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设文化强国背景下地方文化资源在高校实践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作者: 余梦[摘 要] 随着建设文化强国的深入推进,地方文化资源的价值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认可和重视。高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如何将地方文化资源运用到高校实践教学中,已成为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分析了地方文化资源在高校实践教学中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的解决措施,包括加强文化资源的挖掘和保护、设立专门的地方文化资源实践课程、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旨在探讨地方文化资源在高校实践教学中的运用,为推进建设文化强国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关 键 词] 文化强国;地方文化资源;高校;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3)15-0029-04
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文化资源的保护和传承对于国家和民族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我国提出了建设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强调要加强对地方文化资源的保护和挖掘,以丰富国家的文化内涵和提升文化软实力。高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通过将地方文化资源运用到高校实践教学中,不仅可以加强对地方文化的认知和了解,还可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一、建设文化强国背景下地方文化资源在高校实践教学中的重要性
建设文化强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战略目标,也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重大举措。在这个背景下,地方文化资源的保护、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而高校实践教学正是地方文化资源应用的重要渠道之一。地方文化资源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了一个地区的历史和文化特色。高校实践教学中的地方文化资源应用,可以让学生深入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和人文地理,增强文化自信,培养民族精神和文化素养。
此外,地方文化资源的应用还可以促进高校实践教学的深入发展,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通过实践教学,学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文化产业的运作和管理,掌握实践技能和经验,为将来从事文化产业工作做好充分准备。另外,地方文化资源的应用还可以促进高校与当地社会和文化机构的合作和发展。高校可以通过实践教学,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共同推动当地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发展,促进地方文化产业的繁荣和发展。
二、建设文化强国背景下地方文化资源在高校实践教学中的运用原则
地方文化资源在高校实践教学中的运用,应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目标。通过实践教学,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和把握当地的文化资源,为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在实践教学中,高校应遵循文化价值和保护原则,充分尊重地方文化资源的历史、文化、社会和经济价值,注重保护和传承地方文化资源,推动地方文化的创新与发展。地方文化资源的整合和利用应遵循多元化的原则,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包括地方博物馆、文化遗产、文化旅游资源等,打造多层次、多元化的实践教学体系,以满足不同层次和不同领域的需求。高校应遵循合作共赢的原则,与地方政府、文化机构和社会组织建立合作关系,加强资源共享和协同创新,推动地方文化资源的创新和发展。地方文化资源在高校实践教学中的应用需遵循持续创新的原则,以促进地方文化的创新和发展。高校应积极推动实践教学的创新,开发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提高实践教学的水平和质量。
三、地方文化资源在高校实践教学中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地方文化资源
地方文化资源的缺乏是制约其在高校实践教学中应用的一个重要因素。一些地区的文化资源没有得到充分挖掘和保护,或者没有建立相应的文化机构,这就限制了地方文化资源在高校实践教学中的应用。同时,即使存在文化资源,由于缺乏整合和利用的途径,学生也难以获取相关资源。这种情况下,学生的实践教学能力和文化素养就会受到影响。由于地方文化资源的单一性,学生难以获取到多样化的文化资源,影响了实践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地方文化资源的数量有限,不足以满足高校实践教学的需求,影响了学生的实践体验和能力培养。地方文化资源的更新不及时,难以适应学生需求和教学的要求,影响了实践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地方文化资源的数字化程度不高,很多资源没有进行数字化处理,这就限制了学生获取相关资源的途径和方式。在建设文化强国的背景下,地方文化资源在高校实践教学中的应用受到了广泛关注。但是,由于缺乏投资和支持,地方文化资源在高校实践教学中的应用面临一些问题。地方文化资源开发和保护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但是由于缺乏投资和支持,很多地方文化资源的开发和保护工作无法得到有效开展,限制了其在高校实践教学中的应用。地方文化资源的数字化和信息化建设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技术支持,但是由于缺乏投资和支持,很多地方文化资源的信息化建设工作无法得到有效开展,限制了其在高校实践教学中的应用。地方文化资源在高校实践教学中的应用需要大量的人才支持,但是由于缺乏投资和支持,很多地方文化资源的人才培养工作无法得到有效开展,限制了其在高校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二)缺乏统一的管理平台
在地方文化资源的应用过程中,由于缺乏统一的管理平台,导致资源的整合和管理变得困难,影响了资源的利用效果。由于各地文化资源管理平台的数据互通性不足,难以实现跨区域的文化资源共享和整合,影响了文化资源的管理和利用效率。由于各地文化资源管理平台的技术支持不足,无法有效实现文化资源数字化、信息化管理,影响了文化资源管理的效率和水平。不同地区的文化资源管理平台使用的数据格式不同,导致数据之间的互相转换存在困难,影响了文化资源数据的交换和共享。不同地区的文化资源管理平台对同一文化资源的命名可能存在差异,使得同一文化资源在不同的平台中可能被多次录入,浪费了资源,并且对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造成了影响。不同地区的文化资源管理平台对同一文化资源的描述也可能存在差异,使得同一文化资源在不同平台中的描述信息存在差异,影响了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由于缺乏统一的管理平台和管理体系,地方文化资源的管理和利用工作难以开展,使得地方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工作面临困难。
(三)缺乏相关的实践课程
在一些高校的教学计划中,缺乏针对地方文化资源的实践课程设置,使得学生在课堂上只能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难以真正了解地方文化资源的实际情况;缺乏相关的教学资源支持,如文物展览、实地考察等,使得学生难以深入了解地方文化资源的实际情况,影响了他们的实践能力和专业水平;缺乏相关的实践教学指导,使得学生无法正确地进行实践活动,难以有效地应用所学的理论知识,从而限制了地方文化资源在高校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四)缺乏地方文化实践教学师资
目前,很多高校在地方文化资源实践教学领域的师资数量仍然不足,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一些教师可能缺乏实践经验,无法提供足够的实践指导和帮助,这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专业水平会产生不利影响。除了师资数量不足之外,一些高校在地方文化资源实践教学领域的师资水平也不高,无法提供高效的教学质量。一些教师可能没有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或实践经验,无法提供足够的指导和帮助,从而影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专业水平。在一些高校中,地方文化资源实践教学的师资结构可能不合理,存在老教师过多、新教师过少的情况,这可能导致实践教学质量下降,从而影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专业水平。一些高校可能缺乏对地方文化资源实践教学领域的教师进行培养和提高的机制,导致教师无法及时了解相关领域的最新发展和趋势,从而影响实践教学的质量。
(五)缺乏合作机制
由于缺乏合作机制,地方文化资源在高校实践教学中的应用往往是各自为政。学校之间缺乏交流的平台,无法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作,这会影响到地方文化资源的整合和利用。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不同高校之间缺乏协作机制,无法进行资源共享和互助,这使得一些学校难以获得最新的信息和技术,从而影响实践教学的质量和水平。一些高校在地方文化资源实践教学领域缺乏合作意识、合作精神和合作动力,这可能导致学校之间无法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无法共同推动地方文化资源的应用和发展。由于缺乏合作机制,地方文化资源在高校实践教学中的应用往往是零散的,缺乏系统性和规划性。由于缺乏合作项目,各高校之间难以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和合作项目,从而影响到地方文化资源的整合和利用。
四、地方文化资源在高校实践教学中的措施
(一)加强地方文化资源的挖掘和保护工作
政府部门应加强对地方文化资源的挖掘和保护工作,将其保护和传承工作纳入规划和政策中,同时鼓励社会各界参与到文化资源保护工作中来。政府部门应建立文化资源数字化平台,将地方文化资源数字化整合,并开放给高校进行利用。这样,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获取到更多的文化资源,提高实践教学的效果。政府部门应加大对文化资源保护和开发的投资力度,同时出台相关政策,支持和鼓励文化机构和高校开展文化资源利用的相关活动。政府部门应加强对地方文化资源整合和利用的指导和支持,鼓励高校开展跨学科的文化实践活动,以加深学生对文化资源的了解和认知。
(二)建立统一的地方文化资源管理平台
政府部门应建立一个统一的地方文化资源管理平台,对地方文化资源进行统一整合和管理。平台应具有良好的数据互通性和安全性,以保障资源的整合和利用。为实现地方文化资源的共享和整合,应制定统一的数据标准,以保障不同地区文化资源之间数据的共享和整合。政府部门应制定统一的地方文化资源管理标准和方法,加强对各地文化资源管理工作的规范和管理,实现全国范围内文化资源管理的一体化和规范化。政府部门可以建立统一的地方文化资源数据交换平台,实现跨区域文化资源共享和整合,提高文化资源管理的效率和水平。
政府部门可以加强对各地文化资源管理平台的技术支持,提供相关的培训,促进文化资源数字化和信息化管理的实现。政府部门可以制定统一的地方文化资源数据标准,包括数据格式、命名规范和描述标准等,以实现各地文化资源数据的互通和共享。政府部门应通过各种方式,如举办培训班、发放指南等,推广制定的数据标准,并鼓励各地文化资源管理平台采用该标准,以提高文化资源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政府部门应加强对各地文化资源数据的管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避免重复录入和数据错误,以提高文化资源的管理和利用效率。推广文化资源数字化处理技术,将地方文化资源数字化处理,便于进行数字化管理和利用。政府部门应建立完善的地方文化资源管理体系,包括资源保护、利用和传承等方面。管理体系应制定明确的规范和标准,加强对地方文化资源的监管。加强地方文化资源管理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以提高地方文化资源管理和利用的能力和水平。政府部门可以提供相关的培训和资助,吸引优秀人才加入地方文化资源管理工作。
(三)设立专门的地方文化资源实践课程
高校可以针对地方文化资源设立专门的实践课程,包括实地考察、文物鉴赏、文物保护等,让学生深入了解地方文化资源的实际情况。高校也可以建立校外实践基地,让学生到相关的博物馆、文化遗址等地进行实践活动,深入了解地方文化资源的实际情况,从而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专业水平。高校可以推广实践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课程设计、实验教学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以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专业水平。
高校可以加强对地方文化资源实践教学的师资队伍建设,聘请相关领域的专家或学者担任讲师或导师,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确保学生正确进行实践活动。高校可以积极开展文化活动,如文艺演出、文化沙龙等,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感受地方文化资源的魅力,激发他们对地方文化资源的兴趣和热情。
例如,某高校设立了“地方文化资源保护与利用”实践课程,旨在让学生深入了解当地的文化遗产和文物资源,从而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专业水平。该课程的授课方式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包括课堂讲授、案例教学、实地考察等。该课程包括文物保护、考古发掘、文化旅游等方面的内容,让学生全面了解地方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情况。学生在课程中还参观了当地的博物馆、文化遗址等,进行实地考察和文物鉴赏活动,深入了解地方文化资源的实际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