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职业本科教育试点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
作者: 唐晖华[摘 要] 随着以创新为主旋律的技能型时代的到来,社会对于职业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为职业院校带来更多的发展契机。在这种发展背景下,提升职业院校教师队伍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致力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教师队伍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关系到课程的教学思路和学生的培养模式,“双师型”教师队伍能够为职业院校的发展创造更多的机遇,让职业院校在新时代的助力下“更上一层楼”;另一方面教师队伍的教学质量、教学水平与学生的发展息息相关,“双师型”教师队伍能够为学生带来更专业、更精彩的课程,为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和专业能力扫除障碍。由此可见,在职业本科教育试点院校中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对于学生发展和院校水平的提升具有积极作用,职业本科教育试点院校应将更多精力和资源投入“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打造过程中,让“双师型”教师队伍成为应对新时代需求的“利器”。
[关 键 词] 职业本科教育;试点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3)06-0153-04
职业本科教育试点院校作为先进教育制度和教育模式的“试行土壤”,对于教育领域的变革有着最直接的反应。一方面职业本科教育试点院校是先进模式和制度的试行先锋,承担着一定的改革风险,并为其他高等院校提供改革的建议和参考思路,避免其他高等院校“多走弯路”;另一方面职业本科教育试点院校是新时代下满足社会需求的改革试验院校,承担着为社会培养新型专业人才的重任,即通过帮助更多学生成为知识与技能并重的社会人才,为社会的稳步发展提供充足的人才支持。因此,相关院校应当认真开展“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工作,为职业本科教育试点院校提供充足且优质的教师资源,让“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工作助力教学模式的创新和教学内容的丰富。本文首先简单阐述了在职业本科教育试点院校中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意义,在此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重点研究了职业本科教育试点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最后针对实际情况给出了科学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建议,希望能够助力职业本科教育试点院校高质量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工作的顺利落实。
一、职业本科教育试点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意义
(一)提高职业本科教育试点院校教师整体的教育水平
职业本科教育试点院校教师队伍的教育水平对于院校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一方面教师队伍的教育水平影响着授课质量,而授课质量决定着院校的整体水平;另一方面教师队伍的教育水平影响着课程开展,而课程开展决定着学生优秀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影响着职业本科教育试点院校对外“名片”的打造,更影响着职业本科教育试点院校的改革进程。由此可见,在职业本科教育试点院校积极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有很多好处,不仅能够切实优化职业本科教育试点院校的教师资源,还能够助力高质量人才的挖掘和培养。
(二)提高职业本科教育试点院校教师整体的综合素质
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对于职业本科教育试点院校发展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不仅体现在影响课程开展和学生培养等方面,还体现在对于自身教育理念、教学技巧以及教学研究的改进和优化方面。当教师综合素质的水平与社会发展水平不一致时,就会导致教师的教学水平不足以应对企业对口岗位的需求,甚至还会影响学生能力的发展。“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能够帮助教师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一方面通过丰富教师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模式,让教师能够更加充足地做好授课准备,为教师在授课时旁征博引、滔滔不绝奠定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通过提升教师的专业技能水平,让教师能够具备足够的实操能力,为开展实践课程奠定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武装”,能够切实提升职业本科教育试点院校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让教师队伍成为既具备理论素质又具备技能素质的高质量、高素质教育者。
(三)提升职业本科教育试点院校的教育质量
职业本科教育试点院校的教学质量是社会关注的热点,一方面职业本科教育试点院校代表着更加先进的教学模式,在某种程度上相当于我国教育领域的风向标;另一方面职业本科教育试点院校密切贴合时代要求,是适应时代变化的一种新举措,致力于为新时代培养全新的“六边形战士”。“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通过先进的教学思路、和谐的工作氛围,让教师能够全心全意地进行课程内容的研究和探讨,为课改以及教研任务的顺利完成扫除障碍。同时“双师型”教师队伍以更全面的教学课程、更优秀的教师素质为院校发展和进步提供助力,以创新的思维和教学方式为院校改革提供更多思路,让先进教学制度的落实有据可依,同时以优质的教师水准助力课程优化任务的开展,丰富职业本科教育试点院校教育质量提升的途径。
(四)优化职业本科教育试点院校的教育环境
教育环境对于高质量人才的培养以及优等院校的打造同样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方面教育环境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学习思维和学习信心,教育环境优秀的院校更容易让学生全心全意地投入学习,激发学生的内生学习动力和自主思考能力;另一方面教育环境某种程度上代表着院校的教学理念,教育环境优秀的院校往往能够及时更新教学理念,为学生提供与时代发展相符的理论和实践课程。总而言之,优化职业本科教育试点院校的教育环境不容忽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能够很好地实现上述发展目标,其通过优化教师对于教学任务的看法和授课方式,让教师能够游刃有余地开展教学任务,进而提升院校的教学质量,为优秀教育环境的打造做好铺垫。同时为院校教学理念的更新迭代提供内生动力,让学生能够更加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切实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专业水平,从而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二、职业本科教育试点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
(一)缺乏科学且统一的“双师型”认定标准
由于“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理念出现的时间不长,所以目前并没有比较成熟的建设体系,职业本科教育试点院校在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时也不敢“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导致出现了“双师型”教师队伍认定标准不统一等问题,严重影响到“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效率,更容易给职业本科教育试点院校的发展带来麻烦,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职业本科教育试点院校的改革积极性。现阶段院校在发展过程中虽然都有自己的“双师型”认定标准,但是因为院校水平本身存在差异,“双师型”认定标准统一难度较大,导致部分院校的“双师型”认定标准存在漏洞。且对于发展缓慢的院校来说,严格按照科学认定标准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付出的资源较多,在某种程度上为院校带来了较大的发展压力,最终让部分院校在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时“踟蹰不前”“敷衍了事”,影响到科学且统一的“双师型”认定标准的形成。
(二)缺乏专业且优质的“双师型”培养机制
“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需要院校制订好教师培训计划,并及时了解教师的时间安排,确保每次培训都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同时还应对教师进行摸底考核,了解教师的教学理念以及教学能力,针对性地开展培训工作。但是就现阶段的培训流程来看,职业本科教育试点院校缺乏完整的培训机制,一方面在对教师统一开展与“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相关的课程培训时,缺乏对于不同教师的针对性,让教师培训后的能力趋于相同的水平,不利于后续高难度教学任务的开展;另一方面学校对于如何培训也缺乏了解,在经验不足的前提下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难免存在培训内容不适用的问题,达不到“双师型”教师培训的预期效果。除此之外,培训流程不完善也是“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效果不理想的关键因素,容易让教师形成“双师型”就是考技能证书的错误认知,不利于教师教学素质的提升以及教学理念的转变。
(三)缺乏完善且合理的“双师型”管理制度
“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是关系到职业本科教育试点院校教师未来发展的大事,应配备专业的管理制度,让教师在完善且合理的管理制度中收获知识和技能,为教师调整授课内容和授课风格提供依据。但是现阶段职业本科教育试点院校在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时缺乏完善且合理的管理制度,导致教师在培训完成后仍旧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来授课,对于学生实践课程的指导较少,对于学生未来就业市场的变化情况也不了解,从而影响到学生专业实践技能的提升,更影响到学生今后在社会中的发展。而且管理制度的缺乏也导致“双师型”教师队伍打造工作的进度缓慢,以及教师对“双师型”理念的认识和态度的偏差,为职业本科教育试点院校的发展和进步埋下隐患。
(四)缺乏专业且全面的“双师型”评价体系
评价体系是反馈“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信息和相关建议的重要途径,如果评价体系不规范甚至缺失,很容易出现单向教学和培训的问题,导致培训机制的改进工作无法推进。而且如果培训内容存在问题或者培训方式不合理,教师也没有途径提出正当的改进和调整诉求,容易影响到教师的培训质量和培训进程。现阶段职业本科教育试点院校在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的过程中习惯将精力投入教师队伍的打造以及教师队伍水平的提升方面,导致对于评价体系的建设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一方面是因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打造工作更加复杂且难度更大;另一方面是因为院校对于评价体系的态度和看法存在问题,部分院校认为学生或者教师的评价缺乏客观性和专业性,所以基本不具备参考价值,最终导致评价体系的缺位。
(五)缺乏正规且权威的“双师型”主导主体
现阶段“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主导主体为院校领导,从短期的发展以及收获效果来看,院校领导为主体能够保障“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基本符合要求,同时院校领导对“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工作的态度还会影响到其他教师,能够有效带动教师参与的积极性,对于相关工作的开展也更加配合。但是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院校领导为主导主体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模式缺乏社会说服力和影响力,而且不同院校领导的能力和强项不同,导致“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水平存在差异,容易影响到教师整体教育水平的提升,甚至拖慢教育领域的改革进程。现阶段处于“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初期阶段,院校仍然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状态,所以相对来说缺乏比较权威的主导主体。
三、职业本科教育试点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建议
(一)制定科学且统一的“双师型”认定标准
为尽快统一“双师型”教师队伍的认定标准,让“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工作能够成为严谨且规范的工作,职业本科教育试点院校应当摒弃独自发展探索的建设方式,联合起来共同寻找建成“双师型”教师队伍的途径,为后续工作的顺利开展扫除障碍。为实现上述目标,职业本科教育试点院校应积极与同行交流沟通,认真研读教育部门下发的与“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有关的政策文件,了解教育部门的要求以及改革需要获得的成果。在此基础上多校联合制定统一的“双师型”认定标准,并及时根据试行情况进行修订,确保新制定的“双师型”统一认定标准符合所有职业本科教育试点院校的实际发展情况,能够切实满足大部分教师提升专业能力和授课水平的需求。除此之外,还应当允许不同职业本科教育试点院校在认定标准的细节上存在差异,从而适应更多院校发展的实际情况。
(二)建立专业且优质的“双师型”培养机制
“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工作并非一朝一夕之事,需要做好长期“作战”的准备。因此,职业本科教育试点院校应及时建立专业且优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机制,为教师提供优质的培养环境,帮助教师迅速提升自身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争取早日建成“双师型”教师队伍。职业本科教育试点院校应先了解社会需求,明确教师培养的方向、内容以及教师授课的主要方式。同时还应当借鉴其他院校的成功经验,并结合自身院校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符合自身院校发展的培养机制,并及时更新培养内容和培养模式,比如云培养、VR实操、培训成果大赛等,让培养机制能够以更加符合时代发展的方式进入群众视野,为企业与院校友好合作做好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