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职院校构建“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体系的策略
作者: 杨徐飞 韩东[摘 要] 高职院校作为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的摇篮,承担着培养各行各业急需的技术人才的重要使命。为了更好地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高职院校不仅需要提供高质量的教育教学,还需要构建有益于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社区。然而,传统的学生管理方式已经难以满足日益复杂多样的需求。因此,探讨如何构建高职院校的“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体系,以更好地提升学生的管理服务水平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 键 词] 高职院校;“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体系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4)07-0145-04
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因为良好的学生管理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还有助于校园和谐稳定地发展。然而,传统的学生管理方式通常是分散的,存在信息不对称、服务不便利等问题。而构建“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体系,可以为学生提供更便捷、高效的服务,延伸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引领的触角,贴近学生学习生活的实际,有助于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传统的学生管理模式可能需要学生多次重复提供信息,浪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构建“一站式”管理体系可以集中管理学生信息,提高管理效率,同时也能够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服务,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
一、高职院校构建“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体系的意义
高职院校在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和满足社会对各行各业专业人才需求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传统的学生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多元化、复杂化的需求,为应对该挑战,高职院校需要积极构建“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体系,以提高学生的管理服务水平和推动学生全面发展,其重要意义包括:(1)提高管理效率与服务水平。构建“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体系,意味着将学生管理的各个环节集中整合,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高效的数据共享与流转,有助于提高学校管理效率,减少冗余操作和信息孤岛。学生只需通过平台或系统便能获取所需信息,办理各类业务,享受个性化的服务,无须反复提交重复信息或跑多个部门,管理人员也能更快速、准确地获取学生信息,提供更高水平的管理和服务,大幅度提升了学校管理的现代化水平[1]。(2)优化校园文化和社区建设。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和社区建设对学生的成长和学术氛围至关重要,构建“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体系可以帮助学校建立更加和谐、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通过在线社交平台、校内活动等方式,学生能更加便捷地参与各类社区活动,积极参与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学生社区的建立有助于提升校园凝聚力,增强学校的社会影响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协作精神。(3)促进信息化教育发展。“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体系是信息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数字化手段管理学生信息、提供在线教育资源、开展远程辅导等,学校可以更好地适应信息化教育的需求,有助于提高教育教学的灵活性和可及性,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自主学习能力,且学校还可以通过分析学生数据,为教学改进提供有力支持,推动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4)推动学校管理现代化。构建“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体系是高职院校管理现代化的重要举措,不仅提升了学校的信息化水平,还有助于推动学校管理体制和管理理念的改革。学校管理人员需要更具创新精神,积极借助先进技术手段,不断改进管理流程和服务模式,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5)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高职院校的使命不仅在于传授专业知识,更在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尤其是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提升,构建“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体系能够全面关注学生的各个方面,包括思想政治引领、学业提升、生活服务、劳动教育、心理健康等。通过数据分析和信息反馈,学校可以更准确地了解学生的需求和困难,提供个性化的辅导与服务,帮助学生充分发展潜能,适应未来职业生涯的挑战,培养出更具竞争力的毕业生,对社会发展和高校的声誉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高职院校构建“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体系的思路
(一)打造思想引领
构建“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体系的第一步是打造思想引领。学校需要明确管理理念和目标,将学生管理工作与学校发展战略相结合,学生管理部门和教职工应积极参与,共同推动社区建设,确保思想引领在全校范围内贯彻执行。需要明确“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体系的核心理念,即以学生为中心,服务学生全面发展为最终目标,该理念将贯穿于整个体系的构建过程中,同时建立学校管理团队的服务导向意识,将服务学生作为首要任务,倡导全员参与,让每位教职工都认识到其在学生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二)日常管理
日常管理是“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体系的基础。学校需要建立完善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包括学籍信息、课程信息、奖惩信息等,以实现信息的集中管理和共享。同时,学校应建立规范的业务流程,包括选课、报名、评优评奖等,确保管理工作的高效运转[2]。建立有效的沟通与协作机制,确保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同工作,以提供高效的学生服务,并审视和优化日常管理流程,制订明确的管理规范和标准操作程序,以减少冗余和提高工作效率。
(三)素质提升
学校应通过各类特色工作室和项目给学生提供素质提升的机会,工作室可以涵盖学术科研、文化艺术、劳动实践、创业创新等多个领域,为学生提供广泛的发展空间。学校可以通过课程设置、导师制度、实践项目等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培养综合素养。
(四)线上线下服务
“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体系需要兼顾线上线下服务。线上服务可以通过建立特色服务平台,提供在线选课、在线咨询、在线答疑等功能,方便学生随时随地获取信息和服务。线下服务则包括生活服务、心理咨询、职业规划等,学校可以建立服务中心,提供“一站式”的生活支持和教育服务。在校园内设置服务中心,提供“一站式”咨询和支持服务,帮助学生解决各种问题,包括学术、生活和职业规划等,并整合校内外资源,与社会合作伙伴建立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服务,如实习机会、职业指导等。
(五)特色工作室与载体
为了推动“一站式”社区服务,学校可以建设一系列特色工作室和项目,为学生提供各类实践机会,工作室可以围绕学科特点、学生兴趣、社会需求等不同维度展开,如技能训练工作室、文化艺术工作室、劳动实践工作室等。同时,特色工作室应成为社区服务的载体,通过组织特色品牌活动,吸引学生参与,促进社区的活跃。
(六)特色服务平台
特色服务平台是“一站式”社区服务的核心。学校可以开发或引入多功能的服务平台,将学生管理、学业管理、生活服务、就业招聘等各类功能整合在一起,平台需要具备用户友好的界面和强大的数据支持,能够实现信息的快速查询、在线申请、预约服务等功能,为学生提供便捷的服务体验。根据学校的特色和学生需求,设计个性化的特色服务平台,如创业孵化平台、文化艺术社区、社会实践平台等,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特色服务平台的建设和运营,提高学生的管理和领导能力,同时增强社区的凝聚力。
(七)融学习成长、生活服务、教育管理、实践于一体
“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体系的最终目标是融学习成长、生活服务、教育管理、实践于一体,意味着学校需要打破部门壁垒,建立协同工作机制,实现信息的无缝衔接和资源的共享。学生可以通过平台完成学业管理、社团活动报名、心理咨询预约、就业信息查询等多种需求,提高了管理的整体效能。
三、高职院校构建“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体系面临的困境
(一)顶层设计不够完善
高职院校构建“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体系需要有一套明确的顶层设计,即一个全面而系统的规划和指导框架,但是一些高职院校存在顶层设计不够完善的问题,缺乏统一的战略方向,导致各个部门和单位在管理学生社区时缺乏协同和一致性;由于顶层设计不够完善,高职院校中各个部门和单位的信息孤岛问题愈加突出,不同部门使用不同的信息系统和数据管理工具,难以实现信息共享和互通,给学生社区综合管理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因为信息的不畅通会导致决策不准确,服务不协调,学生体验不佳;在没有完善的顶层设计的情况下,高职院校中的管理流程可能不够规范和透明,导致不公平的管理决策,增加了管理过程中的不确定性,所以学生社区综合管理体系需要规范的管理流程,以确保公平性和透明度。
(二)缺乏综合性管理制度
综合性管理制度缺乏,导致高职院校的管理变得碎片化,各个部门和单位可能会独立开展管理工作,而缺乏统一的框架来整合各项管理任务,碎片化的管理方式可能会导致信息分散、决策不协调和资源浪费;综合性管理制度的缺失会导致学生服务的不连贯性,学生需要与多个部门和单位打交道,每个部门都有自己的管理程序和规定,增加了学生的沟通和操作成本;由于缺乏综合性管理制度,高职院校的管理流程可能不够高效,重复的工作和冗余的程序可能会浪费时间和资源,降低管理效率,影响学校的整体运营效果。
(三)缺少学生自主管理模式的应用
学生自主管理模式的缺少导致学生在管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方面缺乏自主管理意识,学生依赖学校提供的服务和支持,而不愿或不擅长自主解决问题,失去独立思考和自我管理的机会,从而影响个人成长和发展;在没有学生自主管理模式的支持下,学生过度依赖学校的指导和管理,而不主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不仅增加了学校管理的负担,还削弱了学生的自我发展能力;学生自主管理不足导致学生社区管理的难度加大,学校需要投入更多的资源和精力来满足学生的需求,而没有建立自主管理模式的学生会产生更多的问题和矛盾。
(四)党建引领作用没有充分发挥
在一些高职院校中,党建工作与学生管理脱节,党组织在学生管理中的引领作用发挥得不够明显,学生管理和党建工作各自为政,没有形成有机的结合,导致学生管理和党建工作的效果相对独立,无法充分发挥协同作用;一些高职院校的学生党组织发展不够健全,党员数量相对较少,党组织建设相对薄弱,限制了党组织在学生管理中的作用发挥,影响党建引领的有效性。此外,党建工作应该具有自己的特色服务和管理模式,以满足学生的特殊需求,然而一些高职院校在学生管理中缺乏党建特色服务,无法为学生提供独特的帮助和支持,使得党建在学生社区综合管理中的地位相对较低。
四、高职院校构建“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体系的优化策略
(一)优化顶层设计,提升管理体系科学性
优化顶层设计的第一步是明确设计目标,高职院校需要明确“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体系的整体目标,包括将学生社区打造成为党建前沿阵地、“三全育人”实践园地、平安校园样板高地,目标应与学校的发展战略相一致,为管理体系的设计提供指导;在明确设计目标的基础上,高职院校需要制订综合管理框架,明确管理体系的组织结构和功能模块,综合管理框架应充分考虑学校的特点和需求,以思政教育为主线,推动劳动教育和宣传服务有机融合,发挥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协同育人作用,对学生社区赋予学业辅导、心理疏导、专业咨询、创新创业等功能,为学生提供精细化、差异化、专业化的成长服务。为了确保管理体系的科学性和高效性,高职院校需要建立规范的管理流程与标准,不同功能模块的管理流程应明确,包括任务梳理、推进落实、问题反馈等环节。同时,制订相应的管理标准,确保服务质量和效率,流程与标准需要不断优化,适应学校管理需求的变化。“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体系需要各部门之间的协同合作,高职院校应建设跨部门协同机制,促进信息共享和资源整合,需要建立跨部门的工作小组或委员会,定期协商解决问题,确保管理体系的协同运作。此外,信息化技术是构建“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体系的重要支持,高职院校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高效的信息平台,包括建立学生信息数据库,实现信息的集中存储和共享;开发特色服务平台,提供在线选课、在线咨询、在线答疑等功能;引入数据分析工具,监测学生需求和服务反馈,为决策提供支持[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