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新型活页式教材开发与研究

作者: 严惠

[摘           要]  开发金教材尤其是新型教材是职业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倡导研究开发应用活页式教材是保障职业教育质量的重要抓手。在深入研究国内外教材建设现状的基础上,重点开展职业院校新型活页式教材角色的理论研究,对活页式教材应用价值与特性进行了系统分析,并对如何开发新型活页式教材等进行实然性研究。

[关    键   词]  活页式教材;职业教育;“三教”改革;人才培养;特性分析

[中图分类号]  G71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5)04-0109-04

教材是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作为新形态教材,活页式教材立足职业标准与教学标准,开发典型工作任务,融入职业素养要点,涵盖专业核心技能要点,呈现形式兼具柔性。《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倡导使用新型活页式教材;《关于组织开展“十三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建设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新型活页式教材的建设要求;《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明确指出要根据职业学校学生特点创新教材形态,推行科学严谨、深入浅出、图文并茂、形式多样的活页式、工作手册式、融媒体教材;《“十四五”职业教育规划教材建设实施方案》提出加快建设新形态教材,开发不少于1000种活页式、工作手册式等新形态教材。因此,倡导使用活页式教材关乎国之大计,各类文件为活页式教材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与遵循依据。

一、活页式教材界定

活页式教材的活页性体现在教材内容组织呈结构化、模块化、灵活性、充足性等特点,更适应职业院校学生的学习特性。活页式教材通常以项目任务为单元,各单元不仅可以独立呈现,彼此之间又可以柔性组合,构建不同的高阶项目或任务,以活页形式装订呈现。项目通常立足生产性实践项目,项目设计体现专业技能与思政融合,融入企业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常用于实践教学包括理实一体化教学中。

二、活页式教材功能分析

从功能主义角度看职业院校活页式教材,可以发现其在教育实践中的多重价值。活页式教材可以根据教学需求增加、删除、调整教材内容,保障了教材能够迅速适应行业变化和专业技术的更新迭代。教师可以根据学情特点,包括学生已有的专业技能基础、已知与未知的技能与方法、个人的情感特点等,调整教学内容,实现个性化教学,适配职业需求与技能培养,促进教学互动与资源整合,便于教材更新与动态管理。总的来说,从功能主义角度来看,职业院校活页式教材在提高教育适应性、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强化实践技能培养、促进校企合作、支持终身学习、提升教学质量、促进教育公平以及推动教育创新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有效助力高职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契合产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精技能人才目标。

三、活页式教材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一)国外活页式教材研究特点分析

德国偏重实训的职业教育教材,大多为活页式教材。教材的各专题与实际工作任务密切相关,包括对安装方法、所需材料工具进行系统说明。教材构成元素丰富,每个项目任务包含教师用教材,学生用学材,配套的资料、题库、项目任务书等。实践教学考核的评价更注重过程考核,包括项目功能考核、工艺的规划能力考核、方法能力的评价以及职业素养的养成。以客尼出版社的实训教材为例,其突出特点在于教材按单元编写,完成一个相对独立的项目或任务目标,如制作一个金属打孔器、安装照明线路等,适用于某一专业群所有专业的专业核心实训课[1]。教材内容与实践密切相连,如车间模拟安装电线教学与现场实际安装完全相同,教材对安装方法、材料工具等都会给予说明[2]。

日本职业教育教材内容充分考虑学生所学专业的需求,在内容组织上打破学科体系,紧密结合专业对学生能力的需求。职业技能认证内容是英国职业教育内容重要组成部分,学生通过学习获取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因此在编写活页式教材时,以国家职业资格标准为依据,以学徒制框架为目录,融入行业典型案例。美国职业教育教材的特点体现在依法选材,呈现形式充分考虑因材施教,立足学习者心理与特点,采用大量的图片包括实物图、图纸含结构图、平面图、工艺流程图等,确保内容丰富呈现,给予学习者一定的视觉冲击,也增强教材的可读性。实训教材内容翔实、具体,编写规范,涉及面广,案例丰富,指导性强[3]。

综上可知,各个国家在教育体制、职业教育发展历程以及育人模式上各有特色,因此教材的研究、开发、建设以及应用上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但是究其本质,在活页式教材开发上各个国家存在一系列共通点,包括对于活页式教材建设过程中遵循的规范性与标准型的把握;政行企校多元主体协同合作,共同推进教材建设;教材内容与形式并重,根据教材使用者特点采用多样化的呈现方式以满足学习者需求;以教材更新机制保障教材质量,在确保规范的基础上建立灵活的教材遴选机制等[4]。

(二)国内活页式教材研究特点分析

根据中国知网文献数据进行活页式教材的研究领域分析可知,国内的活页式教材在中高职教育应用较多,主要集中在电子信息类、装备制造类等专业领域。通过相关文献的梳理可以看到,目前,全国范围内对新形态教材的研究已进入探索阶段,活页式教材是今后职业教育教材建设的主要趋势和重点任务[5]。

活页式教材的特性引起了很多专家学者的关注,开展了对活页式教材的研究。研究的主要关注点包括活页式教材的定义、内涵特征、理论研究、开发举措、框架构建、选用标准、质量评价机制等。吴振东分析了传统教材与现代职业教育教材的差异,提出“活页式教材+活页笔记+功能插页”三部分内容为一体的活页式教材及教学模式[6]。孙毅等对中职数控加工专业实训课的活页式教材改革进行了案例分析,制订了活页式教材的编写计划和模式[7]。张兴然等结合保定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专业实训课教材改革,介绍了立体化、活页式、项目化教材的特点与开发过程[8]。贺坚阐述了“三教”改革背景下改进中职教材的意义,并论述了活页式教材的编写原则和特点[9]。毛艳丽等提出活页实训课教材开发规范,提炼基于工作任务分析的实训课建设路径及内容规定,形成任务式活页式教材的呈现形式[10]。付建军等阐述其活页式教材开发步骤、应用原则、实施要求[11]。佘阳梓等阐述了高等职业教育活页式教材的开发流程[12]。许远对职业教育新形态教材的特点和核心创新点进行分析,对新形态教材开发的原则、方法进行探讨[13]。苏重来等提出以虚实立体化融合的逻辑来开发活页式教材,构建从目标到知识原理、操作过程、活动练习、反思评价的完整体系[14]。各类关于活页式教材的研究促进了活页式教材开发体系的完善,充实了其理论研究体系,有效指导了活页式教材的开发与应用。

通过对高职院校活页式教材应用现状调研可知,目前我国的活页式教材建设与应用仍然处于初步阶段,尚需不断完善,如仅立足人才培养体系中极少数课程开发配套教材,专业层面体现在不同专业类别对于活页式教材开发的普及度差异性较大等。

四、新型活页式教材开发的实践价值

活页式教材是否有效发挥了其应然角色,发挥的程度如何等,对活页式教材在实际应用中所处的地位即实然角色定位认知意义深远,有助于客观认知、分析目前活页式教材的不足之处以及探寻行之有效的活页式教材开发举措。

(一)倡导使用活页式教材,有助于推进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职业教育旨在培养高素质精技能的契合产业需求的人才,所以,国家对职业教育越来越重视。传统职业教育课程在教学实践中存在一些问题,如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脱节,从而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降低。而当前职业院校学生学习习惯普遍存在速食性,注重追求短频快的学习体验。传统的教材无法因材施教,适应当前背景下学习者对教材的需求。同时,在课程改革实施过程中常出现实际效果与预设效果偏差较大,教材在教学实施过程中的参与感较低,主要原因是教材的设计思路与课程的改革方案契合度不高。教材的开发理念与具体知识内容的融合性不足,深度不够,导致其教学适用性不强。而活页式教材作为一种典型的新形态教材,采用模块组合,方式灵活、内容丰富、呈现手段多样,深受教师和学生的青睐。研究开发应用活页式教材,优化活页式教材设计方案,有助于促进教材建设,推进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与实施。职业教育各类系列教材、规划教材种类繁多,教材的内容、呈现形式在不断丰富,质量也不断得到提升,所以研究开发与应用活页式教材,有助于促进教材多样化发展。

(二)应用与重构活页式教材,有利于创新与实施职业教学模式

职业教育活页式教材架构立足岗位群的素养、知识、技能三个维度需求,基于项目式模块化思路进行整体架构,各个模块单元可作为一个相对完整的教学单元项目,根据人才培养目标,组合使用与对应专业与教育类型匹配的教学项目体系。活页式教材的架构模式,对于教学模式创新与实施有一定的引导作用,其作用的发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材使用者的教师与学生。从效用上看,不仅仅是教材呈现形式的变化,更重要的是教材能契合人才培养需求尤其是教学实施需求,教学内容能立足产教融合,开发生产性实践创新项目。通过立足学情,任务驱动,开发学材,提升教材的趣味性与科创性,通过数字技术赋能,采用信息化手段,发挥教材在教学不同阶段包括课前奠基础、课中夯技能、课后拓新知,实用不同阶段不同情境下的教学需求。因此,研究开发出贯穿学生职业技能养成全过程、助益学生全过程学习成长的活页式教材,契合当前职业教育发展要求,有力地促进了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三)建设与开发活页式教材,有助于提高师资团队综合育人水平

新型活页式教材的开发需立足产业实际需求,设计教材内容、优化项目组织形式、建设与开发配套资源,确保教材资源体系化。因此,开发新型活页式教材对编写者提出了新的要求,如此方能保障新形态教材的开发质量。而教师作为活页式教材的主要负责者,从教材的架构设计、内容组织,到数字资源制作等,对教师综合能力提出挑战。教材编写团队须具备扎实的专业能力、教学能力以及一定的信息素养。编写团队可组建校企混编团队,引入企业项目经验丰富的工程师联合编写。活页式教材开发过程是教师思想认识提高的过程,是教师专业能力提高的过程,需要教师深入研究教材编写方法,融入课程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融入企业的新知识技术成果、新工艺方法,契合课程授课计划,对标职业标准,对接企业相应岗位与生产工艺流程。活页式教材的开发过程也是编写团队深度对接产业提升技能的过程。

五、新型活页式教材特性分析

(一)形式的灵活性与内容模块的可更新性

新型活页式教材摒弃传统装订方式,采用活页形式,方便内容的随时替换与更新,可及时纳入学科前沿成果、法规政策变化及教学反馈调整内容,确保知识时效性与准确性,如法律法规专业教材能迅速跟进法条修订。教材的实时更新和个性化定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同时,教材的灵活性和开放性为教育者创新教学模式提供了一定的借鉴与指导,激发了教育创新的活力。通过活页式教材的使用促动教师采用更加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如项目式学习、案例分析等,提升教学效果,从而提高整体的教学质量。因此,活页式教材的开发和使用促进了教育理念和方法的创新,推动了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同时,不同地区的教育资源存在差异,活页式教材可根据地域特性进行调整,通过数字化手段,活页式教材助力实现远程教学和资源共享,让更多学生受益于优质的教育资源,从而有助于缩小地区间的教育差距。

(二)依据专业领域与学习对象的个性化与定制化

活页式教材能依据不同专业、课程及教学目标灵活组合内容。教师可依据教学目标与学情特点,编排章节顺序与教学案例。学生也能依据自身学习进度与薄弱环节重组学习内容,实现个性化学习路径,像艺术设计类课程可按不同设计方向定制内容;机械制造专业活页式教材可按钳工、车工等岗位任务分模块编写,使学生学习与未来职业精准对接,有效实现职业技能传递与培养功能。活页式教材也便于学生进行自我学习和复习,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学习内容,提高学习效率。通过活页的形式,学生方便记录笔记、标注重点,增强学习的互动性和参与感。活页式教材的模块化设计有助于学生终身学习,教材内容的可更新性保证了学生即使毕业后也能获取最新的行业知识和技术,适应职业发展的需要。

(三)产教融合与数字赋能驱动下的资源互动性与实践性增强

通过数字技术赋能,活页式教材融入丰富互动元素,如二维码链接拓展资源、AR增强现实体验、案例分析引导讨论等,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页式教材注重实践环节,设置实验操作、项目任务、实习指导等内容,将更多的实践案例和操作指南涵盖其中,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操作中,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工科教材可结合实验步骤与项目案例进行开发。另外,在活页式教材的建设中通过加强校企之间的合作,共同开发符合企业需求的教学内容。教材中的实践内容可以根据企业需求和技术发展及时更新,确保学生学到的技能符合市场需求。而企业可以提供最新的行业资讯和技术动态,将这些内容整合到教材中,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