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育人环境建设研究

作者: 何东铭

[摘           要]  高校图书馆作为信息文献中心,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为高校学生提供高质量的信息资源,已成为大学校园的文化地标。从高校图书馆育人理念发展出发,采用理论研究方法,分析了以人才培养为核心、以内涵深化为延伸、以价值塑造为目标的高校图书馆育人理念发展历程。通过追求以人为本的设计起点、信息素养提升的实施目标、拓展专业领域的资源配置,总结育人环境构建导向,针对高校图书馆育人环境建设,归纳特色馆藏文化育人、人文景观育人、学术氛围育人的途径。

[关    键   词]  高校图书馆;育人理念;环境建设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10-0175-03

高校图书馆是高质量文化信息资源中心,是高校育人工作的主阵地,高校图书馆育人理念以人才培养为核心、以传承校园文化为纽带,是提升信息素养、拓展专业领域知识的基石,高校图书馆育人环境建设要追求以人为本,体现人文关怀,要不断提升影响力、感召力,把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实现以人的发展为核心的价值取向。加快实现素质教育,是高校图书馆育人环境建设的意志体现,是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必然要求,育人环境建设是高校图书馆立足自身定位,厚植家国情怀,培养德才兼备综合型人才的建设重点,是育人理念发展内核,是新时期高校图书馆育人环境构建的坐标航向,充分彰显了育人环境建设发展的时代文化气息。

一、高校图书馆育人理念发展

(一)育人理念以人才培养为核心

高校图书馆作为文献信息中心,是高质量育人工作的重要基石,在教育现代化进程中,人才培养是关键,高校图书馆育人理念需以德才兼备为目标,以信息素养为价值体现,以高尚人格为基本目标导向,以传承传统文化为己任,将家国情怀、民族复兴的重要育人理念融入人才培养体系中,人才培养主流意识逐步推进教育实践形式和内容,重视人才培养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育人理念,人才培养应立足高校图书馆的自身定位,突出立德树人意识的培养,构建现代化人才培养体系,树立崇高理想信念,不断开阔视野,创新育人环境建设,深化人才培育理念认知,凝练人才培养为核心的发展方向,加快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延伸特色馆藏文化带动人才培养,以高水平图书馆育人环境理念,支撑高质量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

(二)育人理念以内涵深化为延伸

高校图书馆要立足学术前沿,促进文献信息与人文素养的交叉融合,育人理念要以内涵深化为动力源泉、以信息素养提升为时代要求加速内涵式发展、以引领科学内涵发展为行动指南,深刻理解和把握育人理念的基本出发点,使其不断延伸贯穿高校图书馆育人环境建设的全过程,使高质量信息价值诉求得到体现,信息文献获取方式得到优化。育人理念内涵深化的本质是探索新的思维模式,不断尝试精准学科知识信息服务能力,不断充实文化知识领域拓展,全面准确地理解育人理念的科学内涵及育人理念延伸的发展趋势。切实围绕环境育人要素提供高质量的信息服务,这是高校图书馆丰富内涵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育人理念内涵深化的本质就是育人环境建设理念不断与时俱进,育人环境建设内涵不断开拓创新与时代发展协同共振,育人理念延伸至学科建设。育人理念内涵深化要以发展的理念育人、要以现代化的方式不断开拓创新,这是育人理念内涵延伸的本质要求。

(三)育人理念以价值塑造为目标

高校图书馆要坚持使命引领、价值引领,把握正确发展的价值目标,牢筑育人服务理念根基,分析育人理念的发展思路,把握育人理念的脉络,深入挖掘育人理念的价值内核,坚持价值塑造为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科学定位育人理念的价值塑造。高校图书馆还要肩负起民族文化传承,践行服务育人的价值观念,积极探索育人理念发展路径,准确把握育人理念融入方式,这是新的价值观念的整合过程,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价值诉求,能满足信息交流需求。育人理念的塑造要充分体现人的发展,体现高质量人才培养的价值,价值塑造既要体现文化自信也要体现学术自信,树立正确的育人理念,实现高校图书馆育人理念发展的价值取向,强化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目标,育人理念的价值塑造是高校图书馆的意志体现,是培养高尚道德品质的内在需求,是充分激发育人理念发展的价值体现。

二、高校图书馆育人环境构建导向

(一)设计起点追求以人为本

高校图书馆是大学校园的文化中心,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构建育人环境应该坚持以人为本,其设计起点应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基础,以人才培养为核心,以人的环境体验为标准落实全方位的服务。环境与人的融合是打造育人环境的关键,也是设计育人环境的主要环节,可以培养求真务实的学习精神,将知识挖掘由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获取,充分发挥人的主观学习意识。以人为本就是以满足人的需要为基本出发点,了解人的心理诉求,充分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熏陶家国情怀,通过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传承历史文化,积淀浓厚底蕴,培养优秀的道德品质。以人才培养为价值体现,把育人环境设计作为第一要务,培养德才兼备的综合型人才,让文化元素形成直观的环境体验,多学科文化知识交融渗透强化感观意识,激发学生对知识信息获取的强烈渴望,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学习能力,重视素质教育提升,正确认知以人为本构建育人环境的价值取向,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彰显时代气息,这是以人为本为设计起点的必然途径。

(二)实施目标提升信息素养

高校图书馆作为环境育人的重要场所,以提供高质量信息文献检索服务为实施目标。信息素养即有目的信息意识思维创新能力培养,贯穿信息资源获取利用的各个环节,信息素养的提升以人才素养为主线、以道德修养为基础、以育人环境为烘托。具备信息获取意识价值观念是信息素养的重要基础,信息素养教育要以信息知识技能为根本,不断提升道德观念,使其不断深化为内在的自我约束力,育人环境构建应以搜集信息文献资料,加工处理高水平论文数据,拓展学科前沿情报资源,延伸学术研究思路为导向。信息素养能力的提升以丰富的信息知识为基础,掌握图书馆数据库的检索方法与应用技巧,是信息获取与综合利用的能力体现。高校图书馆要以信息素养能力培养为根本任务,信息道德育人为本质要求,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培养能力是重要指标,全方位提供各种信息资源,指导运用文献检索工具、学习快速的文献管理方法、掌握高效的科研文献分析技巧,实现科研创新能力与信息素养的有机结合,深入开发数据挖掘潜能,有效实施育人环境构建目标,拓宽知识发展面。

(三)资源配置拓展专业领域

高校图书馆是信息知识传播的枢纽,区域合理布局是优化资源配置的关键,合理规划纸质文献资源,整合电子网络资源,规范高校图书馆育人环境布局,育人环境构建以最优方式配置资源。文献书籍严格按照中图分类号进行专业划分,中文图书、外文文献、期刊以区域为布局基础,漂流图书书架阅览区域人文环境打造、建党百年主题图书书架区域的环境熏陶、畅销图书特色区域环境烘托、电子图书阅览区域氛围营造,是资源合理配置的重要因素。积极呈现专业领域信息文献价值,整合中外文献资料信息空间架构,以环境激发科研兴趣,实现学科知识信息专业领域拓展,多学科交叉渗透是学术科研的发展趋势。区域功能划分以育人环境构建为体现,学科专业领域映射学科背景,直观反馈专业领域文化地标,促使信息资源检索能力不断提升,丰富信息文献相关资源获取途径,充分激发探索专业领域知识的潜能,拓展专业领域知识架构,巩固专业领域知识延伸,满足专业领域知识文献信息需求,运用资源配置发挥专业领域环境育人的实践职能。

三、育人环境建设持续改进关键

(一)持续特色馆藏文化育人

文化地标是高校办学特色的重要体现,图书馆馆藏文化是地标元素的重要组成部分,特色馆藏因其非可再生的性质以及所蕴藏的丰富内涵,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重视特色馆藏文化是高校图书馆育人环境建设适应数字信息时代的要求,针对高校办学特色丰富馆藏文献资源,充分发挥特色馆藏资源的育人价值,切实为高校图书馆育人环境建设提供保障。高校成立初衷、育人理念演进、历史背景意义、人文环境建设,经过岁月变迁积淀独具特色馆藏文化,是高校自建校以来独特的历史见证,也是宝贵的文化遗产。特色馆藏文化建设要与时俱进,开展特色馆藏品可以为育人环境建设主线的文化教育,特殊陈列方式展示文化内涵,背景介绍与多媒体平台相互融合来强化直观感受,深刻感悟高校办学特色和浓厚的文化底蕴。特色馆藏历史纸质文献记录可以熏陶爱国主义情怀,将馆藏文化与育人理念相融合,是育人环境建设的精髓,充分发挥馆藏文化教育功能是文化地标元素构建的初衷,多维度历史资料展示可以提供精神食粮,丰富视听资源营造浓厚学术氛围,持续特色馆藏文化与信息传播、宣传展览相互联系提升高校图书馆影响力。

(二)延续融入人文景观育人

融入人文景观构建育人环境,是高校图书馆文化品位的价值追求,人文景观的有效融入是德育要素的潜在需求,人文景观要充分利用环境打造,烘托浓郁的书香特色,以资源文献价值体现映衬高校图书馆作为学术殿堂的高雅宁静;以整洁的阅读环境展现图书馆的精神面貌。和谐的人文景观育人环境是空间布局与人文理念的渗透融合,是人文关怀的重要体现,人文景观的融入是打造高品位文化知识殿堂的关键。利用人文景观环境设计充分调动多感官体验,设置全方位精准化的查询区域,可以便捷搜索引擎查找所需信息,借阅定位系统专业指引快速阅读,运用高校办学特色相关壁画体现深层内涵,专业领域名人名言传递人文精神,育人理念雕塑激发汲取知识探索,图书馆走廊楼梯布置绿色盆栽植物,实现建筑与绿色生态相融合,公共区域张贴人性化标语,温馨提醒降低分贝以提供人性化环境服务,阅读区域以暖色调为主线打造人文气息,研讨室、会议室、陈列室、展览厅、学术报告厅配套多媒体服务设施,开展系列育人活动,这是持续改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延续人文景观育人的主旋律。

(三)继续营造学术氛围育人

学术氛围育人环境建设,是高校图书馆作为知识殿堂的重要价值取向,是研究思考获取信息知识技能的重要保障。和谐健康的气氛是育人环境建设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目标导向,良好的学习氛围有利于陶冶情操,和谐的育人环境有利于培养浓厚的科研兴趣,温馨的人文环境有利于铸造勤奋科研的坚定意志,是营造学术氛围、激发科研热情、洞悉学术前沿的凝练过程,也是良好行为养成教育的必然要求。通过馆内文献掌握专业领域最新学术动态,多学科领域学术报告,成为拓宽知识结构、自主探索信息的主要方式。定期邀请专家举办讲座,活跃学术氛围,架构信息文献交流平台,实现常态化学术经验交流,检索工具的开发,促进信息服务开展,精准学科服务实践,实现文献传递、阅读推广,助力科学研究,积极创建高质量的学术论坛,有效推进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充分发挥高校图书馆育人环境建设的目标导向,以高质量的育人环境氛围培养科学研究兴趣,以高质量的育人学术氛围提升独立思考能力,实现区域功能多元化,服务手段智能化,逐步实现环境烘托学术氛围的潜在优势。

高校图书馆育人环境的建设是促进学科交叉融合,推进素质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求,也是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更是环境育人理念发展的新征程。本文从高校图书馆育人环境建设角度出发,以人才培养为核心、以德育功能服务为主要目标,来实现高质量人才培养,针对育人理念发展方向和育人理念不断与时俱进所体现的价值取向,分析育人环境建设的深刻内涵以及主流意识的发展思路,逐步推进以价值塑造为目标的育人理念凝练历程。通过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深入挖掘服务育人功效,是高校图书馆实施信息素养教育的重要目标,合理规划专业领域资源配置,实现资源整合,是高校图书馆深入挖掘育人环境构建的重要方法。以特色馆藏文化育人诠释初衷,融入人文景观育人内涵要素,合理运用育人环境建设要素,促进人文环境与景观构建交叉融合,积极传播育人环境构建正能量素材,营造学术氛围育人价值理念,探索高校图书馆育人环境建设持续改进关键,实现育人理念与文化底蕴的相互渗透交融,为高校人才培养夯实基础,有效推进高校图书馆育人环境建设,是构建现代化人才培养体系发展的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