据和趋势,这样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到具体的情况,有利于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这样的情境创设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学习的乐趣,还能使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教师要用鼓励和肯定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见,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努力和付出得到了认可和赞赏。同时,教师还要为学生提供具体的指导和建议,帮助学生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和策略。例如,当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可以使用“表达很准确!”“观点很新颖!”等肯定性的评价来激励学生;当学生犯错误或有待改进时,教师可以使用“你可以尝试这样做”“你的回答已经很接近了,再多思考一下”等指导性的语言来引导学生。

(四)启发推动——即时反馈的发展性护航学生发展

即时反馈不仅仅是告诉学生他们的错误或不足之处,更重要的是促进学生的发展。

1.创设开放和谐的课堂环境

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评价即时反馈的课堂环境创设方面,教师应当给予学生足够的自由空间,鼓励他们提出问题。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互动活动,以促使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教师还可以通过开展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站在不同的立场上讨论道德与法治的问题,激发他们的思维和创造力。

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利用“智慧教室”,大型互动式电子白板等即时反馈工具,例如投票系统或电子问答平台,让学生通过互动平板回答问题。这种方式可以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到课堂讨论中,并且可以即时得到反馈和解答。教师可以依照学生对于问题的回答情况,找到适宜学生学习的教学方式,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

2.接纳学生的差异性和发展不平衡性

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评价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接纳学生差异性和发展不平衡性。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各自都有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因此,作为教师,我们需要通过发现和肯定学生的长处来激发他们的潜能,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第一,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和能力,教师应该密切观察每个学生的表现,了解他们的学习进度、学习风格和学习习惯。这样可以更好地为每个学生量身定制教学计划,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第二,教师要善于发现和肯定学生的长处。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点和潜力,教师要注重发现并且积极肯定学生的长处。教师可以通过课堂小组合作、讨论等方式,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才能,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3.关注反馈节奏与尺度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评价即时反馈中,教师要关注反馈的节奏和尺度。既要关注学生的错误和不足,又要给予学生正面的鼓励和认可,找到一个合适的平衡点,促使学生不断进步。

在《中国担当》这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一系列活动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例如,教师可以通过讲解、视频展示等方式介绍义乌制造的转型升级过程。学生可以了解到,义乌作为一个传统的小商品市场,如何通过创新和改革,逐渐成为世界知名的制造业基地。教师还可以邀请相关行业的专家或企业家来举办讲座,让学生听取他们的亲身经历和成功经验。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评价即时反馈的策略包括引导鼓励、及时恰当、情境创设和启发推动。通过这些策略,教师可以激发学生的成长潜力,帮助他们更好地调整和改进学习行为。同时,教师在进行即时反馈时,还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只有通过有效的即时反馈,教师才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和成就感,落实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因此,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反馈能力,灵活运用各种策略和方法,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即时反馈,使课堂教学评价更加科学和有效。

参考文献:

[1] 周文叶、毛玮洁《表现性评价:促进素养养成》,《全球教育展望》2022年第5期。

[2] 周文叶《教师评价:评什么和怎么评——访斯坦福大学李·舒尔曼教授》,《全球教育展望》2020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