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双高计划”引领给排水工程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创新研究
作者: 王丽娟
[摘 要] 在建设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引领下,结合给排水工程技术专业的发展现状,整合高校教学资源,研究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建设方案,创新性提出“一体化设计、结构化课程、颗粒化资源”的给排水工程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方针,为构建专业资源库提供理论支持,推进专业资源库高效利用。
[关 键 词] “双高计划”;教学资源库;给排水工程技术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3)17-0105-04
2019年1月24日,国务院印发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要求健全专业教学资源库,进一步扩大优质资源覆盖面,明确了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项目是国家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同年4月1日,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印发《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要求申报“双高”的学校在9项标志性成果中要有不少于5项达标,其中第2项就是主持国家级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立项项目且应用效果好[1]。
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给排水工程技术专业作为专业群的组成部分,入选了“双高计划”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2023年1月3日,教育部发布“关于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中期绩效评价结果的公示”,经综合评价,我校的评价等级为优。为进一步巩固建设成果,亟须对给排水工程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进一步优化,创新建设模式。本研究在建设给排水工程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基础上融合高水平专业群建设,推动职业教育及高水平专业有特色的建设与资源库高效的应用。
一、给排水工程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现状
(一)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已初步形成国家、省、学校三级资源库建设体系
国外专业教学资源库使用,主要起源于大数据技术应用发展。早期,我国信息化教育仍停留于对多媒体设备应用,受限于经济条件、技术条件及教育条件,专业教学资源库的运用更多是以外包服务加以使用。随着近几年我国对高校、职业院校教育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建立高等院校专属资源数据库逐渐成为我国高校信息化教育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构成部分。2010年,我国第一批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就已经完成了立项工作,截至2020年9月,我国已有203个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在教育部立项。我国专业教学资源库基本功能涵盖课堂教学辅助、线上教学互动等多个方面,部分院校更是在教育实践领域加以开拓,将专业教学资源库与实验数据库进行数据互通,进一步丰富教师实践教学内容[2]。
(二)给排水工程技术专业全省还未建立高质量教学资源库
资源库建设较好地实现了资源的共享,我校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群建设的五个专业中,给排水工程技术专业还未建立国际级专业教学资源库,该专业亟须整合教学资源,进行跨学科教学资源汇聚,完成学习个性化、交互丰富、仿真程度高的高质量教学资源库的建设,更好地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创新给排水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法,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三)给排水工程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是“双高”专业建设资源的需要
“双高”专业建设需要规模较大的资源量。给排水工程技术专业作为“双高”专业之一,亟须提高教学质量,增加教学成果,建立教学资源库能更好地服务本专业的学生,也能为“双高”专业群积蓄资源。
(四)给排水工程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是共建共享示范引领的手段
资源库中资源建设联合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和黄河水利学院的优势师资力量,内容紧密结合工程实例,充分调研市场需求和学生需要,整合课程,优化内容,是共建共享示范引领的重要手段。
二、给排水工程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基础
(一)政策支持
2019年4月1日,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印发《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申报“双高”的学校在9项标志性成果中要有不少于5项达标,其中第2项就是主持国家级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立项项目且应用效果好。12月10日,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名单正式印发,197所高职院校未来要建设253个高水平专业群,按照《意见》要求,“双高”专业群要“广泛应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促进自主、泛在、个性化学习”。所以说,专业(群)资源库的建设已经成为专业群建设不可或缺的基础性工作。
(二)“双高计划”专业群组成专业之一,建设发展迅速
2019年,党中央与国务院提出建设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重大决策,简称“双高计划”,旨在建设一批引领改革、支撑发展的高职学校和专业群,引领职业教育服务国家战略、融入区域发展、促进产业升级。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给排水工程技术专业作为专业群的组成部分,入选了“双高计划”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3],为进一步提升专业水平建设与线上教学资源整合,高质量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工作迫在眉睫。
(三)国家示范专业发挥示范和带动作用
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给排水工程技术专业作为国家示范专业,在教学质量、管理水平、辐射能力等方面有很好的基础。本专业将继续发挥带动示范作用,推进相关专业的教学建设和教学改革。
(四)完成教学体系改革,成果优良
给排水工程专业体系已完成第七轮教学改革,试运行4个学期,课程体系设计、实训安排等得到了社会用人单位的广泛好评。
(五)省级给排水实训中心奠定良好的硬件基础
2017年7月,给排水工程实训中心获批安徽省高职院校实习实训基地建设项目,根据建设任务要求,拟对给排水工程实训中心进行改扩建,对水质检测与分析实训室、火灾与消防安全实训场、水处理仿真实训室、建筑设备安装实训场、给排水施工实训场5大实训场/室改扩建。根据当前社会企事业单位一线实际工作需求,按照理实一体化的要求设计,增加设备和场地,拓展实训项目,同时扩充给排水工程技术专业资料室。目前主要建设项目均已完成,实训基地按计划投入使用,给排水工程专业资源库建设具备良好的硬件条件[4]。
(六)省级教学团队建设有保障
我院给排水工程技术专业教学团队是一支结构合理、教学水平高、科研能力强、富有朝气的教学队伍。高级职称教师占比50%,“双师”教师占比100%,硕士及硕士以上学历教师占比100%。给排水工程技术专业教学团队拥有一定数量的企业导师,带来行业最新技术应用。2016年,给排水教学团队获批“省级教学团队”建设项目,2018年该项目完成验收。给排水工程技术专业资源库建设具备有创新能力的师资队伍。
(七)已建部分高质量资源
给排水工程技术专业已有部分课程完成了线上线下教学资源的开发(如表1),是给排水工程资源库的高质量资源的基础。
三、给排水工程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内容
推行“一体化设计、结构化课程、颗粒化资源”的建设方针,力求辐射带动“双高”专业群相关专业的教学资源开发和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研究内容如下:
(一)专业教学资源建设
1.以“岗课赛证融通+真实项目导向”的理念重构课程体系
从岗位的复合型人才需求出发,以真实工作项目为载体,与行业企业共同构建模块化、能力递进式的课程内容;以职业技能等级证书(“X”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和技能大赛的能力、素养要求为目标整合课程体系,提炼给排水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工程伦理素养构成的思政要素,并将其和劳动教育融入整个课程体系,构建以创新精神、创业意识的高层次技术技能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完善科学的课程体系[5](如图1)。
2.以服务产业为宗旨,建立专业建设标准
根据《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教职成〔2019〕5号)等文件精神,吸收《悉尼协议》等国际先进理念,借鉴国际标准,结合行业企业调研、毕业生就业情况分析,建立给排水工程技术专业的专业建设标准和人才培养规格标准。
给排水工程技术已经根据教育部2019年7月30日颁布的专业标准及第七轮教学改革要求修订了人才培养方案。本次拟深入开展企业调研,论证分析方案要素,完成理念先进、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3.多元共建共享,打造教学资源综合体
建立政府职能部门、合作职业院校和合作企业多元共建共享的资源库运行模式(如图2),打造教学资源综合体。深入政府职能部门调研,解读关于给排水工程技术专业人才需求,研究政府职能部门对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导向,充分挖掘人才培养潜力,迎合市场需求。到国内外职业院校交流,寻找合作院校,共建资源、共享资源,并达到师资交流的目的[6],通过交流合作,获得资源反馈信息,合作打造高质量专业资源。寻求合作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向企业提供优质教学资源和提供合格人才,企业反馈资源需求,提升专业教学资源库内核。
4.形成三级专业教学资源库
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基于课程的教学设计,考虑教学实施的需求,以各学习单元教案为核心,形成专业级、课程级和素材级三级教学资源(如图3)。
(二)拓展功能模块建设
给排水工程技术专业资源库以推进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为核心要素,将校企合作多元发展作为自身发展与提高育人质量的手段。资源库应嵌入多功能模块,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企业合作、实训推进和就业服务等建立不同的功能模块,不断丰富资源库资源,为教师、学生、企业员工和社会学习人员提供信息支持[7]。
1.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模块
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与毕业生就业岗位能力相结合,提供既满足给排水工程技术专业能力要求又符合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取得标准的教学资源,促进“1+X”制度[8]的实施,主要建设内容包括考务指南、样题库等。
2019年4月,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印发了《关于在院校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方案》公布的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技能领域试点名称(如表2)(数据统计到2022年5月)。在资源库中应包含这些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考务指南和样题库。
将与给排水工程相关的世界技能大赛“管道与制暖”安装部分的内容和省级技能竞赛“水处理技术”理论知识测试、水处理仿真设备安装与调试两个项目的内容,融入建筑给排水工程技术、给排水工程施工、水质检测技术和水处理工程技术等相关课程,将具体的比赛项目转化为教学项目,实现以赛促教,教学有目标,极大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2.校企合作服务模块
建立院系优秀教师、企业技术专家(兼职教师)数据库,将企业技术资料、企业案例等引入课程资源建设中,链接合作企业网站,开设专家网络讲坛、专家网上答疑专栏等。
通过校企合作平台建设,集中展示给排水技术专业领域中的国内外著名企业及其技术标准、工作案例、技术培训教学资源等,满足企业品牌宣传、客户培训、员工终身学习等方面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