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学专业视域下红色文化传承的价值意蕴与实践路径

作者: 胡雪婷

[摘           要]  红色文化是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历史、思想和艺术价值。音乐作为一种重要的艺术呈现形式,对传承和弘扬红色文化具有独特的价值意蕴。通过文献研究和实地调研,以音乐学专业视域为基础,结合南雄市水口镇红色文化传承的具体实践案例,梳理了红色文化传承的现状,厘清红色文化传承在音乐学视角下的价值意蕴,从红色场景、红色精神、红色资源三维度探索实现红色文化传承的实践策略与路径,为音乐教育视域下发展红色文化传承的实践提供借鉴与参考。

[关    键   词]  红色文化;音乐学专业;传承;实践路径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4)26-0037-04

一、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用好红色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1]红色文化是党领导人民在革命斗争中形成的精神文化结晶,强调为人民服务、为实现社会主义事业而积极奋斗的精神。通过学习红色文化,人们可以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和理解,并且红色文化中蕴含的革命精神和奋斗精神可以激发人们的创造力和创新意识。因此,研究和发展红色文化的保护和传承非常重要[2]。当前,红色文化的传承和保护面临一些挑战,如红色文化的传播形式与渠道单一[3]、没有畅通的传播渠道或输出有限制、红色文化传承区域不均衡[4]、保护和传承机制上制度不健全等,红色文化的实践和传承路径发展受阻[5]。因此,积极探索红色文化保护和传承的实践路径,为红色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提供多样化的视角显得尤为重要。

音乐作为一种重要的艺术形式,对传承和弘扬红色文化具有独特的作用。现有研究指出,在瑞金市开展红色音乐演绎活动,可以促进红色文化传播和满足不同阶段人群对红色文化资源的需求和学习[6]。还有研究指出,红色文旅是红色文化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的产物,以红色故事、红色遗迹、红色音乐等为旅游元素,可以丰富传统旅游的文化生态和产业空间[7]。这些表明红色音乐在文化保护和精神传承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通过红色音乐可以实现记载红色文化传承的精神内涵和价值意蕴[8]。此外,将红色音乐文化融入中小学思政教育,可以提升思政教育水平,从而引导中小学生培育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道德品质[9]。不过,目前基于音乐视角开展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仍然存在许多挑战,鲜有学者关注地方区域的红色文旅保护和传承,也缺乏成熟的红色音乐传承与保护的具体实践路径。南雄市水口镇作为广东省重要的红色革命基地,是红色革命纪念馆和共产党南雄县委旧址,也是中央苏区保卫战——南雄·水口战役发生地。水口镇及其周边拥有丰富红色遗址和资源,如水口战役纪念公园、陈毅元帅红军学校、南雄博物馆水口分馆、红色党建示范工程点、村史馆、红色党建文化公园、红军餐厅等,在红色文化保护和传承方面,水口镇提供了许多素材,包括但不仅限于红军标语、漫画、红军歌谣等红色文化资源。基于此,本文以南雄市水口镇红色文化的实践调研为例,探析在音乐教育的专业视角下如何开展南雄市水口镇红色文化保护与传承,对探索红色文化保护和传承的融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南雄市水口镇红色文化传承的发展现状

(一)研究方法与思路

本次实践调查研究主要以广东省南雄市水口镇的红色资源为基础,深入探索水口镇在中国革命历史和共产主义运动中的重要地位和贡献。通过实地走访、田野调查等研究方法,全面记录革命时期革命先辈的事迹、精神,遗迹,红色精神作品以及革命文物等,同时结合红色历史的认知规律,关注当地面临的红色文化传承的现实挑战,以及在这样现实挑战下如何传承红色基因,为后续分析构建具体的思路和参考路径提供资料支持。基于调研实践和访谈,基本梳理水口镇在红色文化传承方面存在的困境与问题,从而从音乐学的专业视角挖掘其中的融合价值意蕴。此后本文将聚焦音乐专业类型的教育,提出水口镇红色文化资源保护与传承的实践路径。

(二)水口镇红色文化基本现状

南雄市是广东省著名的革命老区、韶关市唯一的原中央苏区县,是一块具有光荣革命历史和优良革命传统的红土地,水口镇位于南雄市东南部。1932年7月,中国工农红军与国民党军队在水口圩开展了中国革命战争史上著名战役——南雄·水口战役。过去中国共产党在水口开展了三年游击战,留下脍炙人口的诗篇《梅岭三章》《偷渡梅关》以及大量的红军标语、漫画、红军歌谣等红色文化内容。这些红色精神文化作品内容丰富,语言朴实,文体多样,体现红军发动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的革命历程以及原中央红军在南雄的革命足迹,是极其珍贵的革命文物。目前,该地已确认的革命遗址达到94处,重要革命遗址线索名录共26处,在94处省级红色革命遗址中,文物保护单位共15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共15处,中央党史教育基地共5处。此外,还有省级红色旅游精品路线1条以及地市级红色现场教学点4个等重要红色资源。作为革命文化传承的老区,南雄在红色资源上十分丰富,同时这些红色文化遗址是研究红色文化的珍贵宝藏,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可以让红色教育代代相传,也可以从这些资源中发展不同的传播方式和模式,尽可能地促进红色资源扩大化的传播到新时代的历史传承中。

(三)水口镇红色文化传承中存在的困境

1.红色文化传承中多元主体分工不明确

红色文化的保护和传承需要融合多元主体的参与,包括政府部门、当地居民以及参与游客等相关的主体。在各类型的主体当中,每个主体都有自身的场域,无法在各类文化背景下将文化传承和文化精神的开发与保护工作做到协调一致,多元主体中分工不明确。从政府的视角来看,将红色文化传承加以保护和利用是比较宏观的统筹管理工作,因而会存在忽视许多创新和开发的可能。这对于珍贵的红色文化资源来说是特别浪费的,尤其是基于音乐类的主体或者艺术类型的经典文化,不利于红色文化的传播和氛围的营造。从当地居民的视角来看,红色文化传承对于许多生活在当地的居民来说,其无法抽离出自身的本土角色,去鉴赏或者传承熟悉的作品,这也会导致该作品在时间的流逝中逐渐失去创新的可能。基于游客视角来看,红色文化来源始终伴随红色文化的传承,这对新时代游客的文化传承具备极大的引导能力。因此,这些不同主体的视角给红色文化的传承提出了不同的挑战,需要应对不同维度、不同场域的人群,这对传承当地红色文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红色文化传承中红色精神品牌度不足

南雄市水口镇虽然拥有丰富的红色文化,但是在国内来说,知名度不高,宣传力度不足,难以形成品牌化。因此,鲜有外界人会对该地域的红色资源以及红色文化精神有所认识和传播,这会造成该类型的红色精神传承的品牌度不高。从水口镇这个地方来说,存在许多不同的红色经典和红色文化,但是总体上形式较为单一,创新融合的视角不足,难以在特定区域形成高度文化传播的影响效应。从其他成功的案例中可以看到,经典的红色文化传播项目需要在红色精神上形成具有一定特色的品牌效应。然而,水口镇红色文化在品牌度贡献上,本土红色文化与乡村发展融合的多样性呈现出不足的问题,无法衍生红色文化继承作品,当地精神体系上品牌效应不足。此外,该地依托各类型的红色文化传播途径单一,受众面狭窄,在红色文化的宣传和推广中无法展现出当地的特色和优势。

3.红色文化传承中红色资源创新性不足

在当地红色文化传承的过程中,通过红色资源来开展文化传播,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形式。从传承形式来看,对于经典景点、广为人知的遗传物品等的呈现,可以通过特定的场域地点开展红色文化传播。此外,对于精神文化类似的红色作品,可以通过演绎的方式去呈现不同的理解进而完成传承。因而,对于在场景域进行红色文化传播的过程中,由于场景选择的限制,无法体现出该类红色文化在特定场景中所呈现的主导精神,因为这其中缺乏场景呈现红色文化的场域意识,甚至存在场景外界的非友好因素等。这些都制约着文化精神传承方式的创新。同时,通过文化作品的演绎视角来看,不同红色文化的传播和传承有着其本质内涵,在独具创新性的作品面前,新时代下的人们缺乏创新的视角去理解和透视过去传统红色文化的意蕴,因此难以挖掘这些作品独具魅力的原始价值。这就不能真正地体现红色文化在传播中的创新融合发展,这也给红色文化传承的自我保护与创新传承产生了无形的限制。

三、音乐专业视域下红色文化传承的价值意蕴

本文通过调研南雄市水口镇红色文化,以梳理清楚红色文化与新时代文化精神意蕴,旨在探析红色文化与新时代传承的具体路径。如今,红色文化作为中国革命历史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精神源泉,在传承过程中可以提升个人创造力和创新意识,培养爱国主义与社会责任感。红色文化的传承对于新时代学生的精神根植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些红色历史记忆可以培养学生坚定的理想信念,增强国家与民族归属感[10]。

在音乐学专业视域下,融合红色文化传承的相关思路,有助于塑造和培养具有崇高的价值理想和道德准则的高素质人才。从音乐专业的视角来看,红色文化传承在音乐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价值:(1)传承历史记忆:通过传承红色文化,可以让学习者了解和感受中国革命的光辉历程和历史英雄事迹。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可以通过演奏红色主题的音乐作品,将历史记忆传递给学习对象,让他们对红色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同。(2)培养爱国情怀:红色文化强调爱国主义精神,通过音乐教育可以激发学习者的爱国情怀。音乐作品中蕴含的爱国主题和情感,可以通过学习者的演奏和表演得到体现,培养学生对国家的热爱和责任感。(3)培养社会责任感:红色文化强调奋斗精神和社会责任感,通过音乐教育传承红色文化,可以培养学习者的社会责任感。音乐作为表达情感和思想的艺术形式,可以表达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思考,激发学习者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4)提升艺术素养:红色文化传承可以丰富音乐教育内容和形式,提升艺术素养。红色音乐作品具有独特的情感和表现力,通过学习和演奏,可以培养学习者的音乐表达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提升学习者的艺术素养和审美水平。(5)培养创新能力:红色文化传承强调创新精神和创造力,通过音乐教育将红色文化融入教学中,可以培养学习者的创新能力。人们可以通过创作红色主题的音乐作品,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因此,从音乐专业的视角来看,红色文化传承在音乐教育中具有传承历史记忆、培养爱国情怀、培养社会责任感、提升艺术素养和培养创新能力等重要的价值意蕴[11]。这些价值意蕴不仅丰富音乐教育的内容和形式,还可以培养学习者的综合素质和人文精神。如今,对于红色文化的学习和探索,需要重视经典红色文化作品中如何挖掘出革命先烈的崇高品质和无私奉献精神,因此,融合音乐学专业的视角开展传承的相关实践路径的探索显得非常有必要,这对引导新时代学习者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度认同者具有重要意义[12]。

四、音乐视角下红色文化传承的实践路径

(一)多元协同,营造音乐教育中的红色场景氛围

通过融合不同维度的实践场景,来拓宽音乐教育红色传承路径。比如以水口战役纪念馆为例,该馆通过浮雕、微缩景观、油画、模拟实景战场等形式展现水口战役的战略决策、红军浴血杀敌、群众支援作战等感人故事。结合场馆进行红色文化精神的教育视频导播,通过场景再现,可以看到战争年代留下的珍贵图片、实物及资料,了解历史遗迹。比如水口战役纪念公园的“水口战役英勇牺牲的红军烈士永垂不朽”的题词,可以让参观者产生身临其境、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的具象思路。因此,无论是从政府的政策视角还是当地居民传承的视角出发,都应该创建不同的思路融合,促进音乐文化和音乐教育传承的路径多元化。此外,在营造音乐传承与教育的场景氛围中,需要实现不同维度的场景融入,从音乐的背景贴切地融合红色场景,实现音乐教育的赋能作用。或者可以根据不同场景去匹配相应类型的音乐传播场景,从而实现场景的多元协同,将音乐类型的传播途径在红色场景中扩大化,进一步提升红色文化传播过程中的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