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本套读背景下自考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作者: 冯菊华 陈锦玉 饶丽琼
[摘 要] 近几年,专本套读办学健康持续发展,也遇到了诸多问题和挑战。对于非英语专业的自考学生来说,如何在有效的时间内完成教材学习,并顺利通过课程考试是很多英语教师面临的问题和挑战。试图在专本套读背景下,就自考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有效应对策略。
[关 键 词] 专本套读;自考英语;问题;策略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14-0052-03
专本套读即“专本衔接”,是指高等职业技术学院、高等专科学校、普通高等学校专科层次在校生在校就读期间,通过业余学习,可同时参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科阶段学习和考试的一种自学考试新形式[1]。专本套读为我国所有职业院校专科层次在校生提升学历提供了机会和制度保障,深受学生欢迎。
近年来,随着各省高职扩招政策的实施,高职学生规模不断扩大,很多高职学生通过专本套读来提升自己的学历。自学考试虽然门槛较低,但宽进严出,面临通过率较低的尴尬局面。自考通过率较低的原因,除了自学难度大外,英语成为很多考生自考之路上“最凶”的拦路虎。自考英语作为自考课程中最难的课程之一,它有许多地方值得我们去研究和探索。
云南新兴职业学院是云南省著名的老牌医药专科学院,迄今为止,已培养了八届自考本科班的学生,专本套读办学模式对促进本校可持续性发展和学生全面进步有着积极作用。本文以云南新兴职业学院为研究案例,探讨在专本套读背景下,地方普通高职院校自考公共课英语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进而为提高地方高职院校高职学生自考英语通过率提供参考。
一、自考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过度依赖手机翻译软件,导致英语思维能力下降
近几年,随着手机翻译软件的普及和发展,手机翻译软件已经成为学生英语学习的必备辅助工具。在日常教学中,发现学生在预习和做题过程中经常会对英语课程有“看天书”的感觉,加之其自控力弱、学习方法不科学、学习态度不端正,习惯使用手机翻译软件对需要翻译的英文句子进行拍照翻译。从开始做题到结束用时较短,学生不需要绞尽脑汁思考英文应该怎么分析理解,避免了这个“痛苦”的过程,也能“快、准、狠”地得到想要的答案。所以,学生会过分依赖手机翻译软件完成英语作业,缺少自我分析、判断和思考的过程,会堕化思维,不利于培养逻辑思维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二)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课堂教学效果不佳
1.客观原因
(1)生源。云南新兴职业学院90%左右的学生来自农村。我国城乡之间的教育水平存在较大的差异,农村的英语教学从起点、师资力量、教学条件、规模和设施方面都落后于城市。职业院校的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态度较为懒散,他们在接触自考英语之前所学习的英语不够系统完整,导致基础非常薄弱,表现为词汇量积累不足、语法基础薄弱、知识面较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差等特点。
(2)大班教学。云南新兴职业学院属于民办院校,考虑到办学成本、师资力量等因素,一般采用大班教学模式,而语言类学科更适合小班教学。大班教学对于学生学习英语效果甚微,班级人数众多,学生的英语基础参差不齐,授课教师在课堂上难以“因材施教”。且教师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就更难兼顾到每位学生,往往会顾此失彼。特别是英语基础弱的学生容易被忽视,导致原本英语基础薄弱的学生没有信心继续学习,最终自我放弃。
(3)备考时间短。学习英语需要有足够的毅力,长期坚持不懈才能厚积薄发。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我们通常都归因于学生学习不认真或者老师教得不好。但是还有一个因素就是时间没到、量也没到,也就是基础不够扎实,练的次数不够,才导致进步很慢。我院自考英语课程的授课时间只有3个月,每周课时为4小时。教学内容庞杂,学生基础薄弱,同时学生还有其他多门课程需要学习,不具备在有限的时间内全程只学习英语课程的条件。
2.主观原因
(1)学生词汇量匮乏。英语词汇的学习是英语学习的关键环节。词汇学习的重要性犹如地基对房子的重要性一样不言而喻。只有具有足够的词汇量和灵活运用词汇的能力,英语水平才会有质的飞跃。语言学家Wesche和Paribakht(1996)认为:高级语言学习者不但要有足够多的词汇量,还要有对这些词汇掌握的深度和反应速度,从而获得轻松、准确的理解和有效的书面和口头表达。词汇量掌握的多少是英语学习能否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2]。职业院校的学生英语词汇量明显偏低是一个毋庸置疑的事实,词汇量匮乏直接影响学生听、说、读、写、译五种英语基本能力的提升。
(2)语法基础薄弱。职业院校的学生对基本的语法概念和语法范畴没有准确、清晰的认识;对英语语法体系的了解不完整、不系统;对英语语法会基本规则没有熟练的综合应用能力。
(3)理解能力薄弱。对于教师课堂上讲解的知识,学生只有对其及时进行复习巩固并消化,才能达到“趁热打铁”的境界。很多学生因不愿多思考、多理解、缺乏足够的思维锻炼,导致理解能力薄弱,在平时的学习中,对所学的知识在大脑中没有具体的概念,只知道大概意思,知识理解比较抽象模糊[3]。
二、应对策略
(一)正确应用手机学习软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智能手机全面普及的当下,手机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最为频繁的通信工具,网络上蕴藏着大量用于学习英语的应用软件(App),如用于记单词的百词斩、学习语法的英语语法详解、翻译类软件百度翻译和有道翻译等各类专项性英语App。各种应用软件的出现创新了学习的方式,同时也提升了学习内容的直观性和趣味性。手机信息技术为英语学习提供了平台,学生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在手机上下载适合自己英语学习的App。教师和学生还可以共同在网络上搜集与时代热门话题相关的文章作为学生必读的课外辅助学习资料,进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此方法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时间的利用率和课堂教学效率,同时也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培养学生拥有获得知识的能力
达尔文曾说过:“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所以教学的最终目标不仅是帮助学生获取知识,更要培养学生拥有获得知识的能力。面对职业院校的学生学习能力薄弱、主动学习意识不强的现状,教师应改变“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回归到学习的主体地位。教师要发挥好引导者的积极作用,指引学生结合自身的需求和实际情况制订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学生通过主动观察、阅读、思考等方式,最终独立完成学习目标。与此同时,既提高了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又培养了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的能力。
(三)通过分析历年真题,准确把握教材的重难点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要求学生通过每门课程的国家统一检验,且学习效果的重要测量标准之一就是看能否通过考试,所以教师确定教学计划前应认真分析历年试卷,使教学有的放矢,学生学习也会心中有数。自考英语的试卷结构见表1。
从表1可看出,统考以阅读和写作为主。试题包括客观性试题和主观性试题,分别占卷面总分的70%和30%。考核内容主要以阅读理解、语法和词汇为主。《英语(二)自学考试大纲》规定,英语(二)命题的广度和难度依据考试大纲规定的知识范围和能力要求确定,部分命题素材取自《英语(二)自学教程》。通过分析历年真题,往年统考的部分素材均取自教材中的样卷和三套自测题,占卷面总分的35%左右,为授课教师确定教学重点及学生复习范围的界定提供了依据。
(四)提炼考点,让学生有针对性地学习
1.词汇方面
主要考查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冠词、代词和连词。比如,阅读判断题会考查对表示“绝对意义”的词汇的运用。这类词有only,never,all,must,always,com-pletely,entirely等;填句补文中会考查表示转折(but/however)的词;填词补文和完形补文两个大题,前者的解题方法是将题目中的12个备选单词进行词性分类,通过词性分类可以缩小备选单词的选择范围。后者是考查词形转换,词形转换主要考查学生对词形变化规则和英语构词法的掌握情况。学生需要掌握构词法,并结合《英语(二)自学考试大纲》要求的常用前缀、后缀对所给词进行转化、派生或合成等生成。
2.语法方面
英语语法一直以来都是学生最抗拒的知识点。通过以上试卷结构分析可看出考查语法的题目总分值占30分,在整套试卷比率中语法占比率较高。通过分析教材、历年真题后,现将自考英语(二)较常考的语法知识点细化为冠词a/an/the+名词、形容词性物主代词+名词、关于of的名词所有格、谓语动词、非谓语动词、并列连词and/or、be+adj.(作表语)、被动语态、固定搭配。
针对词汇和语法两部分的备考,要根据英语语法体系特点和学生认知规律,将词汇和语法结合起来,从易到难进行讲解,然后学生只需多做与以上语法知识点相关的练习题,在头脑里建立起清晰的概念框架和语法体系。
(五)编写电子版教辅资料
教材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材料和手段,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根据教学需要对其加以适当的取舍和调整。研究出直观性、基础性、专业性较强,又契合考点的电子版教学辅助资料可以解决现行使用教材抽象性强、学生学习困难的弊端。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加精准地定位与考试相关的知识点。教材辅助资料的研究,需要先对教材进行解读和对考试的知识点进行提炼。教材的解读过程和考试知识点的提炼过程,是教师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这个过程能够充分体现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创造性的劳动,也是教师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和加深对教育理论理解的过程,对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教师自身专业素养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六)录制微课
基于自考学生的学习时间、学习态度、学习自主性及英语基础知识水平等方面的情况综合考虑,单纯的课堂教学已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学习能力在英语教学模式中应用微课,将学生认为最难的知识点录制成微课,学生可利用课外时间用智能手机巩固学习此部分内容。为进一步全方位地了解学生对自考英语统考题型的看法,以便更准确地“对症下药”,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以云南新兴职业学院2017级自考班的学生为调查对象,共发放问卷1000份,成功回收996份,回收率99.6%。本次问卷的主要内容围绕统考题型展开,其中针对“对于自考英语考试试题,您认为最难的题型是什么题?(多选题)”一题的问卷调查结果如下。
从图1调查结果显示:学生认为最难的题型中,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短文写作、完形补文和填词补文。可将教材中每套试题的填词补文、完形补文及短文写作三部分较难的内容录制成微课。微课教学法的应用,能使教学内容更加碎片化和可视化。
三、结语
学生要认识到自考英语课程对他们提升学历的重要性,面对考试,要积极主动地克服困难,攻克该科目。对于任课教师来说,要紧抓时代发展机遇,勤钻研、勤反思、勤学习,不断完善和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终极目标是实现师生“双赢”。
参考文献:
[1]孙永清.关于高职高专“专本衔接”的思考[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25(3):74-76.
[2]Wesche,M. B. & Paribakht,T. S. Assessing voca-bulary knowledge:Depth vs breadth[J].Canndian Modern Language Review,1996(53):13-40.
[3]李相琼.小学生英语听说读写能力的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7(13):1.
①基金项目: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专本套读背景下提高高职学生自考英语通过率与教材教法改革研究——以云南新兴职业学院为例”(项目编号:2020J1244)。
作者简介:冯菊华(1987—),女,汉族,云南丽江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英语教育。
陈锦玉(1989—),女,汉族,云南大理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英语教育。
饶丽琼(1994—),女,汉族,云南红河州人,本科,助教,研究方向:英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