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X”证书制度下高职跨境电商人才培养研究

作者: 韦昌鑫

[摘           要]  “1+X”证书制度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重大创新,通过书证相互衔接,促使职业技能等级标准与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的有机统一,为高职应用型人才培养带来了新的契机。随着跨境电商行业的快速发展,跨境电商人才出现很大缺口。在“1+X”证书制度下,高职院校完善跨境电商人才培养体系,不仅能够提升该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与职业素养,而且还能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更好地满足跨境电商行业发展需求。基于此,阐述了“1+X”证书制度的内涵,揭示其在高职跨境电商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在“1+X”证书制度下,高职跨境电商人才培养具有显著的意义,包括提高培养质量、提升学生职业素养、推进职业人才教育改革以及满足电商发展对人才的要求等。在此基础上,提出“1+X”证书制度下高职跨境电商人才培养原则与培养策略,旨在培养适合企业需要的跨境电商人才,推动跨境电商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关    键   词]  “1+X”证书制度;高职教育;跨境电商;人才培养;职业素养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4)10-0165-04

近年来,跨境电商行业蓬勃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据《“十四五”电子商务发展规划》的数据显示,至2025年我国电子商务领域相关从业人数将达到7000万,未来三年,预计我国电商人才缺口达985万。在跨境电商人才缺口较大的情况下,各地高职院校纷纷开设跨境电商专业,致力于构建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更多复合型的跨境电商人才。“1+X”证书制度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有益探索,为高职人才培养创新提供了新的思路。为了更好地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人才,高职跨境电商人才培养需要以“1+X”证书制度为载体,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有效提升跨境电商人才培养质量,将“1+X”证书制度的跨境电商应用型人才培养优势充分体现出来。

一、“1+X”证书制度的内涵

2019年,国务院印发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职教20条”),开启了我国深化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1]。“职教20条”中明确提出了“1+X”证书制度。其中,“1”代表学历证书,“X”代表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该制度是指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基础上,学生还可以获得与专业相关的职业能力证书,形成一张学历证书加X个职业能力证书的综合证书。从教育层面来看,该制度致力于推进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从学生层面来看,该制度鼓励学生取得学历证书与多种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增强就业创业能力。这种制度意在更好地满足社会对人才的多元需求,强调综合素质的培养,为高职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这一制度的核心思想是更好地迎合社会对人才多样性的需求。在当今快速发展的社会和经济环境中,各个行业对人才的要求已经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学科知识,而更强调应用实践能力和适应性。“1+X”证书制度通过引入职业能力证书,使学生在学业完成后能够具备更为灵活、实用的综合素质,更好地适应社会和职业的多样性要求。此外,传统学历教育往往侧重于学科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实际工作中所需的实用技能和综合素质。“1+X”证书制度通过引入职业能力证书,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加注重实践操作,提升其在专业领域的实际能力,不仅使学生在毕业后更容易融入职业生涯,也为其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更为坚实的基础。

二、“1+X”证书制度下高职跨境电商人才培养的意义

(一)有助于提高跨境电商人才培养质量

“1+X”证书制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职业技能培训,在接受学历教学、获取学历证书的同时,获得与未来就业相关的职业等级证书。高职院校引入该制度为跨境电商人才培养带来了全新的评价体系。这一制度的实施使得学生可以获得与专业相关的职业能力证书,全面展示其职业技能与素养。通过这种综合性的评价方式,高职跨境电商人才培养质量得以提升,学生不仅在理论层面有所涵养,更在实际操作上展现出更强的实用能力。因此,在该制度下加强跨境电商人才培养,不仅有助于挖掘学生的潜力,还能够促使高职院校更加注重实用技能的培养,进一步提高跨境电商人才的整体素质[2]。

(二)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

该制度下,通常职业技能培训、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由行业内的头部企业组织开展,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给出技能等级评价。“1+X”证书制度的实施使学生更早地了解实际工作需求,按照企业需求发展自身的职业技能,从而提升应用能力和技能水平,进一步提升职业素养。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在学历证书的基础上获得职业能力证书,更通过实践经验的积累具备更强的实际操作能力,有助于学生更好地适应职业发展的要求,在未来职场中更具竞争力。

(三)有助于推进职业人才教育改革

“1+X”证书制度的实施打破了传统教育的边界,推动了职业人才教育的深刻改革。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中,通过将教育教学与实际岗位需求的结合,培养出更符合市场需求的跨境电商人才,能够推动职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这种改革不仅使教育更贴近实际职业需求,也为学生提供更为灵活多样的培养路径,更好地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3]。

(四)有助于满足电商发展对人才的要求

跨境电商作为21世纪的新兴产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不断增长,而“1+X”证书制度为高职教育注入了更灵活、更符合实际需要的人才培养模式。这一模式的实施使得人才培养更加贴近电商行业的实际要求,为学生提供更为实用的技能和知识。高职院校通过更全面、灵活的人才培养,能够促进跨境电商人才培养,从而更快速地满足电商行业对各类人才的需求,推动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1+X”证书制度下高职跨境电商人才培养的原则

(一)遵循以人为本原则

这一原则体现在整个培养过程中,高职院校应将学生的个体差异作为出发点,强调个性发展,注重满足每位学生的独特需求,实现人才培养的多样性和全面性。在这一原则的指导下,跨境电商人才培养过程更加注重个体学生的发展轨迹。每位学生的背景、兴趣和特长都应被充分考虑,使得人才培养过程更具针对性。该原则还体现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对学生个性需求的关注。高职院校通过引入灵活的课程设置和选修课程,让学生更自由地选择符合自身兴趣和发展方向的课程,培养更为个性化的能力和技能[4]。以人为本的原则下,学生可以根据个人兴趣和职业发展方向,在学习过程中更加专注和深入。

(二)遵循真实岗位需求原则

为了确保培养出更符合实际岗位要求的人才,高职院校需要积极与电商行业对接,深入了解并及时响应行业的实际用人需求,促使教育内容与市场需求保持高度一致。这一原则的关键在于对电商行业的深入了解。高职院校应与电商企业保持密切联系,通过与行业从业者的沟通和合作,深入了解电商行业目前和未来的发展趋势,掌握最新的技术、工具和业务模式。通过实地走访、座谈会、行业研讨等方式,迅速捕捉到行业的用人需求,了解哪些技能和能力是当前电商企业迫切需要的。基于对真实岗位需求的准确把握,高职院校选择与之紧密相关的职业能力证书,确保学生所获得的证书不仅具备理论知识,更包含行业认可的实际操作技能。这一原则要求高职院校在课程设置中更加贴近真实岗位需求。通过将最新的行业技术和工具融入课程中,让学生接触到最前沿的电商实践,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并应对真实工作场景中的挑战,增强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三)遵循层次递进原则

该制度下的高职跨境电商人才培养应坚持层次递进原则,为学生提供更为全面、深入的职业培养体验。这一原则要求学生在不同阶段获得的证书具有逐步提升的特性,确保他们在职业素养和实际能力方面的全面发展。在这一原则的指导下,学生在学业生涯中逐渐深化专业知识和技能。初始阶段,高职院校应引导学生获得基础性的跨境电商证书,涵盖行业的基本概念和操作技能。随着学业的深入,鼓励学生获取更高级别的证书,形成更深入的专业理解和更高水平的实际操作技能。在课程设置上,高职院校应根据学生的年级和学业阶段调整教学内容,确保学生逐步接触更为深入、复杂的知识体系。在证书选择上,学生的证书层级也应有所递进。从初级的基础证书到中级和高级的专业证书,通过逐步提升的证书体系,培养学生更高水平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职业素养。

(四)遵循“岗证课赛”融通原则

该制度下高职跨境电商人才培养应坚持“岗证课赛”融通原则,将岗位实习、证书获得和课程学习有机结合,形成一种融通机制,推动实践与理论的有机结合,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岗位实习是“岗证课赛”融通原则的核心组成部分。通过与电商企业建立紧密联系,高职院校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岗位实习机会,使其能够在真实的工作场景中应用学到的知识。证书获得是“岗证课赛”融通原则的重要环节。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有机会获得与实际工作相关的职业能力证书,这些证书直接反映了他们在实际操作中的能力水平,不仅使学生的履历更具竞争力,同时也能为其提供更多深入学习的机会[5]。

四、“1+X”证书制度下高职跨境电商人才培养策略

(一)结合跨境电商发展业态,选择适合的“1+X”证书

近年来外贸行业变化显著,跨境电商呈现蓬勃发展的态势。国家逐渐加大了对跨境电商的政策支持力度,很多企业进入这一领域,跨境B2B交易模式占据主体地位。专家预测,未来五年内我国跨境B2B市场将以年均复合增长率25%的速度平稳发展,至2025年将达到13.9万亿元的规模。伴随跨境电商的高速发展,专业人才缺口会逐渐增大,并且这一缺口将长期存在。为此,高职院校应充分把握跨境电商行业发展趋势,选择适合的“1+X”证书。通过精准选取证书,让该专业学生能够在毕业后更好地适应行业需求,提高就业竞争力,为跨境电商人才的培养奠定坚实基础,不仅能够满足学生个体发展的需求,也能与行业的实际情况更为契合,为人才培养提供有力支持。一方面,在该制度下,高职院校需要与跨境电商发展业态密切结合,精准选择符合行业发展趋势的“1+X”证书。随着电商领域的技术不断更新,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等技能的需求逐渐凸显。院校可以选择包括数据分析、人工智能应用等方向的职业能力证书,确保学生在毕业后能够胜任行业中最新最关键的工作。例如,结合跨境B2B专业人才需求,高职院校可以引入“1+X”跨境电商B2B数据运营证书。通过与行业领先的数据分析机构合作,让学生有机会获得相应的职业能力证书,提高学生在数据分析领域的实际操作能力,也使得他们更具竞争力,更容易融入快速发展的跨境电商行业。另一方面,随着全球贸易的不断拓展,跨境电商行业对国际贸易法律法规的了解和应用也变得尤为重要。为此,高职院校可以结合行业趋势,引入与跨境电商法律法规相关的“1+X”证书。通过与国际贸易法律研究机构的合作,让学生获得相关职业能力证书,提高其在国际贸易领域的法律素养,使学生在法律法规方面更具专业性,更好地符合跨境电商行业对法律服务不断增长的需求。

(二)对接跨境电商“1+X”证书标准,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高职跨境电商具有较强的专业性与实践性,要求学生在掌握专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具备较强的实践技能。为此,高职院校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时,需要对接跨境电商“1+X”证书标准,总结跨境电商不同工作岗位的职业技能要求,在此基础上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使学生的学习内容更贴近实际用人需求,同时使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更具市场竞争力。通过与行业标准对接,高职院校培养出的人才更符合电商行业的实际要求,进而为学生的职业发展奠定更为坚实的基础。其一,积极对接跨境电商行业的“1+X”证书标准,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确保学生毕业后能够更好地满足实际用人需求。高职院校可以与行业领先的跨境电商协会及企业合作,深入了解当前业界最新的“1+X”证书标准。在此基础上调整原有的人才培养方案,将课程设置与“1+X”证书的要求更为贴近。例如,在电商运营方向,高职院校通过与知名电商平台的合作,优化实践教学环节,促使学生能够参与真实的电商运营项目,并有机会获得相关的运营证书。通过这种操作提高学生在实际工作中的适应能力,使得他们毕业后更容易获得相应的职业资质,有效提高就业竞争力。其二,学校还通过开设相关培训班、邀请业界专家举办讲座等形式,及时更新课程内容,确保跟上行业“1+X”证书标准的变化。例如,在跨境电商市场推广方向,学校与广告公司合作,引入了最新的数字营销“1+X”证书标准。通过实际项目的指导和评估,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市场推广的实际操作技能,为将来获得相应证书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