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SWOT模型的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价值分析与提升路径研究
作者: 袁磊[摘 要] 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环境和就业形势,如何提升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是目前各大高职院校的重要课题。在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诠释基础上,对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进行SWOT分析,继而提出就业核心竞争力的分析价值,并从政府、社会、学校不同维度提出了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具体措施和建议。
[关 键 词] SWOT模型;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就业育人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4)07-0153-04
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1]。《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等文件都明确了“十四五”期间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政策框架[2],从深化改革、提质培优到高质量发展,既相互衔接,又逐级递进,扩大发展职业教育的总体效应。高职教育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够为经济发展提供大量具备专业技能和知识的人才,促进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又能够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推进教育公平和促进就业创业等。
一、高职院校大学生核心竞争力基本界定
大学生核心竞争力是大学生具有的独特的、具有个性特色的竞争优势,具有持久的耐力和韧劲,不能轻易被竞争者模仿。大学生核心竞争力是大学生综合能力的体现,是思想、知识、心理、身体、创新、实践等综合能力的结晶。[3]它主要包括知识技能、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学习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等,是一种综合能力和素质的体现。
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是大学生的一种核心能力,这种核心能力是大学生在学校接受教育期间培养出来的,它将大学生的知识和技能进行了整合和内化,进而让学生在毕业后求职时具有其他学生所不具有的独特的、有价值的竞争能力,继而在寻求合适的职业时更具有优势,并且在就职后让自己的职业具有可持续发展性。就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而言[4],主要包括知识结构、实践能力、综合素质、学习能力、求职能力等。
这些核心竞争力是大学生在就业市场上取得成功所必需的重要能力。大学生需要在这些方面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以适应未来社会的需求和挑战。
二、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就业现状
(一)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状况总体特征
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总体特征主要体现在就业率高、就业质量偏低、就业岗位分布广、薪资水平较低、行业认可度高等方面。
1.从就业率来看
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率普遍较高,大部分高职院校的就业率都在90%以上,甚至一些专业的就业率可达99%以上。根据教育部统计,2022年高职毕业生就业率为90.83%。整体来看,高职生的就业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这主要得益于高职院校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及我国对于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量大。
2.从就业质量来看
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就业质量整体表现良好。一方面,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和培养目标与市场需求紧密结合,使得毕业生能够更好地适应就业市场的需求。另一方面,高职院校注重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使得毕业生具备更强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职业素养,能够更好地胜任工作岗位。但是也存在一些毕业生从事的工作与所学专业不相关、薪资待遇等方面不尽如人意的现象。
3.从就业岗位分布来看
整体来看,高职院校毕业生主要就业于制造业、服务业、建筑业和信息技术行业等领域,这些行业对于高职院校毕业生的专业技能要求较高,因此,高职院校毕业生在这些领域有更多的就业机会。此外,一些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也开始成为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的新方向,例如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行业。
4.从薪资水平来看
一般来说,东部沿海地区的高职院校大学生,或者一些高技能、紧缺专业的高职院校毕业生薪资水平相对较高。整体来看,高职院校毕业生的起薪相对较低,但随着工作经验的积累和技能的提升,薪资水平也会逐渐提高。
5.行业认可度高
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就业行业认可度整体表现良好。一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升级转型,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具备较大的竞争力。另一方面,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和培养目标与市场需求紧密结合,毕业生通常具备较高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因此,在一些行业和领域中,高职院校大学生的认可度较高。
(二)高职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SWOT分析
对高职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进行SWOT分析,有助于学生更好地了解自身的优势和不足,提高自身的就业竞争力,制定出更加科学、合理的职业发展策略,增强自身的综合素质,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和行业发展趋势。
1.优势(Strengths)
(1)专业技能。高职教育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能够掌握所在领域的专业技能,这使他们在就业市场上具备了较强的竞争力。
(2)操作技能。高职教育强调操作技能的训练,学生毕业后大多有一技之长,能够胜任一些技术性强、操作难度大的工作。
(3)职业规划。高职学生通常具备较为明确的职业规划,对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有清晰的认识,这有助于他们在就业市场上进行更好的定位和选择。
2.劣势(Weaknesses)
(1)学历层次较低。高职学生的学历相对于本科及以上层次的学生来说较低,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他们的就业选择和发展空间。
(2)综合素质有待提高。相对于普通本科院校的毕业生,高职院校毕业生的综合素质相对较低,这使得他们在求职过程中面临一些困难,也限制了他们在职场上的发展潜力。
(3)缺乏工作经验。高职院校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但一些学校在实践教学方面存在不足,导致毕业生在实践技能方面相对欠缺,难以胜任一些技术性强、操作难度大的工作,这使得他们在与具备丰富工作经验的求职者竞争时处于劣势。
3.机会(Opportunities)
(1)行业需求。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一些行业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这为高职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2)校企合作。一些高职学校与企业建立了校企合作模式,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就业资源,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3)政策支持。政府对职业教育的发展给予了政策支持,这为高职学生的就业和发展提供了更好的保障。
4.威胁(Threats)
(1)就业市场竞争激烈。随着高校扩招和经济发展放缓,就业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这给高职学生的就业带来了挑战。
(2)用人单位对学历的要求提高。一些用人单位对学历的要求越来越高,这使得高职学生在就业市场上处于劣势。
(3)行业转型和升级带来的挑战。随着一些行业的转型和升级,对人才的需求也在发生变化,这给一些高职学生带来了就业挑战。
综上所述,高职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SWOT分析表明,他们具备专业技能和操作技能等优势,但也存在学历层次较低、综合素质有待提高等劣势。同时,行业需求、校企合作和政策支持等机会为他们提供了更好的发展环境,但就业市场竞争激烈、用人单位对学历的要求提高以及行业转型和升级带来的挑战也给他们带来了威胁。
三、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价值分析
高职院校大学生核心竞争力提升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提高就业竞争力
在就业市场上,具备核心竞争力的高职院校大学生更有可能获得更好的工作机会和更高的薪资待遇。核心竞争力包括专业技能、实践经验、团队合作、创新能力等方面的能力,这些能力能够使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更具优势,并在职场中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潜力。
(二)促进个人职业发展
核心竞争力是职场中晋升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具备核心竞争力的高职院校大学生在职业发展过程中有可能得到更多的机会和更好的发展平台。随着职业能力的不断提升,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工作变化和职业转型,实现个人职业价值的最大化。
(三)推动高职院校教育质量的提升
高职院校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核心竞争力提升能够更好地实现这一目标。具备核心竞争力的高职院校大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提高学校的声誉和教育质量,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四、基于不同维度视角提升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路径
通过SWOT分析方法对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进行深入分析发现,提升就业核心竞争力需要从政府与社会支持维度和高职院校维度等方面入手。
(一)政府与社会维度
政府支持与社会氛围对于提高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政府应该采取积极的措施,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为高职院校大学生提供更好的就业环境和机会,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政策法规保障
首先,政府应提供更多政策支持,鼓励和支持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提高其教育质量和水平,政府也可以通过扶持政策,出资为大学生提供职业培训和实习机会,帮助他们提高技能和经验,从而提高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例如,通过减税、补贴等方式,鼓励企业招聘更多的高职院校大学生。其次,政府可以制定相关法规,保障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合法权益,提高其社会地位和认可度。例如,已修订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明确了高职院校的地位和作用,保障了大学生的教育权益和就业权益。
2.职业培训和就业服务保障
首先,政府应加大对高职院校开展职业培训的支持力度,提高其职业培训的质量和水平。例如,推出职业培训计划和职业资格认证制度,为高职院校学生提供更多的职业培训机会和职业发展路径。其次,政府应加强就业服务体系建设,为高职院校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信息和就业机会。例如,加强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建设,为毕业生提供更多更优的就业咨询、职业介绍等服务,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提高就业竞争力。
3.行业合作与社会氛围保障
首先,政府应大力引导高职院校与行业建立深层次合作,推动产教融合和协同育人,提高高职院校的实践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实践能力。例如,制定相关政策鼓励企业与高职院校合作,提供实习机会、实践项目,促进双方的互利共赢。其次,政府应积极营造有利于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的社会氛围,通过提供资金、技术和政策支持等方式,鼓励大学生参与创新创业项目,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综上所述,政府提升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前提条件和保障包括政策支持、法规保障、职业培训、就业服务、行业合作和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等。通过这些措施的落实和完善,能够有效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实现更好的就业效果和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