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高校青年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途径与策略

作者: 刘晓娜

[摘           要]  随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不断发展,应用型高校已经成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渠道。重视实践教学、强化应用型人才培养,高等院校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实践教学既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又是提高学生社会职业素养和就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在艺术设计专业的教育教学中青年教师占有较大比例,青年教师艺术设计等相关应用实践能力成为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建设要点。结合应用型高校艺术设计专业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现状进行阐述,提出当下应用型高校影响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主要因素,并针对性解析提高青年教师应用型教育教学能力的有效途径与策略,实现艺术设计实践与教育教学实践的双向推动。

[关    键   词]  应用型高校;艺术设计;青年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路径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3)07-0086-04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速度不断加快,高等教育迎来大众化发展,为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应用型高校建设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点。应用型高校的建设重点在于“应用”二字,由于艺术设计专业的青年教师大多缺少实际的设计项目参与,与应用型教育要求不符,需要在理论知识基础上提高实践能力。在应用型高校的发展过程中,青年教师培养需要结合当下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求,全面提高应用教学水平,发挥应用型高校教育体系建设的价值,培养更多实用型人才。

一、应用型高校

应用型高校的重点在于“应用”,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力度不断加大,单一的学术研究类学校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所以应用型高校应逐渐增加。应用型高校不仅是时代发展的趋势,还是全面素质人才培养的主要渠道,在教育改革不断变化的背景下,高等教育形式与内容应更加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以更加专业、系统化的方式完成各教育环节。在更新教学内容、教学环节的过程中,全面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提高教师的应用教学能力是帮助学生提高实践能力、增强社会适应力的重要内容。只有紧密结合应用型高校各专业教学内容与教学特点进行系统实践,才能完成学生相关实践能力教学,培养应用型人才。

应用型高校的主要特点在于拥有较多与所学专业的行业连接,以更加紧密的产业结合完成教学方向指导,以行业背景为依托建设教学平台,将行业标准与评价体系代入日常专业教学工作中。对比学术型高校,应用型高校的建设过程需要更多专业化、实践型的教学设备与内容,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形式是人才培养的重要模式,同样是青年教师应用教学能力提升的关键途径。青年教师作为应用型高校建设的重点,对其进行实践内容培训以及应用能力提升是当下应用型高校建设的主要内容,严格做好人才培养目标设定,利用规格化、程序化的方式与过程完成应用型人才培养。

二、应用型高校青年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现状

应用型高校大多由专科院校发展而成,具有较强的实践性特点。随着社会转型不断加速,国家对于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应用型高校迎来发展机遇。但专科院校升本形成的应用型高校与传统意义的学术型高校有较大区别,一些教师的能力并没有随着学校一同提升,教师数量与教学质量存在不足,影响学校的教学质量,阻碍学生提升素质。

(一)缺少专业实践,应用能力不足

近年来,随着教育力量不断壮大,高等教育逐渐发展,本科、硕士、博士等学历人才不断增加,具有较深理论知识的青年人才进入应用型高校执教,使得诸多高校教师队伍逐渐年轻化,其也成为应用型高校教学的主要力量。青年教师的专业素养较高,但在实践领域中往往存在不足,大部分青年教师一毕业便来到高校进行教学,缺少对专业领域的实践探索,教学结构存在单一的现象,导致很多学生无法从课堂中提升自身的应用技能,与应用型高校的办学宗旨、目标不符。以艺术设计专业为例,很多青年教师在师范专业或设计类相关专业毕业后便参与到教学工作中,没有真正地走上艺术设计工作岗位进行实践,也没有机会将课堂中学习到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体现在日常教学中便是理论性、学术性较强,与应用型高校教学要求不符等。

(二)缺少教学反思机制,自我提升动力不足

对青年教师的现状研究表明,很多青年教师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对科研工作的投入更多,想要取得更多学术上的成绩与提升,导致其在教学能力提升方面的投入不足。而教师只有不断反思自身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进步空间,才能从思考中总结更好的教学经验,提高教育教学能力。但是大部分青年教师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学术提升上,很少有机会和时间进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探索,自身对于教学内容与重点的把握不够准确,给学生的讲述更多是站在自身的高度进行讲解,课堂缺乏合理的教学设计,照本宣科,缺乏与学生的互动,不善于管理课堂,调动不了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并且缺少理论与实践的及时结合,导致学生对知识理解起来有较大难度,教学质量不够理想。

(三)学校发展与教师能力提升存在偏差

应用型高校创建中有很多新增设的教学科目,与社会发展联系更为紧密,而很多青年教师的专业并不对口,对于自己所教授的应用专业不够理解和掌握,更缺少具体的专业实践机会。在应用型高校的发展过程中,校领导将更多精力放在设施建设与专业组织探索中,对于教师理论能力、应用能力以及教学能力的培养不足,没有将学校发展与教师能力提升进行有效连接,教师培训提升的机会与进入行业进行实践培养的平台较少,“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力不足,从而影响应用型高校的全面建设发展。

三、影响应用型高校青年教师教学水平的因素

应用型高校与传统学术型高校的最大区别是应用型高校更加关注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更加关注相关专业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相结合的培养渠道探索。影响应用型高校青年教师教学水平的因素主要为教师自身的主观因素以及学校等环境方面的客观因素。在应用型高校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培养探索中不仅要关注其理论知识拓展渠道,还应关注教师对于课堂结构形式的控制、研究以及对学生实践能力的有效指导等,对于青年教师能力的建设在发现教师内在能量的自身限制外,还应从现实问题入手进行探究。

(一)影响应用型高校青年教师教学水平的主观因素

1.专业知识的梳理整合能力

专业理论知识是教育教学的基础,是影响青年教师教学水平的主要因素,应做好教学设计能力的提升,将本专业理论知识进行整合梳理,形成更加系统化的教学内容,帮助学生以更加轻松、高效的方式掌握,做好基础能力培养,实现应用型高校青年教师队伍组建。青年教师有一定的专业能力,可以将自身知识储备与教学内容相结合,提前对教材内容的不同章节和结构进行了解,相互融合,做出高质量的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能力是对理论知识学习整合并能输出成为学生易于接受的形式和内容的一种能力,是对教学全过程的设计。在青年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过程中应帮助教师做好内在知识与教学形式的充分结合,合理化构建教学内容,为学生呈现更优的教学形式,完成课堂教学环节、作业设计等全部内容,提高学生知识掌握程度,扎实掌握理论基础,提高教学效率。

2.课堂设计与教学流程的把控能力

应用型高校的青年教师对于课堂的整体把控是完成专业教学与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基础,要做好教学设计,把握教学流程,实现对课堂状况的整体调控,实现更高效课堂的建设。青年教师应以更加积极、正向的态度和方式参与到日常的专业教学中,清楚自身价值,明确教学责任,以饱满的热情调动课堂氛围,在做好专业基础教学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对专业有更多了解和热爱,在更加积极、有效的探索中完成高质量的专业学习。应用型高校青年教师应具备端正的教学态度、良好的沟通表达能力等,可以通过不断地学习与调整,深入了解班级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心理状态,以更加恰当的方式完成课堂设计,以更加创新、有效的教学形式把握课堂节奏,激发学生的课堂参与兴趣,达成应用型高素质人才培养目标。

3.专业应用与实践指导能力

应用型高校的教学重点从理论教学演变成实践培养,应用型高校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水平的影响因素中,专业应用和实践指导能力已经成为重要的评价内容。实践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利用真实的专业内容操作参与将理论知识与真正的动手相结合,实现应用技能的良好提升。青年教师对于实践教学指导能力的提升,可以充分利用课堂实践、训练以及真实的项目参与过程帮助学生将基础知识付诸实践,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需求和目标。在专业应用与实践指导过程中,教师应做好实践探究,不断增加自身专业领域的实践经验,提高对实践内容的领悟与认知,并结合一定的理论知识做好教学方法优化,完成对学生应用实践探究的指导工作。只有各方能力的不断促进、共同提升,才能形成良好教学能力的全面养成,实现青年教师各种素养的协调提升,提高应用型高校的教学质量。

(二)影响应用型高校青年教师能力提升的客观因素

1.长效培训机制缺少

大部分应用型高校的青年教师都是相关专业领域的毕业生,没有经过系统化示范能力的培训,在教学方式和教学技巧上缺少一定的经验。学校对在岗的青年教师并没有一个系统化长期的培训机制,很多学校都是在青年教师新招聘阶段进行岗前培训,但是在教学过程中缺少能力提升和培训的机会,没有形成持续的、长久的能力增长机制,导致很多青年教师无法提升应用教学能力。并且很多青年教师理论知识较多,实践经验较少,学校在入职前会进行基础理论知识和学校情况的两大方面培训,对教师进行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教育技术学、教师职业道德等短期、集中的基础理论培训,而对教师实践技能的提升训练少之又少,导致青年教师在日常教学中缺少实践指导能力,忽视应用技能的教学机会。同时教师自身对实践技能的了解不足导致不易在课堂教学中将理论知识进行转化,难以做好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有悖于应用型高校的建设宗旨。

2.教学任务繁重,提升方向模糊

当下应用型高校的发展正处于建设阶段,很多教学流程和培养形式都不够成熟,很多青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常会感到工作任务繁重、教学压力大等,导致他们对教学工作力不从心,很难有提升专业能力的精力,提升过程较为缓慢。高校工作中科研考核是教师能力考核的重要内容,很多青年教师想要有更多晋升的机会,就会将更多精力放在学术与科研方向,教学能力提升动力和机会不足。也有部分青年教师对教学技巧没有太高的要求与思考,认为教学能力可以在日常教学中逐渐提高,放松对教学能力提升的系统化思考和学习,内在动力不足抑制了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也有部分教师认为理论知识教学更为重要,忽视自身对于专业实践的教学能力培养,导致应用型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有较大难度。

四、应用型高校青年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策略

应用型高校建设并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培养更是需要进行系统、客观、全面的方案设计,以长久、有效的机制实现。

(一)关注专业培养,做好职业规划

提高应用型高校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强化应用型青年教师团队建设,帮助教师进行系统的专业综合素质培养是关键。教师应先明确自身专业的教学目标,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应用专业的提升学习中,主动钻研教学方法,找到适合自己、适合学生、适合本专业的一套教学流程。深入研究教材,完善自身对于本专业教学体系的认知,关注理论知识。并且青年教师应树立终身学习理念,不断对专业领域进行了解学习,掌握行业动态,并且对新颖的教学技能、创新的教学方式不断学习,以不断提升教学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