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辅导员加强学生干部培养方式的探索
作者: 崔莺
[摘 要] 高校学生干部是辅导员管理学生的重要辅助力量。学生干部的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直接影响辅导员学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当前,建立和完善高校学生干部培养机制是一个时代课题。就辅导员加强学生干部培训策略进行了深入研究,详细阐述了学生干部培训的意义、学生干部培训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辅导员培训学生干部的途径,以培养优秀的学生干部。
[关 键 词] 高校辅导员;学生干部;有效措施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16-0166-03
高校学生干部在辅导员工作与学生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他们承担着辅助学校管理学生的重要任务。作为学生,他们与其他学生日夜相处,最直接地参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对于从事学生工作的辅导员,他们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学生干部,承担着维系学生和高校辅导员,在他们之间建立沟通桥梁的责任,是学生团体和学生工作的组织者和执行者。因此,辅导员首先要做好学生干部的思想政治培养,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学生干部队伍,这对后续开展学生工作具有切实的意义。
一、培养学生干部的重要意义
在高校日常的教学工作中,辅导员承接着大学生的日常生活辅导、日常学习教育及管理等一系列工作,工作任务重,压力大,面临诸多挑战,辅导员的学生工作需要有人辅助完成。培养高校学生干部,其主要目的是辅助辅导员应对教学过程中各项琐碎的任务,对学生进行精细化管理。学生干部作为学生中的一员,与学生群体关系密切,深入学生群体有机会了解班级内部情况,有利于辅导员掌握学生真实情况,更好地服务于学生,帮助学生成长为栋梁之材。学生干部作为学生中的优秀人员,以他们为标杆,可以形成很好的模范榜样效应。通过对学生干部的培养,可以带动班风建设和校风建设,营造优良的校园学习氛围,推动高校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
二、高校学生干部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学生干部培养力度不足
大多数高校注重学科建设和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但在培养学生干部方面缺乏人力、财力方面的投入。首先,在经费方面,近年来,高校对新校区建设中的硬件设施供应和科研工作给予了大力支持。但在培养学生干部方面,经费不多,甚至没有专门用于培养学生干部的经费,导致培养学生干部缺少经济支撑。其次,在教师方面,由于高校扩招和学生人数的增加,高校辅导员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学生干部的培养往往是分化和缺乏技能的。这种情况容易导致学生干部无法顺利受到专业的培训和有效指导,学生干部的发展和队伍建设也会受到阻碍。最后,相关的系统管理规定也没有出台,没有相应的系统管理会导致学生干部出现自由散漫的情况,不利于学生工作的展开。学生干部的培养需要持之以恒、定期进行,而学校往往投入精力少,盲目追求眼前的成绩。
(二)高校学生干部培养方法单一
关于培养方式,高校目前对学生干部的培养,大多还是以理论教育为主,组织学生干部参加一些培训课程。这种方法比较死板,学生不能在几节课内得到全面提升,培养模式僵化且单一,很多学生干部无法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在应用过程中出现了问题也无法自己解决。尤其是当学生干部与学生之间出现分歧的时候,这种情况就显得尤为突出。所以高校辅导员对学生干部的培养,不能简单地上几节课就完了,更多地应该对学生干部的思想素质和心理等方面进行引导,让学生干部先静下心来思考,能够冷静处理问题,之后再培养其组织协调和团队协作能力,这样学生干部的综合素质才能有效得到提高。另外,高校对学生干部的培养模式单一,缺乏创新。互联网时代,学生接触信息量大,接触面宽广,以前的经验和方式一定程度上已经不适用现在的学生干部培养。不管是思维模式还是思想观念,现在的学生都有了很大改变,因此,与其他院校进行沟通交流,与国外新的教学方式相对接,学习适应时代的先进的教学模式和方法理念,就成了重中之重。结合学生干部的具体情况,运用新的学习模式,有利于培养出优秀的学生干部。
(三)奖励和责任机制机不够健全
对学生干部来讲,采用一定的激励手段是必需的。学生干部愿意承担学生的管理职责,自我奉献的同时,高校也应该给予学生干部一定的奖励,这样才能有效激发学生干部办事的信心和动力。目前高校学生干部的奖励制度并不健全,许多学校干得好、干得差没有实质性的区别,这会导致学生干部管理学生事务积极性不强,主动性不够。另外,除了奖励制度,还需要明确高校学生干部责任制,系统、明确地划分每一位学生干部的职责,防止学生干部之间相互推诿搪塞,拖延辅导员交代的任务。只有学生干部之间的责任明确,建立相对完善的考核体系,才能实现高效管理。另外,学生干部作为学生也需要情感上的关怀,高校辅导员要注重对学生干部的关心爱护,与学生干部保持良好的师生关系,这样有利于学生工作的开展和实施。
(四)师生缺乏沟通,交流不畅
学生干部作为学生工作的辅助管理者,其要为学生服务,但部分辅导员却缺乏与学生干部的交流和维护。学生干部需要教师的提点,教师与学生干部的沟通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干部的积极性,让学生干部更乐于为师生服务。辅导员可以经常为学生干部答疑解惑,引导大学生干部践行为学生服务宗旨。
三、学生干部培养前后工作能力分析
下表为辅导员加强学生干部培养前后效果分析图,从图示可以看出,在培养前,学生的思想素养、个人品质、工作能力、沟通能力以及团队意识逐渐下降,经过辅导员一系列重点培养后,学生的个人与工作能力有所提升。因此,为了让学生干部的个人思想品质和其他方面工作能力不断提升,高校辅导员应积极探索更加高效的培养策略。
四、高校辅导员培养学生干部的路径
(一)提高学生干部的思想素养
高校学生干部的思想素质教育,首先应侧重实践和行动。在课程内容安排方面,第一,需要安排道德素质教学内容,学生干部作为学生群体的优秀代表,如果道德素质不高,存在自私自利的思想态度,会不利于对学生群体的管理。第二,需要安排思想政治课程,培养学生干部的爱国情怀,以政治正确、爱国情怀为共同基石,才能形成学生干部群体的凝聚力。第三,需要加强学生干部的管理能力,高校可定期举办专业座谈会,邀请专业教师或者其他学校的优秀学生干部来校内交流座谈。通过专业座谈会,向本校学生干部传达好的经验和最新的管理概念。第四,需要对学生干部的管理工作进行评价,高校可成立考核委员会,对每位学生干部进行评估,将学生干部培养工作推向系统化。
(二)提升个人品质,践行师德树人
教师不仅仅承担着教书的责任,更承担着育人树人的任务,在许多学生和学生干部心中,辅导员是他们的榜样。辅导员不仅有引领责任,更需要从自身做起,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标杆。除了上课之外,在校园日常生活中,教师也应该尽力帮助自己的学生克服困难。为此,辅导员也需要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和道德素养,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和较高的思想道德觉悟,去影响学生的思想理念,成为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榜样,从而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干部的素质。
(三)优化管理制度,强化外部激励
从学生干部内部着手,建立良性的系统化的制度,需要建立明确的责任制,划分学生干部之间的责任范畴,具体分工到每一位学生干部,将责任落实到位。大家一起干的情况,很容易导致学生干部之间推卸责任。评选打分应该由教师和学生双方进行评估,以确定学生干部的工作成绩是否出色。在保障、科研、留校、就业、入党等方面,应该优先推荐工作成绩突出的学生干部,作为对学生干部的奖励和鼓励。关于外部的强化激励,可以尝试与其他院校进行年度交流评比。对待不同的学生干部,高校辅导员应针对性地提出不同的建议,充分发挥学生干部的潜力,使其更好地为广大学生服务。高校辅导员应通过外部和内部的奖励机制,激发学生干部工作的积极性,增强学生干部的执行力。
(四)培养学生干部的实践能力
学生干部的能力不仅体现在理论知识,更体现在学生干部的实践能力。学生干部需要切实地管理学生,深入到学生当中,经常与学生打交道,因此实践能力非常重要。虽然学生干部的实践能力会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得到锻炼,但是辅导员也应该对学生干部的实践能力进行培养。部分学生干部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足,有些学生干部的组织能力不足,有些干部的灵活变通能力不足。辅导员应该着重根据学生干部的不足,针对性地帮助他们克服管理工作中的困难。学生干部也应该努力提升自己的道德水准和学习能力,为学生群体全心全意服务。
(五)重视沟通交流,探索引导方式
辅导员作为高校班级的领导者,恰当的沟通能够在教师和学生干部之间建立良好的枢纽关系。良好的沟通对于学生干部处理问题,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辅导员作为引导者,需要学会换位思考,站在学生干部的立场和处境安排学生的管理任务。辅导员应该使用学生干部可以接受的表达方式,如果学生干部处理问题出现了偏差,不能一味地斥责,应该注重对其良性引导,帮助学生干部找到出现问题的原因,使学生干部吸取经验,获得实质性的能力提升。最重要的是,师生之间的沟通应该基于真情,辅导员要通过自身去感染学生,给予学生干部内在动力,激发学生干部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目前互联网沟通方便,教师可以随时通过QQ、微信等方式,与学生干部保持联系。
(六)提高学生干部学习和工作平衡能力
学生干部辅助辅导员开展学生管理工作,通常会占用自己的时间精力,这样很容易导致学生干部的日常课程成绩下滑。因为学生干部的时间、精力有限,部分学生干部不能兼顾学习和学生管理工作。如果因为管理学生工作而耽误了自身专业课程的学习,那么对于学生干部未来的发展是极不利的。所以学生干部最需要的就是平衡自身专业课程学习和学生管理工作任务,辅导员也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干部的平衡能力,如果学生干部成绩下滑,辅导员需要及时纠正。学生干部在学生群体中起着示范和引领作用,学习成绩不佳会影响学生干部这一作用的实现。
(七)培养学生干部责任意识和团队意识
具有责任意识和团队意识的学生干部才能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好地团结学生,提升工作的有效性。首先,要着重培养学生干部的责任感,只有责任心强的学生干部才能更加认真地工作,时刻为学生着想。其次,我们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日常工作中不能让他们盲目听取辅导员的安排,没有自己的主见。再次,学生干部要有足够的创造性思维与创造能力,有好的思想和工作方法,弥补辅导员工作的局限性。此外,增强学生干部的团队精神也非常重要。因为学生干部是为班级服务的,所以要把学生团结在班上,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工作中来。这样,普通学生也能以主人翁的身份管理班级,整个班级将会更加团结向上。
(八)搭建网络平台,开展线上辅导
随着Web技术和移动互联网逐渐成熟,许多高校都选择使用网上授课的方式开展线上教学辅导。互联网资源便捷高效,可利用网络资源实现辅导员对学生干部的授课,培养和引导学生干部。如充分发挥学生日常使用的“微博”“微信”“腾讯课堂”等平台的作用,开展线上教育教学,既能丰富教学模式,又能令学生干部学到有用的知识,提高个人素质。
总之,学生干部培养是高校辅导员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辅导员应提高对学生干部培养的重视程度,加强与学生干部的沟通,了解学生的实际需求,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培养优秀的学生干部,并充分发挥学生干部的管理作用,辅助自身提高高校管理效率与水平。
参考文献:
[1]王庆林.我国高校学生干部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1(23):261-262.
[2]胡磊.论高校辅导员在学生干部培养中的作用[J].教师,2015(14):98-99.
[3]崔舒鹏.高校辅导员班级管理中的学生干部培养艺术[J].宜宾学院学报,2013,13(9):117-119,124.
[4]张清友.新时期大学学生干部的培养[J].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2(1):75-76.
[5]李云峰,姚琦.对加强高校学生干部自我修养的思考[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1(2):109-112.
[6]熊磊.加强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的研究[D].重庆:西南师范大学,2004.
[7]汪文秋.浅论高校辅导员在班级学生干部培养中的“带、扶、访、放”策略[J].文教资料,2014(2):125-126.
◎编辑 马花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