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高质量人才培养对策研究
作者: 江建达[摘 要] 自2019年全面推行现代学徒制以来,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在高职院校得到大力发展,但也产生吸引力不足、质量不明显等问题。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全面进入社会主义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以高质量为抓手,高职院校进行高质量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迫在眉睫。围绕吸引力、竞争力、培养机制三个维度分析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高质量人才培养面临的困境及影响因素。提出通过优选合作企业提高现代学徒制吸引力、强化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学徒的竞争力、完善制度建设加强现代学徒制运行的规范性对策,促进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高质量发展。
[关 键 词] 现代学徒制;高质量学徒制;高职院校;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5)04-0061-04
现代学徒制是提升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实现人才供需精准对接的重要举措,也是职业教育主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打通和拓宽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和成长的通道。《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部分提出“开展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试点”。教育部于2015—2018年开展三轮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并于2019年发布了《关于全面推进现代学徒制工作的通知》(教职成厅函〔2019〕12号),标志着现代学徒制在职业教育层面进入全面推进的阶段,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由规模壮大阶段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经济社会的发展更加注重质量的提升。202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当前经济社会和职业教育的宏观环境向高质量发展已成共识,有必要进行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高质量人才培养研究。
“高质量学徒制”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作为中心,旨在为学徒提供高质量的培训机会,实现学徒、企业和职业教育体系的多方互利共赢,培养国家发展需要的高质量、高水平技能人才,是职业教育优质发展的一种新型人才培养形式。[1]
一、研究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全面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对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高质量发展的研究受到专家学者的重视。第一,对现代学徒制高质量人才培养制度建设的研究。关晶(2020)通过选取12个对现代学徒制质量要求的系统性建议的国际组织各个时期关于学徒制质量的倡议文本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编码分析得出国际组织对现代学徒制的质量要求体现在制度建设、项目运行、教学实施和开展成效四个方面。提出我国现代学徒制改革亟须采取行动从“数量扩张”的轨道转向“质量提升”,建议通过加强制度建设的顶层设计、提高现代学徒制项目服务水平、深化课程改革和开展科学评估,提升我国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质量[2]。钮丽(2021)从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各方利益诉求及冲突,提出通过构建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利益实现机制保障各方利益,从而提高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质量[3]。周晨栋(2022)基于三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验收总结报告的理论研究,建议加强顶层设计,完善现代学徒制管理体系,健全校企合作机制,保障教学质量,从而提高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质量[4]。刘武军(2020)提出健全现代学徒培养质量第三方监管机制,完善多方参与评价、以学生学习结果和技术技能水平为主要评价内容的评价体系,并加快健全政策支持体系[5]。第二,对高职现代学徒制高质量人才培养的实证研究。赵慧娟(2022)结合我国现代学徒制起步探索、试点改革到全面推进的发展演进过程,提出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应紧盯高质量、关注高层次,加强学徒培训质量意识,确保现代学徒制培训计划、项目内容、培训师资和监督评价的“高质量”,以推动中国特色学徒制的高质量发展[6]。林秀芝(2021)通过对护理专业普通班和现代学徒制班的实证研究,从教学运行质量和学生满意度维度分析,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质量明显高于普通班,并提出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课程设置应遵循学生职业成长规律,强化课程教学效果考核,深化校企合作课程模式[7]。臧庆玉(2022)通过对比分析现代学徒制班和普通班就业质量,得出现代学徒制能实现高质量就业并且留存率较高,但优势不明显[8]。周欢欢(2023)根据职业认同理论,通过因素分析,得出个人努力程度和人际关系支持对学徒职业认同产生最显著的正向影响,提升职业归属感,进而提高企业留用率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质量[9]。现代学徒制在西方发达国家已相对成熟和稳定,有关现代学徒制高质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学徒制中师徒辅导关系研究,强调稳定的师徒关系,高质量的师傅是开展学徒制的基础,也是学徒质量的保障;学徒制质量保障机制研究,主要围绕政府职责及校企沟通等方面进行。
综上所述,目前对高职现代学徒制高质量人才培养的研究主要聚焦在制度、机制研究,以及通过实证研究探索高质量人才培养,而对于制约高职现代学徒制高质量人才培养的原因以及应对策略的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入。
二、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高质量人才培养面临的困境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我国进行现代学徒制改革的初衷就是以更高办学质量助力我国产业升级转型,高质量现代学徒制办学包含有形性、有效性和持续性三层含义[10]。然而,随着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不断深入,在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实践中,人才培养的有形性、有效性和持续性受到挑战,尤其是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性和持续性受到的挑战更是明显,其中既有现代学徒制吸引力、竞争力下降的原因,又有现代学徒制具体实施过程中产生的问题。
(一)对学生的吸引力持续降低
提高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吸引力,吸引学生积极参与现代学徒制,是现代学徒制进行高质量人才培养的前提,也是高质量现代学徒制办学有效性和持续性的前提,但是文献资料和现代学徒制实践情况表明,目前高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对学生的吸引力不断降低,经常出现组班困难的现象。主要表现在学生对现代学徒制的认可度较低、学生参与现代学徒制的意愿不高以及在参与过程中不积极,甚至中途退出[11]。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方面。
一方面,学生的选择成本升高。加入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意味着放弃其他选择,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学生的选择越来越呈现多元化和个性化的趋势,当下升学、自主创业等选择对学生的吸引力未必比进入现代学徒制合作企业就业差。另外,有效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都有相应的制度和实施流程,学生参加现代学徒制后,如果改变选择,需要根据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制度进行退班流程操作才能回到普通班,增加学生的操作成本。学生选择成本的增加,导致学生参与动机降低。
另一方面,升学需求越来越成为学生的重要选择。《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和《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均指出要拓宽学生成长成才通道,推进职普融通、协调发展、完善职教高考制度、完善专升本考试办法和培养方式等。近几年,选择专升本越来越成为高职学生职业发展的重要选择,部分高职院校升学比例已经接近30%。作者所在高职院校2024年专升本报考人数占2024届毕业生人数的比例超过50%,专升本已经成为高职学生重要的毕业去向之一,尤其是头部学生把专升本作为自己职业发展的主要选择。升学需求对现代学徒制的虹吸效应不断显现。
(二)学徒的职业竞争力有待提高
1.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目标深度和广度不够。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方案围绕学校、企业、学生的需求进行制定,在人才培养目标制定上,现代学徒制合作企业占据主导。在实践中,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目标主要根据合作企业的需求进行。而在培养能力上,虽然不同的岗位要求不一样,但从培养目标角度看,要求学徒进入企业能上手即可。职业面向的确定性和合作企业能力要求,造成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在目标上存在深度和广度不够的现象。
2.与普通班相比优势不足。合作企业深度参与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并按照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教学管理是提高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质量的保障。在实践中,很难通过教学管理形成现代学徒制班对普通班人才培养质量的优势,因而合作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对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显得非常关键,然而,在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过程中,合作企业参与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深度不够,导致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与普通班人才培养差异小,不能形成优势。
(三)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微观管理机制指从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宣传、招生、教学、实习、入职等一系列过程中,为使现代学徒制能够更好地实施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根据文献资料以及实践经验,目前在现代学徒制运行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
1.制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方案时对学生利益的关注有待加强。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涉及诸多利益主体,最核心的只有三个:学生、学校、合作企业。三者之间的利益诉求存在差异,其中学生的核心利益诉求是高质量就业,学校的核心利益诉求是高质量人才培养以实现学生的高质量就业,企业的核心利益诉求是高质量的员工。从三者的核心利益诉求看,学生是三者核心利益诉求的纽带,但是在制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方案时,存在忽视学生因素的现象,仅从校、企两个方面进行考虑。由于对学生利益的考虑不足,致使高职现代学徒制在人才培养实践中存在空中楼阁的现象,在实践中影响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过程的持续性和稳定性。
2.现代学徒制实施的信息透明度有待提高。在现代学徒制实施过程中涉及众多信息,其中职业岗位信息、薪资待遇、职业发展、教学管理等信息对现代学徒制的稳定运行起到关键作用。在现代学徒制运行实践中,出于项目验收或者维持现代学徒制的正常运行,在与学生交流这些关键信息时,会出现信息传递不全面或者选择有利的信息进行传达,导致部分参与现代学徒制的学生产生片面认知。
3.教学管理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根据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方案,现代学徒制在教学和班级运行管理上与普通班实行差异化管理。但在实践运行中,为降低教学和管理成本,会采用和普通班一样的教学和管理模式,导致无法提升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质量。
三、现代学徒制高质量人才培养对策
《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人才培养质量是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我国当前现代学徒制改革迫切需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现高质量发展。
(一)优选合作企业,提高现代学徒制吸引力
现代学徒制的吸引力是后续开展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基础,没有学徒参与,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就成了无源之水,不可持续,没有吸引力更谈不上高质量发展。诸多因素影响现代学徒制对学生的吸引力,其中核心因素为:学徒的职业发展前景(职业生涯前景和薪资)、升学选择和合作企业。通过对三个核心因素的梳理分析,学徒的职业发展前景与合作企业紧密相关,升学选择权完全在学生的手里。在三个核心因素中,学校具有较大作为的只有合作企业的选择。因此,高职院校在进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时,精选合作企业并选定具有职业发展前景的职业岗位,将提升现代学徒制对学生的吸引力。在挑选合作企业时,可以着重从企业在行业或区域中的地位、企业的规模、所处行业发展情况、面向职业岗位的工作环境及薪资等方面综合评判是否对学生具有吸引力。
(二)强化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学徒的竞争力
1.制定与职业岗位技能相融的学制。目前,我国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呈现多样化的特点,学制趋向灵活多样,有短学制、中学制和长学制。当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面向的职业岗位专业技能要求较高时,应采取长学制,比如医学、通信等行业;当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面向的职业岗位专业技能要求较低时,应采取短学制,比如站务管理、乘务员等岗位;介于两者之间的专业技能,则可以选择中学制。制定与职业岗位技能相融的学制,既能满足合作企业要求学徒达到面向职业岗位技能的要求,实现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目标,又能提升学徒在整个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过程中的稳定性,进而提高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