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立德树人视域下高校辅导员育人能力提升策略探究
作者: 尹传忠 王爱祥[摘 要] 立德树人视域下,高校辅导员提升育人能力不仅有利于培养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而且有利于主流价值引领。然而,部分高校辅导员在提升育人能力方面面临缺乏对学生发自内心的爱、工作未与学生保持密切联系、思想境界尚待进一步提升的困境。对此,高校辅导员要涵养高尚师德、密切联系学生、加强理论学习、创新教育方式,不断提升育人能力,为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做出更大贡献。
[关 键 词] 立德树人;高校;辅导员;育人能力
[中图分类号] G6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3)04-0073-04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也被写入了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报告进一步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高校办学提供了根本遵循,成为教师教书育人的重要标准[2]。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教育讲“立德”,不仅学生和高校要立德,教师也要立德。因此,从根本上讲,高校辅导员开展工作的基本要求就是立德树人。作为高校教师队伍中的一员,辅导员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始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因而,辅导员必须磨砺过硬的能力素质,养成高尚的师德师风,力争做到心中始终装着学生、时刻以服务学生成长成才为己任,不仅在立德树人岗位上充分发挥自我价值,而且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辅导员要不断拓展立德树人的深度与广度,持续提升育人能力,为中国特色主义事业培养更多德才兼备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一、立德树人视域下高校辅导员提升育人能力的重要意义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强调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强化思想道德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对高校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出了最新要求,也决定了高校辅导员要在立德树人过程中承担更多新的责任和使命。
(一)辅导员提升育人能力有利于培育时代新人
党的十九大对高校办学明确提出了“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3]的战略部署。因而,能否为社会主义建设源源不断地输送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是评价高校办学成功与否的根本标准。培育堪当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已经成为高校师生一致的价值追求。作为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及其管理工作的实践者,辅导员已经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坚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4]。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理想信念是有用人才的立身之本。随着育人能力的不断提升,高校辅导员将会更加以坚定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与矢志不渝的报国追求为己任,引导大学生树立“四个自信”,自觉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扛肩上,不怕困难、顽强拼搏,使大学生紧跟时代发展步伐,最终真正成长为有担当、合格的时代新人。
(二)辅导员提升育人能力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教师不能只做传授书本知识的教书匠,而要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位的‘大先生’。”[5]高校辅导员提升育人能力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一方面,为了磨砺育人能力,辅导员将在深入了解大学生认知规律与接受特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辨析,秉守科学、坚持真理,高扬主旋律,以充满朝气、斗志昂扬的时代精神、文化特质与人格力量感染学生,提升教育的思想性。另一方面,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发展素质教育,这对高校辅导员素质教育能力提出新的要求。对此,辅导员将帮助学生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紧密结合起来,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与文化素养。随着育人能力的提升,高校辅导员将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引下,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引导大学生勇于开拓创新,有针对性地为青年学生提供适合他们的实践指导意见,最终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三)辅导员提升育人能力有利于主流价值引领
高校辅导员工作经过多年的沉淀,已经深深地打上了中国特色的烙印。多少年来,高校辅导员职业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教育与主流价值引领的核心要义从未改变,其引导大学生明确政治立场、坚定理想信念,立志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的初心也从未动摇。在对大学生的主流价值引领方面,辅导员始终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是因为大学阶段是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的关键阶段。现实中,部分大学生对主流价值引领的认识缺乏深度,欠缺系统、深刻的认识与思考。在这关键时刻,高校辅导员成为培养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引领者,他们运用广大青年学生喜闻乐见的网言网语和微言微语,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引导大学生将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密切结合起来[6]。随着育人能力的提升,高校辅导员将在培养大学生主流价值观的道路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立德树人视域下高校辅导员育人能力提升面临的困境
新时代,高校在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过程中积累了不少宝贵的经验,这为高校辅导员在立德树人视域下提升育人能力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然而,部分高校辅导员在提升育人能力方面面临缺乏对学生发自内心的爱、工作未与学生保持密切联系、思想境界尚待进一步提升、教育方式过于单一等困境。
(一)缺乏对学生发自内心的爱
当前,部分高校辅导员缺乏对大学生发自内心的爱,导致其工作胜任力不足。有的高校辅导员仅在开学第一课上给学生做了自我介绍,留下手机号、微信等联系方式之后,就消失得无影无踪,既不去餐厅食堂了解大学生对各类饭菜口味的适应情况,也不去宿舍公寓了解学生对住宿条件的适应情况,更不去教学楼了解学生上课出勤和自主学习的情况,对大学生丝毫不关心,更谈不上甘于奉献和对学生发自内心的爱。这样的辅导员既违背了立德树人的初心,又与默默付出、潜心育才的使命背道而驰。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在于,部分高校辅导员错误地认为大学生已经是成年人,生活能自理,无须给予过多照顾,忽视了关心学生、走入学生内心对于思想教育所起的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二)工作未与学生保持密切联系
当前,一些高校辅导员工作的开展没有与学生保持密切联系。一些高校辅导员在开学伊始与学生见了一面后,就很少与学生再次见面,也很少和学生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保持联系,更谈不上深层次的沟通。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在于:长期以来,作为高校中与学生接触最多的教师群体,部分辅导员不得不包揽各种具体工作[7]。长此以往,辅导员所谓的管理服务职责渐渐被转化为烦琐的日常性事务,如以学生的学业绩点计算代替学业指导、以检查宿舍卫生代替日常管理、以提升就业率代替就业指导等。大量本应由教务处、学生处等承担的工作堆积到辅导员手中,导致部分辅导员实在难以抽出更多的精力和时间与学生展开密切联系。
(三)思想境界尚待进一步提升
当前,部分高校辅导员的思想境界尚待进一步提升。有的辅导员对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学习不系统,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不深入,理解不透彻。有的辅导员虽然对默默奉献、潜心育人有着比较正确的理解,但是存在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情况。还有的辅导员对学生思想困惑和诉求没有进行及时回应,错过了主流价值引领的最佳时机[8]。造成这类问题的原因主要在于:一是部分高校辅导员没有从思想深处深刻认识到理论学习对自身育人能力提升的重要作用;二是少数高校辅导员以自身日常工作太忙为借口,理论学习积极性不高,更不会主动挤出时间充实自身理论知识储备。
(四)教育方式过于单一
当前,部分高校辅导员还存在教育方式过于僵硬、单一的问题。部分辅导员习惯于采取“大水漫灌”的管理方式,这种方式过于僵硬、单一,容易使学生产生厌恶情绪[9]。一些辅导员采取面对面谈心的方式,但往往对学生的思想、学业和情感等问题只看到表面而并未抓住本质,很少对问题进行更加深入的探索与挖掘,致使其解决问题的方式浮于表面,难以激起大学生内心的波澜。
三、立德树人视域下高校辅导员育人能力提升策略
新时代,面对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高校辅导员必须充分明晰自身育人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进一步认清提升育人能力的紧迫性,做到严于律己,涵养高尚师德,密切联系学生,加强理论学习,创新教育方式,不断提升育人能力,为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作出更大贡献。
(一)涵养高尚师德,为锤炼学生品格当好引路人
育人先育己,辅导员在给学生一杯水时,自身必须要有一桶水。在此过程中,高校辅导员的育人能力会有所提升。因此,高校辅导员必须更加自觉地涵养高尚师德,在大学生的心里埋下真善美的种子,为锤炼大学生品格当好引路人,引导他们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首先,广大高校辅导员在涵养高尚师德的道路上必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要在修身养德的过程中更加深刻地吃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道德精髓,领悟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伦理精髓,始终坚守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的道德底线。自觉做到以德立身、以德施教、以德立学、以德育人,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价值引领与育人育才相统一、关注社会与默默付出相统一,甘为广大青年学生做好奉献祖国、锤炼意志品格、服务社会的引路人。高校辅导员要始终将立德树人的初心与使命作为自身修身养性的重点内容,努力成为新时代大学生敬仰的守公德、严私德、明大德的大先生。其次,高校辅导员要把持续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领域的知识作为一种习惯和追求,为锤炼大学生品格奠定坚实基础。在此基础上,高校辅导员要特别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培养学生正确、积极向上的价值观是从思想深处解决心理问题的有效路径,这恰恰是辅导员做好价值观引导、当好学生引路人的独特优势。大学生只有在具备健康心理素质的基础上,才能磨砺出坚韧不拔的意志品格。
(二)密切联系学生,让辅导员育人工作更有温度
高校辅导员提升育人能力必须密切联系学生,急学生之所急,想学生之所想,如此才能使育人工作更有温度。首先,高校辅导员要将人才培养目标与满足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需求紧密结合起来,在专业化道路上深化学习、持续提升,在密切联系学生的过程中认真分析学生成长成才的特点与规律,切实掌握因材施教的要领,真正让教育走进学生内心。其次,为进一步密切联系学生,高校辅导员要紧密结合当今互联网时代的媒体发展规律,增强互联网意识,改革工作方式以占领网络阵地。广泛运用多种新媒体手段积极开展对大学生的学习、就业等方面的指导工作,增进与大学生的沟通交流。在此过程中,高校辅导员还要积极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一方面,辅导员要积极运用新时代大学生更容易接受的网言网语为他们答疑解惑,提升自身在网络阵地中对大学生的引领力和影响力。另一方面,辅导员要千方百计提升大学生的网络综合素养,要在灵活应用网络平台的过程中推出网络育人专题栏目,努力成为点亮大学生思想的“明灯”[10]。辅导员要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到设计、创作具有正确价值导向和丰富内容的网络文化产品的过程中,从而推动网络空间中先进文化的广泛传播,营造良好的网络氛围。高校辅导员在工作中要善于统筹线上线下育人工作,力争使每位大学生无论在现实中还是网络空间都能随时随地感受到辅导员春风化雨般的教导,提升辅导员育人工作的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