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文化融入高职旅游英语课程的路径研究
作者: 胡艳 范金平[摘 要] 随着国际化进程的加快,全球旅游业得到了快速发展,高职旅游英语已经成为一门越来越重要的学科,跨文化交流也变得越来越普遍和重要。在这种情况下,将中国文化融入高职旅游英语课程中,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增强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同时也有利于推广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以中国文化融入高职旅游英语课程的必要性为出发点,分析了当前高职旅游英语课程教学的现状,并详细论述了中国文化融入高职旅游英语课程的具体途径,以促进中外文化交流,推动中华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关 键 词] 中国文化;高职旅游英语;课程教学;路径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3)14-0034-04
旅游业是一个快速发展的行业,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在旅游业中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作为旅游行业从业者的高职旅游专业学生,必须具备扎实的英语能力,同时也需要对中国文化有深入的了解和认识。与此同时,在高职旅游英语课程教学中,跨文化交流能力对于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非常重要。[1]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育工作者需要注重中国文化的融入,并通过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的优化来实现中国文化融入高职旅游英语课程的目标,通过语言学习、文化学习和文化自信心培养来增强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实现更好的跨文化交流。
一、中国文化融入高职旅游英语课程的必要性
我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其独特的文化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和学者前来探索和研究。同时,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旅游业也迅速发展,成为全球旅游市场中的一个重要力量。高职旅游专业的学生将成为未来我国旅游业的从业人员,因此必须具备良好的旅游英语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以满足国际旅游市场的需求。将中国文化融入高职旅游英语课程中,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还可以增强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这对于高职旅游英语专业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有着很大的帮助。
(一)旅游行业对英语能力的要求
旅游行业是一个国际化的行业,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在旅游行业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2]作为未来从业者的高职旅游专业学生,必须掌握扎实的英语语言能力,以便与国外游客进行交流和沟通。
旅游行业对英语能力的要求因不同的职位和岗位而异。[3]然而,通常情况下,英语能力对于从事旅游行业的许多职位来说是至关重要的。(1)对于从事与游客直接接触的职位,如导游、酒店前台、服务员等,流利的英语口语和听力能力是必不可少的。因为这些职位需要与来自不同国家、地区的游客交流和沟通。此外,这些职位同时也需要从业人员具备良好的英语书写能力,如编写电子邮件、宣传材料和其他书面文件等。(2)对于从事旅游行业的其他职位,如市场营销、销售、公关和客户服务等职位,英语能力同样也很重要。这些职位需要与海外客户或供应商交流、谈判,需要良好的写作与口语表达能力,能够撰写营销文案、宣传材料和客户报告等。
(二)加强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培养
在旅游行业中,文化差异是一种常见的现象。将中国文化融入高职旅游英语课程可以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和认识中国文化,增强跨文化交流的能力,提高在国际旅游市场中的竞争力。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推进,跨文化交流能力成为当代人才的重要素质之一。[4]然而,在学生中普遍存在的文化刻板印象、缺乏文化敏感度等问题,制约着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发展。因此,加强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培养势在必行。
首先,学校可以通过开设跨文化交流课程,引导学生学习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习俗、礼仪、信仰等,增强学生对不同文化的了解和尊重。其次,学校可以鼓励学生参加国际文化交流活动,如国际学生交流项目、文化节等,帮助学生亲身感受和体验不同文化的异同,培养跨文化交流能力。此外,学校可以加强语言学习,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为跨文化交流提供必要的语言支持。
加强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培养不仅是提高个人综合素质的必要手段,也是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重要途径。学校应该积极发挥教育的作用,提高学生的文化意识和文化素养,使学生具备跨越文化界限的能力和视野,为未来的国际交往奠定坚实基础。
(三)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心
作为中国旅游业的从业者,学生应该有足够的文化自信。通过将中国文化融入高职旅游英语课程,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增强自身文化认同感和自信心。[5]旅游是一个跨文化交流的过程,如果学生缺乏跨文化交流能力,就很难在旅游中获得成功。将中国文化融入高职旅游英语课程中,可以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让学生更好地适应跨文化环境。在课程中,可以通过介绍中国的礼仪、饮食、习俗、文化底蕴等方面,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理解中国文化,增加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在当今全球化的背景下,文化自信心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素质。在学生中增强文化自信心的重要性也逐渐被各高校所重视。文化自信心可以让学生更加自信地面对自己的文化,展现出更加积极向上的心态。中国文化融入高职旅游英语课程可以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心,也是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和创造力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方面。高职院校需要积极发挥高职旅游英语教育的作用,推广本土优秀传统文化,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让学生自信地展现出更多的文化魅力和价值。
(四)推广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将中国文化融入高职旅游英语课程中,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中国文化,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同时,也有助于推广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促进中华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二、当前高职旅游英语课程教学的现状
(一)旅游英语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传统、单一
目前,部分旅游英语教学仍然以传统的“教师、课堂、教材”为核心的教学模式为主,即教师在课堂上占据主导地位,学生则成为被动的听众,导致学生的主体性缺失。此外,学生对于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教学模式习惯了,缺乏对实践的积极性,这进一步削弱了旅游英语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旅游英语培养方式存在表面化
首先,旅游英语专业学生的实习存在表面化现象。学校与企业的合作更多是为了各自的利益,学校可以扩大知名度,企业则可以获得廉价劳动力,但这种合作关系往往忽视了学生是否真正具备符合实际从业要求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其次,旅游英语教师的复合能力不足,双师型教师较少。在各类院校中,旅游英语教师要么是旅游专业出身,要么是英语专业出身。但旅游专业背景的教师缺乏组织英语课堂教学的能力,而英语专业背景的教师又缺乏旅游文化背景知识。教师的匮乏对旅游英语专业的教学质量和效果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三)旅游英语专业的基础设施缺乏
当前旅游英语专业面临的一大问题是缺乏必要的基础设施。这些设施包括实验室、语音室、多媒体教室等,这些都是旅游英语教学所必需的。然而,很多高职院校的教学设备都不能满足旅游英语教学的要求。尽管一些学校有语音室,但数量有限,专业英语教学的需求受到很大限制,这也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
(四)理论和实践存在割裂
在旅游英语教学中,理论与实践存在着割裂的现象。传统的教学方式更加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实际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这种做法在考试中也得到了体现,多数旅游英语专业的考核方式是通过期中、期末的笔试来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这样的考核方式容易让学生陷入死记硬背的状态,无法真正地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和综合素质。这种理论与实践的割裂现象对学生的发展和人才培养带来了不利的影响。
三、中国文化融入高职旅游英语课程教学的设计原则
在高职旅游英语课程中融入中国文化的教学设计是实现中国文化融入旅游英语教育的关键。因此,教育工作者在进行高职旅游英语课程的教学设计时,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一)强调语言与文化的整合
在教学设计中,需要将语言和文化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使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也能够深入了解中国文化。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两者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在跨文化交流中,语言是沟通的媒介,而文化则决定了语言的使用方式和语境。因此,将语言和文化进行整合,可以更好地促进跨文化交流。
在高职旅游英语课程中,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讲授中国文化的背景、历史、传统习俗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英语,同时也能够加深学生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认知,从而更好地与外国游客进行交流。在教学中,教育工作者也可以通过使用真实场景和案例、多媒体教学和角色扮演等方法,将语言和文化融合一起,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二)以学生为中心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还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自我实现。因此,在高职旅游英语教育教学中,教学设计应该以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为出发点,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注重学生的体验和感受,挖掘高职旅游英语教材中的中国文化,开发与中国文化有关的主题和案例,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持和保障。
(三)注重互动和体验
教学设计应该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体验,采用互动式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习,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知识和技能,从而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因此,教育工作者需要在高职旅游英语教育教学中注重互动和体验,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和多元的学习体验。
(四)提高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当今世界,跨文化交流变得越来越普遍,因此提高学生的跨文化意识非常重要。在教学设计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和共同点,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能力,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尊重其他文化,同时也能让学生更加自信地表达自己的文化特色,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跨文化环境。
四、中国文化融入高职旅游英语课程的途径
将中国文化融入高职旅游英语课程,利于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和文化背景,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文化自信心。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适时引入中国文化元素,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中国文化的魅力和价值。
(一)课程设置和编写中采用文化比较法
文化比较法是指将两种或多种文化进行比较和对比的方法。首先,在高职旅游英语课程中,可以采用这种方法,将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进行比较,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理解两种文化的差异和共同点。通过对比和分析,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中国文化,并在实践中更好地应用到旅游英语交流中。比如,在教授“饮食文化”这一课程时,可以将中国传统饮食文化与西方饮食文化进行比较,让学生了解和体验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从而更好地应对跨文化交流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其次,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国家,将中国文化相关的内容纳入高职旅游英语课程的教学内容中,可以使学生更加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背景,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如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文化名胜、民俗文化等,将这些内容可以作为主题或配合具体的景点或旅游产品进行教学,介绍其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增强学生的兴趣和理解。最后,在高职旅游英语课程教材的编写过程中,将中国文化相关的内容融入教材中,例如通过配图、注释等方式,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认识中国文化。如中国的美食文化也是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在英语教学中介绍中国的饮食文化和美食,可以激发学生对中国文化的兴趣和热爱,从而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国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