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职市场营销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探究
作者: 邹群[摘 要] 根据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精神,专业课程思政改革势在必行。市场营销专业课程是高职财经商贸类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除了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外,价值塑造也至关重要,三者缺一不可。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通过对安徽审计职业学院市场营销专业课程思政改革的总体思路和具体路径进行探讨,研究适合高职市场营销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模式,帮助学生在获取专业知识和能力的同时,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关 键 词] 高职;市场营销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3)14-0046-04
根据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精神,专业课程思政改革是高校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程中,让学生在获取专业知识的同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接班人,解决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两张皮”问题。本文以安徽审计职业学院市场营销专业为例,进行了课程思政基本模式的探索。
一、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新媒体、自媒体的普及应用,人们的思维方式、认知能力以及对价值观的判断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当代大学生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文化自信及民族认同感,培养良好的职业素养已成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中之重。
传统的高职院校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注重学生在毕业后如何融入企业中,传统的市场营销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更多的是注重书本知识的讲授,学生对理论知识接触较多,但是对于学校之外的社会知之甚少,加之现如今网络、自媒体的快速发展,大量信息鱼龙混杂,极易混淆学生的视听。因此,如何让学生在获取专业知识的同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专业立足市场营销专业发展方向,在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融入思政元素,积极引导学生。让专业课程教学和思政课程教学充分有机融合,真正实现全过程、多方位思政育人课程体系的打造,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以实现高职市场营销专业人才从理论型向复合技能型精英人才培养的转变。
本专业主要面向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服务于企事业单位,培养学生具有创新精神,德、智、体全面发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掌握市场营销学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熟悉营销业务流程,适应营销岗位工作需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学思结合,知行并重,勤于沟通、善于交流、乐于调研、擅长公关,能够胜任市场调研、产品销售、客户管理、营销策划、销售管理等岗位,具有良好职业操守的高素质技能型营销人才。
本专业以专业建设思想为指导,以培养“职场式”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深化“职场式”的人才培养模式,引入职业标准,完成职业岗位标准修订,基于岗位职业标准,完成人才培养方案优化,打造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开发专业核心课程及配套信息化教学资源,共建共享生产性实训基地,落实创新创业教育与技能大赛培育,切实提升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和服务产业发展能力。
本专业构建了“4+1”课程体系。“4”表示职业课程体系,包括职业综合素质课程、职业基础课程、职业技能课程(含6门专业核心课程)和职业拓展课程;“1”表示校企合作企业的元素课程(根据企业要求,校企双方协定,及时调整、修改和完善)。职业综合素质课程有形势与政策、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实用英语等课程,用于对学生的德育,完善知识结构。职业基础课程、职业技能课程和职业拓展课程有市场营销学基础、市场调查与预测、市场营销策划等。通过以上课程的学习,掌握基本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满足未来适应岗位工作的需要。校企合作元素课程主要根据企业要求,校企双方协定来完成,提升学生的职业适应性。
在以往的人才培养体系中,更倾向于对学生“技”的培养,并没有把课程思政引入人才培养方案中,因此,实施课程思政改革迫在眉睫。
二、市场营销专业课程思政现状
(一)缺乏课程思政元素的整体设计
专业课程思政元素挖掘多流于形式,缺乏深度和广度,且未进行整体设计。首先,在课程标准制定时,缺乏课程思政目标的标准,仅通过零散的课程思政元素实现课程思政目标,也无法实现章节间传递,层层递进;其次,各专业课程之间缺乏协同性,各自为政,无法有效整合各专业课程相似的思政元素,提升课程思政效果。
(二)专业教师对课程思政认识不足
专业教师是课程思政的具体实践者,在专业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长期以来,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注重“技”的培养,忽略“德技”并修,导致部分教师对课程思政的认知存在一定的偏差,认为专业课程主要强调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忽略专业课程的育人功能。在大思政教育背景下,对思政元素的融入有较强的随机性,缺乏组织性和系统性,造成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两张皮”的问题。
(三)专业教师思政教育能力不足
由于专业课程较多,专业教师人数不足,每个教师一般会承担两门左右的专业课程,缺乏对课程思政教学的共同研讨,且缺少针对性的学习及培训等原因,导致教师的思政教育能力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缺乏对思政元素的敏感性,挖掘不够,且没有进行系统的思政教育设计;二是思政教育教学方法较为单一,结合生活实际不够,学生的体验感和参与感不强;三是课程评价体系中没有涉及课程思政教学效果的评价,无法了解课程是否有效提升了学生的道德情感、职业精神、使命担当等。
三、市场营销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总体思路
(一)建立“德技”并重的人才培养目标,以“德”为先
以安徽审计职业学院为例,为了开展市场营销专业课程思政改革,本专业修订了人才培养方案,在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过程中,专业团队成员经过多次讨论,听取行业企业及兄弟院校专家意见,人才培养目标由原先侧重“技”的掌握,到现在注重对“德”的提升,培养“德技”兼具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市场营销专业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职业适应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掌握市场营销学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熟悉营销业务流程,适应营销岗位工作需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专业素养,学思结合,知行并重,勤于沟通、善于交流、乐于调研、擅长公关,能够胜任市场调研、产品销售、客户管理、营销策划、销售管理等岗位,具有良好职业操守的高素质技术技能营销人才,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构筑“4+1”课程协同育人课程思政教学体系
“4”表示职业课程体系,包括职业综合素质课程、职业基础课程、职业技能课程(含6门专业核心课程)和职业拓展课程。针对职业课程体系,我们根据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精神的要求,在制定课程建设规范、制定课程标准及编写教案过程中,都强调思政元素的融入,在提升学生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同时,提升学生的任务素养和职业道德。“1”表示校企合作企业的元素课程(根据企业要求,校企双方协定,及时调整、修改和完善)。对于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通过课程及校企合作的元素课程,让学生具备专业基本素质和基本能力。
(三)打造多元化课程思政评价机制
1.建立过程性评价机制
课程考核中应该以学生为中心、强调过程性,而不是简单地侧重对教师的考察、对学生分数的关注。分数主要体现的是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对学生价值观的体现比较弱,结果性考核无法了解课程是否有效提升了学生的道德情感、职业精神、使命担当等。
2.构建学习小组
采用过程性考核,考核打破传统以个人为单位的学习单元,以项目为导向,将班级学生随机分为3~5人一组,构建学习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学习任务,同时以小组作为基本的考核单元,目的在于提高学生自主发展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责任担当意识。
3.合理组织评价内容,科学选择评价方式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的参与程度和深度直接影响着学习效果。因此,在课程思政评价时,应考察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度。对课程思政教学效果的评价,应采取多元化的评价内容和评价方式,除了课程分数反馈外,还应注重辅导员反馈、班级反馈、日常生活反馈、社会实践反馈等,积极有效的反馈是行为的动力和激励的来源。将学生在第一课堂之外的活动中所体现出来的道德素养、行为习惯等都纳入反馈体系中,多元化的评价对于课程思政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的提升大有裨益。
四、市场营销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现实意义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市场营销专业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市场营销专业课程是学习市场营销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也是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职业道德修养的重要建设环节。为了满足市场营销专业人才的需求,课程思政建设也需要注重适应市场需求,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个性、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的市场营销人才。因此,市场营销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视和实施具有现实意义。
(一)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
市场营销专业是一个面向未来发展的专业,要求学生在市场营销领域具有较高的道德标准和职业操守。构建职业道德教育体系,培养学生的诚信、勤奋、创新、团结、敬业、责任等职业道德素养,不仅可以提高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道德修养和职业道德标准,还可以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市场营销人才。
1.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
诚信是市场营销专业中最基本的职业道德要求。在市场营销领域,一个诚实守信的人更容易获得顾客的信任,并且在职业生涯中更容易取得成功。因此,市场营销专业课程思政建设需要教育学生诚实守信,通过案例教学和互动讨论,让学生了解诚信的重要意义,并且在实践中主动维护自己和企业的信誉。
2.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
市场营销专业人员需要具有较强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因此,市场营销专业课程思政建设需要教育学生在职业生涯中承担责任和尽职尽责。通过职业道德课程教育、实践操作和团队合作,让学生体验到责任感和使命感的重要性,并且在实际工作中积极承担自己的责任。
(二)加强对市场营销理论的宣传和学习
市场营销专业是一个具有高度创新性和实践性的专业,课程思政建设需要注重对市场营销理论的深入学习和宣传。通过开设市场营销课程,通过对案例分析、实践操作以及市场调查等方面的教学,帮助学生加深对市场营销理论的认识和理解。课程思政建设,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和竞争力,还可以推进市场营销领域的发展和创新。
(三)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市场营销专业是一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专业,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和能力。在课程思政建设中,需要通过实践操作、团队合作、项目管理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市场分析、营销策划、数据分析、项目管理等技能,培养出一批具有市场洞察力、创新精神和实际操作能力的高素质市场营销专业人才。
五、市场营销专业课程思政具体举措
(一)转变教师思想,打造专业教师队伍
教师在课程思政中起着关键作用,在开展课程思政过程中,首先就是要转变教师的思想。传统观念认为价值塑造是思想政治课程的任务,专业课主要承担传授专业知识,培养学生的专业思维,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的责任。根据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要求,价值塑造应贯穿于教学全过程,专业课应融入思政元素,在让学生获取专业知识和能力的同时,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了让专业教师更好、更快地转变思想,本专业组织专业教师参加了一系列课程思政培训,加强了专业教师对课程思政的认识,统一了思想;除加强思想认识外,还通过一系列研讨活动增强对课程思政内涵的认识,充分挖掘专业课程思政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