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高计划”下高职院校国际化研究

作者: 高诗佳

[摘           要]  在“双高计划”建设的大背景下,我国高职院校国际化发展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但同时也面临一系列挑战。以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学校采用中外合作办学、成立海外分校、提供国际交流平台等方式,同时引进高层次人才、开发国际教育资源,建立国际合作网络,与国内外高校、研究机构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促进学校国际化发展。

[关    键   词]  “双高计划”;高职院校;国际化

[中图分类号]  G71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3)25-0005-04

2019年印发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指出,要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要建设一批高水平高等职业学校和专业群。“双高计划”是国家“十三五”期间高水平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计划的简称,是国务院为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加强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动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而提出的。“双高计划”旨在通过五年时间建设一批高水平高等职业学校和专业群,打造一批高水平职业教育师资队伍,提高职业教育现代化水平和国际影响力,培养更多符合社会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职业教育的发展要与经济发展和人生发展相适应,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的印发,“双高计划”的实施,意味着高职院校将迎来新的发展契机。国家和社会都对职业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更高层次、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发展要求。

国际化是指教育主体的教育思想、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师资队伍以及管理制度等方面与国际接轨的过程。《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培养一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以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对外开放的要求。随着我国“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和经济全球化程度的不断加深,我国高职院校与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也愈加紧密。作为一种促进国际化办学的重要手段,高职院校国际化建设是高职院校深化改革,提升办学质量的内在要求。

一、高职院校国际化的内涵与外延

国际职业教育协会(IIE)于1992年在华盛顿召开了国际职业教育会议,并于1997年将“国际职业教育”正式更名为“国际职业教育与培训”。会议确定了国际职业教育的三个核心价值观,即“质量、公平和可持续发展”。在这三个核心价值观的指导下,我国于2005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其中第44条明确规定“高等学校应当积极开展国际化办学活动,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人才”。随后,教育部在《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1〕11号)中明确指出“大力开展职业院校教师和管理人员出国培训和学习,积极组织职业院校学生到境外学习、实习和交流。积极开展与境外知名高等职业院校的交流与合作”。由此我国高职院校的国际化办学才正式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从狭义上讲,高职院校国际化是指高职院校在借鉴和吸收国外先进高等教育办学经验和管理经验的基础上,主动对接国家战略需求、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和自身发展需求,将本校教育教学改革与国际职业教育先进理念相融合,实现中外教育资源优势互补、课程与教材国际化、教学与管理国际化、教师国际化以及学生跨文化交流等方面的改革与创新,进而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优质人才资源。从广义上讲,高职院校国际化是指高职院校立足自身实际,面向国际社会、国际市场,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教育教学改革与国际交流合作活动。

高职院校国际化的内涵包括多方面,国际化人才必须学习国际理念、熟悉国际规则、参与国际活动、引领国际潮流、开拓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立足本国现状、面向世界,在选择性吸收国外先进文化技术的同时,扩大我国高校的影响力,传播中华文化,弘扬民族精神。

高职院校在国际化进程中,除了提升自身的教育水平和专业知识,还应当扩大国际视野,加强与国外高校和企业的交流合作,扩展国际办学规模,积极引进国际优质资源,提升自身的国际化水平。此外,高职院校还应当加强与国外高校的交流合作,扩大学生的国际视野,开展各种形式的国际化教育活动,增强学生的国际竞争力。

高职院校国际化能够提升学校的国际化水平,增强学校的国际竞争力,提高学校在全球范围内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这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能够促进教育资源的共享,提高教育质量,让学生有更多机会获得优质教育资源,更好地掌握国际文化知识;能够培养国际人才,帮助学生拓展就业机会,促进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能够促进文化交流,推动各国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

二、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国际化发展现状

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是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国家级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为国家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广东省首批高水平高职院校立项建设单位,广东省高水平高职院校立项建设专业群立项单位,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示范性专业群建设单位。学校对国家《关于做好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若干意见》和“一带一路”倡议积极响应,并在2017—2019年连续三年被评为全国高职院校国际合作与交流先进单位。学校面向世界6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留学生招生工作;与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新西兰、韩国等国家的18所院校建立了合作关系;与全球50多家企业和教育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

近年来,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积极贯彻落实国际化发展战略,探索和实践符合高职教育发展要求和学校发展实际的对外交流与合作模式,坚持优质教育资源“引进”和“输出”双向并举,在引进和利用国(境)外优质教育资源、中外合作办学、海外分院与职业技能培训中心建设、海外研习基地建设、学分互认、专业标准和课程资源输出、服务“走出去”企业、学生国际胜任力培养、师资队伍及校园文化国际化建设等方面取得实效。学校发挥品牌专业和特色课程优势,积极拓展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教育交流合作,吸引国际学生来校修读课程及学历晋升,形成了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一)促成优质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助推学校国际化办学进程

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与加拿大北大西洋学院合作举办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中外合作办学,共同探索职业标准及认证体系;与英国白金汉大学合作举办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3+0”模式专科教育和“3+1”模式本科教育;与英国伯明翰城市大学合作举办工程造价专业中外合作办学,组建“英方专业教师+中方专业教师+国际工程项目经理”的国际化教学团队;与日本十文字学园女子大学签订教育合作协议,开展专本研联合培养项目;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成立“学生海外研习基地(新加坡)”,入选首批20个“中国-东盟高职院校特色合作项目”。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与海外院校互送学生交流学习,联合培养,教师相互研习,共同进步。在促进专业知识学习的同时,加强了学生对专业英语的学习和应用,满足了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迫切需求,加强了学生的全方位素质教育,开阔了学生国际化视野,增强了学校和学生的国际竞争力。

(二)构建产教融合新格局,组建特色海外分院

2019年,学校与巴基斯坦无限工程学院建立珠宝学院海外分院;2021年,联手曼谷职教中心及泰国皇家金匠学院共建“中泰珠宝学院海外院”;2023年,与老挝拉塔纳商学院共建海外分院和“中文+职业技能”培训基地。海外分院的建立,更好地推动了服务“一带一路”落地落实,提升教育国际化发展实力,扩大国际影响力。国内外高校在教学领域的交流合作,对提高学生培养质量、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提高学校知名度都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以国际产能需求人才培养为目标,联合培养国际学生

深耕“留学番职”品牌,国际教育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加强高水平专业群和现有国际学生就读专业建设,重点建设具有职业特色和国际比较优势的课程,打造一批适应国际化发展的品牌课程与品牌专业。截至2022年,学校面向泰国、老挝多所高校招收3届学历国际学生。联合泰国皇家金匠学院开拓创新“2+1”培养模式,“中文+职业技能”并举并重,开发国际标准体系;多措并举提高职业技能水平;多渠道、全方位提升双方的合作力度,扩大对行企业的社会服务功能,构建育人体系,不断探索中泰职业教育新路径。探索更加合适的人才培养途径,与时俱进,不断提高学校的教学水平,为国家输送更多高素质、专业化的国际化技术人才,为“一路一带”战略的实施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四)不断完善国际交流合作平台,提高师生的国际化水平

通过各种国际交流活动,包括海外实习、中外联合培养、国际学科竞赛、长短期交流项目等,丰富学生的国际交流经验,培养学生的国际化视野。2019年与英国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联合举办首届中英国际教育论坛,为中英两国间的教育交流提供了新平台;2022年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共同举办云端研习活动等。这些项目通过与境外高校在学生培养、教师交流等方面的合作,促进学生的多元发展,不断提高师生的国际化水平。依托学校国际合作与交流项目,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扩大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职业教育合作,拓宽学生的视野,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五)引进专业领域高层次人才,发挥国际教育资源优势

为了提高专业群的专业能力与科研水平,学校引进多位高层次人才,绝大多数具有海外留学经历或取得了海外学历。这些教师不但有较高的专业水平,而且有较好的国际交流能力。

同时,学校积极开展教职工学历进修工作,鼓励教职工至海外高校深造,提升自身能力素质。通过出国进修、学术访问、合作研究等方式,培养了一批能与国际同行交流、研究的教学、科研和管理骨干,为国际化课程的建设和发展、留学生的培养提供人才支撑。另外,学校每年安排优秀中青年教师赴国内外知名学府进修,假期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实习,不断拓展教师的知识面,完善和更新其知识体系,引导他们主动参与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激发教师专业发展的积极性。

三、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与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云端研习活动

2022年3月15日—3月18日,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与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共同举办云端研习活动,两校各学院师生代表共计1000余人参与本次研习活动。

(一)发挥资源优势,“线上国际化”与“本土国际化”并行共施

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卢磊老师以“传统手工皮雕皮具设计与制作”为题、现代物流学院莫川川老师以“国内跨境进口主流电商平台运营分析”为题、珠宝学院高诗佳老师以“德国地质学家亚伯拉罕·戈特洛布·维尔纳的宝石收藏”为题作英文报告,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的教师也分别作了“工程系列课程从实践到实战”及“营销方面搜索引擎优化”的主题分享。

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努力促进“线上国际化”的实施,扩大受众范围和规模,同时充分利用引进的专业领域高层次人才,开发现有的国际教育资源,发挥“本土国际化”优势,丰富国际交流形式。

(二)开放科普教育基地“线上服务”,学生自主把握国际交流“钥匙”

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教师通过视频,带领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师生线上参观该学院的皮具艺术设计展区、3D打印工作坊、皮雕工作坊、皮装工作坊、玻璃艺术设计工作坊等场地,介绍了相关的制作工艺和学生作品,并演示了手工皮雕的制作过程。珠宝学院学生代表通过网络直播带领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师生参观了珠宝玉石科普基地,用中文和英文讲解了宝石的分类、鉴定等相关的技术和知识。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师生可以通过网络“云参观”科普教育基地,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师生的双语导览为参观提供了详细丰富的注解。直播为双向通道,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师生可以随时向讲解的学生提问,并可以得到即时的解答,双方也可以在线上进行交流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