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PBLL的二外法语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
作者: 刘珊
①基金项目:2020年度广东第二师范学院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多语种人才市场需求下以PBLL教学模式为导向的二外教学改革研究”(2020jxgg06);2023年度广东第二师范学院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基于‘超星+Quizlet’的第二外语(法语)课程混合式教学实践”(2023jxgg10)。
作者简介:刘珊(1992—),女,汉族,湖北黄梅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法语语言学、法语教学。
[摘 要] 依托项目式语言学习和混合式教学理念,以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和自主学习为目标,采用课前、课堂、课后三段式课程教学,明确各阶段的具体任务和评价标准,凸显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真实性、有效性和趣味性,重点锻炼学生听、说、读、写、译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结果表明,基于PBLL的混合式课程教学能够帮助学生获得更贴近实际、更富有挑战性的语言学习体验,更全面地锻炼学生的语言技能,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关 键 词] PBLL;混合式教学;二外法语;超星平台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4)12-0081-04
随着我国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等领域的高速发展,其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持续提升,参与国际事务和全球治理的机会大大增加,培养掌握多门外语技能、具备一定的国际传播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是现实之需。法语作为联合国六大官方语言之一,其学习者人数位居世界第二,国内高校二外法语学习者中规模最大的是以英语为第一外语的人群。然而,目前高校的二外法语教学正面临一些共性问题,如课时不足、缺乏语言技能训练、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未能得到更好的满足,导致学生的知识留存率低,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本研究将探讨在二外法语教学过程中如何借助超星平台,依托项目式语言学习开展混合式教学及其应用效果。
一、二外法语教学现状
本研究通过对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外国语言文化学院2021级、2022级二外法语课程学习者开展问卷调查,共计收到105份有效问卷,发现当前的二外法语学习呈现如下特点。
(一)学习时长不足
目前,大部分本科院校的二外法语教学均面向英语专业的本科生开设,就笔者所在学校而言,二外法语课程持续开设四个学期,即从大二上学期至大三下学期,其中前两个学期为专业必修课,周课时安排为四个课时,后两个学期为专业选修课,周课时安排为两个课时,共192课时。而二外法语课程属于典型的语言教学课程,从基本发音开始,系统讲解语法,所涉及的词汇量大,内容繁多,学习难度相对较高,仅仅是动词变位、名词阴阳性等基础知识的学习便耗费了学习者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依靠192课时的教学无法帮助学生达到该课程开设之初所设定的教学目标,即培养学生初级法语听、说、读、写、译的能力。此外,上文所提到的问卷也表明,105个二外法语学习者中仅4名学生表示平均每周会花费4个小时以上的时间进行额外的法语学习。由此可见,授课时长和自主学习时长都得不到保证。
(二)课程资源不足
课程资源方面存在诸多不合理的因素,导致资源不够充足:首先,二外法语课程在教材方面没有得到统一,每个高校选用的国内教材各具特色,有《大学法语简明教程》《新经典法语》《新大学法语》《新编大学法语》等各个系列,不同学校采用不同的教材导致教师之间在备课和交流方面存在一定的障碍,限制了教师之间的协同教学和经验分享,同时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影响了教师的工作效率,阻碍了学科内部资源的共建、共商、共享。其次,优质的教学资源有待丰富,在线法语慕课课程开放的数量远不及英语课程,登录中国大学慕课网搜索“法语”,得出的结果仅有50条,其中国家精品课程为个位数,而英语课程数量达到2000余门,教师和学生想要获取更多的在线学习资源必须借助其他途径。最后,学生的语言实践机会不足,80%以上的学生表示在学习法语的过程中没有使用法语的机会,学校或社区较少组织文化交流活动,也没有相应的口语实践课程或课外交流平台,学生无法接触到母语者进行语言交流,分享彼此的文化和语言。
(三)缺乏持续性的学习动机
调查显示,四分之三以上的大二法语学习者是因为学业需要才学习法语,他们甚至不清楚自己作为英语专业的学生为什么要学习第二外语,也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学习较为被动,该比例在大三法语学习者群体中有所下降,主要表现为:首先,对学习任务的消极态度,平时布置的课本练习没有在课下按时完成,对每次课后的章节测试设定的截止时间提出质疑。其次,学习上缺乏主动性,被动接受或者拒绝接受新知识,课程参与度下降,不愿意主动阅读、研究或参与额外的学习活动,对教师或同学的反馈不敏感,拒绝改进。再次,对未来职业或学业规划缺乏清晰的方向,没有具体量化阶段性的学习目标,内心认可二外法语的学习,但是不付出行动和努力,只知道自己要二外法语考研或者考取大学法语四级证书,但是未开始相关的备考活动,缺乏对自己学习过程的管理和控制能力。最后,当所学习的内容具有一定复杂度时,可能会出现焦虑、沮丧等负面情绪,从而改变甚至放弃已有的学习计划和安排。
(四)缺乏个性化学习体验
学习者之间个体差异较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学习风格和节奏,目前的二外法语教学模式无法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导致学生学习自主性下降,主要体现在:首先,统一的学习内容无法满足每个学生的水平和兴趣,如笔者所在的学校英语专业的三个方面分别为英语师范、商务英语和英语翻译,每个专业的学生对二外法语均有特定的学习需求,标准化的学习管理使学习过程变得简单,缺乏挑战。其次,每个学习者的学习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有差异,而班级教学的进度是根据教学日历安排固定的,因此一些学生觉得进度太快或太慢,学习进度无法根据个体的需求进行差异化调整。最后,学生表示感受不到学习的个性化关照和定制性支持,一个班级通常30多人,教师在有限的精力下无法给予适时的指导和帮助,导致自身学习动机持续减弱和学习自主性下降,从而更加被动地参与学习。
二、PBLL混合式教学与项目设计原则
(一)PBLL概述
PBLL是“Project-Based Language Learning”的缩写,意为依托项目式语言学习,是一种语言学习方法,它强调学习者以个人或小组的形式,通过参与实际项目获得语法和词汇知识,同时能够在真实的语境中巩固学习和运用语言。在PBLL中,学习者能够在实际应用中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语言,提高语言技能,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沟通合作能力,使语言学习更加贴近现实生活和工作需求。
(二)混合式教学
混合式教学分为广义和狭义,广义的混合式教学是指通过整合多种教学元素,包括教学平台、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资源,如实践项目、在线学习平台、多媒体资源、小组合作等要素,为学习者提供更为综合、灵活有趣的学习体验,促使学生更为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能力;狭义的混合式教学通常是一种结合传统面对面课堂和在线学习的教学模式,学生在线下线上与教师和同学进行互动或开展其他的学习活动,其多样化的学习需求能得到满足,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促进个性化学习和自主学习。
(三)项目设计原则
1.项目专业性与趣味性相结合
在项目设计之初,应综合考虑项目的专业性和趣味性,旨在帮助学习者在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更好地掌握语言,一方面明确设定语言学习目标,确保学习者通过参与项目能够获得语言技能和语言运用能力的提升,另一方面引入创意性任务或语言游戏,结合音乐、文艺等元素,例如通过制作小短片、漫画、剧本等方式增添趣味性,以竞赛的方式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提高学生对语言学习的兴趣。此外,还可以通过开展与所学专业相关的如师范类、商务类或翻译类的活动,加强二外法语与本学科之间的联系,进一步激发学习动机。
2.项目情景的真实性与实用性相结合
真实的语境能够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知能力,使他们对语言中的语法、词汇和语用等方面的细微差异具有较强的感知,同时真实的语境有助于深化学生对目标语言文化的理解,增强语言学习过程中的自信心。因此,在设计项目情景时,应以模拟实际生活场景为目标,引导学生学习实际用语,包括在购物、餐厅、医疗等场景中常见的语言表达方式,或通过引入特定行业相关的项目情景,让学生扮演特定的职业角色,进行职场对话和沟通,如模拟商务会议、社区语言志愿者、设计导游手册等。同时,鼓励学生在虚拟社交环境中使用目标语言进行交流、创建语言博客、分享学习心得。随着虚拟现实技术应用的不断完善,学生也能够在不同场景中与虚拟环境中的人物对话,参与完成虚拟的语言任务。
3.依托在线信息化平台搭建学习支架的可行性
学习支架指的是学生在完成“挑战性的学习任务”时,在经过努力仍然不能自己解决问题时教师所提供的支持。在数字化赋能教育教学的时代,学习支架可以通过在线平台进行搭建,平台聚集了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突破了地域限制,整合了各种技术工具,如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模型,收集学生在完成项目过程中的数据,通过数据分析提供个性化的学习建议,有助于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需求,进行针对性的教学。
4.项目的可持续性
一个可持续性的语言项目强调学习者综合素养的培养和语言的实际应用,确保项目结束后学习者语言技能和实践能力能够得到持续的提高,使学习者在语言学习方面取得更长期的效果。要确保项目的可持续性需要做到几点:首先,明确项目的长期目标,考虑项目对学生语言学习和实践的长远影响。其次,促进语言项目与其他学科的整合,使学生在不同领域能够应用所学的语言,提高项目的可持续性。再次,利用技术工具支持语言项目,提高项目的效率和学生参与度,确保项目与现代技术的整合,永葆项目的生机与活力。最后,设计有效的评估机制,包括对语言能力和项目参与度的评估,提供适时的反馈,确保项目的不断升级优化。
三、依托项目式语言学习的混合式教学设计与实施
本文以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外文学院2023-2024-1学期第二外语(法语)I课程为例,简要介绍依托项目式语言学习的混合式教学的设计与实施情况。
(一)教学目标
第二外语法语I课程目标分为以下三方面:(1)知识目标,了解法语语音语调、法国文化常识,认识法语基础词法、句法、基本构词法,理解法语初级语法知识,掌握700个法语单词以及由这些词构成的常用词组。(2)能力目标,能够用法语进行简单的日常交际,通过64课时的学习形成初级法语听、说、读、写的能力。(3)情感目标,能够感悟中文与法语、中国文化与法国文化、中国社会风俗与法国社会风俗的异同,坚定文化自信,提升文化自豪感;同时,提高批判思维能力、提升团队精神与合作能力。
(二)学情分析
第二外语法语I课程开设对象为大二年级英语专业的学生,具备相对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有较强的外语学习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多数为法语零起点,对法语和法国地区的文化有一定的兴趣,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地管理时间,相对合理地安排学业和课外活动,对西方文化有一定的认识,善于合作,思想成熟,知识储备完善。
(三)混合式教学设计
1.课前阶段:自主学习+项目引入+章节测验
课前首先在超星平台建立线上课程,导入学生名单,提前上传各单元导学视频、词汇、课件、课本录音、课后习题参考答案等资源,并对学生进行混合式教学培训。学生在课程开始之前通过课程介绍、教学计划、教学内容等,对即将所学知识进行系统了解,对课程有全面的认识,有助于促使有意义学习的产生。其次,安排学生分组,介绍每单元项目可能涉及的问题情境,开展前期资料收集、方案制定、任务分工等活动,锻炼学生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沟通写作能力和目标语言表达能力。最后,课前安排一定量的章节测试题,考查学生自主学习知识点掌握情况,根据平台所提供的数据为课堂讲授内容设计提供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