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WCI指数加强技工院校思政教育建设

作者: 许鹏

运用WCI指数加强技工院校思政教育建设0

[摘           要]  通过回顾微信公众号的技术演化,结合广州市机电技师学院WCI指数分析,得出微信公众号作为传播平台具有三方面的话语传播优势,从而进一步探讨微信公众号在技工院校思政教育中的运营现状,发现存在四点不足,针对不足提出了四方面优化策略。在这一研究过程中,课题组认为微信公众号的后台数据为思政教育有效性评估、实施客观量化提供可能,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关    键   词]  微信公众号;WCI指数;思政教育;话语传播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16-0102-04

一、微信公众号功能技术路线演变回顾

2012年8月23日微信公众号正式上线;2013年8月初进行较大调整,进入5.0版,个人只能申请订阅号,服务号只准组织申请;2013年8月末,微信公众号平台数据统计功能闪亮登场,实现信息可量化统计分析的跨越式发展,具有深远意义;而在紧接着的6个月里,其系统技术再度升级,并要求它的开发者在1个月内全部完成修改兼容,至此存储扩容后能达到512个以上字符空间;在2017年3月至2018年6月期间,腾讯高层动作不断,先后进行“账号迁移”流程公测、平台新增“改错功能”、微信“订阅号正式改版”上线等方面的功能改造,不断优化了文字、图片、视频、语音等富媒体文章于一体的推文展示,优化了用户的阅读体验与效率。一路走来,伴随着技术不断升级,其发布的含有图片、文字、视频、语音等内容的文章定位,最终促使企事业有效简化管理流程,提高其信息在职工中的传递效率,提升企事业单位对员工的管理服务,扩大企事业单位的向心力和影响力。

二、广州市机电技师学院WCI指数分析结论

(一)WCI测算V14.0计算公式

WCI={30%[0.77In(R/d+1)+0.17In(Z/d*10+1)+0.06In(L/d*10+1)+0.77In(R/n+1)+0.17In(Z/n*10+1)+0.06In(L/n*10+1)+0.77In(Rt/nt+1)+0.17In(Zt/nt*10+1)+0.06In(Lt/nt*10+1)]+10%[0.7In(Rmax+1)+0.2In(Zmax*10+1)+0.1In(Lmax*10+1)]}2*1.2*10

微信公众号传播指数简称“WCI指数”,它是由整体、篇均、头条、峰值四种传播力因素组成,结合专家主观赋权法和客观因素分析法,综合赋权优化指标占比,优化标准化系数,不断优化算法,保证得分分布的合理性,使微信公众号排名更加科学。

(二)WCI指数四个维度的评估因素构成及占比

1.WCI指数四个评估因素及占比

WCI指数中的整体传播力、篇均传播力、头条传播力三个评估因素的占比都是30%,峰值传播力占比10%。

2.四个评估因素的子因素及占比

四个评估因素再往下分,每一个评估因素又可以分出三个因素(以下简称“子因素”),并且各自占比不同。即整体传播力分成日均阅读数77%(R/d)、日均在看数17%(Z/d)、日均点赞数6%(L/d);篇均传播力分成篇均阅读数77%(R/n)、篇均在看数17%(Z/n)、篇均点赞数6%(L/n);头条传播力分成头条篇均阅读数77%(Rt/nt)、头条篇均在看数17%(Zt/nt)、头条篇均点赞数6%(Lt/nt);整体传播力分成最高阅读数70%(Rmax)、最高在看数20%(Zmax)、最高点赞数10%(Lmax)。

3.字母代表的意义

R、Z、L分别代表在评估时段内所有文章(n)的阅读总数、在看总数以及点赞总数;d指实际评估时段天数(一般周、月、年度所取天数按日历算,其他自定义时段按实际天数算);n指账号在评估时段内推文数;Rt、Zt、Lt分别代表账号在评估时段内所发头条的总阅读数、总在看数以及总点赞数;nt指账号在评估时段内所发头条文章数;Rmax、Zmax、Lmax分别代表账号在评估时段内所发文章的最高阅读数、最高在看数以及最高点赞数。

(三)我院WCI指数在“广东职协”微信公众号排行情况

“广东职协”运用WCI指数自2017年3月13日开始,每周推出一期全省技工院校微信公众号综合影响力排行榜,并在当年5月后,改为每月一期,到2022年1月20日止总共65期。我院除第1、2期没参加外,其他63期都参与排名。我院在120多所院校统计排行榜第1名的有14期,第2至5名间的有15期,第6至10名间的有16期,第11至20名间的有12期,第21名后的有6期。因课题研究需要和文章篇幅限制,这里只列举2019年至2021年间我院每月WCI指数及排名。(如表1所示)

(四)WCI指数客观反映我院微信公众号的话语传播优势

1.实时发布校园信息

在这里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渠道将学院品牌、文化宣传、思政教育、招生、就业、培训咨询、学生管理等校园文化有效推送给微信公众号用户,提高学院的社会知名度,在社会中给人们留下“越机电越好”的印记,足以彰显学院的自身形象和社会影响力。

2.用户活跃度高

一是由于智能手机的普及,微信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交流的必用社交软件;二是微信用户的兴趣爱好、年龄阶层的猎奇心理以及所处地域分布,无论微信公众号发布何种类型的信息,都会收获一定的受众;三是传播内容的真实、准确、合法、权威、有效,也是吸引粉丝追捧、长期居高不下的因素。

3.传播力强

微信公众号发布的文章既可通过功能按钮进行一键分享,实现消息群发,也可以通过绑定私人微信号分享,还可以与主流媒体、自媒体进行交互活动;并且随时可查看消息传播状态。简单地说就是“一对多”,呈散状传播,传播效率较高。

三、微信公众号在技工院校思政教育的运营现状

根据我院微信公众号WCI指数分析结论,微信公众号具有很强的话语传播优势,建议技工院校思政教育工作借助微信公众号,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时代化思想传播、学生思政教育和获取海量相关教育内容信息,从而创新思政教育模式。课题组通过“广东职协”随机抽取全省技工院校WCI指数排行榜前十的院校(如文末表2所示),从中研究微信公众号的运营现状,发现一些美中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缺乏专业运营操作团队

学校微信公众号是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主阵地之一,也是学校开展学生思政教育的重要途径,它肩负着学校的外宣工作,是学校的对外窗口,牵涉层面广,既要懂政策,又要懂民意,还得懂技术,只有这样不同层面人员组成的团队,才能完成如此重要的工作任务。但事实上,课题组调研发现,很多学校都是由办公室牵头,由各职能部门供稿,再由校领导审定,缺乏专业运营操作团队。这样难以确保信息的时效性以及内容的温度、深度和版面设计的美观等质量保障,甚至部分学校还没有意识到微信公众号与学校思政工作之间的内在联系,存在推文题材以及思想方面把关不严等现象。

(二)缺乏对数据的转化应用

学校可透过微信公众号推文数、阅读数、头条数、在看数、点赞数、转发数等数据进行分析转化,帮助有关职能部门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所需、所愁,有的放矢地应用于技工院校的思政教育、学习和日常生活服务上,为广大师生提供方便。但课题组在这方面的调研中发现,部分学校的领导、教师乃至学生管理部门的教师,都未意识到这些数据与自己的工作紧密相关。

(三)缺乏形式内容创新

不少学校利用公众号进行校园新闻、思政教育、专业建设、技能竞赛等的报道,采用的叙事方式普遍是甲、乙、丙、丁开中药店,不分主次,思政内容缺乏创新,主要体现在:一是原创作品少,以传达或转发有关会议精神和优秀文章为主;二是内容更新不及时,有时几天更新一次,且涉及思政教育的内容比较少;三是多数推送内容与学院活动有关,枯燥单一,未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影响思政教育的效果。

(四)缺乏对学生的引导

学校微信公众号的服务对象是广大师生,公众号一定要及时、准确地把握师生的思想动态,宣传教育的内容应与学校和社会的“事”“时”“势”同步,活泼生动。而目前大部分学校的微信公众号仍然停留在传统的单向教育工作模式,甚至是传统思政教育的“电子版”,典型的换汤不换药,与学生的交流几乎为零,严重缺乏对学生的引导,因此部分学生兴趣不高,导致参与度较低,对学生的思政教育效果不明显。

四、微信公众号在技工院校思政教育中的优化策略

(一)优化和组建运营团队

优化和组建运营团队,包括政治、思想、专业、制度等各层面的人才配备,不断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提高运营团队人员的政治判断力、领悟力、执行力;达到能熟练运用微信公众号操作和网络技术的应用能力;能科学编制,撰写微信公众号发布内容,及时、灵活地对信息进行有效传递;能运用各种技术手段,提高学生的关注度,并做好各方面的人才储备。

(二)加强后台数据在思政教育中的转化

任何虚拟世界的东西,都来源于现实生活,也必将反作用于现实生活。微信公众号运营产生的数据连接虚拟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现实,作为学校人才培养主阵地,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教师作为学生的引路人,要重视收集不同推文的阅读量、点赞量以及粉丝数量等数据,分析研究有关数据,揭示数据背后隐藏的客观规律,做到精准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处理好不同群体学生所需,圆梦学生向往美好未来生活愿景所求,实施精准施教,帮助广大学生做好政治上、思想上、专业技术上的充分准备,扣好人生的第一粒纽扣,从而不断促使学校的思政教育建设迈上新台阶。

(三)创新形式力推原创

通过问卷星调查,在回答“您比较喜欢浏览哪些类型的信息”的问题时,多数学生都选择了学习资料类,占比52.64%,新闻时事、娱乐八卦、电子竞技的占比都在40%以上,网络小说、网络购物的占比都在36%左右,心灵鸡汤和其他都只占23%左右,这可以看出,大多数技工院校学生的求知欲比较旺盛,乐于接受各种新鲜的事物,且比较容易接受一些好玩、干货类的信息。所以,我们倡议各技工院校在撰写微信公众号推文时既要守正创新,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又要关注学生最感兴趣的话题,进行议题设置,有针对性地创作一批能满足学生精神需求的推文,吸引学生参与话题讨论,通过思想碰撞过程的反思,让他们接受传播者所要传达的崇高价值观,这样才容易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达到思政教育的效果。所以,微信公众号的推文,一方面要注意推送内容的时效性,另一方面要注重推送形式的多样化,采用文字、图片、音视频等丰富的微信公众号推送的形式。除此之外,要巧妙设计版面,让人耳目一新,感到好看又好玩。

(四)线上线下加强互动

学校微信公众号作为传播平台,既要做好线上的价值引领,又要加强线下的实践指导,线上线下齐头并进,体现平台的传播育人功能。利用微信公众号开展思政教育,不仅要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递时政新闻,展示文化特色,弘扬民族团结一家亲等内容,形成政治、文化认同,共筑命运共同体外,还要“复活”校园自身思政元素,如我院有校史馆等,讲好校园红色故事,让学生穿越时空,亲临其境,传承前辈的精神,激发学生奋发向前的爱国斗志;也可通过思政教育“网红”,定期直播课程,与学生面对面交流互动;也可组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体活动,让学生参与其中,实施线下活动、线上直播等形式,让学生感受不一样的校园文化,实现多渠道推广思政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