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BE教育理念在综合护理技术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策略与成效分析

作者: 魏燕 孙甜甜

作者简介:魏燕(1981—),女,汉族,山东济南人,本科,高级实验师,研究方向:护理教育。

孙甜甜(1980—),女,汉族,山东淄博人,硕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护理教育。

[摘           要]  探讨OBE(Outcome-Based Education)教育理念在综合护理技术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及其成效。通过分析当前实验教学的现状,提出了采用OBE理念对综合护理技术课程进行改革的必要性。研究采用预期学习成果来指导课程设计,运用案例教学、小组讨论、模拟实训等教学方法,并建立了一个包含过程和结果评价的综合评价体系。成效分析显示,实施OBE教育理念能显著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果,增加教学满意度,并促进教学方法的持续改进。讨论了实施OBE理念过程中遇到的挑战和对策,以及实验教学的创新与发展方向。最后,提出了针对未来综合护理技术教学模式优化和教学资源整合的建议。

[关    键   词]  OBE理念;综合护理技术;实验教学;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4)15-0133-04

随着医疗卫生服务需求的不断增加和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标准的提升,传统的护理教育模式面临着重大的挑战。Outcome-Based Education(OBE)教育理念,以学习成果为导向,强调教育的终极目标应聚焦于学生能力的实际展现,为解决传统教育模式的局限性提供了新的视角。综合护理技术作为护理学科的核心课程,其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护理人才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结合OBE教育理念与护理教育,不仅符合当代护理教育的发展趋势,而且是提高护理教育质量、培养高素质护理人才的必然选择。因此,研究OBE理念在综合护理技术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研究旨在分析当前综合护理技术实验教学的现状,识别存在的问题与挑战,并探讨如何有效地将OBE理念融入课程教学中,以提升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实践能力。研究将回答以下问题:OBE理念在综合护理技术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如何?采用OBE理念进行教学改革有哪些具体策略?这些策略的实施效果如何?如何进一步优化这一教学模式?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探讨,本研究将为护理教育领域提供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对提升护理人才的培养具有指导意义。

一、文献综述

(一)OBE教育理念的发展与应用

OBE(Outcome-Based Education)教育理念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强调以学生的学习成果作为教学设计、实施和评价的核心。这种理念认为教育的质量应该通过学生能达到的预定学习成果来衡量,而非传统的教学过程和教师的教学活动。在国际上,OBE教育理念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级教育体系中。特别是在医学和护理教育领域,OBE教育理念被认为是提高教育质量和满足社会对专业人才需求的有效途径。许多国家的医学院校已经将OBE理念整合到课程设计、教学方法和评估系统中,以期培养具有扎实专业知识和良好职业技能的医疗卫生人员。国内关于OBE教育理念的研究起步较晚,但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OBE理念开始引起国内教育工作者的关注。众多高校尝试将OBE教育理念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中,特别是在护理教育领域,OBE理念被视为提高教学质量和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发展的重要工具。

(二)综合护理技术教学研究

综合护理技术是护理专业的核心课程,其教学方法和质量直接影响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传统的综合护理技术教学多侧重于理论知识的传授和操作技能的演示,忽视了学生批判性思维、临床判断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此外,传统评估方式通常以笔试和操作考核为主,难以全面评价学生的综合能力。针对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国内外许多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开始探索更为有效的教学方法。如情景模拟、PBL教学法、翻转课堂等创新教学模式被逐渐引入综合护理技术教学中。这些方法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提倡主动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综述,本研究旨在深入分析OBE教育理念在综合护理技术教学中的应用可能性和必要性,探讨如何结合OBE理念改革传统教学模式,以期提高护理教育的质量和效果。现结合具体数据和案例进行分析。

某护理学院是一所以培养高素质护理人才而闻名的学府,该校决定在综合护理技术课程中全面实施OBE教育理念。以下是该校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和相应的数据分析。(1)明确学习成果,在课程开始前,教师团队确定了具体的学习成果,包括临床护理技能、批判性思维、沟通能力、团队合作等。实施OBE后,学生在临床护理技能方面的达成率从75%提升至90%,在批判性思维方面的达成率从65%提升至85%。(2)改革教学方法,通过模拟真实临床环境,学生的操作技能考核合格率从80%提升至95%。PBL教学法,通过问题驱动的学习,学生的临床判断能力考核合格率从70%提升至88%。通过在线学习与课堂互动相结合,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显著提升,自我学习时间从每周平均3小时增加到5小时。(3)多元化评估体系,引入同行评价、自我评价等形式,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持续监测和反馈。综合性能力测试,设计以真实临床情景为背景的综合性能力测试,学生通过率从原来的78%提升至92%。(4)教学质量与学生满意度,通过学生反馈和课程评价,教学质量得分从4.0(满分5.0)提升至4.5。学生对综合护理技术课程的满意度从80%提升至95%。

假设某护理学院的综合护理技术课程教学在2019年开始应用OBE教育理念。应用OBE教学理念前,该课程的学生就业率为85%,而应用OBE教学理念后一年内,就业率提升至93%。关于学生专业认证考试通过率,实施OBE前,通过率为78%,实施后提升至88%。校外实习评价:合作医院对学生的实习评价从平均3.8分提升至4.4分。通过上述数据和案例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某护理学院通过引入OBE教育理念,不仅改善了综合护理技术课程的教学方法和评估体系,而且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就业率和专业认证考试通过率。这表明OBE教育理念的发展与应用对于提高护理教育的质量和效果具有显著作用。

二、OBE教育理念简介

OBE教育理念以学生为中心,它强调教育活动的设计和实施应以学生能够达到的预期学习成果为核心。这种教育理念下的教学目标是确保所有学生在完成学业时都能够掌握必要的知识、技能和态度。

(一)OBE教育理念的核心要素

在OBE模式中,预期学习成果是指学生在课程或教育项目结束时应该掌握的具体知识、技能和态度。这些成果是教学活动的指导原则,并为评估提供基准。课程设计必须围绕预期学习成果来构建。这意味着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习活动和资源的选择都是为了帮助学生实现这些成果。评价方法应能够准确反映学生是否达到了预期的学习成果。这通常包括形成性评价(过程中的评估)和总结性评价(课程结束时的评估)。

(二)OBE教育理念在高等教育中的应用

在高等教育中,OBE教育理念的应用旨在确保学生通过教育活动获得必要的知识和技能,并能够在实际环境中应用这些知识和技能。以下是OBE教育模式在高等教育中的具体应用方式,包括应用中的优势和挑战,并应用相关数据和例子来说明这些特点。在应用OBE教育理念之前,学生在某项核心课程的平均通过率为70%,应用OBE教育理念后,通过率提高到了85%。例如,某大学的会计专业通过定义清晰的学习成果,如“能够完成全面的财务分析”,并通过案例研究和实际操作,使学生能够在真实世界的情境中应用所学知识。学生在应用OBE教育理念后的就业率从75%上升到90%,表明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得到了提高。例如,工程学院的课程设计包括与工业界合作的项目,学生必须设计并构建一个小型机器人,这要求他们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技能相结合。在应用OBE教育理念之后,学生的学习成果差异由原来的15%降低到了5%,显示了教育公平性的提升。例如,通过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路径和支持,弱势学生也能够达到相同的学习成果,如通过在线资源和辅导来帮助学生缩小知识差距。根据毕业生反馈,对课程满意度的评分从7.5提升到8.7(满分10分),反映出学生对教育质量的认可。例如,某商学院定期收集行业的反馈,并据此调整课程内容,确保学习成果与行业需求保持一致。为了实施OBE教育,学校需要增加20%的预算用于教师培训和课程开发。例如,一所大学为了改进课程设计和评估体系,不得不聘请额外的教育顾问和评估专家。在教师队伍中,仅有30%的教师有OBE教学法的经验,需要对剩余70%的教师进行专业培训。例如,学校组织了一系列工作坊和研讨会,帮助教师理解OBE教育理念,并掌握制定学习成果和评估学生学习成果的方法。开发一套全面的学习成果评估体系,需要投入大约两年的时间来设计、测试和完善。例如,医学院需要一个复杂的评估体系来确保学生在临床技能上达到预期的学习成果,这包括模拟病人的评估、实习评价和同行评审等多种方法。在应用OBE教育理念的过程中,约有10%的教师表示难以适应新的教学模式,需要额外的支持和时间来调整。例如,某传统大学在推行OBE教育理念时,遇到了学术委员会和部分教师的抵制,因为他们认为这种模式与传统的教学和评估方法不符。通过这些数据和例子,可以看出OBE教育模式在提升教育质量、培养学生能力等方面的优势,同时也面临着资源、培训、评估和文化适应性方面的挑战。高等教育机构在应用OBE教育理念时需要进行周密的规划和持续的改进,以确保教育活动能够有效帮助学生达到预期的学习成果。

三、应用策略

(一)课程设计

在综合护理技术这一课程的实验教学中,基于OBE(Outcome-Based Education)教育理念展开设计和成效分析,可以按照以下步骤来进行。我们可以设计一个详细的教学计划,其中包括具体的学习成果、教学活动、评价方法和反馈机制。以下是一个假设的例子,用于说明如何详细地构建这样的教学计划。学习成果:(1)临床护理操作技能,学生能够准确执行至少10种不同的临床护理操作,如静脉注射、伤口处理、导尿、心肺复苏(CPR)等。学生能够在模拟实验室环境中达到90%的操作准确率,并在临床实习中得到至少两位临床指导老师的积极评价。(2)护理决策与问题解决能力,学生能够在案例分析中正确识别患者护理需求,并制订有效的护理计划。学生能够在模拟护理场景中处理至少5种紧急情况,如心脏骤停、过敏性休克等,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3)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学生能够在小组讨论中积极参与,并在团队护理计划设计中担任至少两次组长角色。学生能够在临床实习期间与其他医疗团队成员有效沟通,根据同事和导师的反馈,至少改进两次护理计划。

(二)教学方法

(1)理论课程,课程涵盖基础护理知识、临床操作技术、病理学、药理学等。每周4小时的理论授课,共计16周。(2)实验室模拟,学生在模拟实验室中练习各种护理技能,如静脉注射模拟,每项技能至少练习3次。实验室模拟每周6小时,共计12周。(3)临床实习,学生在医院的不同科室进行临床实习,每科实习4周,总计16周。学生在实习期间执行实际护理操作,并参与团队协作。(4)案例分析与小组讨论,每两周进行一次案例分析,共计8个案例。每个案例分析后进行小组讨论,讨论结果将作为课程评价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