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OBE理念的梯级化综合实验在护理学基础实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 许晨晨 俞海荣 丁亚萍 陈申 季明辉 刘佳 沈洁淼

基于OBE理念的梯级化综合实验在护理学基础实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0

[摘           要]  目的:探讨基于成果导向教育理念的梯级化综合实验在护理学基础实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级护理本科生为对照组,采用传统实训教学;选取2021级护理本科生为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新增梯级化综合实验。比较两组操作考试成绩、自主学习能力、学习压力和教学效果评价。结果:试验组的操作考试成绩、自主学习能力得分、教学效果评价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学习压力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基于OBE理念的梯级化综合实验在护理学基础实训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提高了学生的操作技能和综合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可以在护理专业课程教学中借鉴和推广。

[关    键   词]  护理学基础;OBE理念;实践梯级化;实训教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4)36-0089-04

实践技能是本科护理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本科护生从事护理工作必备的核心能力[1]。护理学基础是专业基础课,承担着传授护理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任务[2]。实训教学是培养在校护生实践技能的重要手段[3]。然而,目前我国本科护生的实践能力仍有待提高[4],亟须开展实训教学改革。既往护理学基础实验课是单项目依次教学的模式,限制了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和技能的能力。

成果导向教育(Outcome-based Education, OBE)理念以预期获得的成果对教学进行反向设计[5],在国内外高校应用实施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6]。本研究基于此理念进行了教学改革。

一、基于OBE理念的梯级化综合实验教学方案的构建

(一)教学目标

更新实训能力目标和综合能力目标。实训能力目标主要培养学生观察病情变化、应对突发情况、分析和解决临床护理问题的能力;综合能力目标强调学生具有团队协作能力、沟通交流和表达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同时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

(二)教学内容

在单项操作教学结束后新增基于OBE理念的梯级化综合实验,通过贯通的2~3项操作,重构、整合前期教学内容。课前学生参与线上学习,在开放实验室自主练习;课中采用梯级化综合实验,依次开展案例导入、分组准备、上课先演、组间互评、点评演示、自主练习、反思总结七个环节;课后进一步巩固学习效果。

(三)教学安排

教学分为线上和线下,线上包括中国大学MOOC教学和操作视频教学,线下包括理论课、单项操作实训课和临床见习。梯级化综合实验在单项操作实训课结束后开设。整合后的梯级化综合实验每学期开设3~4次,每次3~4课时。

二、教学实施

(一)教学对象

2021级护理本科生为试验组,共242名,男生47名,女生195名,年龄为(19.28±0.63)岁;2020级护理本科生为对照组,共227名,男生43名,女生184名,年龄为(19.27±0.61)岁。两组学生前期基础课和专业课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二)试验组教学

1.课前教学准备

(1)参加微课堂:教学团队结合案例,制作微课堂视频。微课堂在每次综合实验前一周上线。学生根据视频,完成线上学习内容,包括理论知识、随堂测试、回复教师帖和线上讨论。

(2)开放实验室:每次综合实验前一周开放实验室,学生根据微课堂中的实训视频和重难点进行自主操作练习。

2.课中实践梯级化教学

以第一次综合实验为例阐述教学过程。

(1)案例导入:6床,秦×,男,70岁,因“丹毒”收入院,伴发热、寒战。拟采用青霉素静脉输液进行治疗,患者否认自身及家人青霉素过敏史和其他药物过敏史。医嘱:青霉素钠 40U ID st。20分钟后,患者诉注射部位有瘙痒感,皮丘出现红晕,周围有伪足。改立医嘱:阿奇霉素0.5g+500ml 0.9%氯化钠溶液 ivgtt qd。

(2)分组准备:两位学生为操作学生,共同浏览案例信息,合作完成护理。一位学生作为学生标准化病人(Student Standardized Patients, SSP),进行如下培训:①操作前评估过程中,SSP口述“我的小腿感觉很疼,听医生说我得了丹毒,是不是中了什么毒,我很害怕”。②皮内注射操作过程中,在操作学生推注完药液,SSP口述“护士,我突然想起来,我弟弟之前有过青霉素过敏”。③检查青霉素皮试结果时,SSP口述“我感觉打针的地方比较痒”。④静脉输液过程中,在操作学生完成封管后,SSP口述“护士,这个针就一直留在我手上吗?我的手能动吗?我想要洗澡该怎么办啊”。

(3)上课先演:两位操作学生按照教学案例合作完成病情评估,然后通过分工协作方式,根据SSP反馈,演示护理操作。

(4)组间互评:在一组学生演示过程中,其他组学生对演示组的表现进行观察并记录,完成专用的案例操作观察表。在演示组结束后对评估、操作、沟通和人文关怀等方面进行评价,指出亮点和存在的问题。

(5)点评演示:教师进行评分,结合演示过程及组间互评进行点评和总结,并对操作的重难点进行局部演示与讲解。

(6)自主练习:各小组自行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在自主练习过程中,要求小组填写操作练习主题小卡片,分别记录操作中受益点、困惑之处和易错点。

(7)反思总结:小组练习结束后,教师引导学生反思,收集小组的小卡片并给予反馈。最后总结课堂上的积极行为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3.课后巩固、延伸教学效果

重复观看尚未掌握的慕课视频、微课堂,继续开放实验室,供学生自主练习操作,及时巩固操作技能;同时完成章节测试题,阅读“拓展学习资源”和“参考资料”,巩固理论知识要点,提升学习效果。

(三)对照组教学

仅采用传统的实验教学方式,教师讲解示范、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学生操作演示和教师点评总结依次进行。对照组授课内容、授课教师与试验组保持一致。

三、教学评价

(一)操作考试成绩

每项操作满分为100分,总成绩=操作准备×15%+操作流程×70%+终末处理×5%+查对规范×5%+人文关怀×5%。

(二)自主学习能力量表

采用护理专业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测评量表[7],包括自我管理能力(10题)、获取信息能力(11题)和学习合作能力(7题)三个维度。“完全不符合”至“完全符合”依次计1~5分。总分28~140分,分值越高说明自主学习能力越强。

(三)Beck-Srivastava压力量表(BSSI)

压力量表(BSSI)可以测量压力源和压力程度[8],测量学习、经济、人际关系及临床实践四个方面的压力。该量表从“没有压力”到“压力极大”依次记为 1~5分,分数越高说明压力越大。

(四)教学效果评价表

采用自制问卷,描述学生对本课程教学内容、课程组织和教学效果的评价。该问卷包括“内容科学合适”“教师指导详细”“课程资源丰富”等九个条目, 均以“同意”和“不同意”进行作答。

(五)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6.0软件进行统计描述和数据分析。两组操作考核成绩、自主学习能力评分和学习压力得分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两组教学效果评价结果采用频数、百分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四、结果

(一)两组操作考核成绩的比较

试验组必考操作成绩(85.41±9.93)高于对照组(81.62±10.42),试验组抽考操作成绩(84.88±10.34)高于对照组(81.41±11.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035、3.432,P<0.05),见表1和表2。

(二)两组自主学习能力的比较

试验组自主学习能力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三)两组学习压力的比较

试验组学习压力评分为(35.12±5.20)分,对照组学习压力评分为(34.57±4.86)分。两组学习压力评分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233)。

(四)两组教学效果评价的比较

试验组认为实践梯级化教学方案“内容科学合适”“教师指导详细”“课程资源丰富”“任务难度适中”“增加课程内容理解”“促进师生互动交流”“提高分析解决能力”“提高团队协作能力”“教学模式总体满意”,占比高于对照组(P<0.001),见表4。

五、讨论

(一)基于OBE理念的梯级化综合实验有助于提高实训能力和综合能力

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必考、抽考操作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新增的梯级化教学有利于学生操作技能的提升。两组在操作准备方面无明显差异,但试验组在案例实训中操作更熟练,终末处理更规范,查对落实更到位,在护理过程中更重视患者的真实需求和有效反馈。基于OBE理念,选择临床常见疾病的梯级化进展型案例并根据“疾病入院的评估—对症护理的操作—突发病情变化的救护”的工作流程进行设计,使学生在护理过程中应对能力更好,临床思维能力更强。此外,在传统实验教学[9]中,学生观看教师演示后,主要依靠个人的领悟和努力,缺乏团队协作的锻炼。基于课程任务的设置,每个案例均由多名学生共同进行操作,更锻炼学生在团队配合中的分工协作能力。操作学生在应对临床突发事件中能够及时发现患者的真实反馈并及时进行心理护理,主动发现情境中的关怀元素,进而提升共情能力和人文关怀能力。

(二)基于OBE理念的梯级化综合实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OBE理念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任务驱动和问题为导向,让学生在临床模拟情境中带着问题学习,通过合作学习、动手训练提升学习自主性。课前,依托中国大学MOOC发布学习资源、案例讨论、拓展阅读,检查学习效果,实施教学评价,起到激励学生自学的效果。参与讨论、回复教师帖的学生也得到教师及时反馈和鼓励,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积极性和主动性[10]。课中,教学案例以丰富多样的学习任务为依托,激励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实现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重构。在此过程中,学生得到更多教师的关注、鼓励和肯定,有利于激发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的热情,唤起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同时,从课前自练到课中以小组协作方式进行演示,对学生既是挑战,也是展示自我和团队能力的机会,此模式极大地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学习。课后,在反复观看慕课、自主练习操作、拓展学习资源等过程中的交流学习能帮助学生内化知识,不断提升自主学习效果。

(三)基于OBE理念的梯级化综合实验取得较好的反馈和评价

试验组对梯级化教学方案的评价优于对照组(P<0.001),这说明基于OBE理念的梯级化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根据OBE理念及教学内容,精心设计出融合2~3项操作的综合实验训练方案,保证内容科学合理、课程资源丰富、任务难度适中。教师的悉心指导和自身的主动学习使得学生更易掌握单项操作技能和知识,同时促进师生互动交流,提高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强化团队协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