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视域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思考

作者: 郑博月

[摘           要]  随着新媒体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当前“00后”大学生显现出与以往大学生不同的众多新特点,针对这些特点,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求知心理。因此,要不断研究和探索网络时代中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现状,从而为更好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具体思路。

[关    键   词]  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新媒体;网络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24-0130-03

近几年,我国高校已经迎来了“00后”学生,这些学生的成长伴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他们自幼就生长在文化多元、信息畅通的多媒体环境中,相较于“80后”“90后”,他们表现出了更加强烈的自主意识、更鲜明的个体特征、更独特的思维方式。随着网络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当前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开展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从而全面贯彻落实“立德树人”,这值得高校全体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中的每一个教育工作者不断思考和深入研究。

一、新媒体时代高职学生的特征

(一)个性鲜明,自我意识较强

高职院校的大学生正值生理和心理的快速变化发展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在逐步完善,已经具备独立思考和判断是非的能力。同时,当下的高职院校学生自幼便开始接触网络,他们掌握了大量的信息,也依赖网络去关注自己想要了解的一切信息。同时,受到自媒体文化的影响,这部分学生又渴望通过网络去展示自我,在这个自媒体时代中寻求关注,他们往往更愿意相信网络的力量,不断在网络环境中追求自我实现,在虚拟环境中张扬自我个性。因此,现阶段的高职院校学生往往表现出比“80后”“90后”学生更强的个性特征和自我意识。

(二)思维跳跃,接受程度较高

当下高职院校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方式日益多元化,信息的海量程度和更新速度也使现代高职大学生对新鲜事物的接受程度大大提高,他们习惯依赖网络去获取自己想要关注的信息,网络碎片化和瞬时性的内容使得现代大学生在知识探索中缺乏深度和连贯性,互联网信息的读取方式也培养了他们思维上的跳跃性。因此,相较于以往的学生而言,现在的“00后”大学生在创新思维、抽象思维上明显具有较强的优势,但与此同时,飞速的信息更替也使得他们缺乏获取知识的耐心,缺少对知识深度和广度的探索程度,表现出更强烈的跳跃性思维。

(三)展示自我,沟通能力较差

在当今飞速发展的互联网时代,频繁利用网络使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沟通时效性提高,但同时大大减少了彼此面对面的沟通交流机会。因此,这导致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情感互动间断,从而影响了当代高职院校大学生的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出现了沟通能力较差等现象。同时,在当下自媒体盛行的时代,学生距离书本越来越远,他们往往依赖网络去获取自己关注的信息,也习惯通过网络展示自我。他们已经厌倦了过去传统的理论教授模式,对传统的校园文化、校园活动等报有“佛系心理”,不关心、不参与、无所谓是大多数高职院校大学生对现代校园相关活动及比赛的普遍心态,他们更倾向于利用网络展示自己的日常生活、学习成果等,更喜欢通过社交平台抒发自己的情感生活,如利用微信朋友圈、微博及短视频手机软件等,比起在现实环境中的自我展示,他们更加重视在网络环境中的自我认同。

(四)情绪波动,学习能力较差

大多数高职院校大学生在过去的学习中往往自制力较差、成绩不理想,在心理方面,他们背负着学习和思想上的双重压力,比起考入本科院校的学生来说,这部分学生更容易产生自卑的心理和情绪。因此,在进入陌生的大学环境之后,他们看到了现实与自己理想之间存在的巨大差距,往往会表现出不安和无助,在情绪上波动较大。同时,因为在大学之前的学习中没有形成较强的学习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在面对大学这一相对宽松的学习环境后往往更加容易放松自己,导致高职大学生普遍存在自我管理能力缺乏、自制力较差等现象,而这些现象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表现得极为突出。因此,这些都对当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提出了更高的新要求。

二、新媒体视域下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现状

近几年,全国都在积极提升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地位,加之新媒体技术对传统教育模式的不断冲击,当下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已经暴露出一些问题。

(一)新媒体视域下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投入不足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不能局限于专业的思政课教师,还应该包含学生辅导员、班主任以及学校各级党政领导等,甚至每位教师都应该是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中的一分子。但因高职院校的师资人力通常较为有限,往往导致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上的投入也很有限,这将直接影响到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成效。另外,教育相关资源不足,很多高职院校使用的思想政治教材还十分老旧,不能与时代接轨,直接影响了教育的质量[1]。

(二)新媒体视域下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单调乏味

当下网络时代中的高职院校大学生思维敏捷、自我意识较强,喜欢接受大量的新鲜事物。因此,对于传统的理论讲授模式缺乏关注和兴趣,但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就偏重理论性,因此,往往不被现代大学生所接受。同时,在高职院校中,一些新兴的网络技术在教学中的实际应用本就相对滞后。这些都对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新要求,无论是从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教学形式的应用上还是教学技术的使用上,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都有更多的阻碍和挑战。

(三)新媒体视域下高职学生对思想政治学习动力下降

在新媒体环境中,网络信息充斥着整个校园,虽然给学生获取信息带来了极大的便捷性,但同时网络信息往往错综复杂,太多的虚假信息掺杂其中,这导致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容易被误导,使得学生主动学习思想政治的动力大大减少。此外,高职大学生往往存在学习能力不足、自制力不够等问题,而这些问题又在思想政治学习教育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尤其表现在理工科的高职大学生中,他们往往注重专业能力的学习与实践,却容易忽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作用。

(四)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断提升

互联网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当代大学生学习、获取信息的途径不再满足于过去传统的课堂讲授模式。在当前信息化时代的背景下,高职大学生可以通过生动形象、海量丰富的网络语言学习思想政治的相关内容。从这一点来说,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完善了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的形式和途径。此外,针对当下高职大学生的众多新特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对学生进行相关教育时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通过寻求大学生的关注兴趣点,在网络中找到可以利用的资源,从而丰富课堂或教育的各个环节,以便于学生从内心减少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排斥,积极主动地从心里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从而不断去提升学习思想政治的主动性。

三、新媒体视域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思考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指出高校肩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的重要使命。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和战略工程[2]。因此,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应该继续努力,推进工作不断改革创新。

(一)针对学生特点,改善思路,贴近思想

在新媒体视域中,当代大学生的思维特点、学习方式、人际交往都显现出了众多新特点,他们思维敏捷、创新求变、个性鲜明的同时又自主意识强,他们渴望在课堂及接受教育的过程中不断求新求变。因此,全体思想政治教育队伍都应该紧跟时代变化,针对学生显现的众多新特点,结合学生的专业及兴趣,拓宽自己的教育思路,改善传统的教育模式,将网络资源切实运用于教育环节,使课堂环节丰富生动、利于接受;同时,改变传统的谈心谈话模式,在与学生平等进行交流的基础上,创新谈心谈话的形式和方法,如利用团建团辅等活动让学生切实感受思想政治教育的魅力,全面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质量。

(二)利用网络技术,加大投入,挖掘资源

当下的高职院校大学生依赖网络的程度较高,结合实际,高职院校应该加强对其相关网络的投入建设,建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互联网平台,加强相关网站、软件平台等的建设投入,使得网络资源更好地服务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此外,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加强网络资源培训,提高其网络利用的技术水平,以便最大限度利用新媒体技术丰富自己的教育形式及内容,从而更好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工作。同时,减轻专职思想政治教育教师专业外的压力,鼓励其专心从事本职工作,大力气做好相关研究工作,挖掘相关网络资源;除以上人力的投入之外,还应该不断加强思想政治网络资源的财力投入,如选择教学教材、更新教学设备、创新教学工具等,不断支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利用新媒体技术完善教学环节,从而使得高职院校大学生重新认识思想政治教育,改变对过去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乏味、枯燥的看法。

(三)加强实践活动,志愿服务,身心发展

传统的课堂讲授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下高职院校大学生的求知心理,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改变过去传统的思维方式及教育观念。在新媒体环境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不断丰富教育形式及手段,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例如通过组建相关社团机构,开展志愿服务、主题教育、宣传调研、参观红色基地等,这些不仅可以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指导作用,还能通过学生喜爱的形式展开,学生不断在实际参与体验中加深内心感受,从而改善学习思想政治的被动局面。此外,通过就业指导、资助关怀等切实服务加深学生对思想政治的认识,切实为学生解决学习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不断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真正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积极作用。另外,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还应该紧跟时代步伐,加强当代高职大学生的“四史”相关教育,不断坚定学生的理想信念。2020年1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结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提出要学习“四史”,即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并且强调“把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作为思想武装的重中之重,同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贯通起来,同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结合起来,同新时代我们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丰富实践联系起来,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苦功夫”,这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指明了新的方向。[3]

(四)健全工作体系,强化认识,“三全育人”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摆在突出位置[4]。因此,高职院校更应该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列为首要任务,不断加强学校工作体系和领导机制的相关建设,明确学校各级领导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需要履行的主体责任,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纳入高职院校的顶层设计中,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切实发挥思政育人的作用。同时,结合新媒体技术不断发展的时代背景及院校自身的发展环境,形成责任明确、全员分工、多措并施的教育模式,真正做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四、结语

总之,在当前新媒体技术飞速发展的环境下,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将会迎来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局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应不断分析当前高职院校大学生的个性特点,结合实际分析教育现状,不断总结思路,努力改革创新,最终寻求师生满意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从而不断提高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水平。