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课证融通课程体系探究

作者: 曾艳英 黄琦琪

[摘           要]  随着会展经济的蓬勃发展,高职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成为培养专业人才的重要阵地。针对当前会展行业对人才能力需求的多样化与专业化趋势,深入探究了高职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课证融通课程体系的构建。旨在通过整合理论与实践、专业与证书教学,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与就业竞争力。实施课证融通课程体系,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专业知识的系统性和实用性,还能有效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学生未来在会展行业中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关    键   词]  高职教育;会展策划与管理;课证融通;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4)26-0073-04

一、引言

满足会展行业特定人才需求的高等职业教育,其专业课程设置显得至关重要。在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深度交融的大环境下,打造课证融通的课程体系,对提高专业教育水平、提升学生职场竞争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首先,将课程与证书紧密结合的课程体系设计,能让学生更有效地适应职场需求。日新月异的会展产业对人才的渴求正日益趋向多维度与高能力化。通过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考核内容与课程内容深度融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清晰地设定自己的职业目标,深入理解行业的要求,从而更加扎实地掌握所需的专业知识和能力。

其次,打造课程与资格证书紧密结合的课程体系,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道德素质。专业培养专注于会展策划与管理领域人才实践能力与职业品德的塑造,让学生通过对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核要求的把握,更深入地掌握行业规范和标准,提升实际操作能力和职业品质。取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能显著提升学生的就业实力,增强其在职场上的竞争力。

针对高职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构建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相结合的课程体系显得尤为关键,这能够让学生更紧密地对接行业需求,提升实际操作能力与职业品质,同时推动学校与企业之间的深入合作。教师应当致力推动课程与资格证书紧密结合的教育模式,为培育众多具备较强专业能力的会展策划与管理专家作出贡献。

二、高职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课证融通课程体系的现状

(一)高职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基本情况

目前,高职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教学正逐渐朝着综合化、职业化、实操化的方向发展,教学内容覆盖会议和展览的基础概念、专业英语、旅游与会展的结合、基本礼仪知识,同时涉及策划和管理等方面的内容,这些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为学生掌握全面的会展管理能力,为将来从事会展领域相关工作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在职业教育中,高职院校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借助模拟展会、实地调研、职场实操等多元化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将课堂所学与现实应用紧密结合,从而全方位提升其个人能力。并且高职院校致力于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推进产学研结合项目,从而为学生积累实操经验和拓宽就业途径。

(二)课证融通在课程体系中的具体体现

课证融通融入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课程,巧妙地融合了课程与证书的要求,成为高职教育体系中的一大亮点。通过整合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考核要求与课程内容,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确立明确的职业目标,掌握行业所需的专业知识与能力。

高职院校在课程设置上注重将职业资格考试标准融入教学过程中。在会展策划与管理的专业课程中,教师紧密依据会展策划职业资格认证的标准,系统而详细地讲授会展策划的各个步骤、实用技巧与具体策略。通过学习,学生不仅掌握了系统的专业知识,也熟悉了该领域的行业规则与标准,为其日后的职业能力认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高职院校教育实践中,教师积极探索课程与资格证书相结合的新型教学模式,借助项目导向和案例分析等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领会并熟练运用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的相关理论与技巧。此外,高职院校积极提倡学生投身各类会展策划比赛、项目及实操锻炼,借此验证所学知识并增强操作能力。在实施课程与资格证书相结合的高等职业教育过程中,高职院校与企业及行业协会建立合作关系,与企业及行业协会保持紧密联系,掌握行业的最新发展态势和所需能力,从而及时更新教学课程与内容。

三、高职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课证融通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结构方面存在的问题

高职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打造课程内容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对接的体系,是课程架构布局的核心。目前课程的组织架构存在若干难题。例如,课程的组织显得零散,缺少整体的框架。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是一个汇集市场营销、旅游管理、艺术设计等多个领域知识的综合性学科,在课程规划上,必须深入整合这些学科,全面架构课程。目前,许多高职院校的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课程安排显得零碎,课程之间缺乏紧密联系,这使学生难以构建起完整的知识结构。课程设置应充分对应职业岗位的实际需求,课程与资格证书的融合是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考核要点与课程教学内容相互融合,帮助学生在学习中明晰职业发展方向,洞察行业的具体需求。当下,众多高职院校的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其课程设置未能完全依照职业岗位的实际需求,这使课程学习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考核标准之间出现了明显的脱节。

(二)课程内容与实际应用的脱节

高职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教学大纲需紧扣实际操作,确保学生能将所学知识、能力直接应用于职业场景。当前许多高职院校在安排教学内容时,普遍存在与职场实际需求不符的现象。

例如,会展专业的课程大纲存在偏重理论的现象。在一些高职院校中,部分教师过于专注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理论知识的传授,却相对忽视了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虽然掌握了大量理论知识,但面对实际问题时却难以有效运用所学知识予以解决。课程教材无法及时跟进当前会展实际的发展进程,会展领域正处于迅猛发展的阶段,新技术与新思维如泉水般涌现,教材发展却明显滞后。诸多高职院校的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其课程设置尚未跟上时代步伐,使学生未能充分掌握行业的最新知识和相应能力,这种情况不仅对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产生了影响,也关乎课证融通课程体系能否得到切实有效的执行。课程的实质内容和实操部分之间缺少必要的紧密联系,而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情况需要通过实践环节加以验证。

(三)教学资源与师资力量方面的问题

构建教学内容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紧密结合的课程体系,离不开丰富的教学资源和优秀的教师队伍作为坚实支撑,目前,很多高职院校会展类专业的教学素材和教师队伍建设存在若干不足。

首先,教育资源匮乏。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的课程的成功开设,需要大量教学辅助物资,如教学用具、教育程序、上课场所等,目前许多高职院校对会展策划与管理这一专业的教育物资经费分配不充足,导致教学环境不够理想,无法完全达到教学要求。其次,为了顺利推进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的教学活动,亟须一个拥有深厚实践背景和专业智慧的教师团队提供支持。目前,许多高职院校负责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的教师普遍缺少实际操作经验,这使他们将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有效结合并运用于课堂教学的难度较大,某些教育工作者在专业领域的知识迭代缓步不前,难以匹配会展行业的快速发展。

四、高职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课证融通课程体系重构的思路

(一)遴选“1+X”证书

高职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课程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体系的重塑至关重要,其目标锁定在使学生学习内容与职场实际需求精准对接,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及职场竞争力。在挑选“1+X”证书的过程中,必须深度思考会展领域的特点与未来走向,以及这如何关联学生的未来职业规划。

在会展领域的职业发展道路上,“1+X证书”是必不可少的资质证明,它是会展管理职业能力的等级认证。本专业需重点关注三个证书,会展管理证书包含对展会策划、组织、运营等多领域知识的综合考查,以及对学生从事会展管理职业能力的全方位评定。课程中融入该证书所包含的内容,学生能够全面掌握会展管理的关键理论与实践技巧,为未来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研学旅行策划与管理证书的获取助力学生掌握关于研学旅行策划、组织、执行等方面的知识和技巧,从而提升他们在这一行业领域的专业水平;尽管呼叫中心客户服务与管理职业能力等级证书与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看起来并没有直接联系,但其中包含的客户服务、沟通技巧等能力对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的学生同样至关重要,这些能力让学生在与客户交流时更加得心应手,助其深入适应客户需求,进而提供更加贴心的会展策划和管理服务。

(二)对接职业能力等级标准

以职业能力等级标准为中心,重构高职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保证课程内容与行业需求衔接,旨在培育出职业能力高超的会展策划与管理领域的专业人才。

要推进职业能力等级标准的制定,就必须清晰掌握相关行业的实际需求以及未来发展趋势,深度剖析会展领域,掌握企业对人才的具体需求,以此明确学生未来职场必须具备的关键能力及知识,这将明确指明课程重组的路径和准则。整个课程体系应融合职业能力的层级要求,以确保教学内容与职业能力对应。在教学课程的安排上,需紧贴职业能力的层级规范,把相应的知识和能力渗透到每一个教学阶段。通过理论讲授、案例研讨、实操演练等多途径,促使学生全方位、体系化地掌握会展策划与管理的关键理论与能力。职业能力的级别划分应与课程的成绩评定紧密相连,构筑与职业能力等级标准相匹配的考核规范和方法,保障学生达成相应的职业能力层级,这既是对学生学习成效的一种检验,又将为他们的未来职业之路增添坚实的证据支撑。推动职业能力的分级标准制定,还需深化与各大企业的配合协作,通过与企业协作确立职业能力评价体系、实施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项目,课程设置将更符合企业的具体需要,从而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职场素质。

(三)企业岗位标准与课程标准的分析

高职院校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在重构课程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融合的教学体系时,其核心策略之一是深入剖析并对接企业岗位标准与课程标准。为达成这一目标,教学实践中必须细致分析并整合企业工作岗位的实际需求与课程标准,确保两者之间无缝衔接。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企业岗位的规范和要求,以及课程的教学准则,都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企业内部的职位规范揭示了会展领域对于工作者的详细要求和期待,这是衡量学生专业能力以及适应职业能力的重要标尺。学校制定的课程标准,是指导教学的基础文件,旨在培养学生必要的知识和能力,以及综合素质,成为学生学习的根本遵循。在课证融通课程重构的过程中,必须对企业的职位需求和教学大纲进行深入研究,与企业深入合作,洞察业界最新趋势及企业人才需求的演变,锁定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所必需的职业能力与职业品质。教师须对现行的教学大纲进行思考,辨识其与职场需求间的差异及短板,以此奠定教学系统重构的坚实基础。

(四)职业技能证书考试内容与课程内容的有效衔接

在高职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中,课证融通课程体系的重构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针对会展管理、呼叫中心客户服务与管理、研学旅行策划与管理三个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实现考试内容与课程的紧密对接,是确保学生职业技能与行业需求高度匹配的重要策略。

例如,会展管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试内容涵盖会展策划、组织、运营等多个方面,这与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紧密相关。在课程体系重构中,应强化会展管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引入行业前沿知识和技术,确保课程内容与证书考试要求高度一致;呼叫中心客户服务与管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强调客户服务技巧、沟通技巧和投诉处理等方面的能力。因此,在课程体系中应增设相关课程,如客户服务实务、沟通技巧训练等,通过模拟实训和案例分析,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由于研学旅行策划与管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试要求考生具备行程策划、活动组织、沟通协调等能力,在课程体系中,便应强化研学旅行相关课程的开设,如研学旅行课程设计、研学旅行市场营销等,同时结合实践项目,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掌握相关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